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8/不同于官方版本的《南周》2013新年特刊出刊全过程

-不同于官方版本的《南方周末》2013新年特刊出刊全过程
-南周成为不可封杀的主题 中国网络媒体集体大玩藏头诗
-官媒:中国向来新闻自由 南周是好报
-美媒:中共祭出“国外敌对势力”法宝
-新浪微博审读员倒苦水:18道金牌令下 你只能也只得执行
-声明的战争:此刻,燕子飞往南方
-《南周》新闻人奋起反击 献辞丑闻掀起社会风暴
-网络热帖:一场措手不及的豪赌 《南周》人应明确诉求
-《南周》引发的争论仍在继续 广州总部楼前安装监视器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不欣赏《南周》 但仍要声援它
-三十七位学儒就《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发布告天下书
-于建嵘回应《环球》报采访:同一话题《南周》约稿被枪杀


不同于官方版本的《南方周末》2013新年特刊出刊全过程

南周成为不可封杀的主题 中国网络媒体集体大玩藏头诗

多维新闻/《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遭阉割事件持续发酵。虽然在官方的压力下,中国互联网平台被禁止公开谈论“南周事件”,但包括新浪天津频道、网易、搜狐、一财、人人等在内的中国各大媒体纷纷在自家网站首页大玩“藏头诗”,暗挺《南方周末》。

1月6日晚,中国互联网微博平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南周事件”攻防战。在众多微博名人的带领下,网民对南周员工发出的声明等微博进行集体大量转发,声讨广东宣传部门扭曲、阉割南周新年献词事件真相。虽然相关微博不断被删除,但在众多网友的努力下,这场攻防大战引发了极大反响。

当晚,众多媒体开始以暗语支持《南方周末》。不少媒体以“最冷的冬季”、“冷暖自知”、“周末不说晚安”等暗语,支持《南方周末》。

1月7日,中国各大媒体支持《南方周末》之势愈加扩大,包括新浪天津频道、网易、搜狐、一财、人人等在内的媒体纷纷在自家网站首页大玩“藏头诗”,以“南方周末加油”、“南方周末”、“顶南方周末”、“南周前进 一财邮情(友情)支持倪(你)”、“南周挺住”等暗语,力挺《南方周末》。

官媒:中国向来新闻自由 南周是好报

中国青年网/【核心提示】一些围观者人为,矛盾双方水火不容,必须你死我活。甚至有人无限拔高,认为这是对至高无上的新闻自由的誓死争取。这种认识差矣--中国向来新闻自由,否则,何来《南方周末》?何来众人击节赞叹的十数篇新年献词?如果说《南方周末》办得好,那就是中国新闻足够自由。

最近,南周事件成为微博焦点。越来越多的人围观,越来越多的人发声,越来越多的人掺和。甚至,“围观”还从网上蔓延到了马路上--1月7日,南方报业集团门口出现了部分人员聚集,有人要驱逐宣传官员,有人要争取新闻自由。

正确看待这起事件,必须立足事件本身。否则人多嘴杂,音高心乱,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大嗓门喊口号、唱高调,则既显得无厘头,又很不负责任。

这件事本身,是《南方周末》部分采编员工与管理层及主管部门之间爆发的一次冲突。眼下,事件仍在调查,沟通仍在继续。也就是说,事实尚不清楚,当事方还在辩论,但好多围观的与事件本身无关的各色人等,已经把案给“断”了,把双方给“判”了。并且,事件本身只涉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问题,但围观者起哄的调门、抛出的诉求,比当事人要高得多。

当事双方之间矛盾,从各版本的《声明》,以及南周部分采编员工的微博,能看出是对主管部门以及管理层具体工作方法的强烈不满--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应该是可以沟通和协调的,也是可以问责的。至于最后如何协调,要看双方的沟通深度和管理层的政治智慧。

一些围观者认为,矛盾双方水火不容,必须你死我活。甚至有人无限拔高,认为这是对至高无上的新闻自由的誓死争取。这种认识差矣--中国向来新闻自由,否则,何来《南方周末》?何来众人击节赞叹的十数篇新年献词?如果说《南方周末》办得好,那就是中国新闻足够自由。

众所周知,《南方周末》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南方周末》就是《南方日报》的子报。再换句话说,《南方周末》是中共广东省委党报事业的一部分,是中共广东省委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党的宣传工作在具体执行中,内部出现了意见不一致,甚至出现了争吵、矛盾和纠纷,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与宪政、新闻自由等等,是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情。

