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18/BBC专题:中越战争三十年

-中越战争三十年: 回顾与反思(BBC中文部记者尚清)
-边界战争30年后越南人眼里的中国(BBC越南部驻河内记者范娥)
-三十年前那场战争(作者:书架上的史诺比)
-不应被遗忘的战争(作者:何亮亮)
-没有永久的朋友 只有永久的利益(作者:南粤老兵)

1979年2月17日,中国和越南爆发中国称为“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边界战争。 中国军队侵入越南北部,一个月内又撤回境内。双方人员伤亡惨重,但是各自都宣称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苏关系恶化而苏越关系日渐密切的国际背景下,越南对中国盟友红色高棉的入侵和对越南华侨的排斥政策也给了中国采取军事行动的借口。这场战争使中越两个共产国家关系恶化,并开启了随后十年的边境冲突。但1999年两国签订新的边境协议,握手言和。


中越战争30周年:回顾与反思

BBC中文部记者尚清/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20万军队攻入越南北部边境,开始中越战争。中国称之为对越自卫还击战,越南称之为1979年越中边界战争。

在双方付出重大人员伤亡后,中国军队在一个月之内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场战争使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到最低点,直到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

中越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与中苏交恶是分不开的。

1978年6月29日越南加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苏联出于牵制中国的目的,在1978年11月3日与越南签订了带有军事援助性质的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

围“魏”救“赵”

1979年1月7日越南在前苏联的支持下推翻了在柬埔寨推行毛泽东主义的红色高棉政权。与此同时,越南还在国内展开针对华侨的排斥政策。中国对此极为不满,想借机教训一下越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朱锋教授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说,这是中越开战的最直接原因。

他说,当时邓小平担心越南会完全吞并柬埔寨。实际上中国当时对越南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一个韬略,叫围魏救赵。希望对越南的打击能够缓和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行动。

1977年9月被派往越南驻北京大使馆担任一等秘书的杨铭怡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回忆了中越开战前的那段经历。

他说:”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出访一些东南亚国家时曾讲了一些在我看来不适于一个文明国家领导人所说的话。他当时说,越南是一个流氓,我们需要教训它一下。我在电视上看到他说这些很粗鲁的话。他的恶毒语言我永远也不能忘记。”

战争进程

在两个星期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虽然遭到顽强抵抗,但向越南一方推进约40公里,打到凉山。中方于3月5日开始撤军,16日撤回中国境内。中越双方都宣称”获胜”。中方称”教训了越南”;越方称”打败了中国侵略”。

关于双方军人伤亡数字,中方公布为:伤亡二万多;越方公布为:死二万多,伤四万多。

在谈到对这场战争的反应时,杨铭怡说,越南并不觉得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军事攻击:他说,”1979年2月17日爆发的边界战争对我们来说并不突然。我们知道他们会发动攻击的,但具体时间和攻击的规模是我们没有真正预料到的。”

中国选择此时对越开战的另一个因素是在1979年苏联忙于阿富汗战争无暇它顾,而美国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美苏对抗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回忆邓小平决策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内情时写道,1979年1月底,邓小平访问美国,并在美国没有承诺摒弃台湾的情况下,同卡特总统恢复中美邦交。他要确保中国如果采取行动攻击和”惩罚”越南时,美国不会同苏联站在同一阵线。这正是他急着要访问美国的原因。(源自星岛环球网2007年3月5日)

从这一点来看,中越战争的最大赢家应该是美国。美国在冷战中与苏联较劲,争夺世界霸主地位。中苏越三国无论怎样闹应该都属于共产阵营之内的。它们之间翻脸只能对美国有利。朱锋认为,中越战争是美国对苏对抗战略中非常积极的一步棋。

他说,对于美国来讲,它通过暗中默许中国对越南的这个举动达到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的。第一个是由中国出面教训越南。这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帮助美国遏制苏共或苏联的势力在整个东南亚地区的扩张。第二个是中国通过对越战争坚决站在美国一方,对前苏联侵略阿富汗之后在国际社会处于孤立地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越战争后,中美关系进入了近10年的黄金时期,直到1989年6月。

