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6/加拿大历史 059 – 阿弗洛之剑

上文《维和行动》咱们说过穿加拿大管线项目让自由党付出了代价,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cd_howe

阿尔伯塔发现了石油后,就需要为石油找个市场,最方便的途径当然是出口美国西部。那加拿大东部需要石油怎么办呢?东部买临近美国的石油好了。但是“总长”豪不这么认为,豪在圣洛朗内阁中权力很大,因此落下个“总长”(minister of everything)的名号。豪总长认为应该修一条石油管线,把西部的石油输往东部的工业区,减少对美国石油的依赖,这也是保持加拿大独立自主的一项举措。

这本是一个好的想法,然而大家也知道民主体制效率低下,议会里反对党不停地制造麻烦。为了赶在最后期限前得以通过,自由党利用规则,在国会中一再引用停止辩论条款,迫使议会对项目不加修改地通过了。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了这件事,本来加拿大人对管线建设也好,拉美国资本进来也罢不是那么上心,但是对自由党耍花招感到厌恶。那些议员都是我们选出来的代表,你不给他们解释清楚征得同意就糊弄过去,你自由党是不是执政多年有些飘飘然了?开始独断专行罔顾民意了?我们就是要用选票让你们知道知道谁才是国家的主人。

1957年大选来临,反对党保守党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说自由党粗暴践踏民主,豪是美帝国主义走狗。虽然豪的确生于美国,但是为加拿大做出巨大贡献,带领加拿大从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就是这个大管线项目,虽然也引入了美国资本,但目的却是为了增强加拿大的独立自主。然而资产阶级政客不管那套,反对党就要挑刺,1957年选举来临的时候自由党为此付出了代价,只是圣洛朗还嘴硬说“他们只是看我们看烦了”,显然是输得很不服气。随后不久圣洛朗宣布退休,把自由党的大旗交给了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斯特•皮尔逊。也不怪圣洛朗不服气,自由党只是以105席对保守党的112席位惜败,两家都没能过半,保守党也是拉来一个小党才得以组成少数政府。

自由党下台保守党领袖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出任总理,这个迪芬贝克草根看的几本书对他评价不一,褒奖者说他是二十世纪最受欢迎的总理之一,贬斥者称之志大才疏、大忽悠等等等等,后者倒是道出来一个事实,迪芬贝克口才好善于演讲,这为他带来极高的人气,据说受欢迎程度只有现任总理小土豆的爹地老土豆能相提并论。

迪芬贝克生于安大略省,小时候随父母搬到了萨斯卡彻温。父亲是德国移民的儿子,母亲是苏格兰人后裔。打小迪芬贝克就对政治感兴趣,喜欢看历史书和人物传记,八九岁的时候告诉母亲,说有一天他会成为加拿大总理。母亲说这怎么可能?一个草原省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机会?结果证明母亲错了。作为草根阶层的代表,迪芬贝克来到渥太华。在成为保守党一把手之前,迪芬贝克有过两次竞选保守党领袖失败的经历,不屈不挠的迪芬贝克,终于迎来了成为总理的一天。

迪芬贝克上台的时候战后的繁荣开始降温,失业率有所上升。见此情形反对党领袖皮尔逊以为机会来了,说保守党干脆下台算了,把权力交回给“更有经验”的自由党,迪芬贝克马上宣布解散议会,重新举行选举。

现在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皮尔逊对阵迪芬贝克,您觉得谁会赢?答案是迪芬贝克。这是一个电视开始进入家庭的时代,电视上迪芬贝克充分展示了自己口若悬河的雄辩才能,相形之下显得笨拙招架不住的反而是皮尔逊。迪芬贝克善于利用蛊惑人心的言语引领公众,比如他说:“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加拿大!”这个崭新的加拿大是个啥样子?伟大复兴?加拿大梦?还是别的什么?这些东西谁也搞不清,但是听起来好激动人心哟。皮尔逊和自由党因此被打得大败,1958年迪芬贝克的保守党赢得了空前的胜利,在魁北克也拿下了大胜,杜普莱西斯的民族联盟也力挺保守党。保守党一共拿下208席,只给自由党留了49席,新民主党的前身合作联盟CCF都有8个席位。

前面说了迪芬贝克这么多的说,下面说说他的做。律师出身的迪芬贝克上任后首先做了这么几件事,提高了老年金,增加了给农民的小麦补贴,还跟美国签订了北美防空协议(North American Air Defense),将加拿大同美国的防空体系整合起来。当然这“整合”肯定在美国的主导之下,于是自由党立马跳出来指责说,看看到底是谁卖国?这是上赶子去卖国卖给美帝国主义。所谓的民主,就是不断地互相挑刺,一点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都没有。

