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4/《再说长江》第三十集:时速上海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

上海是位于长江最下游的百年都市,也是中国最早设立海关的城市之一。在海关大楼工作的魏云寺,每周的二、四、六,都要爬上楼顶给大钟上弦,从1993年至今从没有间断过。魏云寺听他的师傅说,过去给大钟上弦全靠人工,每次要三四个人用手柄把重达两吨的钟锤绞起来,20世纪50年代改装马达以后,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

海关大楼一直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海关大楼的钟声,从第一次敲响到现在,已经110多年了。钟声伴随着上海人一个多世纪的生活和这座城市的变迁,黄浦江边那些被喻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楼群,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海关钟声里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有段珍贵的胶片让我们看到了在世界电影诞生3年之后1898年的外滩,它是由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美国人爱迪生的公司拍摄的。

最早的江海北关建于1857年,1893年竣工的第二代江海北关大楼由英国人设计,已经带有钟楼。1927年,国民政府建造了第三代海关大楼,花2000两白银在英国制作的大钟是当时的亚洲第一钟,它的分针长3.6米,4个钟面直径达5.3米。

1949年以后,海关大楼仍然是上海海关的办公地点。虽然大楼依旧,楼顶的大钟却几经变故。当年大楼建好的时候,报时的前奏曲是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钟声”,文革期间,钟面改成向日葵,前奏曲也换成“东方红”。

在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的镜头里,晨练的老人伴着钟声的节拍,动作整齐而缓慢,他们相近的着装使外滩看上去一片蓝灰色调,只有穿红色运动衣的女孩格外醒目。

1984年,报时的前奏曲改回英国曲子,钟面也恢复原貌。直到1997年香港回归,前奏曲再一次换成“东方红”。

几度更替的钟声里,外滩建筑的功能也在转换。1923年建成的英国汇丰银行大楼与海关大楼相邻。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这里,外滩开始成为上海的政治中心。

1995年,上海市政府搬到位于人民广场的新楼,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为这座大楼的主人。据说当年大楼的造价相当于外滩所有建筑造价总和的一半,被英国人称为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华贵的建筑。

浦东发展银行工作人员:1996年,我们银行买下了这座大楼。在1998年装修的时候,工人爬到上面去,看到这个墙上有裂缝,轻轻一敲,裂缝下边露出一些色彩很鲜艳的小块。后来我们就叫这些工人先不要再施工了,然后去找原来的图纸。当时中国国内已经没有这个图纸,派人到伦敦大英博物馆找到原来的图纸,知道下面有很多壁画。后来非常小心地把石膏剥落下来,保存非常好的壁画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大厅穹顶8幅用彩色马赛克组成的壁画,内容是英国汇丰银行当年在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香港、上海等8大城市分行的建筑与背景。这些城市多为当时世界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壁画被遮盖的原因有多种传说,从上海档案局得到的信息是,上海市政府当年进驻大楼时,有人觉得殖民气息太浓准备将壁画拆除,后来又改用石膏覆盖。

当年云集上海滩的冒险家们,还在浦江西岸的其他地段盖了许多花园洋房,这些房子体现了西方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与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形成呼应,住在这里的都是上海的富人。

石库门是上海最典型的民居。从1843年到1949年初,上海的人口从20多万增加到546万。这种石库门住宅满足了上海市民快速增长的居住需求。石库门因采用石条作门框而得名,它在建筑布局上很像一个丰收的“丰”字。

石库门房子大都建造在当时由英、法等西方列强管辖的租界内,价格比花园洋房便宜很多,因而发展很快,最多时占全上海住宅面积的六成以上。

石库门早期的居住环境是宽松舒适的,楼上楼下通常是一户人家。后来逐渐拥挤起来,一套房子要住七八户。多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邻里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既相互关照、和睦相处,又要分清你我、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多家共用的厨房里,家家有各自的水表、电表和电灯开关。做饭的时候,不管别人家灯是否亮着,自家的电灯是一定要打开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有3/4的居民住在石库门住宅,很多人家三四代人生活在一间屋子里。家中没有私密性,年轻人谈情说爱只好到外面去寻找空间。

外滩的防汛墙成为情侣们互诉衷情的地方,到这里谈恋爱的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这道墙被叫做“情人墙”。

“情人墙”向西不远是南京路。南京路最早叫花园弄,后来又俗称“大马路”。1865年定名为南京路。四座建于20世纪初的大楼,是先施、永安、大新和新新四大百货公司的旧址。当年它们开创了中国百货零售业的先河。