虽然中越战争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结束了,但中越双方的边界冲突一直持续了10年。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越关系开始正常化。1999年在经过多年谈判后,中国和越南签署了边界条约。

改革开放

回顾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朱锋教授认为对中国的最重要的教训是社会主义的所谓的兄弟是靠不住的。

朱锋说,越南战争使得当时那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有一种幻灭感。就是中国可以依靠的对象远远不是可以靠意识形态划线的。越南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把越南养大,无私的支援了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但当时越南的领导人黎笋却反咬一口。

朱锋认为,越南战争对中国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它使得中国领导人真正的意识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不是一个靠得住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强大,需要广交朋友,所以中越战争对邓小平下定决心搞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对交战的另一方越南来讲,30年前的那场战争则是往事不堪回首。杨铭怡说,越南方面一直保证为了两国关系不再重提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但在中国仍有一些人散布不实之词,说中国打赢了那场战争,越南因迫害华侨和入侵柬埔寨而挑起战争。

他说,”中越两国间有一个很深的创伤,只有两国人民致力于真诚地医治才能愈合。我们不想谈论那场战争是为了中越两国共同的利益,不是因为我们越南人害怕提及或是已经忘掉了那场战争。”


边界战争30年后越南人眼里的中国

BBC越南部驻河内记者范娥/越南在一种不寻常的平静中度过和中国边界战争30周年纪念,官方媒体尽量避免提及那场发生在1979年的事件。

但对当年战争的痛苦回忆仍使越南泛起阵阵民族主义激情。

72岁的越南妇女黄氏历至今仍然清楚记得1979年2月17日那个清晨,居住在高平的她们全家在一阵惊慌中醒来。

随着清晨的降临,大批中国军队在猛烈炮火轰击后同时从几处向越南北部发动了攻击。

她回忆说,有人告诉他们往南边跑。她被四处震耳的枪炮声吓呆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最终,他们跑到了安全地带。

18天后,从同一地区撤退的中国士兵据报砍死了43个越南人,其中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

关系破裂

1978年7月,北京以在越南的华人遭到不公待遇为由停止了对越南的援助,此举促使河内立即同莫斯科签署了友好合作条约。

与此同时,河内进一步加紧了推翻北京盟友——柬埔寨红色高棉的极端毛派政权的行动。

越南和柬埔寨爆发了两个共产党国家之间的首次战争。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誓言“要教训一下越南”。

越南的中国问题专家杨丹怡说,当时在电视上看到邓小平讲话的样子,他清楚战争已不可避免。

但他说,在内心深处人们仍天真地认为,北京与河内一直像兄弟一样,中国人是不会这么快翻脸的。

这场被中国称为“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战争只进行了两周,中越双方都宣称获得胜利。

一个有争议的数字显示,双方为此付出了6万条生命的代价。

互不信任

这场战争给中越两国关系造成沉重打击。一位越南副外长在其回忆录中引述越南已故总理武文杰在1991年中越恢复双方关系时的话说,中国“永远是一个陷阱”。

两国间的互不信任 多年来长期存在,并时时爆发出争端的火花。

2007年12月,当中国宣布计划建立一个针对有争议的南沙群岛的管理机构时,同样也申请该岛主权的越南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

当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抵达越南胡志明市时也引发了小规模的抗议活动。

但河内当局尽力维持与中国这个强大邻居之间的目前这种友好关系不遭受破坏,两国都不希望1979年的事情再次发生。

中越贸易额增长迅速,双方之间的边境协议也在35年谈判之后有望很快签署。

越南政府对媒体关于30年前那场战争的报道进行严格控制,一些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反华言论遭到删除。

随着战争纪念日的临近,越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它是否会发展成一片燎原烈火将取决于中越两国政府的相互政策。


三十年前那场战争……

书架上的史诺比/在中国主流媒体和大门户网站上,林林总总的N十年纪念、庆祝专题不亦乐乎,甚至有改革开放30年各行业的总结,细化到了流行音乐、电影等等等等,我却找不到关于中越之战的只言片语。是啊,已经30年了!在歌舞升平、灯红酒绿之尘世里,我们忘掉了什么?

