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1/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始末(数则)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始末
-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记
-寻访中国远征军老兵:一座边城的抗战记忆
-中国远征军先锋:戴安澜以身殉国”马革裹尸”
-真正的远征军如何打仗:没有轰轰烈烈场面的残酷
-老兵回忆远征缅甸生涯:原始森林蚊子蚂蚁都吃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始末

来源:解放军报 (2009年04月13日)

china_expedition_army1.jpg
罗铮/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日军分兵出击东南亚各地,连接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两大运输线——滇越铁路和香港通道相继被切断,西方援华物资只能先运抵缅甸仰光,然后经过滇缅公路辗转运抵昆明。“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1941年12月,侵泰日军第15军先头部队进犯缅甸南部,直逼仰光。中、英、美三国当月在重庆召开军事联席会议,决定中国“不日将出兵缅甸,与日寇决战”。

十万大军挥师南征

对正处在艰苦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来说,保证缅甸的安全直接关系着抗战大后方的安危。可对英国而言,缅甸充其量不过是印度的一道外围屏障。虽然已经自顾不暇,但殖民缅甸的英国人还不忘盘算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中国军队在缅甸打跑了日本人又赖着不走怎么办?就这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被英国人一拖再拖,丧失了趁日军在缅甸立足未稳、“击其半渡”的大好战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心说服英国人,因为他明白,只有中国在亚洲坚持抗战,英美才能集中力量在欧洲对付纳粹德国。1941年底,盟军决定将缅甸、泰国和越南与中国战区合并为中缅印战区。为了协调英中军队的关系,罗斯福还派出史迪威将军担任该战区参谋长。

就在罗斯福忙于在中英之间穿针引线的时候,日本人也没闲着。1941年12月23日,日军拉开了全面侵缅的序幕,次年1月英国守军土崩瓦解,3月8日仰光陷落。然而,日本人没有想到,此时中国远征军第5、6、66军的10万大军正在向缅甸开进。中国国民政府拿出全部15个机械化师中的9个赴缅作战,可见对此役的高度重视。

1942年3月,戴安澜率领第200师千里跃进,抵达缅甸南部重镇同古。

同古位于仰光以北260公里处,扼陆路、水路要冲。当第200师赶到这里,他们首先看到的并非日军,而是大量从仰光溃败的英军。这些英军的确被日本人吓破了胆,其中很多人连同古都不敢停留就仓皇往北面的曼德勒方向逃去,道路两边留下了大量被他们遗弃的武器。就在此地,中国远征军与日寇进行了入缅以来的第一场恶战。从3月19日开始,孤军深入的第200师与北上的日军第55师团杀得昏天黑地。24日,日军敢死队百余人摸入最杯阵地,排长马立成身中六弹死战不退;26日,屋墩阵地两度失守,597团3营与日军反复肉搏,全部壮烈殉国……尽管日军每天出动百余架次飞机对同古城进行狂轰滥炸,但同古防线仍然没有被突破。然而11天后,日军撕开了第200师的防线。究其原因并非是第55师团长竹内宽中有了什么惊人之举,而是他们的援军第56师团突然出现。30日晚,第200师在新22师掩护下,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最终,同古大战以中国军队主动撤退宣告结束。

1942年4月,中国远征军摆开阵势,准备在缅甸中部平满纳地区与日军主力决战。大战在即,可战线西侧的英国人又掉链子了。16日,日军第33师团快速穿过英军的三道防线,将近万英军包围在仁安羌。17日傍晚,就在英军指挥官开始向上帝祈祷的那一刻,奇迹真的出现了——一支中国军队突然出现,并消灭日寇一个联队,为被困英军打开了一条撤退的通道。这支部队就是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为感谢中国军队的解救,英国女王向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颁发了“帝国司令”勋章。虽然仁安羌之战的胜利不能被称为“辉煌”,但这毕竟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的第一场胜仗,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协作不力千里溃败

由于西路英军的溃逃和东路中国远征军的失利,平满纳会战计划化为泡影。可当时盟军在缅甸的实力仍比日军强,计划以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为依托,集中中国第5、6、66军和英国5个师,共25万人的兵力与日寇决战。然而,英国人再次抛弃了他的中国盟友。1942年4月20日,曼德勒正面防线的英缅军又一次在没有通知中国友军的情况下开始撤退。背信弃义的英国人彻底动摇了中国军队仅存的信心,远征军被迫将曼德勒会战计划改为“纵深防御”,御敌于国门之外,将防卫重点放在腊戍。

腊戍是滇缅公路的门户和远征军回国的通道。1942年4月28日,由日本本州造船工厂工人组成的第56师团奔袭1500公里绕到了盟军防御空虚的后方,对腊戍发起了猛攻,当天腊戍失守。此时中国远征军被三面包围,留给他们的出路只有撤退。然而,日军第56师团并没有停止进攻。4月30日,该师团分兵两路,一路扑向缅甸密支那,以切断中国远征军的退路,另一路沿滇缅公路向中国境内推进。一周后,密支那被攻占,中国远征军回国的最后一条通道被掐断了。

此刻,摆在远征军面前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往北杀回祖国,要么往西退入印度。以师长孙立人为首的新38师果断撤往印度,实力得到较好保存。而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则坚持把部队带回祖国,其心情亦可以理解——回想当初远征军是以消灭日军为目的开赴缅甸的,而今不仅没能歼灭日寇,还被追得狼狈不堪,要是连所剩部队都没带回国内,他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于是,杜聿明带领主力大部队向北进发。1942年5月10日,当他们来到缅北境内的野人山附近时,侦察部队传来消息:日军正张网以待。杜聿明决定扔下重武器,率部队一头扎进野人山,而这个决定竟成为生还远征军军人心中永恒的噩梦!

