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是个野蛮时代,纳粹德国系统地屠杀犹太人、吉普赛人和同性恋者,数量只比共产主义统治下的苏联少。
很不幸的是,当欧洲的犹太人最需要庇护的时候,西方世界却对他们关上了大门,加拿大对此也是漠不关心,甚至更加置身事外。用历史学家埃尔文•阿贝拉(Irving Abella)的话说就是,加拿大政府精心设计了一套制度把犹太人拒之门外。看一下希特勒当政期间(1933-1945)各国接收犹太移民的数字:美国200,000人;大英帝国195,000人,其中125,000人去了英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阿根廷接纳50,000人;巴西接纳27,000,而加拿大接收的仅仅不到5,000人。这样一对比,显然阿贝拉说得蛮有道理。
这个令人惊愕的数字跟麦肯齐金的政策密切相关,咱们前文说过,金倾向于孤立主义,就是要尽量把不安定的因素排斥在外,不要受“东方歪风”的影响,特别是那些犹太人。因此金的移民政策,给从纳粹德国的迫害下逃出来的难民进入加拿大制造了种种麻烦。不过这样的政策在当时的加拿大也是有群众基础的,反犹在加拿大同样根深蒂固,特别是在给予金最大支持的魁北克省。
今天您要是跟的魁北克民族主义者说他们历史上反犹,他们肯定不愿意承认。可事实上,号称“现代魁北克精神导师”的阿贝•格伦克斯(Abbe Groulx)神父,就在民族主义的报纸《敬意》(Le Devoir)上,指称犹太人是“拒绝被同化的种族”。加拿大的法西斯领导人阿德里安•阿坎德(Adrien Arcand)就是魁北克人,虽然战争一开始阿坎德就被抓进了监狱,但是对犹太人的敌意并没有因此减少。魁北克是毕竟天主教的魁北克,而犹太人信仰的是犹太教。像麦吉尔大学这样的大学,仍然对犹太学生进行名额限制,圣让巴普蒂斯特协会还向联邦政府递送了有127,000人签名的请愿书,要求限制犹太人,在多伦多犹太家庭在公共场所也会受到袭击。
但比起针对亚洲移民的歧视来说这些就都算不得什么了,在西海岸生活的亚裔移民遭受了加拿大历史上最恶劣的歧视。英属哥伦比亚驱逐亚裔联合会(BC Asia Exclusion League) 宣称要发起一场为“白人加拿大”而战的活动,在温哥华煽动种族骚乱。报纸也加入了号召防止“黄祸”的战团,加拿大政府1923年就通过《移民法案》(Immigration Act)向华人征收了人头税,有效地阻止了更多华人移民加拿大。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后,加拿大立即向日本宣战。在加拿大国内,因为愤怒和恐惧,长期积蓄起来的种族主义情绪转嫁到了日裔加拿大人身上。在西海岸的议员的压力下,麦肯齐•金宣布加拿大政府要把日本人的后代从西海岸驱逐出去,任何胆敢违抗的人都将被逮捕,“从落基山脉到大海不能有日本人!”
到1942年12月22,000个男女老幼被逐往内陆,这些人中75%出生在加拿大。他们夜里就被叫了起来限令24小时内离开,不准带走任何财产就被扔进了集中营,没有任何应有的司法程序。日本后裔并不是唯一遭受这种“礼遇”的,还有660个德国人和480个意大利人也被关押起来。一半以上的日本家庭被送到了英属哥伦比亚内陆临时搭建的城镇,其实也没啥城镇,就是难民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Internment Camps
疏散只是行动的第一步,他们离开后,他们的房子、生意、渔船和家庭财产都被政府没收充公拍卖,这一下子让政府机构大发其财,利润……,您说抢劫还能不是暴利?
当然不是了,没看高速收费站都能亏损吗?
…… 和谐,和谐。
此时战争结束了您可能会想,日本都投降了那些集中营里的日本人该放出来,让他们回家了吧?哪里?就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麦肯齐金宣布要成立一个“忠诚委员会”,来审查一下这些日裔加拿大人,看看到底谁是真心忠于加拿大的,“不忠心”的都给我滚回日本去!结果有4,000多日裔加拿大人因此被从加拿大赶到日本,其中一半以上生于加拿大,三分之一是连日语都不会说的16岁以下的孩子!