当宣告战争打响时,我想起了《卓娅与舒拉》的作者听到战争爆发时茫然的心情。虽然知道是局部战争,但我最好的朋友正在广西服役,那感受就必然迥异于那些与战争毫无关联的人。在有限的通讯中,我得知他们果然开赴前线,在东线的靖西县执行边境警戒任务,所对应的国境外西南方第一个重镇就是高平。

所幸的是,由于双方尚算克制,没有派空军越境(最近得知是我方战斗机作战能力逊于对方,虽然都是苏联提供的机型,但我军比他们的型号落后),身为雷达兵的他们也就只守在国境线上,并未真正投入战斗–这些都是回来后才知道的情况了。

但是,当战争正在进行时,一切都是未知的,何况我曾经看过关于”百舌鸟”的介绍,这是一种可以自动追踪摧毁地空导弹阵地、高炮指挥雷达和其他雷达设施的反雷达导弹。我每天关注战报,报纸上看到的当然都是捷报(多少也透露了战斗的残酷),而私下里却听到一些不和谐音,经验告诉我,绝非空穴来风。

当战争结束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帮某部誊正涉及本次战事的《牺牲、病故人员登记报告表》。当我一字一字记录下那些凝固在惨白的表格上的年轻的生命时,我的心在抽搐。我记得一个被报请特等功的年轻的卫生员,在高平外围战中阵亡,由于表上没有像大部分阵亡人员一样注明他在国内的安葬地点,我猜测他已经永远地留在异国他乡。他被中央军委授予”战场救护模范”称号。我猜想,一个非直接战斗人员却被报请特等功,他一定做出了惊人的事情。而对于他的双亲来说,多大的荣耀也弥补不了丧子之痛。

我想起陈丹青的短文《画像》,他的焦点是一个在这场战争中失去儿子的母亲。她没有语言,只有无声的饮泣,和那”无焦距的凝聚而涣散的眼神”,他画出了一个普通母亲巨大而又无言的悲痛。在母亲的眼泪前,任何荣耀都是苍白的。我那个朋友的妈妈,在战争进行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有谁知道她流了多少担心害怕和无助的眼泪,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每当听到或唱起小林、陈哲词,苏越曲的《热血颂》:”当你离开生长的地方梦中回望,可曾梦见河边那棵亭亭的白杨?每一棵寸草都忘不了你日夜守望,思念你的何止是那亲爹亲娘……”我的喉头总会哽咽,我不懂乐理,无法像李皖解释《五月的鲜花》那样解释乐符中的奥妙,但这首歌每一次重听,都会像第一次那样感染我。而有一个版本的第一句是:”当你迈出艰难的步履,不再迷惑彷徨……”,似乎更真实地表达了常人面对战争时的心情。

但不知为何,难以搜索到徐良和王虹所唱的那个版本。而《热血颂》、《血染的风采》在若干年后具有了某种特殊的意义,是创作者们始料未及的。

那些牺牲者多为农家子弟,刚刚入伍的也不少。所以,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应该说在当年的环境下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参战部队、实际上也是整个军队和战争的状况:老龄化;官兵比例失调;约10%死在了当时我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文革时期,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武器低劣,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基层(农村)军官家庭负担大;抚恤标准过低(我在想,搁在今天,这几个情节不一定通得过审查)……该作品和据此拍摄的电影引起了巨大反响,也开创了新时期军事题材文学的先河。

最后,我所知道的这场战争的其中两个后果是:1.由于《高山下的花环》的巨大影响,当局逐步提高了对阵亡军人的抚恤金标准;2.经过严酷的战争洗礼,务实的邓小平痛下决心,大规模裁军,以促使我军年轻化。附带的后果是我的朋友成为牺牲品,他本来有指望提干的,但被冻结了,跟着就在第二次法卡山战役后复员了。也许还带来了第三个事实:此后双方都不再动辄大规模诉诸武力。

最近还有一个令人安慰的消息:中越边界谈判于九三年开始,经历了十五年的谈判、协商、勘界和清障排雷,至今中国与越南之间实现陆地边界”零争议”,终于完成全线勘界立碑工作,近二千块大中小型界碑竖立在中越边境,标志着中越勘界三百处争议全部解决。政治家们爱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信然。我想加上一句,只有母爱永恒。