远征军主力遁入野人山后,担任后卫的第200师被敌人分割开来。戴安澜临危不惧,果断指挥部队突围,激战中他不幸身负重伤,于1942年5月26日壮烈殉国,年仅38岁。和第200师一样,中国远征军其他北撤部队同样在野人山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变化莫测的气候、毒蛇猛兽和瘟疫与饥肠辘辘的队伍如影随形,这片黑色的丛林吞噬了数万远征军官兵。根据战后盟军公布的数字,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兵员为10万人,伤亡总数达61000余人,其中有近5万人是在撤退途中死亡或者失踪的。

远征军在野人山苦苦挣扎的同时,日军攻入滇西。从1942年5月2日开始,日寇相继攻陷畹町、遮放、腾冲等地,所幸惠通桥守军及时炸毁了这座连接天险怒江两岸的唯一通道,日军前进的铁蹄才被迫停止。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带领大伙在南天门抵挡日军,讲述的应该就是这段历史。之后,中国守军和日本侵略者在怒江两岸对峙了1年多。剧中炮灰团在祭旗坡上的那段“安逸”日子,也正源自于此。

重整旗鼓痛击日寇

1942年5月2日,史迪威在给美国总部的一份急电中,首次提到在印度建立基地训练中国军队和反攻缅甸的计划。随后,中国国民政府将退到印度的新22师、新38师残部整编为X部队,将撤退到云南的远征军与新增派的部队整编为Y部队。

1943年,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中国的昆明、大理和印度的兰姆伽等地分别设立了干部训练团和训练学校,对官兵进行兵器、射击、战术等训练,并配备盟军提供的新式装备。

1943年10月20日,在中国远征军曾经的伤心地——野人山,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对素有“丛林作战之王”之称的日军第18师团发起攻击。上午11时,新38师搜索连在行进途中与日军的一个大队遭遇,双方几乎同时向对方开火。从前,日军一个营的战斗力相当于或超过中国军队一个师。所以,此次战斗一开始,日军根本没把中国士兵放在眼里,立即发起冲锋。他们做梦也没想到,此时的中国军队已今非昔比:搜索连配有迫击炮12门,反坦克炮3门,轻重机枪25挺,300余名士兵人手一支美制“汤姆逊”冲锋枪。战斗一打响,手持“三八大盖”的日本人便被密集的子弹打得血肉横飞。

接下来,X部队势如破竹,连克欣贝延、达邦加、孟拱、密支那等战略要地。“孙立人”这个名字更是让日寇闻风丧胆。值得一提的是,曾有名军官请示孙立人如何处理一个被擒的日本兵,孙立人大喝:“你去审审,只要到过中国的一概枪毙,以后都照此办理。”

与X部队相呼应,1944年5月中旬,中国远征军Y部队近20万人也渡过怒江向日军据点发起雷霆般的攻势。《我的团长我的团》结尾描写的攻击南天门战斗,应该是取自Y部队发起的松山大反攻。和剧情相比,真实的战斗更加惨烈——

7月的一个清晨,远征军一个连接到命令急赴前线与敌决战。炊事班老崔拿出最精湛的手艺,准备用一顿美餐迎接弟兄们凯旋。饭菜做好后,老崔从中午等到傍晚,前线终于传来捷报。他激动地大喊:“还等什么?走啊!”说完便带领炊事兵们挑着饭菜往前线送。夕阳下的松山血流成河。炊事班转过好几个山头,也没碰到一个弟兄。突然,有人惊叫:“弟兄们都在这里!”老崔急忙走过去,泪水却簌簌地流了下来。只见弟兄们一个个血肉模糊,和他们躺在一起的,是成倍的日军死尸。仔细一数,全连141名官兵全部牺牲……炊事兵们一个个都哭成了泪人。老崔一抹泪水,叫道:“不能让弟兄们当饿死鬼,就是喂,也得喂饱了送弟兄们上路!”

在远征军反攻滇西缅北的过程中,像这样催人泪下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正是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让中国远征军连克数城、毙敌数万,取得了滇西缅北反攻作战的胜利,也正是这种同仇敌忾的气节铸就了中华民族的不屈魂魄!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应该忘记60多年前在滇缅战场上这群气壮山河的中国军人!


