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将军 许世友-13
【资料片段】各种版本的《霓虹灯下的哨兵》
【解说】
这是创作于1962年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作为一出好戏,它屡屡被复制;作为一个好故事,它滋养了几代人,光耀至今;它让“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可是,这样一部雅俗共赏的经典,甚至那支享誉全国的南京路上的好八连,都是在许世友的亲自督办下诞生,却是鲜有人知了。
事实上,自援朝战争结束后,许世友在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头几年里,在军事、政治和文艺方面,从南京路上好八连到郭兴福教学法,再到《霓虹灯下的哨兵》,这三件宝给许世友带来了无上的荣光,曾经的大老粗,昔日的和尚将军,在这个阶段呈现出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光彩。
【主持人】
从南京三件宝开始,南京对于许世友,有着格外不同的意义。在那儿,许世友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光阴,经历了红色年代里的惊涛骇浪,也享受了有生以来难得的天伦之乐。退居二线之后,他又是在南京走完自己的一生。不难理解,南京和胶东一样,在许世友生命里的烙印都是无可取代的。而比起南京和胶东,在广州的日子,应该是许世友一生中相对悠闲和平静的一段岁月了。
1971年的林彪叛逃事件,促使毛泽东于1973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宣布命令是在12月12日,要求极为特殊:第一,下命令就走;第二,上任不准带秘书等人;第三,人走家搬。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73年的12月,许世友匆匆南下广州。
【解说】
广州留园7号,原是董必武居住的别墅,1973年12月之后,许世友成了这里的主人。除了外出开会之外,许世友大部分时间的工作和生活都在这里,而他身边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和他一样,吃住全部在一起。留园7号,在许世友当家的六七年里,俨然一个大家庭。而且,这个家的生活是围着许世友转的,但每一天,都平静而有趣。
每个清晨,简单的早餐过后,许世友要看两个小时的文件,或者听工作人员讲讲新近外面发生的一些事,这是许世友在会议和文件之外了解社会的另一个重要渠道。
【采访】
他一般都是只听不插话,偶尔被他听出添油加醋的破绽,他就会嘲笑你是“路透社”的记者,只会道听途说。
【解说】
刚开始时,许世友的火爆和率真,经常让身边工作人员有些无所适从,特别是在不小心犯错时,更是战战兢兢,而许世友最终的反应,却又常常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曾经有一次,许世友和士兵们在练拼刺刀的时候,一个战士失手把他打伤,所有人都吓得脸面变色,许世友却惊人地当场宣布,把这位战士提拔成营长!
而这样的事情,在许世友身上似乎并不鲜见。一个手枪走火事件是大家对此最为深刻的记忆。
【采访】
许世友喜欢郊游,他非常喜欢在硬座吉普车里上下颠簸,他说颠簸也是一种运动。那么有一天,许世友坐着吉普车出去乡下,那么许世友坐车是习惯于坐在前排副驾驶的位置上,因为这个位置视野开阔嘛。本来大家谈笑风生的,突然就“砰”的一声,一颗子弹贴着许世友的左耳朵打到车前的防弹玻璃上。“他妈的。怎么回事?”许世友回头就骂。“走、走火了。”坐在后排的警卫干事吓坏了,结结巴巴地说。
【解说】
在那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这件事要说多大就有多大。打道回府的路上,所有人在后怕的同时,无不替那个干事提着心,而许世友始终阴沉着脸,一声没吭。
【采访】
前挡风玻璃上被走火子弹打出了一张蜘蛛网,在网的中心还夹着那颗小小的弹头。如果子弹再向右偏五厘米,后果就不堪设想。后来,军区保卫部门介入调查,征求许世友对警卫干事的处理意见时,许世友说:“他不是故意的,一不要处分,二不要调走,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就行了。”警卫干事就这么逃过一劫,据说后来在军区还有很好的发展。
