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阳市由来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
概况
莱阳市位于山东省东部,胶东半岛中部,临黄海丁字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1′-120°59′12〞,北纬36°34′10〞-37°9′52〞。东临海阳市,西接莱西市,北界栖霞、招远两市,南邻即墨市,东南隅濒黄海丁字湾。东西最大横距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2003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城厢街道,邮编:265200。代码:370682。区号:0535。拼音:Laiyang Shi。
政区人口
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公里。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7.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男女性别比104.83∶100,人口出生率?5.57‰?,死亡率6.78‰,自然增长率-1.21‰。有少数民族28个,1213人。
经济
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1.6%。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72亿元,增长3.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1.69亿元,增长17.7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18?亿元,增长16.63%。三次产业比重为16.9∶49.4∶33.7。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9.56亿元,比上年增长40%。实现财政总收入6.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4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52亿元,比年初增加4.9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9.89亿元,比年初增加9.98亿元。
农 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7.93亿元,增长4.37%。农业增加值11亿元,增长-2.8%。粮食总产28.8万吨,比上年增长-2.96%;油料总产7.98万吨,增长10.99%;水果总产22.98万吨,增长5.46%;蔬菜总产96.77万吨,增长6.53%。肉类总产4.07万吨,禽蛋总产8.08万吨,奶类总产6.06万吨。水产品总产2.1万吨,增长10.5%。全年造林16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2%。全市农机总动力68.2万千瓦,增长1%。
工 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5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4.26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实现出口交货值30.64亿元,增长38.33%。产品销售率达96.97%,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6.51亿元,增长32.28%;实现利润23.36亿元,增长92.7%;实现利税29.96亿元,增长8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0.20,比上年提高11.35个百分点。
建设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2%;更新改造投资1.23亿元,增长?34.1%?;房地产开发投资4.3亿元,增长82%。资质四级及以上建筑企业44家,实现增加值30361万元,增长-33.2%。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7个,完成投资额7491万元,增长20.3%。
交通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448.9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519.1万人、2789.63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06%和-0.05%。公路货物运输量889.6万吨、周转量229.23万吨公里,分别增长8.9%和21.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0855万元,增长2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1476万元,增长16%;邮政业务总量3928.08万元,增长16%。年末互联网用户达到7243户。
贸易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6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城乡商品交易市场80处,成交额25.3亿元,同比增长0.3%。实现进出口总额4739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出口41654万美元,增长25.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71个,合同外资额58776万美元,增长68%;实际利用外资18501万美元,增长44.3%。主要旅游景点有蚬河公园、宋琬故居、万亩梨园、沐浴库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5%;实现旅游总收入19800万元,增长10%,其中外汇收入8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高等学校1所,在校生1.6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1.06万人;普通中学52所,在校生8.36万人,其中义务学段在校生6.47万人;小学146所,在校生3.99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9项。