INTERNMENT CAMPS
只有为数不多的政治团体反对驱逐日裔加拿大人,这其中就有社会主义的政党合作联盟,合作联盟指责政府的行为违反了民主的基本原则。其实不止于此,加拿大政府的行为违反了《联合国人权宣言》(United Nations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这种基于种族的驱逐实际上是犯了“反人类罪”。
总之,在伟大光荣的麦肯齐•金领导下,加拿大犯下了一系列的种族隔离罪行。
您还不能把上述行为全都归结为战时的过度反应,实际上对日裔加拿大人的限制一直到1949年才废除,那已经是战争结束后的四年了。这一驱逐过后,原本英属哥伦比亚的日裔社区就再也没有了。调查显示,驱逐日裔加拿大人和随后政府对他们财产的没收,给他们造成的损失“超过四亿四千三百万加元”。
40年后的1988年,加拿大政府最终向日裔加拿大人正式道歉,并给予每个活着的受害人21,000加元的赔偿。
两年后,加拿大政府对战争期间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意大利裔加拿大人做出类似的道歉。
以往加拿大人一直以英国的利益为重,但是1946年随着《国籍法》(Citizenship Act)的颁布,情况有了变化。这个法案于1946年1月1日生效,从那一天起,加拿大人被界定为首先是加拿大公民而不是英国公民,换句话说,忠于加拿大成为加拿大公民的第一诉求,对英国的感情下降为第二位。当然长久以来同英国的联系依然存在,英国公民在加拿大一直享有特别优待,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
给加拿大面貌带来更大变化的是二战以后的移民和难民,战争让数以百万计的人流离失所,这些人不能或者不愿意回到他们被占领的家乡,政治和经济难民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麦肯齐•金一直担心难民会造成加拿大社会的不安定,对给予难民庇护一直犹豫不决。实际上他还公然推出带有歧视性的移民政策,企图保持加拿大社会的“基本面貌”,也就是都是白人和基督徒,最好还是欧洲北部来的,南欧的意大利人都不要来,至于黑人、阿拉伯人、亚裔和犹太人,更是想都甭想!
这也是伟大的麦肯齐•金的政治遗产,种族和文化的障碍一直持续到1962年。
战后最先涌来的移民是战争新娘和她们的孩子们,英国的妇女们看来很喜欢加拿大相对来说没有等级的社会,争相嫁给加拿大人。到1946年底,47,000多名妇女带着21,000个孩子来到加拿大投奔她们的丈夫。这些战争新娘93%来自英国,虽然她们发现加拿大的条件跟家里不太一样,但她们差不多都留了下来。
第一批到达加拿大的移民中还有4,000人是波兰老兵,这些人为同盟国而战,但是战后波兰成了苏联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们回不去了。随后荷兰农民开始从荷兰前来,纳粹德国毁坏了拦海大堤,几千公顷的土地被水淹没。宗教和文化组织联合起来,组成加拿大基督教委员会(Canadian Christian Council for the Resettlement of Refugees) 帮助安置难民。
虽说加拿大不太欢迎难民,但是工厂和农场需要廉价劳动力,那就来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劳工吧,犹太人就算了。不论是来投亲靠友的还是通过政府劳工计划安排过来的,大多数难民都要签署一个合同,同意为加拿大在矿场、渔业、铁路工作两年,如果是妇女的话,做家政服务,这有些像现代版的契约佣工。有位拥有法律学位的波兰老兵,把妻子儿女从苏联解放下的波兰弄了出来,打算来加拿大,发现移民局想要的是满手老茧的强壮的工人。于是他藏起法律学位,不再想当什么律师,在纺织厂找了份工作,而他的妻子做起了家庭佣人。另一位爱沙尼亚工程师,到安大略省北部的金矿里当上了矿工。不过他在矿上干的时间很短,很快就在帝国石油公司的炼油厂,找到了工程师的职位,他的妻子后来成为医生。
从1946年到1952年,有16万欧洲人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到加拿大。
就像劳雷尔时代穿着羊皮袄的农民一样,这期间来到加拿大的移民又给加拿大带来了新面貌。1940年代和1950年代有170多万难民、移民和战争新娘来到加拿大。尽管麦肯齐•金一直抵触一直抵触,但是加拿大显然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了。不过就像历史学家哈罗德•(Harold Troper)说的那样:“并不是多元化改变加拿大的本质,加拿大本质就是多元化。”
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骨子里是一个孤立主义者,然而关起门来过自己小日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一场新的变局即将开始,而加拿大也不得不被裹挟其中。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请看下篇《古琴科事件》。
作者:永远的草根
yongyuandecaog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