【解说】
许世友的心胸令工作人员折服,但他也会有耍赖的时候,特别是在下棋时。许世友喜欢下棋,可是棋艺不高,性子又急,一开局就一个劲地杀。他嘴上说,下棋无论输赢,图的就是一个痛快。而实际上,在输的时候,他其实并不痛快。
【采访】
许世友输的时候,会趁对手不注意,偷偷摸换掉对方一个子儿,或者把自己的棋子儿悄悄移一下位,有时候呢,炮可以隔二子进行远程打击,要不就让车曲线运动。那么对方要是抗议,许世友还会振振有词:“喊什么!老了,眼花了。”
【解说】
在留言7号,许世友还有自己的田园,延袭着他的农民本色。有一天,许世友在挖地瓜时,发现地里有老鼠洞,于是他指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灭鼠战役。但许世友没有想到,这个敌人远比他想象的聪明多了。
【采访】
先是使用耗子药,药死几只以后,老鼠就再也不去碰。许世友又提出用笼子套,费了半天劲准备了一大堆诱饵。结果那些老鼠就是不往笼子里钻,许世友看着茂密的地瓜叶又突发奇想:老鼠敢在大白天到地里啃地瓜,就是因为有地瓜叶做掩护。于是,他下令说摘地瓜叶子。但是叶子摘光了,地瓜就不长了,这又不行了。
【解说】
后来,许世友又想出了一个“高招”:在地瓜地里埋几根竹竿,竹竿之间拉起铁丝,再在铁丝上挂铃铛。风一吹,铃铛发出的响声就可以吓跑老鼠。这是许世友在游击战中骚扰敌人的战法,如今,他用来对付老鼠。
【采访】
工作人员按照他的法子一试。果然有效。但是好景不长,老鼠很快习惯了铃铛声音,照样出来啃地瓜。许世友于是大发雷霆:“给我放狗出来!”所以,最后还是一条威风凛凛的狼狗打赢了这场灭鼠战。
【解说】
在工作人员的回忆中,和许世友在广州的日子有太多的快乐和有趣的回忆,包括看电影。也是因为许世友的兴趣,大家得以在那个狠批封资修的年代里,跟着许世友看到了很多禁映的片子。
【采访】
那个时候,要看样板戏和新闻简报以外的电影,必须到军区电影发行站特别申请调看封存影片。许世友的秘书孙洪宪找到军区电影发行站领导,好说歹说,抄了一份“封存目录”拿回来,许世友就时不时按照那份目录从发行站把老片子调过来放映,还邀请军区一些领导和机关干部一起来看。那么许世友看电影也和打仗一样,时间把握得特准,他一坐下,必须立即开映,否则,他又会开骂了。
【解说】
许世友最爱看的影片是《女驸马》和《刘三姐》,尤其是刘三姐讽刺秀才的场面,许世友不仅百看不厌,而且每次看到这个场面他都会抑制不住地开心大笑, 不无得意之情,据说是因为行伍出身的他实在看不惯舞文弄墨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
【主持人】
事实上,不只是许世友自己武行本色不改,就是普通老百姓,对许世友更多的认识,也是战场上的那个骁勇将军。因而,当许世友的名字再次高调进入公众视野时,时间已经来到了1979年。
那时的世界,因为中美恢复正常邦交,持续十多年的东西方阵营的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地发生着转变。中越关系正在这样的背景下,因为边境冲突等一系列矛盾的累积,最终从恶化走向了敌对。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十万大军同时从广西和云南两个方向发起了对越作战。而此次战役的总指挥,是由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亲自点将,由许世友挂帅出征。
这一年,许世友74岁;这一仗,是许世友生平最后一仗,他毫无悬念地完成了自己军事生涯的完美谢幕;正是这一仗,使许世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亲临一线指挥的年龄最大的指挥员。也正是这一仗,世界从此知道了,除了彭德怀以外,中国还有一位横刀立马的战将,名叫许世友。
和尚将军 许世友-14
【照片】邓小平与许世友在南京的合影
字幕:
邓小平 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许世友 时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
【解说】
这张照片拍摄于1985年2月1号,邓小平在南巡途经南京时,为许世友庆祝八十大寿时拍下的。从1938年进军冀南的战役中,两人结下革命情谊,到在南京拍下的这最后一张合影,时间一晃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当年的壮志青年如今都是八旬老人了。照片冲洗出来后,许世友反复看完后说,小平同志头发多,穿中山装笔挺,显得年轻多了,实际上小平同志比我大两岁呢。