愿天下永靖,愿每一个母亲都不再为战争而流泪。

注: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不应该被遗忘的战争

何亮亮/那是一场影响至深至远的战争,却也是被两个当事国特别是中国刻意淡化的历史。尽管相关的记载不能说没有,却远远没有到可以让今人充分研究的程度,今天两个当事国的青年一代已经不知这场战争为何物,外国的历史学家也因为缺乏可靠的、客观的资料而难以展开研究。

于是,放在面前的《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回忆录,也相当有助于历史学者和军事专家的研究。对于香港的读者来说,此书还有一点容易引起亲切感的,那就是本书的作者王志军是一个香港出生的解放军战士。本书不仅是作者参加中越战争全过程的回忆录,也是作者对这场战争在政治、军事和历史等各方面影响的认识。

1979年2月17日至3月5日,中国发动了对越战争。近56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广西、云南的中越边境500公里长的边境线攻入越南,3月4日中国军队孔领谅山省会谅山,此为防守河内的要地,陷谅山则可南下直取河内。3月5日中国宣垦停火并全线撤军。

本书附录的《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大事记》中透露,1978年12月7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即以决定发动对越战争并随即开始全面备战,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被任命为广西前线总指挥,但有关这次军委会议的内容至今未解密。

值得注意的是,邓小平在1978年底开始访问美国,根据美国媒体的报导。他在访问中先后向白宫和国会领导人通报了中国将”教训”越南;1979年2月初邓小平访问日本,也向日方高层作了同样的通报。

本书共分30章,另外还有5个附录。作者记叙了自己当年作为55军163师战士随军奔赴前线参战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但视野并不限于自己的经历,而是以战后所搜集的各种图文资料,尽可反映了战争的全域。作者记述,当时许世友的前指制订了作战方案,被邓小平否决了,中央军委的方案始终以同登与谅山为战略目标。为了攻打越南,全国分为两个南北战区,南战区的司令是许世友;北战区防止苏联突袭,司令是李德生。对越作战的指挥中心设在北京西山,总指挥是邓小平,副总指挥是徐向前。

作者用了一章专门记叙对手越南军队,在第26章《不可低估越南对手,他们也不是白吃饭的》中,作者对于越军的长处有客观的详尽的描述。当然也不能忘记,越军的许多军官都是在中国接受军事教育,越南的军备与其他工业设备多为中国无偿支援。

越南与中国是同样的政治体制,因此中国军队进攻越南,越南是全民抗战,军民一体,使中国军队吃亏不少,也是中国军队开战不久就放弃了愚蠢的亲民纪律。中国军队的轻敌也造成自己的重创,在北京宣垦停火后第二天进入越南的50军150师两个营的部队被就越军包围,被俘二百余人,可视为中国军队的奇耻大辱,因为此前中国军队俘越军数千人,未料战争结束反而有两个营全军覆没。

书中有大量细节,读来非常有兴味。例如许世友决定将前指设在广西的边境城市凭祥,然而当地有越南办事机构和很多越南人,许世友下令立即全部驱逐越南人,广西的外事办提出异议,指出涉及外交事务,需由北京的外交部决定,许世友派军官坐军用专机赴北京向邓小平报告,还是驱逐了越南人。又如广州军区的野战军进入广西前即全部更换广西军区的车牌,夜间在公路运兵,粤桂之间多山,晚间在山区蜿蜒数百公里的公路上,上万官兵在一声令下之后,统一小便,场面极为”壮观”,也是非亲历者无从知晓的。这些细节虽然无关实战,却也是战争的一部分,是瞭解战争必不可少的资料。

又如作者介绍,当年攻越中国军队的炮兵配备非常强大,火力极为强劲,在与越军的作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中国炮兵的火力编成在1979年就超过了一贯重视炮兵的苏联军队。”相信这对研究中苏军队比较研究是很有用的资料。对于阵亡战友的思念,对于当年战友如今的凄凉遭遇,对于中国军队在战争暴露的问题,对于”一将功成万骨枯”,作者有深切的反思,在书中也有许多叙述。至于一场一场的具体战斗,作者更是倾注了大量笔墨,使我们看到了活生生的战场情景,相信也非常值得中国军队作为有关中越战争的教材之用。

