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乐活网/在加拿大这个平和得只会说“sorry”,友好和谐到无聊透顶的国家,想要发生点什么恩怨狗血,似乎都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情。
咳咳,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豪门的地方,就有八卦。
话说,加拿大虽然以998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号称全世界第二大的国家,但此前说到亿万富翁(财富超过10亿美元)的数量,真是有点拿不上台面,2000多名亿万富翁里,仅占46个名额。美国嘛,有585人……但这并不代表加拿大没有豪门!!!
根据《福布斯》发布的世界上最富有人士2018年名单,汤姆森家族(Thomson Family)依旧以净资产250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32,在加拿大富豪中独占鳌头。不过和之前比,汤姆森家族的排名已经是有些下降了,毕竟当被称为“加拿大的默多克”的老汤姆森(Kenneth Thomson)还在世,掌握大权时,汤姆森家族的世界排名一度到过第九位(2005年、2006年)。
汤姆森家族的主要控股公司为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这个大名鼎鼎的名字想必也不需要介绍了。不过说来也怪,虽然是媒体巨头,但这一家子人相比起其他豪门家族来说,倒是十分的低调。本着一颗八卦之心,小编在网上进行了无数搜刮,终于还是找到了一点料给各位边嗑瓜子边瞅瞅。
话不多说,咱们来看看汤姆森家族的大佬和他们的女人们~
帝国第一代:Roy Thomson
汤姆森家族帝国的始祖Roy Thomson出生于1894年,苏格兰人,先祖1773年移民(专题)加拿大,是多伦多Scarborough的首批移民。父亲是一名理发匠。
一战时期,Roy因为眼睛近视,无法入伍,战后去Manitoba想安安心心做个农民,结果也没成功。两次失败并没让他心灰意冷,回到多伦多后,他又尝试过几个职业,最后一个职业是上门推销收音机。但在多伦多也没有什么市场,因为客户都被其他人抢走了。
当时这块市场唯一还没有被开发的是安省北部,由于经济落后,人烟稀少,Roy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没想到却卖得很不错,挖了人生第一桶金。后来,Roy捣鼓着想自己成立一个电台,于是用几乎是他所有积蓄的$201元加币买了一个频段和一个转发器,1931年成立CFCH在安省的North Bay正式运营。
1934年,Thomson通过收购成立出版公司,负责出版The Timmins Daily Press,这是他旗下第一个报业。随后企业开始发展壮大,1953年Roy收购了报纸Scotsman,并于次年搬迁到Scotland,1957年收购Scottish Television,1959年收购Sunday Times,1967年收购 Times(你没看错,就是泰晤士报)。1965年进入航空领域,收购Britannia Airways,1971年进入油气领域,参与北海油气开发…
对汤姆森家族有所耳闻的都知道,家族成员一直以低调出名,然而创始人Roy却恰恰相反,生性飞扬跋扈,喜欢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1946年,Roy获英国王室授予男爵头衔。由于男爵头衔只授予英国公民,Roy甚至放弃了加拿大国籍而入籍英国,可以说是很没有节操了。
帝国第二代:Kenneth Thomson
1976年Roy离世时,汤姆森集团已经价值5亿美元之多,但真正将这个集团发展为一个商业帝国的,却是他的儿子:Kenneth Thomson。
Kenneth不像父亲那样张扬,甚至有些害羞,极少接受采访。如果说老爹Roy是一个放荡不羁,喜欢凭借直觉做决定的文科男,那Kenneth就是个理智谨慎,果断冷静的理科男。
1923年,Kenneth出生在多伦多。二战期间,他在加拿大皇家空军效力。战后,他被送往剑桥大学读书,1947年拿到了硕士学位。毕业后,遵照父亲的意愿,Kenneth回到加拿大,接管了整个Thomson集团。
而他接管集团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大肆变卖公司多年苦心经营的资产。1981年,Kenneth将他们集团的金字招牌《泰晤士报》以及《星期日泰晤士报》卖给了默多克;1995年,Kenneth又将旗下的19份报纸卖给了竞争对手霍林格公司;2002年2月15日,Thomson集团宣布出售它在加拿大和美国的130份报纸。不仅如此,在Kenneth指示下,公司还从石油、天然气、旅游和零售等行业抽出身来。不少董事当时气得直发抖,认为Roy辛苦打拼出来的成果被这个“败家”的富二代挥霍完了。