在社会主义中国,报纸是党的宣传工具。党管媒体,这是铁打的原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全世界。报纸的作用,就是传达党的方针政策,统一群众认识,此外还可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给党传递来自基层的信息。报纸就是党的耳目喉舌,《南方周末》也是--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还是。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编辑记者,他们是党管下的南方报业集团经过精心选拔、招聘而来的,他们也是党的新闻工作者。

《南方周末》是份好报纸,很多人爱读,正在于这些优秀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二十多年以来,《南方周末》所刊登的新闻报道、评论,以及大家记忆犹新的精彩的历年新年献词,宣传的都是党的理念,都在党的大政方针的框架之内,都是党的宣传意图的具体体现,都推动了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必须了解,《南方周末》和党的宣传事业向来都是统一的,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体现和明证。

即便撇开南周“新年献词”事件,我们的报纸作为党的宣传事业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介入指导报纸采编工作,这在历史上也是惯例。不管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经常为党报采写消息,撰写言论。党报的重要言论,就是党的声音和旗帜。眼下,南周事件中双方的争论内容,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宽严适度的问题。如果把对具体工作方法的争论刻意扩大化、政治化、对立化、歪曲化,不仅不利于事情向好的方向解决,会伤及当事者,更会伤及许多人所喜爱的《南方周末》。(江城)

美媒:中共祭出“国外敌对势力”法宝

美国之音华盛顿 — 广州出版的《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被中国执政党共产党广东省委宣传部官员强行篡改、改成错得惨不忍睹的烂文章发表出来。中国南方这座城市发生的这一丑闻目前依然在继续发酵,并且已经把北京熏得臭哄哄。

*祭出“国外敌对势力”法宝”*

丑闻发生在广州,臭气扩散到北京。中共新上台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两个月来刻意营造的开明、开放、力图改革的形象、表象或包装由此受到来自中国国内外的空前质疑,习近平的形象显然已经受到大有可能是难以修复的损害。

这种持续受损的局面显然让中共当局感到焦虑。于是,在过去的两天里,来自中国的一连串最新迹象显示,中共已经开始着手采取一些严肃而认真的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将目前这种尴尬局面归咎于“国外敌对势力。”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发表长篇评论,提出目前旅居纽约的中国盲人人权活动家陈光诚的名字作为国外敌对势力兴风作浪的证据,尽管陈光诚跟《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毫无瓜葛。

与此同时,对北京政府的批评者则认为,截至目前中共当局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的处理,完全是无知无畏,死不认账,一错再错(从1月2日乱改稿到1月6日强夺《南方周末》官方微博帐号发布为自己开脱责任的虚假不实的声明被立即揭穿),反反复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咎由自取。

*弥尔顿的先见之明*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争议引发中国公众、媒体人和公共知识分子与中共当局在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问题上的对峙。中国一些城市已经出现形式不一、人数不等的抗议。1月7日,广州南方周末总部大楼前的抗议人群还相当有规模。

中国公众和当局的这种对峙究竟会以什么方式收场,目前尚在未定之天,但有关的争议无疑已成为关于言论/出版自由这一学术性课题的形象、生动、先进、有趣的教材。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有关的争议也成为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媒体人、学者争先恐后各显身手的自我表达的狂欢节,成为寓教于乐的全国性学术和文学表达大赛。

在中共控制下的中国媒体普遍被禁止对这一话题进行报道和评论之际,中国公众通过微博痛陈中共当局坚持实行新闻出版检查、遏制言论表达自由的谬误和危害。他们的有关言论令人不禁想起17世纪英国文学家、政治家约翰·弥尔顿。

弥尔顿在1644年“违法”私印出版的长文《论出版自由》所提出的许多观点早已经是当今世界有关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法理基础,是当今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位政治家也是一位超一流的诗人和文章大家。

人们知道,测量一位艺术家价值高下的一个最重要尺度,就是看其作品到底有多少跨时代的感召力和真确性、正确性。在这方面,弥尔顿可谓经历了将近四百年时间考验的思想和文化巨人。

弥尔顿有关言论出版自由的说法或曰先见之明,足以让今天的中国人叹为观止,好像他就是在为今天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中国人说话。他指出,对当权者来说,建设性的批评要比虚情假意的谄媚要好。