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记

来源:中国文化报(2009年03月22日)

china_expedition_army2.jpg
开赴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士兵

china_expedition_army3.jpg
中国远征军渡河进入缅甸境内

编者按 眼下,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各地电视台播出正酣,引来褒贬无数。不论这部电视剧的叙事方式或是拍摄手法引发多少争议,都把一段被人们遗忘却真实存在的历史——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史,再次拉回到人们的视线,所以有观众说:终于有人来讲述这段故事了……

日本的侵华战争进入1941年6月,由于德国对苏联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解除了苏联对于日本的后顾之忧。于是,日本借美国政府实行“重欧轻亚、先欧后亚”政策之机,为配合轴心国的世界战略,迅速向太平洋和东南亚侵略扩张,以图进一步孤立封锁中国,迫使中国投降。日本于12月8日偷袭珍珠港,同时对东南亚发动进攻。紧接着,美、英等国对日宣战。至1942年春夏,日军已占领泰、马(马来亚)、新、菲、印尼、缅等国及太平洋的诸多岛屿和香港,日本的太平洋战争的态势已全面形成。

日本对缅甸的侵略是1941年12月发起、1942年1月展开的,企图借重对缅甸的占领,侵夺美国取道缅甸的大批援华战略物资,直接切断中国国民政府唯一的海外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全面封锁中国,同时扬言将与纳粹会师中东。严重的战争态势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同盟国的关注。

中国远征军的诞生

中国远征军是根据1941年成立的中英军事同盟而组织的。1940年,欧洲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6月,英法军在敦克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英国试图借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伟大力量,支援其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印、马(马来亚)方面的军事,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同时,在中国方面,为了要取得抗战最后的胜利,当时也必须确保滇缅路这条最后国际交通运输线。因此,自1940年10月起,英国首先开放封锁已久的滇缅路,接着酝酿中英军事同盟。1941年春,英国邀请“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到缅甸、印度、马来亚作军事考察。以后几经协商,才在同年12月23日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成立了中英军事同盟。

根据中国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的意见,中英军事同盟本来早应成立,以便中国军队及早开入缅甸布防。但英方迟迟不决,直到1942年初,在仰光沦陷,全缅告急之际,由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多方斡旋,英国政府终于同意中国出兵缅甸。其时,由美、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的“阿卡迪亚”会议决定,将缅、泰、印(法属印度支那,即越南)与中国战区合并,称为“中缅印战区”,蒋介石出任总司令,美国派出史迪威将军任参谋长。据此,中国派遣了入缅抗日的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作战随着当时情况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41年12月至1942年8月间,可以概括为自珍珠港事变、日寇侵缅、中国出兵远征时期。第二阶段为1942年8月至1945年春夏,可以概括为准备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称史迪威公路)时期。

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由滇西进入缅甸,与日军进行了两个多月的战斗,失利后,一部返回滇西,据守怒江天险以阻敌;另一部退入印度蓝伽,组成中国驻印军,亦称新军,接受美国装备并受美军训练。而后,由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主动权,中国驻印军与英、美军协同,遂于1943年10月对缅北日军展开反攻,即缅北滇西战役。在滇西怒江与日军对峙的中国远征军,也于1944年5月发起了松山战役和腾冲战役,并于1945年1月27日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芒友会师。3月遂将日军全部赶出缅北和滇西。至此,中印缅公路完全打通,中国远征军班师回国。

多方原因导致初期惨败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唯一的一次境外军事行动。远征军和驻印军经一年多的英勇奋战,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缅甸领土8万余平方公里,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伤亡14.1万余人,毙伤日军6.9万余人,恢复了海外交通补给线——滇缅公路,大批物资顺利输入国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中国远征军在入缅抗日的第一阶段遭遇惨败。

其一,英国政府忽视缅甸,且没有采纳中印缅马军事考察团制定的防御方案。英军数倍于日军,却毫无战斗力,一看见膏药旗就丢盔卸甲,望风而逃,不仅把战场上的压力全都丢给中国远征军,还由于历史的偏见,时常干扰中国远征军的战略部署,甚至使商定调剂给中国远征军的武器装备也一拖再拖。关键的曼德勒会战就因负责策应的英军临战畏敌、擅自撤兵而流产,导致中国远征军反被日军抄了后路。此外,由于缅甸老百姓对英国长期殖民统治的痛恨,也不愿帮助与英军一路的中国远征军。

其二,由于英国政府担心丧失其对缅的殖民统治,因而迟迟不同意中国军队入缅参战,谈判时甚至提出中国军队不得带武器入境,只能以难民身份入缅,尔后又提出只允许中国军队的一个团入缅,以致失去了战机。英国后来同意中国军队入缅,很大程度上是要让中国人牵制日军,掩护英军撤退。

其三,中国国民政府对出征目标的动摇,从解放仰光改变为短期守住缅北,只期对世界舆论有个交代,致使中国远征军由主动出击变为被动挨打。

其四,原定美国派出的一个空军联队临时改赴北非,支援与隆美尔作战已现败象的英军。北非战役胜了,而中国远征军却处于危机之中。由于日本空军自始至终掌握着缅甸战场的制空权,构成强大的立体火力网,远征军却没有任何空中掩护,战况可想而知。

其五,友军不济,英军不顾大局多次擅自撤离战斗,内部的协调配合又出了问题,蒋介石直接对战斗部队越级指挥,史迪威指挥失措,加之情报失误,原以为接战的是两三千人的日军前哨部队,交火时才发现,竟是整整一个拥有飞机、坦克、重炮、汽车部队的约1.5万人至2万人的加强师团。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整个远征军第一阶段的战略行为左支右绌。加上撤退时的指挥失误,各部队各行其是,致使因落伍、染病和饥饿而死亡的人员,数倍于战场上与敌战斗的死伤。中国远征军此阶段参战总数约10万人,生还仅4万人左右。