但如人们所见,汤姆森集团不仅没有消亡,还成为了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商业帝国。Kenneth虽然明面上在变卖家产,可实际上却在进行大刀阔斧的强势吞并。
1985年,Kenneth收购盖尔(Gale)信息公司和奥特伊艾克斯(AutEx);1987年,收购斯维特和麦克斯维尔(Sweet & Maxwell)、卡斯威尔(Carswell)和法律图书公司(The Law Book Company)等法律出版公司;1992年,收购Micromedex和科学信息研究院(1SI 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1994年,收购信息通道公司(Information Access Company)和米德斯塔特集团(The Medstat Group);2000年,收购绿海文出版(Green haven Press)、朗森特图书(Lucent Books)、拉雷(La Ley)、普瑞玛克(Primark)、卡森(Carson Group)、lOB、戴尔罗格(Didog)、Wave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和普麦翠克(Prometric)。
Kenneth卖掉了公司旗下绝大部分的纸质报刊,但是却转而收购了大量的出版社以及电子信息供应商,足有数百家之多。直到十几年后,人们才意识到Kenneth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信息时代来临了。人们不再看每天早上的报纸,因为他们可以从其他渠道更快的获得信息,比如电视,广播,互联网,新闻客户端等。
显而易见,Kenneth比所有人都提前预见了报纸行业的衰败,因此早早地从这个行业抽身。他不再从河里舀水喝,而是直接成为凿河开源之人。
与此同时,Kenneth一直过着朴素低调的生活。他开着旧车,爱买便宜货,为省停车费干脆步行。据悉,他穿衣都很便宜,出差坐飞机都是经济舱位。艺术是他真正的挚爱,他还喜欢在加拿大的乡间长时间散步,喜欢研究在路上遇到的每一条狗。当地人都经常看到他在多伦多杂货店选购食品,甚至看到他穿着后跟磨损的鞋子。
帝国第三代:David Thomson
2002年,Kenneth开始将重心转移到艺术品收藏上,而将庞大的家族企业交给了儿子,David Thomson。继承了父亲“狠准稳”和作风低调等个性的David(不过这哥们儿的情史也是一言难尽,下文会扒)则做了一件举世震惊的大事:收购英国的路透集团(Reuters)。
英国路透集团是一个有着160多年历史的多媒体新闻集团,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路透在全球128个国家设有营运处,提供19种语言的新闻,几乎全球所有主要的新闻媒体都订阅路透的新闻。路透社永远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速度最为迅捷,比汤姆森集团有过之而无不及。
路透社的消息分为特急快讯丶急电和普通电讯三种。特急快讯主要针对商业集团;快讯适用于政府机关;普通电讯则主要服务于其他新闻媒介订户,也就是普通看新闻的老百姓。由于经济界订户占很大比重,所以路透社的特急快讯并不局限于重大的国际事件,还包括一切对各类交易市场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
但实际上,新闻报道在整个路透集团所占的比重连10%都不到。路透集团真正盈利的90%全部来自于他们的金融服务业务:对股票、外币汇率、以及债券等资讯的分析、处理、发送,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然而,在全球市场中,路透社在短短几年内就被由前纽约(专题)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在1981年创立的彭博通讯社击败,至此路透社的股票便一路下跌,曾经的老字号受到了新时代的猛烈冲击。也就是在这时,David知道:吞并路透集团的时机到了。
在正式宣布之前,Thomson集团没有走漏丝毫风声,也正因如此,当2007年5月8日Thomson集团宣布收购事宜时,全球都为之震惊。至此,一直低调行事,极力避开媒体聚光灯和大众视线的汤姆森家族也开始被广为人知。
这宗价值高达88.7亿英镑(约合177亿美元)的并购交易在当时,创造出了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供应商。根据Thomson的并购方案,路透集团股东所持有的每股路透股票可获得3.525英镑现金和0.16股Thomson股票,按市值计算约为6.86英镑。而新公司市值约为450亿美元,其在全球金融信息市场的份额将占到三分之一,从而一举超过市场领先者彭博新闻社。
