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25/说旧闻:揭秘中国大熊猫外交


大熊猫玲玲兴兴
  
SMG《深度105》2007年12月24日播出:“说旧闻:揭秘中国大熊猫外交”,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李涛】往事调查,旧闻新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人见人爱,在世界上,能够如此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动物不多见。不久前,出生于圣地亚哥动物园的大熊猫“美生”乘坐专机由美国回到故乡四川卧龙,寻找自己的伴侣、繁衍后代,这又成了世界性的新闻。大熊猫在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和平交往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今天的说旧闻,为您揭秘“熊猫外交”。

【解说】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开始了他的访华行程,鉴于此次访问的重要性,大到双方会谈的准备,小到美国代表团的住宿、饮食、车辆、通讯等,中方都作了精心的安排。但是在选择赠送给美方的纪念品上,中方却迟迟没有做出最后的决定。

(采访 唐龙彬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处长 从交换礼品这方面,美国是很早就有准备了,早在访问之前半年多,尼克松总统就指示他一个主要秘书专门负责来选定送给毛泽东主席的国礼,结合中美这次最高级领导人会晤要改善关系这么一个政治目的来选制的礼品,最后他们是选择了一对天鹅)

【解说】这件由两只天鹅组成的雕塑名为“和平使者”,是美国著名雕塑家爱德华·马歇尔·波姆为了赠送给中国而专门设计制作的,象征着两国之间的友好、和平。而中方经过反复研究,还是考虑按照民族传统来准备礼品。

(采访 唐龙彬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处长 准备了一个红釉的大瓷瓶,还准备了一个苏州的双面刺绣,一个大屏风的刺绣,还有送他(尼克松)西餐的绣花的桌布,主要是这些东西)

【解说】不过,当时的礼宾司人员在讨论中也研究过,是否要向美国赠送大熊猫,因为美国人民非常喜爱熊猫,尼克松访华前几个先遣队来访时,都提出要去北京动物园参观,不为别的,就为能看一眼只属于中国的大熊猫。与此同时,他们也曾多次表达希望获得大熊猫的愿望。尼克松总统来华前一个月,又有一个先遣组来敲定最后的日程,而日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总统夫人率领部分-去参观北京动物园,主要目的也是去看熊猫。

(采访 唐龙彬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处长 我们礼宾司也间接地向领导反映了一下,好像现在美国这方面,他多次在下面会谈当中都提出来想要我们的熊猫,而且他是再三强调这是美国人民的强烈愿望。我记得有一次会议上,总理也参加了,他听到这种反映以后,当时没有正式表态,他只是表示了一下,送熊猫的事情以后再说,所以这个事情就搁下来)

【主持人 李涛】据史料记载,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外交“使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85年,当时,女皇武则天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日本的天武天皇。只不过,那会儿很多人还不清楚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更没有想到它后来会成为“国宝”。新中国成立后,共有7只大熊猫被相继赠送给苏联和朝鲜,但直到1972年之前,还没有一个西方国家得到过这件珍贵的礼物。

【解说】翻开最新一批外交解密档案,几封信件特别引人注目: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饲养场先后两次致信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这位名叫安东·福礼门的饲养场主席在信中写道:“我极感兴趣的是雪豹、云豹、西伯利亚虎、西伯利亚赤胸雁、蒙古马和你们国家出产的各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更不用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大熊猫。”

【解说】鉴于当时的两国关系状况,中国答应美方的要求几乎不可能。但中国外交部出于增进中美人民友好交流的考虑,数度斟酌后决定原则上可以交换,但“应坚持两国间直接交换”而不通过第三方,是中方当时的唯一要求。尽管美国动物园方面求之若渴,但美国国务院拒绝批准直接与中国交换动物,大熊猫最终没能与美国公众见面。

【解说】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大熊猫也曾经走出国门,但不是作为国礼,而是民间交换,那一年,奥地利一个专门经营动物的商人海尼·德默以3只长颈鹿、2只犀牛以及河马、斑马等动物,与北京动物园换得1只雌性大熊猫,就是后来生活在伦敦动物园的姬姬。1964年,英国的外交官们还把姬姬送到莫斯科,以期望达到某种政治效应。1965年,姬姬发情,狂躁不堪,英国向中国求援,被中国拒绝。

【解说】时过境迁,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美国公众渴望获得熊猫的愿望再次被点燃,就在美方抵达中国的第二天,尼克松夫人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北京动物园参观。这一次他们能如愿以偿吗?

