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5/揭秘外交部档案解密原则:涉个人隐私档案不开放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2008年11月12日,外交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年到1965年结束的档案,经解密后正式向国内外开放,本次开放档案共41097件,内容丰富珍贵,包含了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了各类指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召回类的外交文件。

郭崇立(外交部档案馆馆长):从1961年到1965年之间的档案,可以说是在这个时期的外交活动全面深入,这一时期也是我们国家外交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的一次,那么主要的这个大的事件,比方说有,一个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关系,有了很大的进展,比如说我们非常成功的例子,这个事件就是周恩来总理访问了拉非14国,拉非14国这个访问,实际上是中国和亚非拉的国家,亚非国家关系最大的一个发展。

本批开放档案,主要反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半期,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中的原则理想,对待交流交往,比如中国积极发展一些相势力国家关系,解决同周边国家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恩来总理亚非14国之行,中法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之后,中苏关系转变,中美两国继续通过大使进行对话。

在外交部这一次开放的档案当中,中法建交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次和西方大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64年中法建交炸破了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可见其威力。当时中国要和西方大国建立外交关系有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台湾问题,当年中国和法国之间,如何解开了这个结?

这张拍摄于1964年的照片,照片上左边的,是我国驻法国第一任大使王振,照片中间的,就是法国总统戴高乐,当时这张照片登上中东报纸的头条,中法两国的建交,一时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国外的很多媒体将中法建交,称为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方案。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涉及中法建交的内情和外交档案没有解密,很多关键问题,并没有档案作为佐证,因此大多数专家学者家的研究,也只能是捕风捉影,而此次解密的外交档案,刚好为人们破解了这些谜团。在这份刚刚解密的绝密文件中,详细记载了1963年11月23日,周恩来总理与法国前总理富尔第一次会谈,在这份曾经是绝密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会谈刚刚开始,富尔就向周总理表示,他此次来华的重要目的,改善两国关系。

姚百慧(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富尔访华实际上是戴高乐给富尔一封信,这样一种形式,你可以就两国关系的问题进行谈判,但是这封信以委托书的性质,但是它又不是正式的委托书。

记者:那么这封信您看过吗?

姚百慧:以前只是在学者的一些描述里面,了解到有这封信。

这就是1963年11月23日,周恩来接见法国前总理富尔时,富尔递交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写给他本人的亲笔信,信中写到,我再次重申,我对你在下次旅行期间,将和中国领导人进行接触的重视,由于我们最近会谈,我能够向你清楚地指出,为什么我非常重视有关我们,和这个伟大人民间各方面关系的问题,以及我是怎么重视这个问题的,请相信我完全相信你将谈到和听到的一切。

张锡昌(原外交部法国科负责人):戴高乐的信,从内容到形式,因为和中国之间还没有外交关系,戴高乐不便直接向中国政府和中国领导人写信,所以这封信形式上他是写给富尔的,但是这个内容他是让中国领导人看的。

姚百慧:类似于介绍信,但是他是戴高乐给富尔的一封信,这封信原文和意见,在档案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信件。

档案里的”中法建交”

然而由于当时复杂的国际环境,加之中法两国互相并没有更新的了解,所以建交谈判过程并分一致,富尔说戴高乐不赞成两个中国的议程,但是从法国来说,要同台湾断绝一切关系,目前还是有困难的。

李清泉(时任中国驻瑞士大时):总理就是说,如果当时的蓬皮杜是反对戴高乐的,如果蓬皮杜不经过同意之下,在法国境内成立一个独立的法国政府,,我们中国政府可以因为和蓬皮杜有一段关系,而不承认戴高乐,而承认这个蓬皮杜政府呢?或者是两个都承认呢,你法国人民能不能这样干?