中越战争使两国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吊诡的是,通过这场战争,中国确实教训了越南,使东南亚国家看到中国的存在是对越南霸权主义的有力制约,中国一方面放弃输出革命的左倾政策,一方面以打越南获得了东南亚国家的信任,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全面解冻改善,直至后来建立10加1的自由贸易区;越南误以为可以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然而刚陷入阿富汗战争的苏联只给越南派去军事顾问,苏联再次向世界表明它是一个最不可靠的盟友;中越1977年开始交恶,79年大战,85年越南就开始仿效中国推行革新开放,1990年两国恢复”同志加兄弟”的友好关系;对这场战争,美国则暗中高兴,因为号称打败了世界四大帝国主义(日本、法国、美国和中国)的越南,给美国造成了巨大伤痛的越南,却被其盟友中国狠狠地”教训”了。几乎同时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离不开这个国际环境。

可以理解中越两国如今都不愿多提当年的战争。但是阴影还是存在的。笔者去年12月有越南之行,在河内,在胡志明市,都能感受到越南革新开放之后经济蓬勃发展的景象,也有当地的中国人说,越南人不喜欢邓小平,因为他发动了中越战争。在胡志明市,一个兼任导游的越南南方的教师(非华裔)直截了当地说”越南一切照抄中国,所以越共可以维持统治,美国佬又回来了”。

越南共产党的领导人显然比朝鲜领导人聪明。他们可以放下与中共的恩怨,亦步亦趋地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经验,包括三个代表与和谐社会理论。去年上半年越南遭受严重经济危机,货币急剧贬值,外贸萎缩,通货膨胀,股市急跌,5月间越共总书记农德孟紧急访问北京,要求中国援助,据说北京应允,但数额不详。越南因而避过了下半年的全球金融海啸。

尽管中越双方都有理由不愿重提旧事,但是历史是不应该被遗忘。北京与河内不能研究、不能出版的书,例如本书,只有在香港可以印行,正如当年胡志明在香港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和70年代末香港收留大量越南难民一样,香港一直默默扮演著自由港的角色。今年2月是中越战争30周年,此际阅读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年那场战争的来龙去脉,以至于我们思考那场战争对亚洲的影响。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星克尔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12月初版)

注: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南粤老兵/30年前,我在广州军区服役,所属部队虽然没有进入越南参战,但做为技术侦查部队为参战部队指挥机关提供作战情报保障。那时,越军在中越边境部署的武装力量及其通信基本在我们的技术侦查掌握之中。记得从越军部署上看,基本是前轻后重,在边境地带和谅山以北浅近纵深地带,越军部署的只有几个正规陆军师,大部分是师以下编制的边防部队和地方部队。我军自1978年秋季开始陆续在广西、云南两个战区的漫长边境地区集结了多达21个陆军师的绝对优势兵力,这么大规模的军力集结,可以说是箭在弦上,弯弓待发。

我军进攻达成战略战役突然性。我军大规模的临战集结是躲不过越军的侦查的,但具体的集结规模,作战目标和作战规模,则是越方没有掌握的。我军战前的伪装、保密、佯动等兵不厌诈的战略迷惑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直到我军发起全线还击作战前,越军仍不清楚我军的作战目标和作战规模。由于我军大部队战前开始进入进攻出发地域,越方有所察觉,但仍通报其前线部队,判断中方要发动军级规模的边界惩罚性进攻。然而,我军的进攻是广西和云南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多路全线进攻,作战规模远远超过军级作战,而是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两个大战区7个军兵力的方面军级别进攻。所以,2月17日,我军还击作战发起后,全线突破越军防御,达成了战略战役发起的突然性。

战争的国家方面。曾经是【同志加兄弟】的中越两国兵戎相见在处理国家间关系上很有教育意义。它表明: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起核心作用的是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相同或相近的国家,一旦国家利益发生冲突,仍然会兵戎相见,这在中苏边界冲突和中越边境战争中得到活生生的体现。【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当越南倒向苏联与苏联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并入侵柬埔寨,称霸印度支那,与苏联对中国形成南北夹攻之势时,越南已经不在是中国的同志,更不是兄弟,而是威胁中国国家利益的敌人。