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角色

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篇章,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地位,远征军将士们付出的努力和牺牲,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写照。

从宏观上看,首先,东亚和南亚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在亚洲战场上,由于中国实际牵制了50%以上的日军陆军,彻底打破了日本军部数月征服中国、尔后北进苏联与纳粹德国会师、进入西亚和欧洲战场的战略构想;其次,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粉碎了日军经缅犯我的真正意图,即:控制滇缅公路,切断中国战区的国际后勤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转而集中兵力,寻求与纳粹德国在西亚、中东会师,继而征服世界。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抗战期间中国为支援英军抗击侵缅日军、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进行的出国作战,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的一次军事合作,是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的战略性反攻,也是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之一。中国远征军在失败不可抗拒的情况下,仍然苦苦支撑着缅甸战局。虽然经历失败,但其付出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因此可以说,中国远征军从其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角色。

历史的回音

杜聿明(中国远征军高级将领)

“各部队经过之处,多是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稀少,给养困难。本来预计在大雨季前可以到达缅北片马附近,可是由于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不得不以小部队牵制敌人,使主力得以安全转进。因此曲折迂回,费时旷日。”

王树勋(远征军第71军直属山炮营2连上士通讯员、美军派驻71军炮兵联络指挥部中尉)

“下午一点,总攻击开始。所有重武器都从四面八方朝着东卡这个目标射击。真是万炮齐发,山摇地动。一刹那,只见东卡上空硝烟弥漫、尘土蔽天,整个龙陵城都被火光和浓烟笼罩着。这时我们的山炮阵地早从广林坡推进到龙陵城东约1公里处的碗厂设阵,对龙陵城敌人的护卫阵地东卡作直接射击。如雨点一般的各种炮弹的轰炸,把我们阵地周围都震得似地震那样波动,炮弹爆炸发出的热力所形成的热流,也不断向我们身边冲来,虽然天气还是和往常一样不停地淋着雨,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汗流浃背。”

齐学启(陆军中将,第38师副师长,奉命自滇入缅,协助盟军作战,曾为日军所俘)

“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时矣。弹尽,各自裁。中国军人,可杀不可辱,求亡得仁,又何怨!”

张富鳞(中国远征军老兵)

“从4月16日,英军第一师已被包围了两天两夜,当时已是弹尽粮缺,水源被切断,若不能在短期内解围,他们就要向日军举手投降了。救援如救火。”

林 峰(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参谋处上尉书记,参加了滇西抗战之松山、龙陵等战役)

“我方炮兵虽用重炮向松山不断的轰击,还有盟军飞机的助战,但因敌方炮火也极其猛烈疯狂,因此我军官兵在奋不顾身作战中伤亡惨重,血染山河。”

(本版部分文图资料据《远征路上话今昔——中国远征军老兵在缅甸》(禹志云编)及凤凰网军事频道专题《尊严的代价》综合整理。 )


寻访中国远征军老兵:一座边城的抗战记忆

来源:大河报(2009年03月27日)

cemetery.jpg
国殇墓园一景

阅读提示: 记者在滇西寻访远征军河南老兵时,没有一天不被深深地震撼着。当年的老兵散落在各地,很多人已经在默默无闻中去世,寻访和记录这些老兵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在古城腾冲,滇缅抗战是一段特殊的记忆,已经融入腾冲人的骨髓。这座边城正以独特的方式纪念滇缅抗战,保存那段历史:这里有全国首家私人抗战博物馆,有远征军殉国将士长眠之地国殇墓园,而眼下,当地政府正向全国征集整理远征军30万将士名单,准备修建远征军纪念公园。

首个民间抗战博物馆

2009年3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进滇缅抗战博物馆时,馆长段生馗正在整理桌上的钢盔:“我这个博物馆,光钢盔就搜集了1000多顶,日军的、美军的、英军的都有。”

段生馗今年45岁,腾冲县芒棒乡人,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抗战是挥之不去的。“村子里到处都是抗战留下来的东西,钢盔、枪械,我们玩打仗游戏,分好人坏人,坏人就得戴鬼子的钢盔,然后被我们好人消灭。”段生馗说,那时五六岁的他对这些东西还没什么概念,直到上大学和同学发生了争执。“晚上大家闲聊,说起抗日,我说我们老家如何打鬼子,他们就说我骗人:‘日本人连昆明还没打到,你们腾冲还在更西边,抗日哪儿有你们的事?’”