八个月之后,许世友在南京逝世。
南京,成为许世友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陪伴他度过了生命中最悠闲的晚年时光。
【主持人】
1979年,73岁的许世友结束对南线边防自卫反击战之后,奉命从广州军区调回南京,担任中央军委常委。从烽火第一线到退居二线岗位,经历了烽火岁月和世事沧桑,许世友还是许世友,花木和庄稼比较,他喜欢的永远是庄稼;舞场和操场比较,他喜欢的一定是操场。一辈子走来,出门从不进剧院、商店和宾馆,不是奔野外就是进兵营。
在迁居到南京中山陵8号之后,这位快意恩仇、横刀立马的开国将军更是完完全全恢复了他的农民本色,日子过得悠闲自在。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中山陵8号,原来是一座精巧别墅,生生地被改造成了一个农家大院,这事儿,恐怕也只有许世友才能做得出来。
【解说】
这幢花园式的别墅就是中山陵8号,当地人称之为“孙科公馆”。民国年间, 时任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院长的孙科为父亲孙中山“结庐而居、服孝守灵”,修建了这座私人住宅。1957年毛泽东到南京开会时曾经下榻这里;后来,许世友从广州军区司令员的岗位退下来以后,搬进了这栋别墅。
在孙科居住时,这里是一幢紫藤环绕、情趣盎然的洋房别墅;许世友成为主人之后,愣是把它改造成了一座十足的“农家大宅院”,30亩园子布局,完全按照许世友的要求改造,猪圈、鱼塘、菜地,不一而足,从此,院里鸡鸣狗吠、瓜果满棚。每天一早,许世友就像一个生产队长一样忙活开,先给秘书派工,然后自己带人一起下地干活。
【同期声】魏金山
他那个院子有两三亩地,他带着警务战士一块儿养鸡、养鸭子,弄个水塘养鱼,种麦子、种菜。冬天去看他的时候,他自己会腌菜,每年到了冬天他自己那个菜收下来以后,他自己弄个大缸腌那么一两缸,搓一搓放一层盐,放一层盐,他自己动手,放生姜、大葱放在里边。
【解说】
到了收获季节,许世友更忙活了,张罗着让秘书到处派送他的劳动果实。
【同期声】魏金山
给警务分队助,还给机关助。他送我两样东西 告诉秘书,你把我们收那麦子给魏政委,给魏金山一点儿,弄了一面袋子,那时候要粮票,几十斤麦子是好东西,他给我们分队一点儿,给机关送一点儿。
【主持人】
有一回,许世友的大儿子许光千里迢迢从大别山来南京探望。临走时,许世友拎上一麻袋地瓜对儿子说:“这是我种的,你带回去慢慢吃。”,谁知道儿子告诉他,如今家乡的粮食多了,除了尝鲜之外,地瓜一般都喂猪。许世友不无失望地沉默了好一会儿,叹口气说:“要不地瓜就算了,带些腌菜回去吧,我自己种的,也是自己腌的。”
大别山淳朴的民风就这样在中山陵8号这幢西洋式建筑里飘散着,尽管曾经战功赫赫,曾经身居高位,许世友骨子里流淌的勤俭质朴的农民情愫却丝毫没有改变。他的日常起居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自力更生,自得其乐。
【解说】
晚年的南京,许世友最为逍遥的一件快乐事就是打猎。一生征战的许世友对枪声和火药味儿有着很深的情结,因而对打猎酷爱了一辈子。
【采访】
许世友也曾尝试着钓鱼,但只要几分钟没有鱼儿咬钩,他就不耐烦了,扔下鱼竿就走,还抱怨:“钓鱼太被动了,还是打猎主动,可以满山找。”
【解说】
每次外出打猎,许世友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军人作风,所有的战前准备工作都要准备就绪,包括地形的选择,枪械的完善和诱饵的准备等等。
【同期声】魏金山
他打猎作为活动身体一种办法,反正坐车在南京周围,有时候远了就跑到区县小山区里边,兔子、野鸡,有时候还有小山羊,他出去一般不扑空,
【解说】
几十年的军旅生涯练就了他一手的好枪法,即便是晚年,他也能做到百发百中。
【同期声】魏金山
枪法好,驾驶员,他那个老司机非常好,老司机说野鸡。他把车停了,野鸡在路边上动,把枪对着那个地方砰一枪又飞起一个来,砰第二枪飞起那个打下来了,我第一次看到,我说打得准
【同期声】贾若瑜的妻子
他爱打猎,还经常打猎了以后送来叫孢子肉,还是什么肉,野鸡呀,送到我们幼儿园来给小孩儿吃。
【主持人】
