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3/学术:加拿大魁北克问题论析

作者:孙卫华,刘彦龙,世界民族
出版日期:2004年2月20日

魁北克作为加拿大面积最大的省份(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5.2%,其中81.2%的人讲法语),以其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和制度而与加拿大其他各地迥然有异。自1763年英国征服新法兰西①以来,民族主义就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法裔加拿大人的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魁北克省法裔居民的民族主义运动更是风起云涌,甚至走到了分离的边缘。

一、魁北克问题的历史渊源及在当代的演进

(一)魁北克法裔民族意识的觉醒

魁北克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1608年,法国在此建立毛皮贸易商站。到18世纪,那些保持着法语、天主教信仰和传统风俗习惯的法兰西后裔被称为“新法兰西人”。尤其是魁北克,已“不只是新法兰西的政治首府,它还是精神、文化和地理的中心。在它的内部和周围形成了种族的、文化的、宗教的和语言的坚强向心力量”。②正当新法兰西人信心百倍地建设家园之时,以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为基地的英国殖民势力渗入加拿大。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军击败法军,双方于1763年签订条约,法国将新法兰西殖民地割让给英国,扎根于此地的6万名法裔居民被置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加拿大历史步入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时代。从此,英国在同化与安抚的摇摆政策中统治这块土地。

1763年10月,英国政府颁布了《皇室公告》,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传统的英国代议制度、以英国法律取代法国法律、大力促进英国国教的传播。③《皇室公告》的目的是希望同化法裔加拿大人,使他们英国人化和成为新教徒。①然而,该公告的实施却在魁北克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为了巩固统治,英国政府于1774年5月通过了《魁北克法案》,规定在魁北克省英国刑法和法国民法并行、保留庄园制度、天主教受到官方承认、法语与英语同是官方语言。②《魁北克法案》实际上是对《皇室公告》的否定,“这自然地受到法裔加拿大人的热烈欢迎,他们把它看做是法裔人的自由宪章”。③

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一万多名属于效忠派④的人移居魁北克,当地法裔与英裔居民之间的矛盾也随之发展起来。179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宪法法案》,该法案规定,将原魁北克省划分为以英裔居民为主的上加拿大省和以法裔居民为主的下加拿大省,各省实行何种法律可自行确定,魁北克省可保留庄园制度,重申天主教会的权利。⑤这既符合“分而治之”的原则,又暂时缓和了英裔与法裔居民之间的矛盾。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民族由自在阶段进入自为阶段的标志就是民族意识的发展,它是民族对自身的生存以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权利初步反思的产物。而民族意识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其表达方式往往是情绪化的,并通过民众自发的、无组织的、零乱的活动表现出来。⑥

19世纪30年代在下加拿大省爆发了由议长帕皮诺领导的捍卫民族权益的起义就是一个证明。1838年,英国政府派遣德拉姆⑦作为加拿大新任总督调查起义的原因。他于次年提交的“德拉姆报告”中指出:“我发现英裔和法裔是一个国家中两个相互争斗的民族,他们之间不是原则斗争,而是种族的斗争;我意识到努力改善法律或机构都是徒劳的,必须成功地终止下加拿大居民中英裔和法裔之间的敌意。”⑧“德拉姆报告”中被迅速付诸实施的部分就是将上、下加拿大两省联合,然而两省联合并没有成功地促进对法裔加拿大人的同化。“整个联合时期,在议会中都有两组领导人,两个司法部长,两种独立的司法系统,每次会议单独通过与各自有关的法律,因此上、下加拿大的政治联合从未真正付诸实施。”⑨19世纪后期,英国政府对统治加拿大的政策又做了一次重大调整,即1867年通过了《不列颠北美法案》,把四省合而为一,组成联邦制国家。

总之,在1763-1867年的百年中,英国殖民者时而“同化”或“安抚”、时而分化或合并的摇摆政策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英裔、法裔居民之间的民族矛盾。而定居于魁北克的新法兰西人形成了一个民族特性鲜明的社会,他们与英裔居民的隔阂、冲突,甚至愈演愈烈的分离活动,成为加拿大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个历史痼疾———魁北克问题。

(二)魁北克法裔民族主义的兴起

19世纪末至整个20世纪的一百多年中,魁北克问题经历了一个由泛加拿大法裔民族主义到魁北克地区法裔民族主义、由原来的消极承受转为积极进攻、由一种思潮转变为一种分离活动的嬗变过程。具体而言,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魁北克问题的催生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在加拿大法裔传统社会生活中,天主教会具有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对于加拿大法裔社会的经济发展形态,天主教会反复强调:“法裔加拿大人的前途在于农业,工业化和都市化是对家庭和宗教信仰的一种威胁。”①但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大批拥有资本与技术的英裔人涌入魁北克,其工业化随之兴起,魁北克逐渐形成了“英裔主导政治和商业活动,法裔主导文化活动”的特殊局面。②这样,魁北克英裔居民高高在上的胜利者姿态因其经济上的优势而愈发凸显。