同学的话让段生馗很生气,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腾冲,开始搜集那些抗战文物。“博物馆建成后,我还专门把那个同学请来,说这个馆有你的功劳,就是你的玩笑逼出来这么一个博物馆。”

从钢盔、刺刀到军服、打字机,段生馗都认真核实,一一把它们从农民、老兵手里收购过来。“从1986年到现在,我投入了300多万元,到现在还欠了上百万元的债。”段生馗说,“我想搜集到的东西80%都弄来了,甚至还花40多万元从缅甸收购了一辆当年日军的装甲车。”

2005年7月7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国内第一家民间抗战博物馆在原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司令部旧址落成,展出了3000多件滇西抗战文物,连战曾为博物馆题词。

开馆4年来,段生馗的博物馆已经接待游客200余万人,他也成了滇缅抗战史的研究专家。康洪雷到腾冲取景拍摄《我的团长我的团》(下称《团长》)时,段生馗还是剧组的特约顾问。

国殇墓园里有座倭冢

腾冲西南一公里,叠水河畔,小团坡下,有一座占地88亩的国殇墓园,这里安葬着光复腾冲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

在腾冲县城城关镇南门街,住着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毕世铣。16年前,他从国殇墓园管理所所长的位置上退休,16年来,他有空就常去国殇墓园走走。

1944年11月,也就是腾冲光复后两个月,第20集团军司令官霍揆彰提议在腾冲修一座为光复腾冲殉国的远征军将士的陵园。1945年7月7日,陵园落成,辛亥革命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先生取楚辞“国殇”之篇名,题为“国殇墓园”。“当天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仪式,老百姓、学生都来了,为殉国的将士们默哀。”当时还是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毕世铣也参加了仪式。

1984年,在统战部工作的毕世铣接受了一项任务——修复国殇墓园,修复工作完成后,他也留下来当了管理所所长。

“那时墓园还很旧,资料很少,历史照片只有89张,人家来参观,你不能光凭嘴解说,得找资料啊!”从那时起,毕世铣和同事们一直留意搜集有关滇缅抗战的文物和资料。有一次,县城一家老照相馆整修时发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抗战时,日军和美军的随军记者都曾在这里冲洗胶片,店老板多洗了几张保存了下来。“我们赶紧跑去和人家商量,买下来。”几经努力,到2005年墓园展览馆重新布展时,已经能展出照片350多张。

改革开放后,国殇墓园不断接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他们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当年牺牲的中美将士的后裔或亲人。“人家问,我爸爸在什么战斗中牺牲的,我们就得查资料,给解答,不然就不负责任嘛。”通过不断的积累,毕世铣成为当地滇缅抗战史的权威之一。

从2003年起,县委宣传部聘请已经退休的毕世铣为顾问,开始编纂有关滇缅抗战史的书籍。《血色记忆》、《腾越文化研究》等书不断出版。“明年我们将出一本更权威的书,叫《中国远征军》,对远征军滇缅抗战的历史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毕世铣老人说。

今年3月21日下午,夕阳西下,毕世铣老人陪着记者来到国殇墓园。园里的一草一木,他都能说出个道道来。园门右侧一座小墓碑前,老人说:“光复腾冲后,出于人道主义,腾冲人把日军的尸体掩埋起来,修了这座倭冢。”随后,老人指着园区中央高达31米的墓碑,缓缓地说:“那里,就是阵亡远征军将士的墓地。”

在老人手指的方向,巨松垂盖,碧草萋萋,有陵巍巍,有塔雄雄。

一座边城的抗战记忆

“腾冲的历史,应该说兴于明朝。当时不断戍边和充军的军人来此驻扎、落户,从某种意义上说,腾冲人就是军人的后裔。”段生馗先生说,腾冲抗战史,在600年腾冲历史中是最特殊的一段记忆,“战前腾冲26万人,战后只有20万人,守土之责已经渗入腾冲人的骨髓里。”

腾冲的老百姓也说,腾冲人的血液里一直流淌着捍卫国家与民族尊严的责任。“腾冲人哪个不知道抗日的?”出租车司机赵师傅谈起来就止不住口,“听我爸爸讲,那时的鬼子,狡猾得很,刚开始进腾冲时就两百人,他们白天进城,晚上换上便衣出城,第二天再穿上军装进城,吓唬我们老百姓。可没吓住我们,后来好多人都参加了游击队,我们老家一个村就有20多个壮劳力报名。”

“我老家就住在来凤山脚下,当年那里打得很激烈,听我老祖(爷爷辈老人)讲,他们在山脚下住,山上每天枪炮声响个不停,晚上都睡不着。后来日本鬼子被全部消灭,中国军队就从山上下来,半山腰都是云彩,老人就说,咱中国军队都是天兵天将,哪有打不赢小鬼子的?”在腾冲县城卖西瓜的一位小贩如是说。

在腾冲,似乎每个人对当年的那段血与火的历史都能讲出一段自己的回忆,他们有的是亲身经历过的,有的是听到的传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是他们不会也不能忘却的东西。

前所未有的寻访任务

毫无疑问,《团长》的热播让更多的人知道,腾冲不仅是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有着光荣历史的古城。腾冲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继东告诉记者,到目前,他们已经接待了新华社、《潇湘晨报》、《半岛晨报》等十几家媒体的记者。“都是看了《团长》来的,要采访远征军。”

在腾冲县委宣传部工作的孙有福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滇缅抗战史研究,他告诉记者,当年30万远征军来自全国各地,滇缅抗战结束后,有3000多人因各种原因留在了腾冲,他们成为新的腾冲人,也把历史留在了腾冲,这个特殊现象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抗战是腾冲的品牌资源,如何挖掘、打造好这个品牌,是县里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李继东说,从2002年,县委宣传部就开始搜集整理中国远征军的资料。

