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6月6日,中国驻多总领馆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组委会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 “两岸三地百年中国电影光华”影展内容。是项大型活动将自6月初持续至8月中。影展内容包括80余部经典电影回顾、中国著名电影人论坛和免费艺术展览。
专程前来的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表示,加拿大是西方发达国家,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是著名的电影节,TIFF能够在2013年夏季连续放映几十部两岸三地的华语电影,这与中国在经济上日益发展强大有直接关系。如果时光倒退二三十年,将不会有人举办这样的影展。他透露,TIFF官方之前曾特意赴京邀请他与会。他表示,对于这样的盛情,做为一个普通的中国电影导演,应该是义不容辞。
在“两岸三地百年中国电影光华”影展中,陈凯歌有三部作品被遴选入列,分别是《黄土地》 (1984年),《孩子王》( 1987) ,《霸王别姬》 (1993)。在80余部电影中占居3席,足见陈凯歌在中国影坛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力。
如果说《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那么,紧随其后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黄土地》则是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扛鼎之作。在接受超级生活网记者专访时,陈凯歌回顾了这部影片的创作和之后所引发的热点话题。
自《黄土地》公映后,时隔近三十年,评论家对这部电影的解读出现多义性,各自表达出不同的内涵。在拍摄之初,他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陈凯歌说,当时其实没有过多的想法,就是想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因为那时刚从电影学院毕业,年龄只有31岁,没什么负担,但心气比较大。当时文革结束不久,在那种特殊的社会条件下,他对那一套不靠谱不着调扳起面孔训人的手法深恶痛绝,最直接的想法就是让电影回到真实之中。
陈凯歌说,在那个年代,中国农民怎样生活,怎样被土地所困住,怎样不见天日……,“虽然在土地中间生长出来我们称之为民族精神的东西,但土地和人之间属于悖论荒谬的关系。”他表示,文革后反思找出路,才有改革开放。《黄土地》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先声,证明改革开放是重要的、必须的。
他忆述说,《黄土地》拍摄之后曾经有一些争议,最主要的是叙事方式令人不习惯。通常来说,中国电影受好莱坞和俄罗斯的影响很大,都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故事还要激动人心。他说,这个原则在今天的商业市场上又重新被认同。虽然在一般意义上这个原则是对的,但陈凯歌认为,那种起承转合讲故事的方式非常老套,可以说是一个配方出来的产品。
“对于一个新的艺术潮流发轫的时候,肯定要挑战传统中间最根本的东西。” 陈凯歌说,当时他就想换一种叙事方式。从表面上看,故事性不强,但内在的情感与情绪却十分丰沛。影片《黄土地》就是如此,讲故事的方式不一样,更加注重视觉手段,用视觉语言本身去叙述。
无论是黄土高原还是黄河,具有非常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其主色调是黄色。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记忆,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陈凯歌表示,中国人十分认同黄河的文化价值,黄河流域又是华夏文明诞生的摇篮,这些丰富的内涵集合在一起,便是《黄土地》所要表现的主题。
为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风情,陈凯歌在拍摄这部影片之初曾专程前往陕北体验生活。他表示,这趟行程对自己在创作上的构思有不小的触动,有焕然一新的感觉,比如冬天在黄河边看到的景象。他说,身为中国人,就会被感动。
在影片《黄土地》的最后,有两个反差极大的段落,一个是欢快有力的安塞腰鼓,另一个是仰天求神的祈雨仪式,导演巧妙地将现实与命运穿插,以影片承载历史,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
陈凯歌说,祈雨是把命运交给龙王,交给他人,是封建愚昧的行为,震耳欲聋的腰鼓则是积极向上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也可以是很盲目的。他认为,影片的表现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环境有关,那时大家都愿意回过头去检查过错。“但在今天,骄傲还来不及。”
电影的影响力是无穷的。《黄土地》产生的另一个效应是,无意间将陕北安塞的腰鼓推到了世人面前。即使远隔重洋,在多伦多的一些重大节庆活动中,也能看到腰鼓的表演。
有评论家将陈凯歌的创作特点总结为哲理性、文化性、电影性。指其电影充满了思辨色彩,在传统的故事层面上加了象征或隐喻,认为陈凯歌更像一个电影哲人。
陈凯歌极力撇清说,哲人头衔的说法很害人,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术经历,与哲人的水准相距甚远。但在高度不重视精神生活的国度里,期望中国的电影界里能出现一个电影哲人,这将是一件好事。
《黄土地》和《霸王别姬》是陈凯歌导演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他能否突破自我,再攀新的高峰。陈凯歌表示,不觉得自己将负担这样的使命,这山望着那山高对他而言是错误的想法,能够在一生的创作生涯中盯着一座山爬,就已经很了不起。
他非常认同导演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所说的话:我攀爬的山峰就这一座,我只是换角度爬,今天北坡,后天南坡,爬得就是人性这座山,没有第二座。
陈凯歌说,从自己的创作经验看,只有主观和客观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时,才可能创造一个奇迹。
记者手记:
非常有趣的是,笔者与黄土地也有深厚的情缘。移民之前,笔者从事科研工作。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的一个野外试验站便位于陕西安塞。电影《黄土地》打腰鼓的场景便是在安塞县城对面的山顶拍摄,该场地后来转给野外站建设成为山顶试验场,列入中科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野外台站之一。每年夏秋季驻站时间三、四个月,而在当时雇用的当地临时工中,就有两位曾参与电影《黄土地》的拍摄,出现在打腰鼓的队伍中。
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