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星星生活捷克佳/尽管食品包装和营养标签上写满了各种信息,但在厨房里应对一些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时却意外地令人困惑。
**是否可以“重置”保质期
冷冻肉类和禽类,是否可以“重置”保质期(也就是“食用截止日期”)?
举个例子:如果你买了一盒生鸡胸肉,标签上写着五天内食用,你在第五天把它放进冷冻室,那么等它解冻后,你是否又有五天的时间来吃掉它?还是说原本的时限已经失效?
这个问题听起来或许有些理论性,但实际后果可能很严重。如果你解冻之后等太久才吃掉肉类或禽类,它的质量可能会显著下降。
这是因为变质菌(如假单胞菌、乳酸菌和肠球菌)特别喜欢冰箱中的低温环境,它们会开始繁殖。虽然这些变质菌通常不会让你生病,但会让肉变味,出现“异味”或变得难吃。
有些致病菌(例如李斯特菌)同样能在冰箱中生存,因此,如果肉类在解冻后放置过久,也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不过,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高级食品安全顾问马丁·巴克纳维奇(Martin Bucknavage,理学硕士)告诉《SELF》杂志,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问题其实不是食源性疾病,只要肉类在解冻后彻底煮熟,基本就不会感染细菌。真正的问题是“食物变质”。
毕竟,变质的肉类不仅恶心,还是浪费金钱和食物,这种情况当然要尽量避免。幸运的是,了解一些冷冻的基本原则,就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浪费。
**冷冻并不“杀菌”——它只是“暂停”时间
简单回顾一下冷冻的原理:冷冻温度应该设定在华氏0度或更低(约为 -18°C),这能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但不能杀死它们。它的作用是阻止细菌繁殖,从而防止食物进一步变质或变得不安全。
不同种类、不同部位的肉类和禽类冷冻后最佳食用期限为3至12个月不等。但只要保存得当,它们理论上可以无限期地保持安全性。
因此,如果你临时改变晚餐计划、来不及在保质期内烹饪,冷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备选方案。正如巴克纳维奇所说,冷冻食材“能帮你节省下来,而不必扔掉”。
**冷冻 ≠ 重置保质期
虽然冷冻很实用,但它不是魔法。它不会“重启”产品的有效期。
东北大学专业研究学院的食品安全专家、教学教授达林·德特维勒博士(Darin Detwiler)指出,虽然冷冻可以暂停细菌生长,但一旦食物解冻,这个过程就会恢复。如果你是在食品即将过期时才把它冷冻,说明它已经处于变质的边缘,一旦解冻,细菌的生长很快就会让它彻底变质。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鸡胸肉的保质期最后一天才把它冷冻,那么解冻后你并没有再“赢得”五天来食用它。相反,细菌会迅速恢复繁殖,可能在短时间内让肉类彻底变质。
**食物变质的警告信号
当食物真正开始腐坏时,你会注意到以下变化:颜色变灰,手感发黏,气味变强烈甚至恶臭。
巴克纳维奇说:“气味可能从轻微的酸味到非常刺鼻。”这些迹象通常意味着这块肉已经不适合食用。如果你没有察觉这些信号而吃了下去,可能会尝到“略酸到彻底腐败”的味道——非常恶心。
虽然这些变质菌本身不会引发感染,但它们会产生副产物,如乳酸、硫化氢等,可能让你出现胃部不适、腹泻或恶心等症状。
**正确做法:解冻后尽快烹饪
如果你是在保质期临近时才冷冻肉类或禽类,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解冻后尽快烹饪。巴克纳维奇建议,最好在解冻后的24小时内食用。德特维勒博士则建议更保守的做法——解冻后两小时内烹饪。
当然,“尽快使用”不一定意味着当天就吃完。你也可以解冻后马上煮熟,再把成品冷藏或冷冻起来,等到更方便的时间再吃。
**烹饪同样是延长保存的好办法
就像冷冻能延长保鲜期,烹饪也能“延寿”你的肉类。高温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细菌,让食物更安全。关键是温度要达标:
红肉:华氏 140 度(约 60°C)
绞肉:华氏 160 度(约 71°C)
禽类:华氏 165 度(约 74°C)
最可靠的方法是使用食品温度计。德特维勒博士强调:“你无法通过外观、气味或手感来判断食物是否熟透,只有温度计最准确。”
烹饪后也要尽快冷藏——最好在2小时内放进冰箱。如果在三到四天内吃不完,还可以再次冷冻,留待未来享用。这样一来,解冻、加热、吃饭——都能在你自己的节奏下进行。
新闻来源:
https://www.self.com/story/does-freezing-meat-reset-the-expiration-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