20071013/学术:从语言文化看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问题

作者:罗贤佑,曹枫,世界民族
出版日期: 1995年6月20日

位于北美洲北半部的加拿大是一个由法、英殖民地演变而来的国家。该国几乎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移民,早就有“多民族的马赛克社会”之称。在多民族的加拿大,影响最大的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被称为“两大建国民族”。长期以来,这两大建国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时笼罩着一片阴影。加拿大共有10个省,其中9个省以英裔居民为主,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即魁北克省,以法裔居民为主。

从整个加拿大的情况来看,英裔人与法裔人的比例很不协调,英裔加拿大人大约有1600万,法商加拿大人大约有600万,后者显然居于少数。但法裔加拿大人几乎都聚集在魁北克省(约510万,占全省总人口81.9%),说同一种语言(法语),信仰同一种宗教(天主教),孕育在同一种文化(法兰西文化)之下,其力量很大 。自1763年签订《巴黎和约》、“新法兰西”被划属英国之后,早来的法裔人与后到的英裔人 就一直不能和睦相处。进入本世纪以后,龊龋日趋严重。近30年来,该省发生了一场“平静的革命”,民族主义情绪急剧高涨。

时至今日,魁北克省的分离主义倾向仍在困扰着联邦政府,成为当前加拿大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焦点。是什么原因导致魁北克问题的发生?魁北克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曾先后到加拿大魁北克省及其他一些地方进行访问。经实地考察,我们初步认为,魁北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魁北克传统文化(首当其冲的是语言)的生存与巩固问题,也就是魁北克法商人的反同化问题。

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历史。魁北克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与因纽特人。1534年,法兰西航海家卡蒂埃不到今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加斯佩半岛,成为首次抵达这一带的欧洲人(比英格兰人早150年)。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法国移民(包括毛皮商人、工匠、农民等)络绎不绝地横渡大西洋,在圣劳伦斯河流域定居下来,世代繁衍生息,自称新法兰西人。

自“七年战争”(1756-1763年)结束以后,英国征服者的战旗悬挂在魁北克的上空,新法兰西人的命运开始逆转。当时大约有1千多名较高层次的居民(包括行政官员、企业主、教育者等)离开加拿大返回故国,剩下的人绝大多数受教育很少或根本未受过教育,他们主要在农村庄园里从事农业生产。按照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马胡的说法,随着加拿大新法兰西历史的结束,“又一个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①

《巴黎和约》签订以后,英国为使英属北美殖民地一体化,以颁布《皇室公告》的方式在加拿大推行“英国化”政策,鼓励英属北美13个州的英裔居民移居到包括魁北克在内的加拿大,并且促使英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法律、语言和宗教信仰(新教)在这里扎根发芽。英国的这种做法自然与原有的法兰西政治、文化制度发生冲突,新法兰西人与后 来居上的英格兰人之间从此播下民族不和的种子。随着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英属北美13州效忠英国王室的英裔居良大量涌入加拿大,其中不少人也来到魁北克定居。以后至19世纪中叶,又有大批英国移民从本土徙入加拿大。据统计,1815年英裔人口为50万,到1850年时已激增至300万。

蜂拥而来的英国人不仅使加拿大人口剧增,而且进一步改变了加拿大原有的人口比例,使得英裔居民成了绝对多数。这种人口变化加上英统治者的同化政策,必然促使加拿大更加英格兰化。在这种形势下,以法裔居民为主的魁北克如何保持住本地区的传统语言文化,就成为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同时,英格兰人还强行将英语作为魁北克省唯一的官方语言。例如,所有法律条文(包括民法、刑法及公共法等)都用英文书写而没有法文副本。在法院工作的法官即使是纯粹的法兰酉人,也只能用英文书写、用英语宣读他们的判决书。总之 ,“魁北克司法机构中笼罩着一种浓郁的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气氛”。①再如,那里的大、小城市也充斥着英语文化:商店招牌、广告、海报、各个街巷的路牌全都用英文书写。

更为重要的是,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当地工业、金融等经济命脉一直被操纵在英格兰人手中,技术、管理、财会等专门人员大都是英格兰人,英语成为实业界的必需语言。为了谋生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法裔人力求掌握英语,经济因素成了威胁法语生存和发展的可怕力量。由于法语被认为无用,人们放弃掌握它 ,法语中的大量技术与商业词汇渐渐湮灭。正如《101法案》(又称《法语宪章》)的创始者喀米勒·罗哈在其关于法语政策的白皮书中所说:“当时,魁北克的法裔劳动者在大多数企业中都处于不利地位,就是因为那里的工作语言不是法语而是英语。……经济上的不平等是一切不公正之源 ;文化上的不平等同样是如此……