战争的军队方面。在50年代抗法战争和70年代越南抗美战争中,中国军队都曾经帮助过越南军队,越军的头号主力部队308师和320师都是在抗法战争时在中国云南组建,装备和训练的。越军的陆军武器弹药,甚至军需供应品都是中国在抗美战争期间无偿提供的,许多越军军官也是中国军校培养的。谁曾想到,曾经的【师生】在战场上作为对手大打出手,而且对手用的是中国的武器和中国的给养品,甚至是中国的战术。这是发人深省的教训。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当时处于刚刚走出文革,装备、训练和战备状态处在低谷的时期。但是,优良的作战传统还在,有作战经验的上一辈战将仍在军中坐镇指挥,比如曾担任志愿军司令的杨得志担任云南方向指挥,许世友担任广西方向指挥,并有当年的【塔山英雄师】师长江燮元副司令和曾任我军第一个机械化师师长的吴忠副司令等战将在前线指挥。战争惊醒了低谷中迷茫的军队,虽然经受了痛苦和损失,但也赢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荣誉,为后来的正规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战争的效果方面。很多人热衷于谈论伤亡数字,这的确是战果的重要内容,但更重要的是战争的效果,即作战目标是否实现。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目标既有军事的,也有政治的。从直接的作战目标考量,可以说,我军基本实现了作战目的:1.进攻占领了谅山一线一北的越南边境地区,给越军边防部队以及部分主力师以歼灭性打击,打死打伤越军共计5万以上(实际打伤数字可能跟高但无法准确统计),其中击毙约3万左右;基本摧毁越方边境地带基础设施,拆除或炸毁或布雷越方重要交通、通信、工厂、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等等,使得越南在相当一段时间无法利用边境基础设施支持其对中国边境的挑衅和大规模部署军队;3.在避免主力大规模决战的情况下,达成教训越南目的,使得后来停战后越南不敢再挑衅并达成边界协定,恢复和平。一战打出边界和平,这不就是最好的效果吗?4.对越南入侵柬埔寨起到战略牵制,大批侵柬越军被迫调出柬埔寨北上布防;5.戳穿了苏联越南军事同盟并解除了对中国的南北夹攻之势,苏联在中国对越还击作战期间并未对中国采取军事行动,反而看着中国攻入越南边境地带并予以摧毁。

战争的人的方面。这是最难提起的方面。无论中越双方的军人和边境百姓,都受到了战争的浩劫,生命和财产损失巨大。战争造就英雄,也留下白骨。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战火中灰飞烟散,给活着的人留下精神创伤。我军由于装备、训练和战备状态处在低谷,据悉阵亡近万人,负伤约3万人。活着的人的命运象万花筒一样多种多样,有的辉煌,有的凄惨,更多的是带着战争的烙印继续自己新的生活。

注: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场和观点

2 Comments

  1. jackjia (Post author)

    越南网友评论中越战争三十周年

    BBC/中越边界战争三十周年之际,BBC越南语部收到越南网友在论坛上的帖子。BBC中文网翻译了其中部分内容,发表如下。

    Su That, 河内

    对于越南的领土和海域被中国占领,我根本不觉得惊讶。像越南这么小的一个国家是很难得到公正的待遇的。我们必须要学会如何选择盟友和合作伙伴,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国家的主权,发展经济、科学和文化。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结交朋友,但也要铭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多少年来,中国一直有侵略越南的恶习。如果我能决定,我会选择美国作为越南的朋友。

    Van Khoa, 河内

    我们的历史显示,越南人是非常勇敢和坚强地抵抗每一次外来侵略。哪怕是现在,如果中国入侵,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会继承我们祖先的大无畏的精神来保护祖国。然而,我们仍然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所以,与多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是明智的选择。我们要对我们的“大哥哥”中国时刻保持警惕,因为中国对我们了如指掌。对中国来说,越南是一颗小卫星,曾是他们的殖民地,是他们的眼中钉。