(采访 唐龙彬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处长 当时我们在想,总理是有考虑的,他是要掌握政治火候,因为当时会谈从表面上来看还有比较顺利地进行,但是最后能不能在联合公报双方所主张的一些政治原则都能协调,都能达成协议,当时是还没有很大的把握。)

【解说】2月25日的答谢晚宴,是尼克松总统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项活动。按照事先安排的日程,中美双方已在四天前的国宴上完成了国礼交换。就在美国人已经彻底打消了希望获得熊猫的念头时,转机出现了。

(采访 唐龙彬 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国宾接待处处长 快结束的时候突然主桌上大笑,全体起立,又笑又碰杯,欢呼,我们马上就感到要发生什么事情了,马上赶到前桌上去,原来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新闻//在那个时候周恩来总理就向尼克松夫人说了这么几句话:夫人,我们很知道,也很了解美国人民非常渴望希望有中国的熊猫,的确这个熊猫是很珍贵的动物,是和善的,可爱的动物,的确我们现在中国自己饲养的熊猫数量还是很少,但是我们再三考虑到美国人民这种强烈的愿望,我现在正式代表中国0决定赠送美国人民一对熊猫。当时尼克松夫人就感到很惊讶,是真的吗?周总理说是的。)

【解说】周恩来总理的这一举动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深感意外,但仔细想来,又在情理之中,中美双方的谈判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一对大熊猫的送出可谓锦上添花。

(采访 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这个从外交上来讲一种友好的姿态,熊猫的特点是什么?大家都喜欢,如果送到这个国家去之后就成为一个新闻的热点,大家都看。看到这么可爱的动物马上就会产生一些联想,这个动物谁送的,中国送的,那么就是中国跟其他国家这么友好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有一个具体的东西体现了友好//熊猫不伤人,和平,很好玩很可爱,我想也反映出中华文化,中国人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和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解说】与此同时,北京动物园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

(采访 北京动物园高级工程师 刘维新 虽然很突然,但是那个年代对中央的一些举动下面特别紧张,一有看到这个信息在还没来正式通知,当时从动物园的领导人,还有相应的一个职工他就自己就在脑子里盘算这些事情了,一是怎么样准备这些情况,因为你要国礼那时候国家的相当重要,得好好地选,认真地选)

【解说】当时,北京动物园共有十余只熊猫,足够挑选出两只作为“国礼”,但是园方却很谨慎,除了到各兄弟动物园物色外,还派人到四川卧龙去搜寻野生大熊猫。

(采访 北京动物园高级工程师 刘维新 当时大家定的标准不外这么几个标准,那是很明确的。第一要健康,第二形态要好,第三要活泼,还要根据当时的条件下,所能判断最大限度地能保证将来有繁殖能力,首先身长比例要协调,再一个标准就是黑白区,尤其耳朵黑白区,就是整个耳朵毛是黑的,其他黑的越少越好,另外眼圈两个近八字形的样子好看,这样给你这个熊猫又亮丽,体型又舒展,而且又活泼,给人很美的一个感觉)

【解说】按照这个标准,最终,北京动物园的一对名叫玲玲和兴兴的3岁大熊猫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份特别的“国礼”,而它们也是建国后第一对被送往西方国家的大熊猫。

【解说】1972年4月16日,大熊猫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6天后,落户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得知这一消息的美国公众蜂拥而至,掀起经久不衰的热潮。当时在联合国工作的吴建民至今记得那万人空巷的场面。

(采访 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华盛顿的老百姓为了看熊猫,欢迎熊猫的队伍就八千人,而且动物园当时应该不是在完全市中心的地方,但是却在那个地方堵车,然后新闻报道很多,对于熊猫的生活,熊猫的历史,熊猫的习性,熊猫的饲养,很多的消息报道,熊猫在什么地方它吃什么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大量的报道,但是这个消息,熊猫这么好玩,是中国人送的,所以在中美两国人之间增加了一点感情的色彩。)

【解说】1983年玲玲第一次怀孕,美国国家动物园提前一个月关闭了大熊猫馆,用3台摄像机进行全天24小时监视。毫不夸张地说,大熊猫牵动着美国人民的喜怒哀乐。

【解说】在玲玲和兴兴之后,又有14只大熊猫相继被赠送给日本、法国、英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国,大熊猫出国年表的背后,是一张中国外交路线的走势图。而大熊猫的出国,也给熊猫保护体系输入了新鲜血液。由于国外掌握了大量饲养野生种群的技术和经验,使得双方的合作取得很多技术上的突破。

(采访 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 原来关注这个问题主要是中国人,那么熊猫一送去,他们有了熊猫了,他就得研究,怎么让它能够长期生存下去,所以这样的话,他投入的力量,过去他没有这方面条件,现在他有这个条件力量去投入了,这样就出现了中国和外国之间如何保护大熊猫这个进行的交流,这是一个濒危的物种,有可能消失了,如何保护它,这方面的交流是很多的)

【解说】由于大熊猫生存环境的恶化,为响应全球保护濒危动物的号召,中国从1982年起停止了向外国无偿赠送大熊猫的做法,转而以商业巡展或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租借。

【主持人 李涛】几个月前,国家林业局表示,尽管中国不再向境外赠送大熊猫,但仍可以与国外开展研究合作,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被称为动物界“活化石”的大熊猫,有着更美好的明天,同时也把中国人民的吉祥祝福与和平心愿,带向全世界。

http://usa.bytravel.cn/art/jmz/jmzgdxmwj1972nnksywhz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