为了节省篇幅,在这里不妨引用免费的英文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的有关《论出版自由》的简略介绍,看看将近四百年前的弥尔顿跟当今中国和当今中国人的关系有多密切:

“弥尔顿认为,实行出版检查是‘对作者、对书籍、对学问荣誉的侮辱和亵渎,’因为很多作者怀抱着良好的动机写书出书,结果却是遭受出版检查,而检查的尺度是检查人员的主观而任意的判断。弥尔顿还认为,英国需要对真理和学问敞开胸襟,而真理和学问不应当被政府的标准所垄断。信仰和知识需要锻炼,而(英国议会的)出版审查令将导致思想趋同和怠惰。实行出版检查将导致政府的偏见和常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因为真理总是超出我们现在的所知。”

*中国对弥尔顿的补充*

在《论出版自由》的长文中,弥尔顿力陈出版自由的必要性和出版检查制度的危害性及其徒劳性。他所列举的徒劳性例子包括:即使当局竭力禁书,也很难禁止读书人得到当局不希望他们得到的书;就算是当局的禁书获得百分之百的成功,让人得不到当局不喜欢的书,人们还是可以口口相传,传播当局所不喜欢的思想观点。

弥尔顿可谓一个学问大家,除了英语之外,还通晓希腊语、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然而,尽管他知识非常广博,他有关言论出版自由的论述非常精妙,但中国人看来还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依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进一步推进和完善他的论点,使之更严密,更精妙。

例如,弥尔顿显然是不知道,中国人在历史上不但可以口口相传、传播当局所不喜欢的思想观点,而且还可以用“道路以目”这种无言的方式传递观点,传递感情。(这也难怪,他没学过汉语。)

至于到了当今的互联网微博时代,北京当局实行言论出版检查无所不用其极却又枉费心机的做法,则足以让严肃崇高有余、诙谐幽默不足的弥尔顿笑得喷饭。(这也难怪,他也没见过微博,更没见识过中国当局和中国网民玩微博。)

*令当局头痛不已的微博*

微博来到中国,给半个多世纪以来靠着控制“枪杆子”和“笔杆子”(掌控武力和舆论)维持统治的中共当局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中国公众借助微博,头一次获得了足以跟当局控制的宣传抗衡甚至是压倒当局宣传的力量。

在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提起任何一个话题,都可以成为网民攻击中共政权的一个由头,一发炮弹,一个跳板,一座掩体,一个出气口,一个平台。

中共当局所采取的一个最常用的应对措施就是将问题话题列为禁忌词,让网民或者是无法发表,或者是无法搜索,或同时不能发表也不能搜索,从而使全国各地的网民失去得以在网络空间方便聚会的聚会点。

如今,在依然继续发展和发酵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争议中,当局也顺理成章地采取了这种利用禁忌词来给网民设置障碍的手法。于是,人们在中国用户最多的新网微博搜索“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会立即被告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南方周末”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新年献词”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中国当局在这里明显地显示出封锁这个令它尴尬的话题的意图。于是,显然是出于同一种意图,引发《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丑闻的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庹震的名字也很快被列为禁忌词,搜索其名字的有用户会被告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庹震”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弥尔顿不能不笑*

假如,对逻辑思辨能力强大的弥尔顿来说,中国当局以上这些网络封锁措施会让他觉得平淡无奇、乏善可陈、不足为奇的话,那么,中国当局采取的另一些网络措施则无疑会让他感到出乎意料,匪夷所思,眼界大开,滑稽好玩。

话说中国当局禁止网民搜索“庹震”,于是便有中国网民用形容粪便的量词”坨“(与”庹“谐音)来称呼招惹了众怒的庹震部长,以表达他们对庹部长的鄙视不屑。

中国当局显然不乐于让人们见到这样的表达,于是,中国的互联网微博就出现了这样的令人喜闻乐见的搜索结果: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三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N坨”搜索结果未予显示。

现在不清楚精研出版言论自由问题的弥尔顿面对如此奇异的中国法律法规,除了有可能笑得喷饭之外,是否会哀叹当年没有下一番功夫学学汉语,错过了太多的好玩的事情。

*政论、学术和文学表达大赛*

为了禁止中国公众通过互联网,通过微博报道、讨论、评论、探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的争议,中国当局下令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加班加点全力删除当局所不喜欢的微博贴。成千上万的帖子上网之后遭到删除,导致众多的网民笑谈微博”尸横遍野“。

然而,即使是当局勒令互联网公司猛删,删后的残余依然是蔚为壮观,展示出中国网民(其中有普通网民、媒体人、作家、学者、企业家)虎虎生风的高超的思想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再次证明弥尔顿所言不虚――-当局对出版自由的审查限制实属徒劳,不但是徒增笑柄,而且也加增民众对当局的鄙视:

@禾XX皆:看看新闻吧!那么大一个国家,所谓新政不是推进民主化和宪政,而是出门不封路,开会不铺张,报告不废话……这么大一个国家,避而不谈政改,这种小儿科的转变就叫进步就叫新风,居然就有人满足了,你们还能更滑稽一点不?