打猎是许世友几十年不变的爱好。在胶东的十六年,在战斗的间隙他会邀约当地的老猎手,一起上山打兔子;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以打猎为掩护,完成了战前的地形勘探;在广州军区时,军委下发禁止打猎杀生的文件后,许世友看完文件,大笔一挥,批上个人意见:不许打猎,打鸟还是可以的吧。
如果说许世友还有比打猎更喜欢的爱好,那一定就是喝酒了。许世友的嗜酒如命早就是名冠全军的,有人为许世友作过测算,说他一辈子喝的酒,如果用解放牌卡车装载,起码要拖上三四车,所以有人干脆用酒神将军来称呼他。
【同期声】向守志
酒量很大,有名的酒将,开始供应他11瓶茅台酒,11瓶不够一个月,以后给了他15瓶,也不让喝太多了,有名的酒将,也非常豪爽,上桌子以后要干三杯,三杯以后再吃菜。
【同期声】魏金山
喝酒他不喝别的,就喝茅台,那时候茅台便宜,他每个月工资下来以后,那个时候叫他管理员买自己喝的,大概一次买二三十瓶,自己喝和招待客人喝,一瓶两三块钱,十瓶二三十块钱,二三十瓶酒就是七八十块钱。他当时的工资是两百多元。
【解说】
红军时期,团以上首长都有挑夫。其他首长的挑夫一般都是一头挑行李一头挑书报。而许世友的挑夫,担子两头挑的常常都是酒。
【同期声】胡光明
他在红四方面军的时候,当时红四方面军有一个禁酒令,不允许喝酒。因为很多人喝酒误事,有一个特殊,许世友可以喝酒,当时很多人提意见了。陈昌浩说,谁能像许世友那样喝一盆酒,还不误事,你可以喝。没有他那么大的量,他喝酒以后不影响打仗,不影响战斗,酒量大。
【解说】
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在胶东指挥反投降、反“扫荡”的战斗,战争非常频繁,从机关到部队,一律轻装简从。但许司令的通信员身上背的酒壶,谁也不敢精简,里面全是装满了酒,这样可以保证许世友想喝的时候就能喝到。
许世友不但自己喜欢喝酒,而且还把喝酒作为看人老实不老实、豪爽不豪爽的重要标志,甚至谁要在喝酒时洒下哪怕一滴酒,都要罚上一大碗。这样的做法让一些酒量不大的人经常躲着他,还有人干脆向周恩来告状诉苦。
【同期声】胡光明
最后这个人到北京就报告总理,说这个许世友喝酒不讲道理,他不仅就让我喝,他还让他的警卫员在边上灌我的酒。最后总理在一次会议之后,就留下许世友说,许司令,今天我请客。然后他说请的还有谁呀,就我们俩,专门请你的。
【解说】
当天晚上,许世友满心激动地如约赴宴。宴席上,周总理特意安排了许世友最爱喝的茅台酒。而让许世友感到意外的是,周总理竟然提出了要求,要两个人论瓶喝酒。
【同期声】胡光明
周总理说这样,我们今天喝酒,不一杯杯的喝,我们就你一瓶我一瓶,我也不喝你的,这样公平。然后就一人喝了一瓶。然后说那还喝不喝呢,许世友说那当然还喝了,又拿了一瓶。两瓶酒,这个时候许世友年龄已经大了,两瓶喝完之后实际上就差不多了。总理又问还喝不喝的时候,他已经就溜下去了,就不行了。然后总理借这个机会就批评了他一下,说这个人酒量有大小,你酒量你喝不过我,其他人,很多人喝不过你,你不能硬劝人家的酒,举个例子,谁谁谁,你不仅自己劝,有时候让警卫员劝,弄得人家多尴尬。
【解说】
打那以后,每逢喝酒喝多了时,许世友都不忘解释一句:“总理叫我自己喝酒不要超过6杯,今天是大家一起喝,多喝两杯。”但在平时,许世友几乎每顿饭都要小酌几杯,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他身患肝癌住院,医生的镇静剂或麻醉剂都无法减轻他病痛的时候,酒,成为唯一能够使他暂时安静下来的良药。
【同期声】胡光明
据说他后来病重的时候,身上肝癌的晚期,身上都浮肿,擦别的止痒都非常难,唯独擦茅台酒。说明他的细胞里面,当然这是一个说法,细胞里面都是酒精了。然后他嘴唇干,用茅台酒擦一下,他在深度昏迷的时候,还嘴打得响,感受到酒的味道。
和尚将军 许世友-15
【主持人】
早在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的健康状况就让南京军区的领导感到不安,有可能癌变的诊断让大家一方面瞒着许世友,一方面又想方设法力劝他尽快上北京作进一步检查。而许世友自己却并不把腹部的疼痛当回事,还是依照自己惯有的方式自在地生活着。于是,军区领导不得不请许世友的挚交聂凤智来做他的工作,当聂凤智委婉地说许世友有可能是肝硬化时,许世友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既不惊讶也不紧张;当聂凤智小心地建议,让他去北京时,许世友的回答非常干脆:“不去!”,再没有第二句话。