1998年,南京路进行了开街150年来规模最大的改造,建成了1033米的全天候步行商业街。汇集了324家商业网点,其中有113家是中华老字号。

2004年,南京路上1918年开张的永安百货公司恢复原来的名称,此前它的名字是华联商厦。公司大楼也恢复了原貌,窗前的水泥墙被凿掉,露出了1918年安装的铸铁栏杆。外貌的复原体现了商家的开放意识和对传统商业文化的尊重。

上午9点以后,南京路就会热闹起来。这里的日客流量80万左右,节日期间达到200万。亨得利钟表公司是一家老字号,店里的商品也经历了上海的变化。

孟真(上海亨得利钟表店经理):我这里有样产品,就是上海20世纪70年代出的,上海牌鼎盛时间的产品7120型手表。那时候零售价是125块,那是全钢、防震、防水、防磁的三防手表。当时都要凭票供应,为了分到一张票,几百人甚至几千人才能轮到一个。当时上海的四大件都是凭票供应的。

“四大件”是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和缝纫机,20年前,它的几大名牌都产自上海。然而上海人的家里要添置一件同样不容易,大多数人要靠平时省吃俭用才能攒够钞票。

3年前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这套账本一共有45本,从1957年11月记起,到2002年底一直没有间断。

账本的主人是嘉定区的一对老夫妇,男主人叫季颖,退休前是嘉定卫生学校的校长,夫人李惠英曾经做过财务工作。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每天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记账。

李惠英(上海居民):这个月收入多少,他的工资多少,我的工资多少,一共余出来多少,还有卖点废品,什么稿费、奖金都要记。实用、开销,买什么都记,买五分钱一支雪糕都要记,一年一年这样记,一直记到现在,48年。

季颖和李惠英结婚两年后开始记账,他们过日子精打细算,账就这样一直记下来。老两口没有想到,一本家庭收支账,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从账本里可以看到,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

老两口无偿捐赠账本的时候,档案馆为他们复印了一套。两个人商量好,在有生之年要把这本账一直记下去,如果有机会还要申请一项世界吉尼斯纪录。

近年来,在上海市民的开销中,住房支出不断加大。人们居住的条件也不断改善。建于1930年的陕西路步高里小区,是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名单的石库门建筑。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安排,正在得到修缮。

卢桂萍(步高里居民):一户门要贴3000块,我们一户交100块,假如一共有4家人家,只要拿出400块,国家拿出3000块。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市民的居住条件。一些有代表性和人文色彩较强的石库门住宅得到修复保留;大部分过于破旧,保留价值不大的石库门建筑,陆续被一些现代化建筑取代。在新开发的区域,各式各样的住宅小区吸纳着大批从老城区搬来的住户。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钱星耀夫妇来到乔迁不久的儿子家作客。

他们的儿子钱颂村,曾经留学日本,回到上海后开办了一家公司。他放弃了“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旧观念,在浦东购置了一套150平方米的跃层公寓。

钱颂村(上海居民):我们这个小区有两部分建筑群:一个是高层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叠加式的别墅,叠加式的别墅有4层的、7层的、9层的,这样有一个层次感。具体地理位置就在南浦大桥的下边,我的右边是杨高南路,我的前面是龙阳路,进出很方便,到浦西也很方便。

1998年至2002年,上海市改造旧城区1500万平方米,开发商品房8000万平方米,这个数目等于上海所有商品房面积的20%。

20年前,上海只有一幢超过100米的高楼,如今300多座摩天大楼和高架路、立交桥展示了一个年轻的上海。上海的城市基础建设经历了3个阶段:起初是政府向银行借贷;后来是批租土地筹资;现在是融集社会资金。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成为这座城市改造建设的源头活水。2005年,上海市完成城市基础建设投资885.74亿元。巨大的投入使上海一年比一年更加精彩靓丽。

外滩的情人墙在1993年改造成观景台,在这里,每天有20万游客凭栏眺望浦江两岸的迷人景色,感受精彩上海特有的风情。

2000年,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馆正式开放。每一件伴随过上海历史的展品,都是这座城市难忘的记忆。

上海在1959年就生产出第一辆凤凰牌轿车,20世纪70年代更名为上海牌,它是中国老百姓最早乘坐的国产轿车。

上海生产的轿车进入百姓的家庭是从20年前桑塔纳轿车开始的,它是中国最早与国外企业合资生产的汽车品牌,生产出的系列轿车已超过了100万辆。

环保节能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是国际汽车制造技术的制高点,2006年初,上海同济大学研制的10辆“超越3号”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样车开始示范运行。