专利申请量98件,比上年增长13%;授权专利6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4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32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4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808张,卫生技术人员2593人,其中医生1200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537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6.08%;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325元,增长18.89%;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7.17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7084,增长24.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51元,比上年增长15.7%;生活消费支出2569元,增长3.38%;人均居住面积16.12平方米。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2300人,比上年增长17.4%;其中城镇800人,增长100%;农村1500人,增长0%。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6个,床位600张,收养300人。社会福利企业15个,安置残疾人员420人。
行政区划
莱阳市辖4个街道、14个镇:城厢街道、古柳街道、龙旺庄街道、冯格庄街道、沐浴店镇、团旺镇、穴坊镇、羊郡镇、姜疃镇、万第镇、照旺庄镇、谭格庄镇、柏林庄镇、河洛镇、吕格庄镇、高格庄镇、大夼镇、山前店镇;以及莱阳经济开发区。
历史沿革
因地处莱山(今旌旗山)之阳,故称莱阳。县在昌水之阳,汉因名昌阳,五代唐讳昌,改莱阳县。《汉书·地理志》:“县在莱山之阳,故名也。“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明代,莱阳县城划为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6个坊;乡村划为14个乡,辖135个。清初,全县区划与明代相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将莱阳东部3个乡划归海阳县,将5个社划归宁海州(牟平),时县城仍为6个坊,乡村为11个乡,辖100个社,后调为98个社。民国初期,全县区划与清末同。1930年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1934年11月,废区制,全县划为20所乡农学校。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撤销乡校,将全县划为10个区,辖7个镇、114个乡、1587个村。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在原国民党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政权。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行署将莱东划为12个区。1945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为莱东县政府。此时,莱东县划为12个区,辖428个村,五龙县划为10个区,辖363个村,此区划直至新中国成立。
1950年3月,莱东、五龙两县合并成为新的莱东县,6月莱东县改称莱阳县,时仍沿用合县前的区制,共22个区,即旌旗区、龙门区、磊山区、富水区、赤山区、小平区、鹤山区、望石区、陶漳区、白龙区、唐河区、城关区、万第区、大夼区、羊郡区、穴坊区、埠西区、姜山区、泽口区、野头区、团旺区、姜疃区。
1952年3月,撤销磊山区、唐河区、鹤山区,同时区下设乡,全县划为19个区、185个乡。
1956年3月,撤销富水、大夼、埠西、泽口、野头和望石6个区,并将姜山区的全部和埠西区的10个乡划归莱西县。莱西县将苗家区的全部及河头店区、渚河区的5个乡划归莱阳县,新组铎山区。此时全县辖13个区,154个乡。是年7月,撤销区制,全县划为30个乡、5个镇。
1958年8月调整为23个乡。9月,又将23个乡镇改建为23处人民公社。10月莱西县合并入莱阳县,全县设45处人民公社,12月调整为32处,1959年3月有调整为23处。
1962年1月,莱阳、莱西分治,莱阳划为12处人民公社,5月增划出9处人民公社,12月又增划出3处。时全县划为城厢、谭格庄、西留、榆科顶、柏林庄、河洛、沐浴店、石河头、山前店、冯格庄、泉水、纪格庄、赤山、照旺庄、万第、禄格庄、姜疃、大夼、团旺、中荆、高格庄、穴坊、羊郡、躬家庄24处人民公社。
1980年1月,将纪格庄、泉水、禄格庄公社分别改称为龙旺庄、古柳、吕格庄公社,时辖782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同时新增设岚子、前淳于两个乡,全县划为9个镇17个乡,辖783个行政村。
1987年4月,莱阳撤销设市后,行政区划未变。
1988年7月7日,撤销城厢镇、古柳镇,分别以原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厢、古柳2个街道办事处。1989年4月(可能是正式撤镇设立街道的时间),将城厢、古柳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1993年4月,柏林庄撤乡设镇。7月,将城厢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和平、北郝格庄、盖家疃3个村和古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东赵疃、四真庄、留衣庄3个村划出,成立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0月,照旺庄撤乡设镇。12月,冯格庄、吕格庄、山前店撤乡设镇。 1993年9月15日,撤销照旺庄乡,设立照旺庄镇;撤销柏林庄乡,设立柏林庄镇;撤销吕格庄乡,设立吕格庄镇;撤销冯格庄乡,设立冯格庄镇;撤销山前店乡,设立山前店镇。
1994年4月,中荆撤乡设镇。1995年2月,谭格庄撤乡设镇。5月,大夼、高格庄撤乡设镇。 1995年1月23日,撤销谭格庄乡、中荆乡、大夼乡、高格庄乡,设立谭格庄镇,中荆镇、大夼镇、高格庄镇。
1997年3月18日,撤销河洛乡、榆科顶乡、前淳于乡,分别设立河洛镇、榆科顶镇、前淳于镇(鲁政函民字[1997]11号)。3月,榆科顶撤乡设镇。5月河洛、前淳于撤乡设镇。
1999年3月16日,撤销赤山乡、西留乡,设立赤山镇、西留镇(鲁政函民字[1999]7号)。4月,西留、赤山撤乡设镇。
2000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3个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78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莱阳市总人口897681人;辖2个街道、21个镇、3个乡,各乡镇人口: 城厢街道 148907 古柳街道 55189 沐浴店镇 23487 团旺镇 35533 穴坊镇 42445 羊郡镇 27752 姜疃镇 33950 万第镇 33236 龙旺庄镇 39404 榆科顶镇 23399 西留镇 20941 谭格庄镇 31152 柏林庄镇 31382 河洛镇 26302 冯格庄镇 31869 吕格庄镇 27660 中荆镇 33144 高格庄镇 32636 前淳于镇 18696 大夼镇 33084 照旺庄镇 34703 赤山镇 27062 山前店镇 31106 躬家庄乡 16568 岚子乡 19470 石河头乡 18604
