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15/西藏,那不算遥远的记忆(续)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海子)时间如大昭寺绕街路上的转经筒一样飞快地转动,弹指挥间,我已远离点燃太阳的圣地20年余年。但心灵却没有因时间的侵蚀,失去那撞击灵魂的震慑。

**飘在风中的祷文

八、九月份的拉萨是阳光明媚的城市,天总是蓝蓝的,有薄丝一样的几片云远远的挂在天边。一天傍晚,我和同事从住宿的招待所租了两辆自行车,开始了郊游拉萨河的征程。在远离拉萨河上的一座小桥时,我们似乎看见桥上开满了鲜花,但当骑近一看原来却是悬挂着的经幡。无论骑到哪里都有随风飘扬、色彩斑斓的经幡落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连那正在马路上行驶的车辆都挂有经幡。

悬挂经幡是藏族民间传统的一种祭祀文化,传承历史久远。经幡,外形酷似五彩旗,但绝不是专门用来美化环境的,而是为了祈求福运兴昌、消灾灭殃。这种祭祀文化,又跟佛教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在西藏佛教寺院的殿堂中,都可看到垂悬有许多色彩艳丽的巨型经幡。

这些经幡“五彩缤纷”,其颜色都有固定的含意。一般认为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千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

经幡就其外在形式来讲,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一种是由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的蓝白红绿黄五色方块布组合在一起的经幡,它们一块紧接一块地缝在长绳上,悬挂于两个山头之间,这种经幡常见于人烟稀少的高山上。

第二种经幡是一条三五米长的狭长布条,其颜色是单一的,或白或红。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布条的一侧缝接在一根粗长的经杆上,插立在庭院前,这种经幡多半见于工布林区地带。

第三种经幡:五块蓝白红绿黄色的星火无字幡条和一块单色镶边的主幡方块布,上面印有佛陀教言和鸟兽图案,这些幡条布分别系挂在柳树枝杆上,成为经幡。这种经幡在古城拉萨的民居楼顶上随处可见。

与风共舞的经幡实际上是一种印在布面上的版画作品,是藏族同胞寄托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和壁画、岩画、玛尼刻石一样,不仅有宗教意义,还具有艺术价值。在浩浩宇宙、茫茫大地中,经幡作为沉积的藏族民间祭祀文化,以它丰富多彩的形式,留下藏传佛教文化的历史印痕,并向世人展示着广阔而神秘的世界。

**刻在石上的膜拜

在色拉寺的后山上及去往甘丹寺的路上,我们还看到许多大半人高的玛尼堆。玛尼堆是一堆不动的经文。藏族同胞将经文的一段或六字真言,或佛像刻在石头上,放在路旁,日积月累而成堆,其中以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头最多,故称为玛尼堆。有的一块石头上面、四周刻得密密麻麻,其雕琢之精细令人钦佩。藏族同胞们每经过一个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丢一颗石子就等于念诵一遍经文。玛尼堆随处可见,喇嘛庙附近有,神山下有,圣湖畔有,一座座玛尼堆连起来,成这一堵堵长达上百米、大半人高的玛尼堆。

较大一点的玛尼堆中间有时会立有一根神柱,神柱上会有挂着经幡,经幡上也写有经文,玛尼堆上悬挂的经幡随风摆动,每摆动一次就是向上天传送一遍经文。玛尼石上雕刻着佛像,是应死者亲属要求为超度死者亡灵而刻的,每当有阵风吹过,就等于替死者念了一遍度亡经。

尼玛堆年复一年地增高,经幡一年几度地更新。经幡上印的和经板上刻的、转经筒里藏的、香客口中念的一样,都是那常读常新的著名六字真言:音译为“嗡玛尼呗咪哞”。转经的人必须按照特定的方向绕过玛尼堆,这和转经的路线是一致的,都是顺着时针进行的,这也是太阳运行的方向。