几个月后,许世友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面对肝癌剧痛的折磨,从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的许世友,一度试图以撞墙等方式了决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许世友用仅存的一丝气力对前来探望他的军委副主席杨尚昆吐出了几个音节,“我完蛋了!
【解说】
1985年的中国,改革开放迈入第七个年头。“名牌”、“婚外恋”、“万元户”和“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正在成为社会流行语,电视连续剧《上海滩》正在千家万户热播。
4月4日英国女王签署将香港归还中国法案;6月6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决定裁军100万。
中国,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叱咤风云一辈子的许世友再也跟不上脚步了,他自顾自的走他自己的路。
10月22日下午16时57分,开国上将许世友在南京军区总医院闭上了眼睛。这一年,许世友80岁。
这一天,往前回溯六个整年,1979年10月22日,许世友给大儿子许光写信,要求准备葬具工具。
许光: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
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许世友 1985年10月22日
【解说】
没人说得清楚,是天意,还是巧合,或是冥冥之中的运数,整整六年之后的10月22日,许世友病逝。而他已经牵挂了二十多年的土葬尽孝的心愿,从这一刻起,引发了下至普通老百姓,上至中央军委,最大范围的关注。
【同期声】陈廷一
是85年他临去世前边最后的遗言,这个遗言就一句话,与母合葬。为什么?这是许世友最后遗言,这句遗言许世友自己解释我一生只有参加武装争,离开家乡参加武装斗争,尽忠祖国,(报效老母)不足,死后愿与母亲合葬。他是忠孝观,也许许世友过于乞求忠孝两全。
【解说】
这是河南省新县许世友故居,故居门前的这条路被当地人称为“孝母路”,许世友三跪慈母的故事在这里成为人们教育子嗣的美谈。
【同期声】胡光明
第一次是1932年,他离开大别山,临走的时候向母亲拜别,向母亲下跪。第二次是在济南,他在济南当司令的时候,把母亲接到济南,他向母亲下跪了。第三次就是他回到家乡,1957年的冬天,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母亲到山上去拾柴去了,这门上用一个柴棍把门别着,他就顺着门前的小路去找他的母亲,快到黄昏的时候,母亲背着一捆柴远远的走来了,他扑通跪下了。
【实况】
我活着不能为您尽孝,死后一定要葬在你的身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将军的孝母情怀,将这条路称为孝母路。
【解说】
1959年,许世友母亲去世时,身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回乡送别母亲后,就在父母的墓地附近,为自己选好了未来长眠之地。
实际上,许世友的土葬情结由来已久。在烽火岁月里,他甚至把土葬作为最高的奖赏,激励将士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有人说,与其说棺葬是许世友的孝母情愫,不如说是他骨子里流淌的农民本色的深刻体现。
【同期声】胡光明
叫做将军本色是农民。我们汉人有一个观念,叫入土为安,人死了,进入土地了,那就算是最好的归宿了。所以他在战争年代就有这个想法。你看他打孟良崮的时候,他让大家冲锋,团长追营长,营长追连长,带头跟我往前冲,打死了,一人一口大棺材。他就把我奖赏你一口棺材,给你埋到土里面,作为最高的奖赏。
【解说】
1956年,一份火化《倡议书》在中南海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传阅。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界知名人士,都欣然签字,唯独新任中共中央候委员的许世友拒绝签名,甚至,他直接找毛泽东抗议,诉说对火化的不理解,坚决表示自己死后要土葬,要回到母亲跟前尽孝。
【同期声】胡光明