2000年12月19日,(鲁政函民字[2000]80号):撤销中荆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团旺镇;撤销榆科镇、石河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沐浴店镇;撤销躬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穴坊镇;撤销岚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姜疃镇;撤销前淳于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照旺庄镇;撤销赤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万第镇;撤销西留镇,将其行政区域入谭格庄镇;撤销龙旺庄镇,以原龙旺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龙旺庄镇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1月,莱阳市进行全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中荆、岚子、前淳于、赤山、躬家庄、西留、石河头、榆科顶8个乡镇,同时将龙旺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2001年6月,将冯格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2001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共78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3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9.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城厢、古柳、冯格庄、龙旺庄4个街道办事处及团旺、沐浴店、穴坊、姜疃、照旺庄、万第、谭格庄、羊郡、高格庄、大夼、山前店、河洛、柏林庄、吕格庄1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
参考资料:
1.http://www.yantai.gov.cn/cn/content/county_economy/gm/index_laiyang.jsp
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2818623
莱阳行政区划延革史
明代,莱阳县城划为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6个坊;乡村划为14个乡,辖135个。清初,全县区划与明代相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将莱阳东部3个乡划归海阳县,将5个社划归宁海州(牟平),时县城仍为6个坊,乡村为11个乡,辖100个社,后调为98个社。民国初期,全县区划与清末同。1930年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1934年11月,废区制,全县划为20所乡农学校。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撤销乡校,将全县划为10个区,辖7个镇、114个乡、1587个村。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在原国民党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政权。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行署将莱东划为12个区。1945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为莱东县政府。此时,莱东县划为12个区,辖428个村,五龙县划为10个区,辖363个村,此区划直至新中国成立。
1950年3月,莱东、五龙两县合并成为新的莱东县,6月莱东县改称莱阳县,时仍沿用合县前的区制,共22个区,即旌旗区、龙门区、磊山区、富水区、赤山区、小平区、鹤山区、望石区、陶漳区、白龙区、唐河区、城关区、万第区、大夼区、羊郡区、穴坊区、埠西区、姜山区、泽口区、野头区、团旺区、姜疃区。1952年3月,撤销磊山区、唐河区、鹤山区,同时区下设乡,全县划为19个区、185个乡。1956年3月,撤销富水、大夼、埠西、泽口、野头和望石6个区,并将姜山区的全部和埠西区的10个乡划归莱西县。莱西县将苗家区的全部及河头店区、渚河区的5个乡划归莱阳县,新组铎山区。此时全县辖13个区,154个乡。是年7月,撤销区制,全县划为30个乡、5个镇,1958年8月调整为23个乡。9月,又将23个乡镇改建为23处人民公社。10月莱西县合并入莱阳县,全县设45处人民公社,12月调整为32处,1959年3月有调整为23处。1962年1月,莱阳、莱西分治,莱阳划为12处人民公社,5月增划出9处人民公社,12月又增划出3处。时全县划为城厢、谭格庄、西留、榆科顶、柏林庄、河洛、沐浴店、石河头、山前店、冯格庄、泉水、纪格庄、赤山、照旺庄、万第、禄格庄、姜疃、大夼、团旺、中荆、高格庄、穴坊、羊郡、躬家庄24处人民公社。1980年1月,将纪格庄、泉水、禄格庄公社分别改称为龙旺庄、古柳、吕格庄公社,时辖782个生产大队。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同时新增设岚子、前淳于两个乡,全县划为9个镇17个乡,辖783个行政村。1987年4月,莱阳撤销设市后,行政区划未变。1989年4月,将城厢、古柳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1993年4月,柏林庄撤乡设镇。7月,将城厢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和平、北郝格庄、盖家疃3个村和古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东赵疃、四真庄、留衣庄3个村划出,成立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0月,照旺庄撤乡设镇。12月冯格庄、吕格庄、山前店撤乡设镇。1994年4月,中荆撤乡设镇。1995年2月,谭格庄撤乡设镇。5月大夼、高格庄撤乡设镇。1997年3月,榆科顶撤乡设镇。5月河洛、前淳于撤乡设镇。1999年4月,西留、赤山撤乡设镇。
2001年1月,进行全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中荆、岚子、前淳于、赤山、躬家庄、西留、石河头、榆科顶8个乡镇,同时将龙旺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是年6月,又将冯格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至2001年12月,全市辖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4个镇、184个行政村。
http://www.laiyang.gov.cn/aboutly/lygk/yg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