2008年4月17日,合并完成。如今,汤姆森路透集团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财经信息供应商,傲视群雄,无人可与其争锋。
汤姆森家族的女人们
由于常年保持低调,关于这个家族帝国的八卦和传言并不多,其男性主导的家族形象也鲜少见到家族女性活跃的身影。然而,汤姆森家族的女人们,都是有故事的女同学。
先说说三代目David的情史。
David Thomson与第一任妻子,时尚买手Mary Lou LaPrairie在1988年结婚,八年后这段婚姻走向了终结。至今为止,Mary Lou和孩子们仍与David保持联系,两人连住宅都非常近。但这并不代表Mary对David没意见。在David和第二任太太离婚时,Mary接受媒体采访说道,她对David的“独裁,自私,过度强势”早有体会。不过网上关于Mary的信息很少,可以说是连张照片都很难找到了。
他们的二女儿Tessa Thomson倒是挺美的~现在正在迈阿密生活。
但David和大女儿Thyra Nicole Thomson的关系就非常疏远了,甚至还因为种种原因使得两父女对薄公堂。
不过这姐们儿在艺术方面还是挺有才华的。
而David Thomson的第二任前妻Laurie Ludwick就十分悲剧了。2006年,在为David生下儿子Benjamin后从医院回到家不到三个小时,她就收到了David委托秘书送来的离婚协议书。两人闹到对簿公堂,女方状告男方以不正当的方式闯入她家“偷”走部分艺术品甚至是圣诞节装饰,而男方认为女方的性格“让人难以忍受,不可理喻”。虽然Laurie最终拿到了540万加币的赡养费,但这段婚姻可以说是不欢而散。额,照片嘛,也是没有的……毕竟汤姆森家族这样的媒体巨头,想要保持个人隐私也不是那么难……
直到David和一名女演员Kelly Rowan对上眼了,这次交往的是一名公众人物,藏也藏不住了,因此这段恋情可以说是David的情史中最为公开透明的一段。两人各种情投意合,婚也定了,然后在Kelly怀孕的时候,两人决定要分开…
接着在2014年,David又和索斯比拍卖行的艺术专家Severine Nackers打得火热,到后来Severine怀孕后,直接辞职去给David生孩子去了…后来,Severine生下一个女儿,两人一直在一起,但并没有结婚。
说回二代目Kenneth。
Kenneth Thomson的太太Marylin曾当选多伦多小姐,她在1950年代的一次活动上担当模特而与Kenneth一见钟情。由于年代久远,Marylin年轻时的照片已经难以寻到,但据评价,她是一位优雅、高挑而温柔的女性,与丈夫感情十分深厚。
1970年,Sherry在一次公开活动上就社会福利问题与人激辩。
Roy Thomson的外孙女Sherry Brydson可是个超级狠角色。坐拥家族旗下公司Woodbridge的23%股份,价值6.6亿加元。她是个彪悍的女权主义者,大学时期经常投稿给新闻刊物,1970年代使坠胎合法化、使妇女掌握自己的生育权的“The Abortion Caravan”运动,Sherry便是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之一。大学毕业后,她前往澳大利亚和泰国等地作为媒体人工作。
除此以外,她在房地产和石油资源等方面也颇有建树。作为Thomson家族的一员,她的头脑和行事手段从未有人质疑过。2009年,她在多伦多市中心为女性专门建造了可负担的住宅楼,获得好评一片。
Taylor Thomson是家族第三代掌门人David最为年幼的妹妹,长期居住在美国,是一名演员,曾在1996年为电子游戏Privateer 2:The Darkening配音。Taylor在事业上的成就并不算高,这可能也与她极为低调的生活作风不无关系。但实际上,Taylor为Thomson家族在好莱坞建立了不少人脉。她现在手中握有价值3.8亿加币的股权。在好莱坞,她还曾因以7万美金的年薪聘请全职保姆而受到圈内人议论。可没办法,谁叫人家有钱啊!!!
至于汤姆森家族的其他女人嘛,长得都是好看的。
小编最喜欢的莫过于这位Jenn Thomson了。
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第二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四代及以后还在经营。
因此汤姆森家族到现在还如此屹立不倒,已经是那12%的顶尖存在了。至于能不能传到第四代……
嗯,只能看David分别和4个女人生的6个娃成长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