台湾问题成为了中法建交谈判的重要问题,从档案目录上来看,法国前总理蓬皮杜与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关于中法建交问题,经过了多次的谈判。

姚百慧:关于中法建交谈判里面,中国外交部的一些策略分析,以前就是说建交有很多种方式,大建交,还有无条件建交,等等,尤其在11月2号,3号的时候,中法以前谈过了一种,周恩来谈话要点的这种形式,直接建交的这个方案,这个方案里面,它的细节体现出来了,就是有哪些内容,这个细节已经出来了。

在这份绝密档案中,明确标注中方提出的中法直接建交方案,以及双方达成的三点默契,一,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二,法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地位,三,中法建交后在台湾的所谓”中华民国”政府,撤回他住在法国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情况下,法国也相应地撤回他驻在台湾的外交代表及其机构。

姚百慧:这行字从表面上理解,似乎中国没有要求你先跟台湾断交,我再和你建交。实际上以前在外界来解释中法建交这种模式上,往往就是说中国在建交模式上有了变化,不再坚持以台湾断交为主,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大家在实际上默契达成的承诺,基本上法国是接受了一个中国的立场,法国人要的就是面子,我虽然很接受你这个立场,但是我又不能表示我接受你这个立场,所以它就达成这么一种私下的这种默契。。

经历了多次严肃认真的谈判,在1964年1月27日,北京时间19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共同发表联合公告,宣布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西方媒体将轰动国际社会的中法两国的建交誉为外交核爆炸。

记者:看了这些档案之后,可能会对您的研究,起到一个深化的作用。

姚百慧:是这样,有的地方,我觉得一部分可以推翻一下,我自己的一些结论。

在这批刚刚解密的外交档案中,还真实记录了1961年到1965年中苏关系演变的过程,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过程中,苏联同中国的关系逐步恶化,赫鲁晓夫曾提议在中国建立朝中电台和共同舰队,遭到中方的拒绝。后来苏联政府又在一个月内,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废除了两百多项科技合作项目,并挑起了中苏边界纠纷,60年代初期,中苏之间原有合作荡然无存。此批开放档案中,中苏关系演变档案开放比例为历年最高,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批示、内部讲话、情况调研报告、双边谈判记录、外来电报等,这是存放在外交部档案馆的一份珍贵文件,档案的名称是陈毅副总理夫人张倩,就赠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及夫人膏药事之对方的信件。

给苏联外长葛罗米柯

刘国新(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研究室主任):1961年陈毅夫人张倩,出访了苏联回来,在出访期间她得知葛罗米柯外长,葛罗米柯关节不太好,腰不太好,因此她就把中国产的追风膏,回国之后,她就让外事部长,给他弄点膏药,同时呢,因为这个膏药,国外人对中药还是不太熟悉,她又请北京医院的医生,把这个膏药的使用方法,翻译成俄文,打印好说明书,送给葛罗米柯。

在张倩写给葛罗米柯及夫人的的亲笔信中,丝毫感觉不到当时中苏关系的紧张氛围,而是充满了友善。

刘国新:这里反映,就是说尽管两党关系不正常,甚至是剑拔弩张的关系,但是在两党两国,外交交往关系的过程当中,还是体现出人民外交的这样一种特点,维持一个比较友善的这样一种氛围。

外交部档案解密的四个原则

依据相关规定,外交部解密档案有四个原则,凡是影响国家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的档案不开放,凡是影响中国与其它国家关系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不开放,凡是涉及到宗教信仰及影响民族团结的档案不开放。

郭崇立:首先是国家的安全利益,任何国家首先要有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那么这些档案都是过去国家核心机密,那么当中也有涉及到国家安全,有影响到国家利益的,这部分档案是不能开放的。再就是我们在国际交往当中所做出的一些承诺,比如说当时的承诺,那么这个谈话内容,或者我们这些事情是不准看,我们要信守这个承诺。再一个就是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这些领导人在交往当中的一些不便于公开的事。其次还有涉及到宗教、民族,各方面一些复杂的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对现在国家利益会产生一些消极负面影响,这些都是绝密档案,那么这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在做,这是国际上通行的惯例。

记者:但解密和保密,这些有客观的规定,但是现在解密工作,它实际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在实际的操作刚才当中,我们掌握一些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哪些是可以解密的,哪些是不可以解密的?