@章立凡:著名新闻界前辈彭子冈女士(1914~1988)有段名言:“卑视新闻记者在我们国家是有传统的,遗憾的只是这个衣钵竟传到如今。我们可以下这样一条定律:当一个政权反人民的时候,它是排斥记者、怀疑记者的。”【彭氏定律,今夜验证】当一个政权反人民的时候,它是排斥记者、怀疑记者的。

@宮鈴_胡同台妹:當年他們批判國民黨不民主,一路把國民黨趕到台灣。結果國民黨在台灣民主了,他們卻天天說這種民主不適合中國人。歷史串在一起看,就成了黑色幽默……

@熊培云: 1955年12月1日,黑人女工罗莎·帕克斯在只有白人能坐的公车座位上坐了下去。她以坐下去的方式让黑人站起来了。她没有解放黑人的力量雄心也谈不上勇敢,只是那晚很累,而且对这个规定“受够了”。没有黑人不憎恶种族隔离,当大家都觉得受够了,历史也就走到了临界点。

@假装在纽约:今夜(1月6日),我们也受够了。

@慕容雪村:从混淆是非到颠倒黑白,从遮遮掩掩的卑鄙到明目张胆的无耻。当有权者放下廉耻,无力者就当起而拯之。这一夜或将写入青史,若你此时懦弱,必将永远懦弱。若你此时恐惧,必将永远恐惧。乌云盖顶,请弱者一起仰望,用我们的目光照亮这荒芜长夜。冷风侵骨,请寒者相拥取暖,用我们的体温融化这满世坚冰。

@红娘丁当:我完全同意外交部发言人的说法:中国不存在新闻审查制度。中国只有新闻审查。制度是有法可依的、是讲规矩的,是明言何可为,何不可为的。但中国的新闻审查是东西厂式的,你压根不知道规矩在哪,基本属于上峰随心所欲,何来制度可言。

@谭人玮: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人民大众的报纸,告诉人民以真实的消息,启发人民民主的思想,叫人民聪明起来。另一种是新专制主义者的报纸,告诉人民谣言,以闭塞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变得愚蠢。前者,没有它,所谓文明,是不能设想的。后者,是一种毒药,是杀人不见血的钢刀。——《新华日报》1946年1月11日

@姜军:事情的本质,在于知识分子要不要做驯服工具。这个问题纠结半个多世纪了,不仅媒体,学校和研究机构也是一样,可能更甚。最近听到一句振聋发聩的话是,"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好吧,这次声音够大,说明问题也够严重,该好好面对了,把知识分子当奴才的国家没一个是世界强国。

*弥尔顿太神了*

讨论2013年的中国,扯上1644年的弥尔顿,看似牵强附会,实则严丝合缝,浑然天成。

在2013年到来之际,《南方周末》的编辑和记者之所以选择冒着砸掉自己饭碗的风险、以及其他可能的现在还无法预测的风险,抵制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官员蛮横干预他们的写作和出版,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干预是对他们作为成年人的难以容忍的侮辱。

而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描绘了这种难以容忍的侮辱,好像是在惟妙惟肖地描摹《南方周末》编辑和记者。弥尔顿写道:

一个人刻苦好学,心智成熟,呕心沥血,写出书来,却只能通过一个不学无术、心气浮躁、见识短浅、粗疏匆忙、而且很可能从来不知道如何写书的无名小辈的检查和保荐才能得到出版、才能使自己的成熟得到承认,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一个白痴,是一个引诱人干坏事的人,这种做法只能是对作者、对受审的书籍,对学问荣誉的侮辱和亵渎。

假如弥尔顿的上述文字描绘《南方周末》编辑和记者描绘得还不够传神,那么,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他还有另一段文字,讲述出版审查的害处:

作者的思想常常是活跃的,书成审查之后获准印刷,作者可能会有新的思想产生,需要添加进书中,但这又需要审查,而审查人员又不容易找到,结果只能是两个恶果,一个是印刷停止(由此造成印刷厂商不小的损失),再一个是作者心灰意懒,不再去做出改进,而这种事情对任何一个勤奋好学的作者来说都是一件最伤心、最上火的事情。

弥尔顿在1644年所描写的这些事情在《南方周末》、在中国都发生过,而且还在继续普遍发生。

弥尔顿太神了。

新浪微博审读员倒苦水:18道金牌令下 你只能也只得执行

新浪微博/新浪微博小秘书“正版于洋”:昨晚的微博中,我所工作的这家单位可能是除了宣宣之外,被攻击最多的。触目惊心的满屏的“该微博已删除”,让整个微博看起来就像一条飓风下千疮百孔的船。我去营运部老大老沉的微博下看了下,骂声不绝于耳;在网易推出那篇南周专题后,关于对新浪懦弱的谴责和走狗的骂声,更是达到顶点。我呛火了大半个晚上终于忍不住与一位知名编剧打了一场嘴仗。

冷静下来,思来想去,有必要写一篇长微博,让公众明了一二事情。

很多时候,初步直观的感知,血性上涌后的责难,可能并非看到问题的真像。

1,如果不被删,可能意味着就此发不了。微博这个平台是公众的,没人能否认它几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对于影响社会、政府,快捷散播舆论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只是,它的一端是上亿关注的网民,但另一端不是新浪。从那年微博被禁止评论三天看来,那些拍脑门子可随意定黄灯扣分的特殊人群,真的可以不顾民意需求,像拍死一只蚂蚁一样,让微博 game over。当连续18道金牌般的命令下来,你只能也只得执行。

当我们需要微博来传递声音,但背后那只手又要操控时候,这场游戏,必须有牺牲才有所得。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有各种特殊而敏感的羁绊,必须在规则内才能玩好这场游戏。

2,那就可以得出第二个命题,删除与传播的策略。我试问各位,你们一通狂发之下,小秘书一通删,但有无阻碍你们看到信息?如果不删单条微博,直接将用户封停账号,岂不更省心?更能体现狗腿忠心赤胆?删之前,大家是否已经看到?被删的诸位,你们是否被封号?在座很多是互联网老兵,以互联网的技术,当你第一时间发出马上被秒删,绝非什么难事的。个中滋味道理,大家细细品味。

3,有些事儿,别家能做,新浪真的不能做。自大一点,真可不自谦的说是树大招风。大家都在这里推微博,宣同学会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一旦风吹草动,就如同《天堂电影院》中摇铃删吻戏的神父一样,火速接到指令。

事发前和事发之初,其实就已经在承受着压力,但能抗住,让所有信息散播出去,已经是很艰难的胜利了。“新浪传媒”事发时火速做了周末账号被阉割的对比报导,“头条新闻”火速转发,十分钟内转发过三万。但宣同学飘然下旨,只得删除。好在信息已经散播出去。企鹅网站的朋友在我微博中留言颇为温暖:在这场角逐战中,新浪就是肉盾,不然你以为谁敢?

4,不出意外,老大们又要喝茶。收笔。

声明的战争:此刻,燕子飞往南方

FT/这是一个释意为“吃惊”的网络表情符号,瞪大双眼,冷汗滴落——昨晚21时39分,代表中共中央机关报活跃在微博世界的@人民日报,以此发出了其半年以来4000多条微博中最短却也最特殊的一条。

让最高喉舌大吃一惊的是19分钟前由南方周末官方微博账号发出的一段“致读者”:“本报1月3日新年特刊所刊发的新年献词,系本报编辑配合专题‘追梦’撰写,特刊封面导言系本报一负责人草拟,网上有关传言不实。由于时间仓促,工作疏忽,文中存在差错,我们就此向广大读者致歉。”

!!!???…于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深夜里,面对这个180度剧情大转折,围观者用来表示错愕的标点符号都快不够用了,1小时内即转发超过4万次。

21时48分,@央视新闻选了个代表“思考”的表情;22时02分,@人民网的问号刻在人物形象脑门上——连这些最需要谨记表达尺度的中央媒体账号都忍不住向全世界发问,就更不用说五天来为南方周末抗议者“尊严之战”摇旗呐喊的意见领袖和亿万民众了。