当时他才50多岁,毛主席认为,离你去世还很长时间呢,就一笑了之,觉得你将来会改变观点的。
【解说】
毛泽东的一笑并未了之。斗转星移29年,许世友并没有像毛泽东想的那样,改变观点。他留下了“与母合葬”的遗言。
而直到这个时候,自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没火化,一个是任弼时,一个是毛泽东。
已然身去的许世友一如活着时那般固执,着实给中共中央出了一道难题。
【主持人】
其实,早在1985年元旦刚过,知道自己来日不多的许世友,就让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正式提出了土葬的要求。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
报告呈交上去之后,许世友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每一次昏迷醒来,他都要问一句,报告回复了没有。可是,直至他闭眼时,也没有等到党中央的回复。
最后,出面解决难题的是邓小平,他在许世友的那份申请土葬的报告上作了亲笔批示。在许世友逝世四天后,这份批示由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带到了南京。
【解说】
这是中共党史上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一份土葬特批: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倔强的许世友终于获得了魂归故里的通行证。
王震在转述邓小平意见时说,“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同期声】胡光明
王震啊就一口气说了六个是七个特殊,以后别人不要说许世友能土葬,我就能土葬,那不行,他有这么多的特殊,中央才对他特殊对待。但是同时也宣布了六个不准,这也是邓小平的,据说是邓小平的意见,就是不准开追悼会,只准搞遗体告别仪式。不住登报宣传,就是关于他丧事怎么办理的,不要登报宣传这个事情。不准家属子女外传。不准立碑。
【解说】
按照治丧办主任向守志的安排,许世友生前爱将,原广州军区司令员尤太忠为许世友悄悄定制了一口楠木棺材。而六年前,许光按照父亲要求,花50元订制的这口棺材,最终也就没有派上用场,至今存放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里。
【实况】
将军的灵柩是上等的楠木棺材所制,在楠木棺材里面放有三件宝,那就是将军生前喜爱的枪、酒,另外一件是将军的夫人田普放进去的一百元钱。
【解说】
1985年11月9日,许世友悄悄下葬河南新县老家,墓穴没有修饰,没有墓碑。1年后,因为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反映,王震出面提议,由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杨尚昆和刚刚退居二线的徐向前以个人名义为许世友竖起了这块高高的花岗岩石碑。
在许世友墓地的西南方40米处,是许世友父母合葬的墓穴。
从和尚到将军,许世友戎马一生,农民本色至死不改,最终他为自己圆满地画上了人生的句号:活着尽忠,死了守孝。
【主持人】
直到许世友逝世之后,关于许世友坚决不去北京治疗的原因才开始传开。据说他自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北京路窄人多,吵起架来我吵不过他们。”
事实上,从红色年代开始,许世友就已经对北京敬而远之了,表面是大老粗的许世友,心里却很清楚,自己的火爆性格实在不宜过于靠近那个政治漩涡。同样,他非常清楚,病重的他一旦到了北京,他几乎就失去了魂归故里的可能。
所以,许世友到死都在坚持本真,包括他藏在病榻枕头底下的那把手枪。有人说,那是许世友准备用来“自杀”,也有人说那仅仅是他一辈子枪不离身的习惯而已。其实,不管答案是哪一种,发生在许世友身上都不奇怪。
无论是民间传说中的种种奇闻轶事,还是亲人战友眼中的大忠大勇大孝和大义,许世友的一生都充满了戎马倥偬的壮情激烈。但他更以一个农家子弟的朴实,始终呵护着自己内心深处那些最珍贵的情感,最本真的纯朴。无论面对战友、母子、夫妻,还是领袖,他都活得真实,活得坦荡,到死都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