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4/《再说长江》第二十五集:灯火石头城

对南京这座灯火交替的城市来说,火光湮灭的时候,就是灯光耀眼的时候。

南京是长江边一座有着2400年历史的古城。

住在离城墙不到50米远的王忠民,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看到的就是满屋的荷花灯。秦淮河边的夫子庙年年都有元宵节灯会,王忠民从12岁起扎了一辈子灯。

每年长江的汛期一过,王忠民夫妇就开始扎灯了,这一年荷花灯将更好卖,因为“秦淮灯会”在2005年被评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忠民、张春娣夫妇(南京灯彩艺人):哪怕下大雪天都要在外头跑,3个、5个、8个、10个,小朋友,一点点大,一人拎一个灯,有狮子灯、有荷花灯、兔子灯,各式各样的灯。到晚上了,吃过晚饭了,点蜡烛,蜡烛一点,灯笼在外头亮,红红的,玩啊,喊啊。喊是这样子的:娃娃、娃娃哎,出来玩灯了,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就要你一根红蜡烛。

和王忠民一样,许多南京人都是在城墙边长大的。他们的生活和命运或多或少都与城墙有着一些特殊的联系。与那些脚步匆匆的游客不同,杨国庆在这座城墙上不知道走过多少个来回。1998年,他被调入刚刚成立的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成了一个专门研究南京城墙历史的人,其实,他与南京城墙的缘分在40多年前就结下了。

杨国庆(南京明城垣史专家):为了省五分钱进玄武湖的门票,我们爬城墙,爬的就是这一段城墙,都是提着小命去翻。给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每翻一堵墙的时候,城墙砖上面的字防滑。

杨国庆没有想到,当年帮助他攀上墙头的这些城砖上的字,几十年后会成为他探索南京城墙奥秘的向导。

南京的城墙砖上都有烧造地和监制官吏的名字,杨国庆和他的助手把这些字一一拓下来,比较分析,发现城墙所用的每块砖,都是用长江两岸的泥土,和着江水制作,在江边筑窑烧造,然后用船顺着长江运到南京。

杨国庆:是长江中下游水系,基本上有关的一些府、州、县,在南京城墙上都能找到它烧造的城砖,如果说不是长江中下游水系的,哪怕是邻近的一个县,在城墙砖上我们至今都没有发现,这是南京城墙砖的特点。

南京城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城的西北面对长江,东面是海拔448.9米的钟山,又名紫金山;城西有一座海拔63.7米的清凉山,也叫石头山。钟山形似蟠龙,石头山势如卧虎,所以有虎踞龙蟠之说。

在长江下游平原,紫金山是一个天然屏障。2400年前,越王勾践就在这里筑过越城。三国时,孙权在清凉山修筑了石头城,之后,南京又成为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因而有六朝古都之说。遗憾的是六朝的城池都没有在地表留下痕迹,人们现在见到的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建造的,他的治国功绩被清朝康熙皇帝称颂为“治隆唐宋”。

南京的长江边有座狮子山,当年朱元璋曾下令在山顶建造阅江楼,还亲自撰写了《阅江楼记》,又让每个大臣各写一篇,大学士宋濂写的那篇被收入《古文观止》。只是阅江楼“有记无楼”600余年,直到2001年,才由南京市下关区政府建成。两篇《阅江楼记》被刻在石碑上。“金陵为帝王之州” 是宋濂文章的第一句话。

在狮子山附近,有一户姓常的人家,弟兄几个自幼喜爱书法,哥哥是南京市著名的书法家,弟弟是一位刻匾高手。阅江楼快要竣工时,下关区政府委托他们刻制楼内正厅里的两块牌匾,牌匾文字也让他们推敲。常家兄弟首先想到了当年康熙题写的“治隆唐宋”,可是另一块匾上写什么,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方案。

常志成(书法家):我们翻书、查字典,把一些歌功颂德的、文治武功的,还有景点的文字,设计了好多,而且每一个都写了个小样,都不满意。后来想来想去:“得水载舟”,得到水就是得到老百姓,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得到老百姓的民心,这个国家才能强大。

从狮子山顶,可以看到山脚下两个醒目的建筑群——天妃宫和静海寺。天妃宫建于明朝初年,当时多次出使西洋的郑和上奏朝廷,把船队在海上遭遇风浪又化险为夷的经历归功于天妃娘娘的护佑,永乐皇帝朱棣便批准建造天妃宫,并赐御碑一座。

清朝咸丰年间,天妃宫被毁,2005年才得以重建。御碑现存于比天妃宫早5年建造的静海寺。

当年为了种植和存放郑和从国外带回的花草和珍宝,朱棣敕造了静海寺,“静海”有四海平静之意。

平静在400年后被打破了。1842年,满清政府作为鸦片战争的战败者在静海寺与英军议和,在“康华利”号军舰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静海寺在清朝末年和日军攻占南京时大部分被毁,近20年才得以修复重建。