    PPT

    我觉得为什么越南媒体对“中越战争三十周年”保持沉默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领土拥有权和边界问题上,人们要求越南政府对中国保持强硬的姿态。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越南政府必须回答为什么在作决策的过程中越南百姓们被忽视了。不单是我们不怕中国,我们的媒体也不怕。只有越南的领导者们怕中国,因为他们要依靠中国来把持住自己的权利。

    Nguyen, 西贡

    河内害怕北京,就像怕老虎那样。这就是为什么越南的媒体没有批评中国。同时,越南毫不犹豫地谴责美国,就像2003年海湾战争时期。

    Minh

    如果毛泽东和胡志明那时还活着的话,而不是邓小平,整个事情可能就会发展的不同。个人的因素是相当重要的。

    匿名

    我仍然记得在1979年2月17号的晚上听收音机的情景,当时越南的主持人激励我们每一个人加入到抵抗中国的侵略战争中。现在,30年过去了,没有人想去谈及那场令人伤心的往事。我只是希望,曾是好兄弟的邻居再也不要卷入这样的战争。这样,我们人民才能成为真正的兄弟和朋友。

  2. jackjia (Post author)

    边界战争30周年中越两国都沉默

    联合早报于泽远/17日是中越战争30周年纪念日,中越官方都没有举行纪念活动。但官方的沉默并没有抚平那场血腥战争带给两国民众的伤痛和记忆。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只用一句“中越之间有过一段不愉快的历史”轻轻带过。她强调,中越已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都就开辟中越关系的美好未来达成广泛共识。

    越南政府删除网上反华言论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越南也在一种不寻常的平静中度过和中国边界战争30周年纪念。越南政府对媒体关于30年前那场战争的报道进行严格控制,一些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反华言论遭到删除。

    但30年前的那场战争造成双方10多万人伤亡,多个城镇被毁,中越之间亲密无间的“同志加兄弟”关系不复存在。直到今天,进入越南境内作战的中国军队的伤亡数字仍有多个版本。

    对两国民众、尤其是战争的参加者和伤亡者的亲属来说,那场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他们对越南或中国的看法,曾经共同抗法抗美的战友变成面目可憎的敌人。

    谈到对越南的看法,河南信阳市的王先生一连用了几个负面词汇表达他对这个国家的不屑。王先生的哥哥在30年前的战争中阵亡,虽然受到官方大力褒扬,但王先生和家人至今也忘不了哥哥的牺牲带来的悲恸,并一直认为那场战争起因于越南的“忘恩负义”。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战争博物馆,本报记者询问一名年轻的导游:“越南如果有另一场战争,会与谁打?”这名导游很快回答说:“中国!”。

    BBC引述前越南驻北京外交官杨铭怡说:“中越两国间有一个很深的创伤,只有两国人民致力于真诚地医治才能愈合。我们不想谈论那场战争是为了中越两国共同的利益,不是因为我们越南人害怕提及或是已经忘掉了那场战争。”

    中共1949年建国后,一直大力援助胡志明领导的越南共产党进行抗法抗美战争。到1978年,中国对越南的援助总值达200亿美元(按当时国际市场价格计算),其中无偿援助占93.3%,另有4000多名中国军人在抗美援越战争伤亡。

    1976年中共领袖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决定实施改革开放,开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改善关系,中越关系迅速恶化,越南完全倒向中国的对手苏联,驱赶华侨,并出兵占领了柬埔寨。

    1979年2月17日,中国出动20万军队分别从广西、云南攻入越南北部边境,先后占领老街、高平、凉山、同登等越南北部重要城市,直逼越南首都河内。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从越南撤军,3月16日,中国军队全部撤回国境线。

    中越双方都宣称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越南宣称中国军队伤亡6万多人,中国对外报道说伤亡4000人,内部统计则是牺牲6954人,受伤1万4800多人。

    中越战争后,双方在边界的冲突一直持续了10年。1991年,中越关系开始正常化。1999年中越签署了边界条约。

    中越战争加快了中国向西方靠拢的步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认为,中越战争使中国领导人真正意识到,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意识形态不是一个靠得住的标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强大,需要广交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朋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战争更加坚定了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