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14/何频与他的“禁书”帝国

凤凰周刊/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凤凰周刊》8月15月以封面故事为题,报导了香港出版状况,何频创办的明镜出版社是其报导重点,除了报导中多处引述何频说法,并刊出题为《何频与他的“禁书”帝国》专文

凤凰周刊记者 段宇宏

何频自称厌恶政治,却从事政治研究写作和出版;何频自称不懂商业,却搭建了一个出版帝国──明镜出版社;何频自称讨厌新闻,却创办了海外着名的多维新闻社。何频曾写过《中共太子党》、《邓小平之后的中国》名噪一时。何频身后的资金背景与政治背景到底如何,却鲜为人知。

多年后,他回顾当年的着作《中共太子党》,认为那是“垃圾”,完全没有学术价值;他经商,却从不看账,不清楚公司的出版发行详情,也不从出版社领薪水。有人说他是个商人,有人说他想搞政治。何频说,他喜欢看海、游山、喝酒,“把我说成商人、政治人物,都会让我很难受”。总之,何频是个有争议的人。

“明镜出版社20年来的生存壮大,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是真的,是香港新闻出版自由得到保障的最佳见证。”何频笑着说。香港的出版社很多,喜欢出版内地政治书籍的出版社也不少,但如此密集出版中国政治书籍的出版社只有一个,就是明镜出版社。何频称,内地没有看过明镜出版社书籍的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极少,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说明他还没有入行。

打开明镜出版社的主页,令人心跳的书名比比皆是:《中国第一家族》、《中共十七大幕前戏》、《中南海七巨头》、《饿鬼??毛时代大饥荒揭秘》、《晚年周恩来》、《历史潮流──社会民主主义》、《人民心中的胡耀邦》、《中共历史的见证??司马璐回忆录》……迄今为止,明镜已出版过200部关於中国政治历史的书籍。

一张纸片走上传奇出版路

1990年某天,加拿大多伦多一位华人女导演给了何频一张纸片,上面写着一部小说的内容简介:“这个小说很不得了啊,可惜现在没有人看小说了。“女导演对何频说。

何频对小说提要感兴趣,在香港的媒体上发表了介绍文章,引起极大轰动,并萌生了出版这本小说的念头。可是没有出版资金,怎麽办?台湾有出版社找到何频,问能否帮助联络接洽,愿意出版此书。“这样吧,你们出台湾版,再帮我做一个香港版,你看如何?”何频提议,台湾出版商答应了。

与些同时,对出版业一无所知的何频在加拿大花几十加元注册了一个公司名为“明镜”,意为“明镜高悬,以史为鉴”。很快,明镜出版社的第一本书出来了──《黄祸》,何频称这种出版方式为“借船出海”。

《黄祸》的市场反响很好,紧接着明镜出版社如法炮制,与台湾的时报出版社、新新闻出版社合作,“借船”出了另两本书──《中共太子党》、《邓小平之后的中国》。这三本轰动一时的书奠定了明镜出版社的基础。出师大捷,何频想自立门户,找到香港一位熟悉出版发行的画家朋友合伙,明镜出版社在香港正式开张。

港台很多新闻出版界朋友告诉何频,对於他搞出版社的做法很不看好。“你一个大陆来的人,没有几个钱,又没有什麽好书,搞什麽出版社,除非你找到金庸,让他给你点武侠小说出版,否则前景堪忧。”朋友们都这样对他说。

反市场之道而行之

当时香港最畅销的是那些流行类书籍,漫画武侠和生活消费的口袋书深受欢迎。但何频志不在此。他想专出大部头政治、历史类书籍的念头,常引来同仁的悲观点评和摇头叹息。

内地没有看过明镜出版社书籍的知识精英、政治精英、商业精英极少,如果真有这样的人,说明他还没有入行

何频认为,口袋书很幼稚,真正要看书的人不在乎书的厚度,也不会在意书的价钱,他还认为,香港回归后,中国的政治历史类书籍市场前景不错。何频制订了一系列与当时市场之道相反的策略:出版厚书,专注於中国政治历史,价钱比香港的其他书籍高出20%。

何频解释说,他当时判断,中国已有一个经济特区??深圳,1997年后,又会多一个政治特区–香港,这里是新闻出版的天堂,可以专门出版大陆不许出版的书籍,应抓住这个机遇不放。他把明镜的读者群定位在三种人身上:官员、商人、学者。因此经营方面决不能接常理出牌。

明镜开创了一种新的出版经营模式,把印刷和发行中心放在香港,把编辑部散布全球。正值互联网兴起,通过网络在编辑部与作者群之间进行稿件编修交流,可节省一大笔经营成本。

创业之初,何频心里也不太有底,因为1997年即将来临,业界的传言颇多,他也作了两手准备,在美国与香港都搭建基地,如有不测,可从香港撤退至美国。何频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一国两制是中共的一种战略,并非是当时人们所说的权宜之计。”

“北京对我很宽容”

明镜开张头几年,声名鹊起,西文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其作过报道。在内地官学商群体中,明镜的名头也颇为响亮,因此何频才敢如此“狂妄”地说出那番话。现在何频最发悉的不是稿源太少,而是太多。“我现在对於投给我们的大部分书稿不忍心看,因为对我是一种煎熬折磨,这些书大部分都是个人对‘反右’、‘文革’等经历的回忆,不是书稿质量不好,而是市场上消化不了这麽多个人经历作品。出版吧,我们会活不下去;不出版吧,作者被拒后的反应让我难受,感觉对不起他。”

明镜出版过一些这类书籍,但是亏得一塌糊涂,甚至一度面临生存危机。书稿被拒出版后,有的作者告诉何频:“这本书是我一生的价值体现了。”有的痛斥:“看来你们还是唯利是图的商人!”

何频坦言,他有时不得不从商业角度来量,但是从明镜出版社的风格中也可以窥视到他个人的理想主义。“实话实说,我对明镜最大的期望就是能生存下去,而不是发达起来,”何频解释,“明镜几十年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政治基金,没有吸纳过任何商业投资,完全靠出版物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保持明镜出版社的独立新闻出版者的角色和风格。”

外界关於明镜出版社的传言不断,曾有人称其背后的资金支持不明,有政治背景等,但何频本人之前对此并未明确作出表示。

何频14岁时在湖南当工人,17岁进入电台当记者,1986年到深圳某报当新闻部主任,20岁刚出头,移民到美国,担任台湾《中国时报》的主笔,后来创办了明镜出版社和多维新闻社。他表示,办这个出版社,他的理想就是要搭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料库”。

“北京对我很宽容,很客气,我从来没遭到过什麽压力和骚扰。”何频介绍,自从明镜出版社与多维网名声大震后,北京方面顶多派人请他吃顿饭,客气地咨询一下所要出版书籍的状况。与众多内地官员交流后,何频感觉到,他们在私下交流时的思想开放程度远超过许多海外华人。

近年来,海外有众多评论指明镜与多维路线日趋温和,何频直率地笑着说:“我们湖南人嘛,脾气就是这样,你对我这麽客气,我反而要自律一点喽!可以说这是明镜出版社、多维网走温和路线的一个背景之一。其实我不是想扮演一个政治反对派的角色,而是想搭建一个表达多种声音和视角的平台。”

他透露,中共有一些领导人在写回忆录,有的已与明镜接洽,希望合作,明镜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会放在这方面,推出一系列高品质的回忆性着作。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