南京的明城墙蕴含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一个星期天,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二(10)班的学生在历史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中山门,实地考察南京城墙。徐老师说,这堂特殊的历史课是最近两年开设的,南京的孩子不能不了解城墙。

南京城内,毁于战火和劫难的历史遗迹远不止天妃宫和静海寺。

朱元璋600多年前建造的明故宫,规模之宏大与后来的北京紫禁城不相上下,清朝末年毁于战火。

朱元璋之后再度使南京成为中国政治中心的人物是孙中山。1912年孙中山在一栋房子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在这里颁布了30多项建立共和制度的政策法令。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病逝,遗体于1929年被安葬在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孙中山曾预言,“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他期望这座城市、这个国家不再遭受苦难和屈辱。

中山陵前建起了博爱广场。然而,期盼博爱的城市,在8年后遭受了20世纪最残酷的劫难。

2005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68周年,全城响起了令人战栗的警报声。

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根据1947年中日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公布的数字,日军在南京屠杀普通百姓及失去反抗能力的士兵共计30多万人。1985年落成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人们悼念亡灵、祈愿和平的场所。它在告诉孩子们:这是一座历经磨难却依然屹立的城市。

跨越南京的长江天堑,是古往今来多少中国人的梦想,因为在南京建造跨江大桥太难了。万里长江一路东流,到这里豁然开阔,江面最宽处2.5千米,最窄处也有1.5千米。

2005年5月22日,长江上的中国第一座钢塔斜拉桥对接合龙,大桥全长15.6千米,这是南京长江江面的第三座桥梁,它坐落在37年前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上游19千米处。

南京长江大桥从勘测、建设到通车历时8年,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1968年12月29日,当大江两岸的火车、汽车从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上驶过时,举国欢腾,横贯长江下游的南北大动脉从此贯通。

2001年3月,南京长江的江面出现一座斜拉式大桥,南京人习惯叫它“二桥”。

南京三桥是世界上首座弧线形钢塔斜拉桥,桥面有700多盏照明灯和2000多套景观灯。李浩是管控大桥灯光的工程师,他的家离南京长江大桥不远。小学五年级时,为了完成一篇作文,他和爸爸一起登上了长江大桥。

李浩(南京三桥电气工程师):一眼看过去这个桥头堡非常雄伟,非常漂亮,正巧上桥以后一列火车过去,那时候没坐过火车,感觉非常奇怪,非常新奇,走到桥中间的时候,灯就亮了,灯光照着来来往往的车辆、来来往往的人。当时非常地高兴!

李浩从此结下与大桥的情缘,大学毕业后,他到南京长江大桥应聘,圆了儿时的梦,之后又被调到二桥、三桥。

与长江大桥的灯火相辉映的是南京城内五光十色的街道,它们让南京市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馨与安宁。全国最大的铜铸神兽避邪在中山门外守护着这座江城。

朱元璋建造的南京城墙有四重:宫城位于城的东部,周长3.4千米;宫城外面是皇城,皇城南北长2.5千米,东西宽2千米,总长8.23千米;都城的总长35.267千米,有十三座城门;郭城的长度约60千米,有18座城门。

南京的13座古城门,今天能够见到带有城楼的只有清朝复建的神策门。经历了600年岁月和一次次战火,南京城墙在有些地段已经荡然无存。到1958年底,约有1/3的城墙被拆毁。根据南京市文物局2006年的测量数据,南京城墙地表部分的总长度为25.091千米,仍然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古城墙。

2005年初,南京市开始了玄武门至解放门段1.5千米城墙内侧的环境治理,有1032户居民要从这里迁出。南京明城墙在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从这一年起,南京市就开始逐段修复城墙和治理城墙周边的环境,并于1999年制定了《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

为了城墙周边居民的动迁,南京市政府分期拨付了拆迁款项,但动员拆迁仍然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玄武区拆迁安置办公室副主任周秋云正在组织大家讨论拆迁中的疑难问题。

周秋云来到拆迁户李传宏家,他们兄弟3人都已娶妻生子,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亲。

周秋云(玄武区拆迁安置办副主任):大概在46万多一点。

王巧云、李传宏(拆迁户):46万,肯定不行。

周秋云:你真叫狮子大开口,开个100万,让人家怎么讲?