洪晃就是在@人民日报的那滴冷汗后询问,那是“党的表情吗”;@任志强和@潘石屹这两个同拥千万以上关注者的好朋友,一个正告“想用谎言掩盖谎言吗?人民只需要真相”,一个寄语“真相在阳光下,谎言在黑暗中”;@王冉不仅反问“连人民日报都不信,人民能信吗?”,最终更是直截了当宣判“这位宣传部长该下台了”。

相信绝大多数关心时局的中国人,都知道“这位宣传部长”是谁。庹震,历任经济日报总编辑及新华社副社长,2012年5月起调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早在7.21北京暴雨之后即被频繁指控为“思想保守,钳制南方系”,从1月2日晚间起,他被数以十计实名认证的南方周末记者编辑指作对新年献词的“强奸”犯,并因封面导言中的数处明显错误而受尽奚落——他的姓氏很快便演化出“尺度”或“一坨屎”的代称。

作为中国最具声誉的媒体之一,以及新闻界公认的“黄埔军校”,南方周末20余年来播撒的那些火种在这个寒冬里星火燎原。抗争迅速席卷舆论场,难以进入传统媒体,就在互联网上。

继南方报业现职及离职员工连续发布联署抗议公开信后,由海内外知识分子及大学生署名的声明亦纷至沓来,他们已经不惮于实名站在中共官员面前,要求罢免庹震;同在一个屋檐下的新闻从业者最能体会愤懑心情,继东方卫视当天子夜“曲线救国”后,多有门户网站以重刊南方周末历年经典的方式表达敬意,而媒体微博账号里的献词对比、以史为鉴、说文解字就更多了,盟友队伍里不仅有@财经网、@潇湘晨报、齐鲁晚报、@爱奇艺,还曾短暂地出现过@湖北日报的身影;一些人更相信,不仅南方都市报那篇《让无声者有声,让有声者多元》的社论是在暗表兄弟深情,新华社借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公开指示批评“鸵鸟”思维其实也是春秋笔法。

山呼海啸,同仇敌忾,千夫所指。4天以来,借助微博这个全民麦克风,在支持者簇拥下,南方周末报社内部抗议者已经把昔日只于后台操作的新闻管制尽数公之于众,宣传部长仿似在互联网上被剥去了“皇帝的新衣”,由平日里管控舆论监督的发号施令者突然沦为被舆论斥骂的最大标靶。

不过,即便是最激烈的抗议者,应该也知道,在现行体制下以“党政分开”的理论要求媒体自由,比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词里写出“宪政”二字更加不可能。所以,自有业界、学界人士退而求其次,以宣传官员历来只做“事后审查”为由,批评庹部长“绕过编辑部”删改、重拟见报文稿,是一种粗暴违规的管理手段。

但是,如@吴法天所言,这个“绕过编辑部”的说法倘若并非事实,那这番群情汹涌义愤填膺可如此是好?

变局就是从昨天上午开始。面对由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出的一则声称“事发时庹震根本不在广东”的报道,抗议者立刻感知了风向,指责这家海外媒体本质“亲共”,@何三畏、@朴抱一均举其当年为薄熙来“歌功颂德”的外宣专题等为证,斥其早就“要钱不要脸”,如今又试图“给庹震金蝉脱壳”。

但就是这一小段援引自“官方知情人士”的文字,已经给难有退路的南方周末记者编辑带来了阵阵寒意。

21时10分,@拨惹尘说出一句“nfzm恐将蒙难,就在今夜”——他是在预告即将发生的一切。

果然,10分钟后,@南方周末就发出了那段自认差错的声明。而随着一个名为@风端的微博账号被传阅展示,纳闷的围观者也终于恍然大悟。根据多位实名认证者旁证,@风端就是南方周末新媒体执行官吴蔚,争分夺秒也要传递消息保全名节的他,在21时18分,也就是抢在代表报社官方的账号发言前,发布个人声明:“本人已向协助分管南方周末新媒体业务的总经理毛哲上缴新浪微博账号@南方周末的密码,对此账号即将发布的声明以及今后所有内容,本人将不负任何责任。谢谢大家的理解。”