自上个世纪以来直到近年,大批外来人口移居到魁北克,其中相当多的人是来自加拿大其他诸省或美国等英语世界。他们借助于报刊、广播及电视等传播工具 ,也借助于他们同加拿大及北美洲其他地方的密切联系,一直保持着语言与社会的自主性。虽生活在魁北克,却根本无需学用法语。据1977年的统计,这些人中有63%声称他们丝毫不懂得这种语言。至于其母语既非英语亦非法语的其他外来移民,在魁北克也构成了一种不容忽视的人口力量。当这些移民面临两种语言都需从头学起的抉择时,他们往往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英语,其原因不言而喻。他们不仅本人主动掌蒙英语,还纷纷将自己的子女送入英语学校。就连那些来自意大利或西班牙的移民也不例外,他们虽与法兰西人信仰同一种宗教(天主教),属于同一语系(拉丁语系),但在为自己和子女选择必须学习的生活与工作语言时,与其他移民并无二致。

总之,长达两个世纪以来,英语在魁北克地区是一种强劲的充满征服力的语言。它不仅在表面上而且在实际中处于支配地位。它的渗透作用无处不在,且有逐渐增强之势。相比之下,法语则显得软弱、衰靡,甚至不无消失的危险。长此下去,势必如同在魁北克之外的法裔居民一样,魁北克的法裔居民也难 避免被同化的命运——虽然保留着一个民族名称的躯壳,但作为其民 族灵魂的文化终究会丧失殆尽。然而,大部分法裔加拿大人对长期以来英语文化蒸蒸日上、法语文 化江河日下的趋势忧心忡仲,将之归结为联邦政府实施同化政策的结果。

笔者在访问蒙特利尔大学的法青教授居埃·布迪里耶时,他曾指出:“即使处在英语势力的重压之下,法裔加拿大人也从未中断过对本民族语言的依恋。不可否认,有的人确实被英语所同化,甚至有人还公开主张自己的同胞全盘英语化,但从未出现过一个主张放弃本民族语言的社会团体。法裔加拿大人一直把保持本民族语言作为庄严的历史使命,他们为这种语言的崛起进行着不懈的斗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魁北克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新一代法裔精英(包括政治家、记者、工程师、会计师、律师、作家等白领阶层)成长起来了,从而使反同化斗争有了坚实的社会力量。随着60年代发生的“平静的革命”,魁北克的社会历史拉开了新的序幕。与此同时,魁北克的语言形势也发生了有利于法语的明显变化,魁北克人称之为“法语的反攻”。

发生在魁北克的“法语的反攻”与魁北克的民族主义密切相关。魁北克民族主义者在文化上坚持魁北克的“特殊社会”性质,提出了“巩固法语地位,以保障魁北克文化安全”的口号。1962年,让·勒萨热连任魁北克省总理,他采取了魁北克法兰西化的政策,明确主张“要采取措施,保证法语在工商部门及一切社会领域内成为占据优势地位的语言”。到1970年,新当选的省总理罗贝尔·布拉萨宣布:只有英语才能打开一切成功之路,而法语只能是用于文 化与民间交流的次等语言的时代结束了。①

两种语言、两大文化之间长久的磨擦与撞击使加拿大联邦政府懂得,试图以英格兰文化同化法裔加拿大人及其他民族是难以行得通的;以“加拿大化”或 “熔炉化”政策来协调民族关系,同样也不易收到预期效果。加拿大政府自60年代后期,即特鲁多总理开始执政以来,就为求得魁北克问题的解决,并进而将加拿大建成一个“公正社会”而积极推行多元文化。1969年加拿大政府根据“两种语言二元文化皇家委员会”的建议,制订并通过了《加拿大官方语言法》。该法规定:法语和英语同为加拿大的官方语言,一切政府文件、国家法令等都必须使用英、法两种文字;联邦政府所有机构必须根据需要随时运用两种语言进行工作;在法裔人居住的地区提供法语教育。

《加拿大官方语言法》作为加拿大的一部重要法律,于1982年正式列入国家宪法中。为了保证该法的实施,联邦政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法语培训中心,并成立了“官方语言委员会”。《加拿大官方语言法》体现了联邦政府对法裔居民语言文化权益的支持与肯定,照理,它应该受到魁北克人的欢迎。然而,它未能促进魁北克形势的缓和。相反,魁北克分离主义倾向更加发展,到70年代,竟成为加拿大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魁北克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魁北克地区在某种程度上被视为“加拿大法兰西民族的故乡”。正如让·勒萨热于1964年所说:“我们认为,魁北克是加拿大法兰西民族政治的表现,对于加拿大所有操法语的人来说,魁北克起到了母国的作用。”因此,魁北克民族主义者要求联邦政府承认魁北克政府为北美法兰西人的唯一的合法代表,这使加拿大联邦政府难以接受而最终加以拒绝。其次,魁北克民族主义者认为,魁北克在加拿大是一个“特殊社会”,法育加拿大人是该社会中的主宰民族,因此法语文化也应该是主宰

(转载自网络,未完,余文待补,部分文字似乎扫描判读,误差较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