张素林(外交部档案馆开放鉴定处处长):在工作过程中,确实是有这个规定,但是很大程度上要根据个人的业务水平,政治业务水平来判断,这个也是我们工作中的难点。好在我们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我们从人员上要求,比如在要求从事解密,他必须是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外交官,主要是退休大使,还有一些绝密室的,还有一些参赞,所以他们主管这一方面的业务,所以对这方面业务非常熟悉,档案中涉及的内容,还有事件的经过都非常熟悉,所以他们把握起来就比较准确,综合性互相研讨,互相沟通,对这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共同来得出能够解密的结来了,还有一个方面,如果这些文件涉及到其它部门的话,我们还要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

在档案解密的过程中,为了使外交档案得到最大程度的开放,方便读者利用,学者研究,档案馆的工作人员,还想了一些办法。

郭崇立:过去比如说这些文件,中间有一段或者有一两行,甚至有那么半行字,一句话不能开放,那么这份,因为你这份文件这两行或者一句话话不能开放,整个文件在过去都是要删掉,就是不能开放,这样的话开放的,就是对研究大大受影响。现在就采取一个电脑技术之后,就可以用电脑,用软件技术把它覆盖起来,就是这份文件,这两段话不能,这一段话不能够开放,就把它涂黑,用电脑技术把它涂黑,这样这份文件还是可以开放的,不影响它的全貌,这样开放度就大大地增加了。

如何借阅开放的外交档案

因岁月依旧,而纸张发黄的档案资料,装在统一归置的档案夹里,在档案夹的封面上,标着单位、年代、期限,案卷号和卷例页数,一卷卷的档案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

张素林:我手上拿的这一卷就是这次我们解密开放的案卷之一,同苏联方面的一个谈话,这是档案文件,这是俄文的,这是外交部文件,也是这些谈话记录。

记者:上面有时间。

张素林:对,这是1963年的,这是周恩来总理的批示,档案的原貌就是这个样子,这是打印件,还有一些这是手写稿,这是当时俄方的文件,这些档案存放的时间比较久远,它的种类还是很丰富的,从这些档案里头,确实能看出当时工作的原貌,这是当时的情况。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并且保证档案原件不受侵蚀和损害,外交部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将已经解密的档案文件,扫描到了电脑中,如果要查阅档案,需要到外交部档案馆的开放借阅室预约查询。

记者:这里是外交部档案馆开放借阅处,现在时间是一点三十分,已经到了借阅时间,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查阅档案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能查到哪些档案呢?

根据外交部档案馆有关规定,此次解密的外交档案,向国内外人士开放,中国公民持有介绍信、工作证,或者身份证等合法证件,就可以直接到档案馆预约。

记者:进入档案搜索关键词之后,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目录,但是我们现在不能看到这些目录下面的内容,需要到前台提交个人信息,输入密码之后,到另外一间借阅室才可以看到。

记者:我手上拿的就是刚刚申请的借阅明细,单看这些名字,像周恩来总理出访时送国礼品封件等等,这些名字都非常吸引人,那么这些内容下面都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我们一起到阅览室去看一下。

在开放借阅处的阅览室,我们看到记者刚刚提交的档案,这就是周恩来出访14国的一些细节,在这些内容当中,很多都是真实珍贵的手写稿。

直面的历史

记者:很多人把外交部这次开放档案,称作是中国自信外交的里程碑,你怎么看这句话。

郭崇立:翻阅这个档案之后,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我们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进展和成果,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失误、错误,或者一些判断不准确,当这个民族直面历史的时候,这个民族就真正的成熟起来,所以开放档案是国家自信的开始,是一个恰当的时候。

其实按照我们国家档案法的规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以外,在文件形成三十年,就应该向公众开放,那么按照这个进度来算的话,外交部到目前为止还落后了13年,这是因为其实做外交解密这样的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必须有重要的外交经验的人去做,所以这个工作量也是非常的庞大,那么按照外交部的规划,他们会在未来三年里,把1978年以前的外交档案,都向社会来公开,之后按照档案法的规定来做。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