1995年投入运营的上海地铁,通车里程已达123千米,成为全国之最。

2002年上海开通了世界上第一列商运磁悬浮列车。坐在每小时行进430千米的车厢里,上海人又可以领先全国,甚至领先世界感受这座高速发展的现代都市处处洋溢着的前卫与时尚。

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和1934年竣工的百老汇大厦都是当年苏州河畔的时尚建筑。百老汇大厦就是现在的上海大厦。在苏州河两岸,曾经有过许多年龄与它相仿的工厂厂房,现在都被新建的住宅小区取代了。只有在河南岸的莫干山路50号,还能看到一片陈旧的房子,它们是从20世纪30年代起陆续建造的,是当时的信和纱厂、后来的春明粗纺厂的厂房。

墙上的《朝元图》是按原作尺寸临摹的山西永乐宫元代壁画,永乐宫壁画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代最大的壁画。辽宁画家张明楼花十年心血临摹了这幅高4.26米、长65米的壁画,却一直没有展示的地方。 一个朋友建议他到上海看看。

张明楼(画家):也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说莫干山路有一块地方,里面已经聚集了几个画家。我说我的画太大了,恐怕会放不下,我来了以后发现莫干山路有一个非常大的库房,就是这个库房。

张明楼来到这里时,有70年历史的春明粗纺厂刚刚转型为艺术产业园。园区给他提供了十分优惠的条件,巨幅画作终于有了容身之地。艺术园区的4万平方米老厂房和仓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作为苏州河边唯一的工业建筑遗存被保留下来。来自1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艺术家连同他们的公司在这里落户。

上海市1988年开始治理苏州河:工厂和码头被迁走了,生活废水被送入污水处理厂,市区河段的上游和下游设置了拦污闸门……风景优美的苏州河,再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地方。

20年前《话说长江》拍摄的上海人民广场,一百年前这里曾经是远东最大的跑马场。

1949年以后,广场成为上海市组织游行集会的地方,它的总面积14万平方米,可容纳120万人。从1988年起,上海市开始了广场的改造。改造后的广场成为上海的文化中心,它像一个橱窗,展示着上海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改造过程中,为了完好保留历史文化建筑,建于1930年、5650吨重的上海音乐厅被整体平移了66.4米。

2001年7月,在距离人民广场两千米的淮海路南侧,一个新锐、时尚、繁华的商业区开业,成为上海的新地标,它的名字叫新天地。

新天地一号是开发商香港瑞安集团的会所,这幢4层的楼房建于20世纪初,外型是公馆式建筑,内部有许多中式建筑的特征,在上海现存房屋中已不多见。改造前这里曾住着四十几户人家,瑞安集团在太平桥项目开工之初,对它作了一番修旧如旧的复原。

太平桥地处上海卢湾区,是邻近淮海路的一片居民住宅,占地52公顷。

1996年,香港瑞安集团受卢湾区政府的委托,对太平桥地区进行改造。在改造现场,董事长罗康瑞看到的是建于20世纪初、已经破旧不堪的石库门建筑。拆除还是修复,是罗康瑞苦苦思索的问题。

这片建筑中坐落着中共一大会址,所以新建筑的高度受到限制。

罗康瑞最后决定:将一大会址周边的3万平方米石库门建筑进行外部修复整容和内部设施更新。为此需要投入资金14个亿,数额远远高于推倒重盖。罗康瑞没想到,改造后取名新天地的石库门建筑,成为知名商家抢手的楼盘。台湾琉璃工房开设的餐吧成为最早的住户。

张毅(琉璃工房):我想新天地有特殊的意义,对很多人来说,也许只看到一个老屋子、石库门的改建,可是对琉璃工房来说,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它是过去与现代的一个错综复杂的、交互的、新的结合,我们几乎是第一个希望进到新天地来的客户,其实说选择新天地不如说我们选择上海。

新天地虽然只租不售,太平桥改造项目的其他楼盘却销售火爆。“企业天地”住进了10家世界500强企业,来上海打造天地的人们愿意靠近五光十色的“新天地”。

罗康瑞(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因为一大会址在这边,我想“一”加“大”就是“天”,这是一个新的天地,名字就这样叫起来了。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所有的因果关系,都融化在新天地缤纷的光影中。有人把新天地比作上海的一块琉璃,因为它折射了全世界的光,而距离它最近的一盏灯,就在身后这幢宁静的房子里。85年前,13个年轻人走进望志路106号这扇小门,聚首在这盏灯下,成立了一个组织——中国共产党,他们相信从这个石库门透出的光,会照亮一片新的天地。(编导:赵恒刚 杨海莉/摄影:何威 朱奕 陈林聪 姜可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