王巧云、李传宏:100万是我们老爷子开的。

周秋云:我们拆迁办政策上能高就高,你们家里也要坐下来开个家庭会议,兄弟们相互商量一下,下次还是我来,带着我们组里的同志和你谈。如果我在政策上,觉得这个账能算得过多少钱,就这样处理掉,你们高高兴兴搬家,圆满把这件事结束。

从1988年开始到2005年底,南京市已完成近80%现存城墙的修复,完成90%墙外周边环境的治理。南京城里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也同时得到保护、修整或重建。建于明朝的鸡鸣寺1979年起开始重建,现在是南京香火最盛的寺庙。

江南贡院是清朝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现在成为全国仅有的科举历史陈列馆。

夫子庙大成殿自北宋建成以来7次被毁,1986年重建后,成为南京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一处处得到保护或重建的古迹成为这座江上皇城的文化符号和人们旅游观光的场所。

在总统府的对面,南京新图书馆大楼拔地而起,在施工过程中,南京市博物馆的研究人员根据南京城的特点和掌握的资料,及时进行考古挖掘。在地下5米深处,一眼六朝时期的古井和一段六朝土城墙的发现成为前所未见的六朝城郭遗址的见证。

华国荣(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这里面是一段城墙,因为当时这个城墙是从东晋到南朝两层叠压都有,有的地方保存得要好一些,有的地方保存得差一点。后来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地段,整体取了一段回来作为标本。因为南京这个城市很特殊,它是从一开始有城,到现在这个南京城,上下互相叠压在一起的,其实六朝建康城埋藏在5米多深的地下。现在初步认为当时六朝建康城应该是以南京的大行宫为中心区。

南京古城在得到修复保护的同时也一天天变得更加现代化。位于新街口的金陵饭店在今天并不特别引人注目,然而在20多年前,它曾是南京市最高的地标性建筑。

经济的增长为城市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20多年前的1984年,南京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 65亿元;2005年拍摄本片时,这个数字已经增长了37?达到2413亿元。南京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由710元上升到14997元,增加了21倍。城墙内外,长江岸边,许多新建的大厦和民宅为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气息。

这一天李传宏夫妇来到中山门外看购买的新房,经过拆迁办做工作,他们全家得到66万元拆迁补偿,李传宏夫妇分到20万,他们又加了一万元买下这套房。

王巧云、李传宏:政府也就是照顾我们拆迁的人,拆迁困难户。你就是有钱想买这房子也买不到,要凭拆迁户的一个证明,才可以买房。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有房子了,我有产权了,我可以做业主了,不好就是远离市区、远离城墙。

修复改造后的城墙及周边地带,成为南京市民晨练和休闲的空间。

经过十几年的逐段修整,南京市的小桃园、集庆门、清凉门、玄武湖、神策门等地段,都成为环境优美的城墙风景区。

在鬼脸城附近,人们经常看到一个以奇特方式锻炼的人。

张福荣(南京市民):翻天覆地,我们就讲3年前,这个地方全是“难民区”,棚户把整个古城墙全部遮住,外秦淮河全部是臭水沟。政府花了很多钱,确实是造福于民,这个钱花得值,城市应该这个样子。我起初在这拉琴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后来来了一个人问我,讲:你拉给哪个听。我说:我拉给600年的城墙听,拉给流淌千年的秦淮河听。

张福荣是南京市邮政中心的一位司机,他的家就在鬼脸城和外秦淮河的附近,伴随他长大的秦淮河也是南京城的母亲河。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它来自南京城的东南,像护城河一样绕过半个城市注入长江,朱元璋造城时将河水分流,形成了内秦淮和外秦淮。

整治以后的外秦淮与内秦淮,成为明城墙左右两条总长度20多千米的风景带,它们为长江边这座气势恢宏的古代皇城,增添了几分江南水乡的柔情。

内秦淮就是千百年来为无数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秦淮河,秦淮灯会更是久负盛名。

扎灯艺人王忠民除了在家里扎灯,还受聘于夫子庙工艺彩灯艺术中心,他是这里最年长的师傅,灯会上造型别致的大型花灯,都是在这个小院里制作出来的。

每年腊月底,夫子庙卖灯、赏灯的市场就开张了,买灯卖灯的人越来越多,正月十五达到高潮。盛世观灯是南京的传统习俗,遇到动荡的岁月,灯会才时断时续。

据记载,秦淮灯会始于六朝,盛于明清。相传洪武五年的元宵节,朱元璋下令在秦淮河水面燃放万盏花灯,一时间如银河落地,场面蔚为壮观。

1985年南京恢复举办每年一届的大型灯会。最近3年,元宵节的晚上都有30多万人到夫子庙灯会感受节日的气氛。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如梦如幻,观灯的游人仿佛又回到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

导游: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内秦淮,它是我们南京城内的一段,长约9.6里,俗称“十里秦淮”、“十里珠帘”,千百年来,秦淮河见证了我们南京城的古都沧桑。大家现在注意,我们船两侧璀璨的灯光,正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眼神。

是的,对南京这座灯火交替的城市来说,火光湮灭的时刻,就是灯光耀眼的时候。(编导:赵恒刚/摄影:何威 朱奕 陈林聪)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