20世纪30年代末,魁北克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进程。1939-1950年期间,魁北克制造业的投资额比二战前增长了188%,产量增长了92%。③而与工业化进程相伴随的是魁北克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其最显著的标志是农业人口大幅下降。例如,1941年法裔农业人口占魁北克总人口的41%,到50年代末该比例已降为13%。④

因此,对魁北克法裔社会而言,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工业化、城市化浪潮,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来说都是空前的。这样,在由传统的乡村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工业社会过渡的急剧变迁中,魁北克昔日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不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一方面,由于作为法裔居民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农业不断遭到削弱,自然引起了魁北克法裔天主教势力和农业式民族主义者⑤的不满;另一方面,迁入城市从事现代工业社会所需的各种职业的法裔居民,逐步形成了法裔社会中新型的、被人们统称为“新中产阶级”⑥的白领阶层,他们成为法裔社会的新兴力量,并对自己所处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央集权与政治分权、两种语言和文化形态的对立日益感到不满。

2.魁北克“主人的回归”——平静的革命(Quiet Revolution)。

1960年,让·勒萨热领导的自由党在省选举中获胜。在“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和“事情必须发生改变”的口号感召下,⑦勒萨热为首的省政府在魁北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具有民族主义性质的改革。这样,“魁北克经历了一种新的觉醒,犹如一把夹住法裔加拿大社会的铁夹突然松开了,新的思想、新的活力和希望一起迸发了出来”。⑧加拿大《环球邮政》杂志的一位记者将之称为“平静的革命”。⑨

其具体内容包括:(1)经济改革。经济问题是勒萨热政府关注的焦点,其主要目标是运用省政府的干预作用,发展魁北克法裔的民族经济,减少依附性;提高法裔的经济地位,从而使法裔真正成为自己家园的主人。

(2)教育与社会改革。“平静的革命”的特点之一就是法裔加拿大社会的世俗化。省政府于1961年设立“教育调查皇家委员会”,同年10月颁布了被称为“教育大宪章”的改革法案。同时,勒萨热政府剥夺了教会的权力,出资建立稳固的医疗保险制度,颁布了捐助养老金计划。1965年,省政府设立了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部。

(3)省权的扩大。联邦总理皮尔逊实行了被称为“合作联邦主义”的解决方案,以调节联邦权与省权的矛盾。皮尔逊同意各省可根据自愿的原则,承担分摊项目(Shared-cost Program)中的全部财政责任;同时,通过增收直接税,以取得与原来联邦支付的费用相等的款额作为补偿。魁北克因此取得了同量的税收,并退出大部分分摊项目。此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联邦与省的关系上魁北克省政府采取了较为主动的方式,扩大了省权,更增加了魁北克在联邦内的独立性。

(4)政府机构的增强。随着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魁北克省政府的干预力量逐渐增强。1960-1966年,该省的政府机构由原来的39个增加到64个,雇员人数由原来的2万人增加到4万人。①政府机构的剧增,为法裔新中产阶级创造了大量就业和晋升机会,但也导致了公共开支的大幅度上涨。

从上述内容来看,勒萨热为首的省政府的改革确实使魁北克发生了深刻变化。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经济上的许多措施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政府机构的扩大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致使“平静的革命”在魁北克各种利益集团之间也引起了不同的反响。

3.魁北克分离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80年魁北克省全民公投。

1968年10月,以勒维斯克(法裔)为首的一部分激进派自由党人与民族同盟(代表法裔的利益)合并,组成魁北克人党。该党的奋斗目标是:通过渐进民主的方式使魁北克成为政治上享有主权的国家,同时在经济上与加拿大保持共同市场的联系,即“主权—联系”(Sovereignty-Association)。1976年11月,魁北克人党赢得省大选,这标志着魁北克法裔民族主义从此进入“主权主义”阶段。

魁北克人党在魁北克省执政后决定分两步实现“主权—联系”方案。第一步,通过公民投票征得选民的支持,以便在“主权—联系”的旗帜下与联邦政府谈判;第二步,就谈判后魁北克地位的任何变化举行公民表决。而在1980年就第一步骤举行投票的最终结果是,有59.6%的参投者否

(转载自网络,未完,余文待补)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