“目前,县里正在做一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就是完成30万中国远征军将士名单的整理工作。”李继东说,由于资料缺失严重,他们手头掌握的名单非常有限。2007年8月,县里专门成立了远征军抗战资料组,并向海内外各界人士发出呼吁,征集远征军名单。到目前为止,腾冲县已经征集到约10万个远征军将士名单。“河南远征军数量不少,也希望《大河报》能帮助我们宣传一下,我们的联系电话是0875-5186047,电子邮件是:[email protected]。”

据了解,远征军将士名单搜集只是腾冲为纪念远征军滇缅抗战的一部分。下一步,腾冲县准备在县城东北建一个占地200多亩的“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公园”。“整个公园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重现当年战役、战场的微缩模型参观区,一部分是远征军将士名单纪念墙,将会把30万远征军将士的名字全部刻上去。”李继东说。

□特派记者朱金中文图


中国远征军先锋:戴安澜以身殉国”马革裹尸”

来源:中国新闻网(2009年03月19日)

dai_anlan.jpg
戴安澜将军

中新网3月19日电 近期热播的团剧,让不少人对“中国远征军”有了感性的认识。在那些奋力杀敌的可敬勇士中,戴安澜将军以身殉国“马革裹尸”,被人誉为“域外死忠第一人”。

近期播出的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就将目光锁定在那段曾经久远的历史,本网选登该期节目如下。

1941年12月,占领泰国的日军先头部队入侵缅甸南部,直接威胁仰光和滇缅公路。对艰苦抗战的中国人来说,滇缅公路是中国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盟国决定成立“中、缅、印战区”,由蒋介石出任最高总司令。1942年2月,由第5军,第6军和66军组成的中国远征军向缅甸境内大规模前进。远征军的先头部队是当时中国惟一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的200师,师长戴安澜。

在中华民族抗战中,戴安澜将军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以身殉国,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

戴安澜,字衍功,号海鸥,1904年出生在安徽省无为县。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1932年冬,任第25师145团团长,率部移防抗日前线北平。1933年3月,在长城古北口抗击日军。七七事变爆发后,戴安澜已升任第73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38年,在台儿庄对日作战中,因战功晋升为第89师副师长,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1月,升任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200师师长。12月奉命参加桂南昆仑关战役,苦战一月,毙敌6千,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第5师团第12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写下了抗战史上辉煌的一页,各报记者在国内外报刊上报道大战经过,盛赞戴安澜师长颇具北宋大将军狄青的风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应美国和英国的一再请求,1942年初,中国组建了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扬威国外,藉伸正义”。东瓜(亦称同古)是阻止日军北侵的重镇,3月20日,日军向驻守东瓜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在十多天激烈的东瓜保卫战中,戴安澜率部奋战,以少胜多,击毙敌军5千余人,取得了出国参战的首次胜利。美国政府认为,东瓜保卫战是“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对此的赞誉是:“中国军队的黄浦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英国的《泰唔士报》称之:“东瓜之命运如何,姑且不论。但被围守军,以寡敌众与其英勇作战之经过,实使中国军队光荣簿中增一新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东瓜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

4月21日,戴安澜奉命收复棠吉。24日拂晓,戴安澜率军发起攻击,先后攻占西南北三面高地,并突入市区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将军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至午夜,棠吉被攻克,捷报传来,举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然而,由于日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中国军队后方进行围攻,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无衣无食,每天只能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七十余日。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至茅邦时,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领导人纷纷送上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

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外侮须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在挽词中赞戴将军道:黄浦之英,民族之雄。

蒋介石的挽联是:“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末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戴安澜去世后,美国政府为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似南京忠烈祠。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以褒彰将军,并致慰遗属。


真正的远征军如何打仗:没有轰轰烈烈场面的残酷

来源:信息时报(2009年03月29日)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否真实反映了中国远征军的历史?真正的远征军是如何打仗的?这些问题自该剧开播以来就是舆论的焦点之一。为此信息时报独家专访了历史学者卢洁峰,她目前正致力于中国远征军和中国驻印军的历史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她广泛地收集了各地幸存老兵的回忆和史料,其中许多关于战争的细节是她在采访老兵的过程中发现的,以下内容都是首次公开,从中可见真实历史的一些侧面。

-口述 卢洁峰 整理 陈川

我没有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但听说了关于它的不少议论和批评。我认为《团长》的作用就在于把一段被掩盖了67年的中国远征军的光荣历史话题公开于世人面前,甚至使它变成了一个“大家谈”的话题。

战争没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场面

以我所了解的相关史料看来,中国远征军的战争历史非常残酷。

王汉忠是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新30师炮二营通信兵,2006年我采访他时已86岁高龄。他告诉我,自己18岁参军前就会打枪了,入伍时枪法比老兵还要好。孙军长听说以后,就到连队来找他,一边走一边大声问:“哪个是王汉忠?”见了面又问:“你枪法咋这么好?”他报告孙军长:我14岁就开始拿枪打猎,是打猎时练出来的。在1944年秋的缅北密支那战役中,王汉忠所在营的炮兵阵地与观察哨之间的电话线断了,无法向敌人开炮。营长派王汉忠去。他在阵地前沿用手摸到了日本鬼子的破坏点。就在他修复电话线的一瞬间,发现了前方十来米灌木丛处的两个日本鬼子。他马上卧倒,朝鬼子开枪。后来他看见鬼子的一双皮鞋头,对着它又是5发子弹。最后他走近前去看,发现15发子弹全打在敌人脑壳上了,他扣扳机时,两个鬼子正在商量着活捉或消灭他。回观察哨后,战友们告诉他:电话线一接通,敌人的第五次冲锋就开始了,他们一轮炮轰,打掉了一大片敌人!真实的战争其实更多的就是这样,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场面。