其实迪芬贝克哪里是爱美国?迪芬贝克更喜欢的是加拿大的母国英国好不好?当上总理后的1957年,迪芬贝克出席英联邦首脑会议的时候,提议把从美国进口的15%转到英国。这个建议让美国人目瞪口呆,说你加拿大签署了1947年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这样做可是违反关贸总协定的行为。这个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是增加国际贸易,打开国际市场,帮助避免1930年代的大萧条。按照关贸总协定的要求,一个国家不能随意给另外一个国家优惠,除非加拿大能跟英国搞一个“自由贸易区”,但那这样的话恐怕就要改写加拿大的贸易规则了。

当时英国的哈罗德•麦克米伦(Harold Macmillan)政府正在谋求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加拿大的建议并不感冒,倒也提了个自由贸易方案,加拿大又不能接受。迪芬贝克担心英国加入欧共体会影响加拿大的出口,提出母国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英联邦上,而不是加入欧共体。后来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想法,被法国总统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一票否决掉了。迪芬贝克这一通折腾下来啥事儿也没办成,倒把美国人给结结实实得罪了一把,人说迪芬贝克想一出是一出也不无道理。

不过有一件事迪芬贝克倒是干成了,干成的是件挨骂的事儿,那就是取消了“箭”式战斗机计划。

话说还在圣洛朗执政期间,加拿大政府给予阿弗洛公司(Avro)一项合同,请阿弗洛为加拿大设计开发一种先进的战斗机,这就是CF-105“箭”式战斗机计划。箭式战斗机设计用来拦截飞过北极上空的苏联轰炸机,设计指标堪称当年最为先进。阿弗洛也不负厚望,把这种战斗机给研制出来,当然代价就是超级昂贵,像加拿大这样一个中等强国就承受不起了。当然也是加拿大国家体制不济,缺乏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同样体量的社会主义国家承担下来完全不是个事儿。既然加拿大自己装备不起,就想卖给外国比如美国。美国人多狡猾呀,说你们别自己搞了买我的吧,要飞机有飞机要导弹有导弹随便你挑,迪芬贝克政府一想就让箭式飞机下马了。

1959年2月20日箭式战斗机项目正式取消,那个日子直到现在仍是加拿大爱国者心中最黑暗的一天。受到沉重打击的阿弗洛公司解雇了14,000名员工,随后美国公司把这些经过良好培训的技术人员一锅端走,加拿大人才大量流失,以后再也没能自己设计制造战斗机了。

试飞中的箭式原型机被销毁,预生产型也被销毁,为啥要这么快地毁掉制成的飞机,到现在依然是个谜,也产生出无数的阴谋论。

迪芬贝克这个决定做的对吗?大多数历史学家认可他的做法,但是加拿大的爱国者可不这么看。他们说迪芬贝克毁掉的不仅仅是一种战斗机,毁掉的是整个加拿大的航空工业。迪芬贝克表面看起来反美,实际上就是他帮着美国摧毁了加拿大的独立性,让加拿大更加依赖美国的技术,箭式战斗机成为加拿大科技被出卖给美国的一个标志。争议一直在持续,直到现在也没停止,经常会有人说“如果……”

其实自由党也准备取消箭式战斗机计划,如果他们赢得大选连任的话,他们也会这么干。但是既然是迪芬贝克在台上,这个屎盆子必须要扣在他的头上,管他这个决定做得对是不对。

箭式战斗机下马,防空还是需要武器,于是加拿大只好购买美国的战斗机和波马克(Bomarc)地对空导弹。美国的波马克导弹设计搭载核弹头,这触动了很多加拿大人的敏感神经,特别是一些女性的神经。1960年5月,《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专栏作家洛塔·登普西(Lotta Dempsey)敦促妇女们出来反对。

“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不讨厌战争和杀戮的女人……,这就是我们的力量。”

一个月后在多伦多,一个名为女性之声(Voice of Women)的反核组织诞生了。

“如果加拿大部署了核武器,我们将成为美国的卫星国……加拿大公众必须反对这个行动。”

反对党领袖莱斯特·皮尔逊的夫人也是这个组织的名誉成员,皮尔逊在议会里领导了反对核武器的斗争。压力之下的迪芬贝克宣布了他的决定:加拿大将保留波马克导弹,但不装核弹头。

这个决定立刻引来一通嘲笑,一些加拿大人说这就像有枪而没有子弹,盟友们则批评说迪芬贝克违背对盟友们的承诺,接下来迪芬贝克面对的将是什么呢?请看下篇《古巴导弹危机》。

作者:永远的草根
yongyuandecaog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