藏族同胞崇拜山石,崇拜雪山、因那是神的所在。所以西藏盛行的玛尼堆不论大小外观形似山丘,模拟山形。玛尼堆是构成西藏高原宗教氛围的重要环节,玛尼堆也称“十万经石”堆,是人为的神圣所在。人们周而复始地围绕它旋转,成为民间简易的礼佛朝拜场所。

玛尼堆在西藏的历史悠久漫长,是藏族思想和情感的产物。它源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其承载的意蕴及外部形式虽然渗人佛教的内容,但其根本意蕴是表达对神的敬意。

**轮回重生的仪式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藏族的一种古老风俗,也是藏族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一个人死后被背上天葬台,把身体的全部奉献给大自然中的鹰鹫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对于天葬,藏族同胞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拉萨市内唯一的天葬台就位于色拉寺背后的山坡上,一块仿佛是天外飞来的巨石平平地落在哪里。巨石的表面磨出一道道三四寸深、一二尺长的浅沟,石台上还有大如锅、小如碗的石臼形状的深坑几十个,那是因天葬长期使用而形成的。

我和朋友清晨4点多钟起床,直奔色拉寺,从寺后的山坡上爬向峰顶,俯视半山腰上的天葬台。当青烟袅袅升空,张着巨大翅膀的鹰鹫从山谷里,从山颠上,从天边,从各个方向,一只一只,从我们头顶的天空掠过,降落在天葬台旁的山坡上。

天葬师在天葬台上打开裹尸包,将尸体脸朝下置于天葬台上,把死者的头部弯到膝盖处,使之蜷曲如初生婴儿状,这是为了让死者能以新生儿的姿态进入新的轮回。第一刀落在背上,先竖三刀,后横三刀肢解四肢,割成小块,取出内脏,待这些处理停当,天葬师就向周围的鹰示意。得到天葬师的招呼,鹰鹫纷纷上前,不多时,所有的肌肉和内脏都被子吃得干干净 净。天葬师再把余下的骨头砸碎,拌以糌粑,捍成团团,并把地上的血水粘干扔给鹰鹫,直到天葬台上干净无遗。才预示着死者的灵魂已归天或转世了。

天葬有其自然特定的程序。藏族同胞去世后,遗体用白色氆氇裹上,放在屋内的一角停尸三五天,并需请喇嘛从早到晚念经,超度死者的灵魂。而后择吉日(以星期一、三、五、六居多)在死者家人的陪同下,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并且背尸人要一直将尸体背到天葬台,不能回头和中途落地。

在天葬台上,天葬师先点燃烧起松柏香堆,向远近山中的鹰鹫们发出信号,待喇嘛或自己击鼓吹号诵经完毕,便开始支解尸体。因天葬师一定要在太阳升起之前结束天葬仪式,一般送死者上天葬台的时辰多选择在清晨四至八时太阳未升起之前。

天葬仪式完成后,代表死者家人的陪同人,便拿出早已备好的酒肉、茶等食品慰劳天葬师,以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天葬师,藏族同胞称呼为“刀登”,是西藏地区一种特殊的职业。一名称职的天葬师必须精于人体解剖学,有足够的勇气处理无常的生命,同时又有一颗悲悯的心,能为死亡的灵魂唱经超度。

西藏天葬习俗的形成,同古代藏族的原始宗教及佛教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中布施是信徒的标志之一,布施中的最高境界就是舍身,佛经中就有“舍身饲虎”的动人故事,况且按照佛教教义,人死之后,灵魂离开肉体进入新的轮回,尸体就成了无用的皮囊,死后将尸体喂鹰鹫,也算是人生的最后一次善行,而死者灵魂则在彩云间的极乐世界等待轮回重生。

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认识,藏族的天葬习俗则是游牧经济的产物。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的藏族牧民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这里山石层叠,非常荒凉,而且一年当中积雪封冻的时间较长,又缺少掘地的工具,难于土葬。又因树木稀少,难以棺葬。又因这里的河床低浅,水流湍急,不宜水葬,所以因地制宜,采用了外界认为神秘的天葬形式。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