仁安羌一战,很多战士是渴死的

中国远征军在1942年3月至5月的第一次缅战中装备是很差的。当时中国军队都是穿的草鞋行军打仗。绝大部分战士没有钢盔。2月离开中国时,很多部队的指战员都是穿着棉衣上路的。很多战士连内衣内裤都没有,是直接穿着棉衣棉裤奔赴缅甸战场的。缅甸昼夜温差很大,3月以后就更热了,大家只能把棉花扒掉穿衣套。1942年4月中下旬,仁安羌地区的沙漠地带白天温度高达摄氏50多度,中日双方军队都有很多战士中暑休克。很多战士是渴死的。仁安羌油田北面的拼墙河,雨季水面很宽阔,但 4月中下旬正值旱季,拼墙河大部干涸,只有河床中间小溪般的一股水流。以致日本鬼子的碉堡都建筑在河床上的桥墩旁。当时,打响仁安羌解围战的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38师113团的1000多官兵,正是在酷热、缺水、弹药粮食有限的不利条件下,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地撕开了日军强大的包围圈,解救出7000多被困英军的。

参加了1945年1月27日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芒友会师的一位美国军官,曾经向当时新一军的翻译梁家佑说,他看到参加滇缅之战的中国军队,觉得很震撼。因为在滴水成冰的隆冬时节,中国军人都只是穿着单裤,而且是几个人合用一支枪,这在装备精良的美国人看来很难想象。就是这些士兵在艰苦的腾冲和松山战役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日本鬼子搏杀,铺就出胜利的道路。

很多将士死于“缅奸”之手

老兵们告诉过我,缅甸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物资丰饶,当时在缅甸的军队,没有钱的概念,军队给单独执行任务的战士、指导员等发放鸦片,这是给他们在关键时候用来换粮食、换水的救命“物资”。在中国军队进入缅甸以前,日本人已经在那里经营了十多年,培养了一支“第五纵队”——缅奸(缅甸奸细),司职专门暗杀我中国远征军官兵。我们的很多将士就是死于缅奸之手的。台湾老兵汪海涛曾经给我说过,1942年4月中旬,新38师114团在行军至“米咱”这个地方时中途休息,必须采购部分食品,刘纯特务长一马当先,超越大队伍200米走在了最前面。独自上吊脚楼买米买食物,看到他上楼后一进大门,就有一个高大的纹身男人抽出大缅刀向他的头部猛砍不止。战友们鸣枪示警,那个纹身人立即跳楼进入丛林逃跑了。3分钟之后大队伍赶到,刘纯特务长已因失血过多而牺牲了。

在印缅战场上,非战斗死亡的事故也很常见。1942年3月至5月间,孙立人将军带领的新38师入缅作战连续两个多月行军打仗不得休息,战士们都非常疲劳。5月12日下午,新38师112团梁砥柱营便发生了撞车事故——疲劳之极的战士借助铁道上那些无人驾驶的车厢滑行代步,因人多车厢少,有的战士就站在车厢连接处的挂钩上,在一处下坡地段,两节车厢相撞,站在连接处的那些战士就被活活地撞夹死了。场面很是悲惨!

孙立人将军少言寡语

我采访过很多中国驻印军新一军老兵,包括孙立人晚年的忘年之交郑锦玉先生等人,他们的回忆都表明,孙立人这个标准的职业军人平日少言寡语,不善辞令,以致有人误认为他有“口吃”。其实这是在长期严酷的战争环境下所养成的习惯和特质。在生死莫测的战场上,需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演说,而是斩钉截铁般的战斗命令。


老兵回忆远征缅甸生涯:原始森林蚊子蚂蚁都吃人

来源: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2009年03月26日)

李小萌:欢迎收看今天的新闻会客厅,今天要给您梳理的人物其实有很多,但是今天我想带您暂时远离一下这些纷扰,跟您安静地缅怀六十年前的一群老兵。这是一群了不起的老兵,他们因为一部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重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就是这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老兵们的名字叫中国远征军。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大规模主动出击,而且到缅甸及印度作战。我的一个同行,曾经讲过这么一个细节,今天我也愿意跟您重新讲一讲,有一个老兵看到电视里有他的采访,虽然短短的一个镜头,老人家激动的整夜未眠,第二天就去世了,临终前他告诉自己的孩子给摄制组打电话,说千万别怪他们,让他们内疚,我感谢他们,我这一辈子,窝囊了六十年,今天电视出我一下,那就是给我平反了,那就是国家承认我抗日了,我死也瞑目了,我是高兴死的。

