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生活专稿/作者:丹青)认识王春杰很久了,当时多伦多笛子吹得好的人屈指可数,他是印象最深的一位。
王春杰笛子吹得好,个性也鲜明,绝非那种缺乏主见、随波逐流,靠混社区“乞食”之辈。多年来他既和其他艺术家组织室内乐活动、也出席了社区文艺演出,还应邀在国内音乐厅表演,甚至不怕放下身段在地铁站吹笛。
那年头,但凡搭乘多伦多公交的人,都很容易在不同的地铁站听到他那悠扬的笛声。与有些国内知名的艺术家羞于在地铁站表演相比,王春杰在那里把竹笛吹得非常享受、声情并茂,那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好像就是国内的高级音乐厅,乘客留下的“打赏“仿佛就是乐评人对王春杰音乐和笛艺的肯定。
提到王春杰,有一件往事很能说明他的个性。那是若干年前,有一场社团活动邀请他当表演嘉宾,当他在台上吹出那优美的笛声时,台下一众社团人士、政客们却在觥筹交错、大快朵颐、高声喧哗,鲜有人认真听他的演奏。美妙的笛音就这样被淹没在对艺术家不尊重的喧哗声中。
如果换了别人,也当没事,忍一下就过去了。谁知王春杰不客气,果断放下笛子,全场宾客顿时肃静,不解地望着台上,王春杰字字铿锵地告诉那些不顾音乐家台上演奏,在台下自说自话的人:要尊重音乐、尊重艺术。说完这番话,笛音才再度响起。事后我问王春杰:如果台下那些人不听劝继续老样子,你怎么办?他的回答是:那我就离场!
为艺术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王春杰终于在9月23日开独奏音乐会了,他的演出已听过多次,对那些名曲也不陌生,但听他的独奏音乐会还是首次。与室内乐组合演出、社区文艺活动客串不同,开独奏音乐会不是拍拍胸脯就可以成事的,必须有大量的曲目储备,有足够的技巧掌控能力和体力,还要有相当的信心。
所以听到这消息,难免为这位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捏了把汗。所幸的是,在9月23日晚上的将近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上,王春杰的表现非常圆满,全场的9首笛子曲,可以说是首首动听、曲曲精彩,让观众既见识了他的笛艺,也欣赏了中国大江南北的笛子音乐及赖以生存的民族土壤的风情。
都说中国有十大笛子名曲,在王春杰的独奏音乐会上,他就演奏了其中的四首,分别是《春到湘江》《牧笛》《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他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其它曲目,如《秦川抒怀》《春到拉萨》《大青山下》等也都是中国笛子音乐宝库中的精品。
作为中华民族乐器,竹笛与西方长笛相比,虽然有音域广度、稳定性不足的局限,但竹笛也有声音来自于天然竹子、手指直接按音孔而非借助按键以及舌头控制和吐气变化多端、细节更丰富的特点。因此与竹笛的自身特点相得益彰,中国历史上也产生了无数颇具难度、动听又流传广泛的笛子曲目,有的还被改编成其它乐器版本。
王春杰从10岁就开始学笛,他与笛子结缘已有半个世纪之久,由于他并未因为名成功就而止步,所以笛艺一直在精进之中。在9月23日晚上City Playhouse theatre的舞台上,他把笛子演奏中的颤音、上下滑音、抖音、打音、单吐、双吐、花舌等技巧运用得娴熟于胸、毫无破绽。
除了技巧之外,他对音乐感情的理解和细节处理上也是把握精准、恰到好处,在舞台上的放松程度几乎进入了自由无我的音乐世界。
如果说音乐家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对音乐内容的诠释和高超技艺的话,那么声音传到观众耳里,就是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意境、融为一体的感动。就个人而言,当晚最能触动内心的曲目是《秦川抒怀》的宽广粗犷,《春到拉萨》绿意盎然的,《大青山下》的热情奔放,《春到湘江》的碧波烟云。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春到湘江》,这首乐曲描述了湘江两岸的春色美景和对未来的憧憬。音乐中既有春天来临时的激荡之情,又有碧波荡漾、烟雾迷漫的湘江美景,还有湖南花鼓戏音乐的影子。整首乐曲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颤音、滑音等技巧在演奏中大量运用。
对于这样一首意境美、难度高、好听悦耳、引人遐想的曲目,王春杰演奏得拿捏自如、炉火纯青,气息、指法、装饰音运用堪属一流,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听他吹这首名曲,但这次是最满意的!
音乐是人类最好的精神伴侣之一,中华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笛子音乐又是传统中的传统。王春杰的独奏音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这与担任伴奏的由梁二黑博士指挥的华人艺术家中心爱乐乐团的付出分不开。
中国竹笛与西方弦乐、管乐、打击乐的“化学”作用成就了这台精彩的演出。人世间什么争执都是云烟,只有音乐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