杨伯方:我这个心脏又不好,我都不敢谈起过去的事情。我们看到的太多了,死伤的人都是年轻人。

解说:这位老人叫杨伯方,杨老伯1921年出生在河南延秋县,17岁那年,他的家乡遭到日军轰炸,在学校停课后,杨老伯不顾家人反对偷偷离家去南京参了军。随后上海告急,杨老伯和他的战友们转到湖南湘潭,在那里,他们组建了第一支装甲兵团出征缅甸,团长就是后来被成为中国远征军副司令的杜聿明。

杨伯方老人后来随着这支部队来到缅甸。1938年10月,日本占领武汉之后,封锁中国的大部分的沿海地区,当时剩下唯一的一条生命线就是从缅甸到达昆明的滇缅公路,因为来自海外的物资都是从这条公路进入中国,所以当时的日本军队没日没夜密集地轰炸这条公路, 1942年1月,援华物资的运输总量急剧减少,杨老伯他们就是为了保护这条的生命线,来到缅甸的,这支队伍后来被称为中国远征军。

李小萌:这张照片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照片的名字叫《远征军中的少年兵》,但是我找不到更多的资料,不知道这个少年兵叫什么名字、当年多大、怎么参加的远征军,更不知道他后来怎样、今天是否依然健在。但我知道的是,从远征军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支援缅甸的一共有约40万人,伤亡人数接近20万人。他们打了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战役,杨伯方至今都记得,1942年部队撤退,他们进入了一个叫胡康河谷的地方,胡康河谷,缅语的意思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当地传说还曾经有野人出没,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叫它野人山。

解说:因为没有了车,他们不得不轻装上阵,1942年5月,杨伯方带着仅有的一点干粮和水跟随大部队进入野人山。

杨伯方:大部队一经过,一有人经过,什么飞鸟都没有了。

张富麟:大树上都是蚂蟥,蚂蟥吸血,还有蚊子,还有不知名的小咬。蚊子、小咬、蚂蚁都吃人。不要说大的动物,大蟒蛇、大老虎,那个不讲了。

解说:张富麟,年近90,山东人,也是仍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远征军老兵之一。张富麟说他几乎是看着战友们一个一个离去。

张富麟:到了原始森林里头,人吃的东西实在是不多,找不到。可是吃人的东西就多了。你看,杜聿明那个副官生病了,要掉队了,在树底下睡了一夜。第二天就变成骨头了,被蚂蚁吃掉了。远征军这个大原始森林,四万人进大森林,出来还剩下八千,死了一路。

解说:和张富麟老人一样,杨伯方也清楚地记得每一个细节,有一次他看到树下一个士兵抱着枪睡觉,他捅了他一下,让他跟上队伍,可是这个士兵却斜斜倒在地上,再仔细看他原来已经死了。

杨伯方:没有东西吃,病了没有医药。所以那个时候不病则已,病了就一定死。

张富麟:疟疾、登革热、回归热、猩红热、拉肚子,有的人几种病都染上,不光是一个登革热。几种病在身上,加上没有吃的,加上大雨,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死了一路。

解说:饥饿和疾病每天都折磨消耗着杨伯方、张富麟和他们的战友。倒下的人越来越多,杨伯方老人清楚地记得他经历了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件事。

杨伯方:最难忘的就是我的一个兵,他被汽车压断了腿,不能走路,我们抬着他上路。一直抬到滂平江,我们舍不得把他丢掉。但是滂平江对面又发现了敌人。到最后大家商量了又商量,商量了看还只有这个办法。就把那冲锋枪,把那子弹拉到最后一颗子弹,乘他不防的时候就给他一颗子弹。就是在那里,我们用刺刀挖一个土洞把他土里埋掉。

李小萌:杨伯方最终活着走出野人山,撤退到了印度。因为得了疟疾住院,杨伯方老人没有再跟上部队。后来他在印度结识了华侨姑娘李秀清,两人结婚后来到缅甸。夫妇俩一直在当地从事中文教育。六十多年过去了,杨伯方从一个中国士兵变成缅甸华侨,张富麟老人后来也生活在缅甸。而野人山这三个字已经成为他们生命的烙印,永远抹不掉,始终伴其一生。

杨伯方:一到下雨天,外边那雨水打着滴答滴答地下雨,无形中就会想到山里面那些情况。想到当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在那窝棚里面顶风冒雨,也会想到在那里,看到很多弟兄们倒下去。这个是经常的,也会想到这些。

李小萌:一部情节虚构的电视剧,一个简单的采访镜头,竟让一群身份特殊的老人潸然泪下、欷嘘不已,甚至说出了“死也瞑目”这样的话,原因仅仅是被人提及。感触的同时我也生出一股歉意,替历史,替光阴,替我们沉睡的记忆。他们被忽略得太久了,他们的英勇、牺牲和功勋,像那些沉寂在远山中的墓碑一样,一度少人光顾。我们不应忘记这支孤独而悲壮的军队,为了故乡,为了同胞,他们才走得那么远,而回来的又那么少。感谢你们,你们是没有勋章的英雄。你们将和你们番号一起被更多的后人提起:中国远征军。

字幕: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共出动兵力103000人,阵亡官兵56480人;1943年至1944年,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中国军队阵亡18000人,歼灭日军48000人;1944年,中国远征军在滇西发起反攻。中国军队阵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