如此公开直白的决裂,让曾经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网络抗争前线的南方周末编辑部从此名存实亡。那些早已通过公开信署名自绝后路的记者编辑们,怒不可遏地喊出一连串“拼了!”,在他们看来,虽然@南方周末这个代表报社官方的账号此前堪称隐忍,但作为最具象征意义的阵地,失守无疑意义重大。于是,有一个人名终于被当作“犹大”供了出来:黄灿,2011年由南方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调任而来的南方周末主编。这些下属再也不愿体谅领导“苦心”,比起被“强奸”,他们更不能接受一纸“通奸”声明,认为这是对职业尊严更大的侮辱。

于是,从子夜到凌晨,两份来自抗议阵营的文稿穿越重重封锁监管而至,并被支持者账号通宵接力转发。

一是由南方周末新闻职业伦理委员会署名,标注完稿于今晨2时27分的《南方周末新浪官微被迫发布“致读者”之不实声明的全过程》——整整4小时前,由黄灿以外8位编委领衔、近90位记者编辑联署、号称名单还在陆续增加的一份共同声明,就已经预告了这篇文稿即将发布。

据其描述,“2013年1月5日19:00,南方周末紧急召开编委扩大会议,但多位采编员工自发参加会议。与会采编员工要求立即启动新年特刊事件调查组,形成事故报告以公告天下。会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王更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社委兼南方周末总编辑黄灿叙述了特刊被违规删改尤其是封面导言制作过程,并声称‘不会秋后算账、审查方式会回归正常’;在采编员工强烈要求下,王、黄终于同意立即形成调查报告并将员工诉求向上级部门传递……6日凌晨0:30,采编员工从可靠途径获知一条短信,内容为黄灿命令并由报社总经理毛哲转达的一则要求在南方周末官微发布的声明,核心内容为:‘本报1月3日新年特刊所刊发的新年献词及封面导言,系本报编辑配合专题追梦撰写’,其颠倒黑白程度令采编员工尤其是当期特刊责任编辑震惊。经事后追查得知,在南方周末编委扩大会议召开的同时,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在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士压力下召开党委核心小组会,并讨论发布上述声明。由于会议意见不统一未能形成决议,但在与会省宣有关人士(同时兼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以党委决定名义作出的指示下,黄灿直接强行向南方周末官方微博负责人吴蔚(@风端)下达发布命令。”

而后,这封公开信描述了南方周末采编员工的抗议未果,以及“有理由怀疑这(联合早报报道)是省宣相关人士内外配合布局欲同时扭曲事实扰乱舆论的行径”的态度。按照文中记录,在昨日下午召开的“临时班子会”上,王更辉和黄灿承诺会将“合乎报社利益的解决方案”向集团及省宣汇报,但此后便是火线作战般的时刻表:“19:51,南方周末官微负责人吴蔚紧急通知编委会成员,总编辑黄灿再度向其施压,索取官微账号和密码,吴蔚多次表达反对意见;21:18,吴蔚最终被迫交出官微账号,并公开声明宣布:不对南方周末官方微博后续发布内容负责;21:20,一份未经南方周末编委会成员确认的、完全不符事实真相的声明,由@南方周末发出;不实声明发表后十分钟左右,黄灿、毛哲来到23楼编辑部,传达‘杨健想跟大家谈一谈’的意见,被拒绝;22:09,黄灿致电其中一位编委会成员,表达‘很难过’。”

另一份被屡删屡发的记录稍后出现,源自@宋志标的个人微博。这篇《南周告急,南方告急》,将昨晚定义为“南周献词事件进入第二季”:“这是一个转折性的时刻。意味着南周编辑部与有关部门的谈判破裂,也意味着南周的一些人试图通过揽下责任,实现庹震与事件的切割。这也意味着,为南周背书的所有人被出卖……从微博拉锯战可见,南周已经分裂成两个编辑部,一个是掌握官微的少数人,和大多数人组成的同人编辑部”。

这篇自称在40分钟内仅凭记录草成的文稿,充满了“旧制度与大革命”般的历史感:“事已至此,南周内部的决裂公开化,舆论簇拥着南方报业与省宣站在了冲突的第一线……这在南方报业史上前所未有……每个人都被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如何收拾?事态无法预测,或者说不忍预测……这是一场伟大的新闻运动,一次必然到来的社运过程。”

“这个时候,读者联署仍在继续,微博转发支持在继续,暗地里的呼吁与联合在继续,删博在继续,禁令在继续,警告在继续,投身其间没有回头路的人还在继续,而日子也必将继续”——正如@宋志标这段结语所言,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前,管制者与抗议者正在全力赛跑。

甚至,让抗议者更加兴奋的是,有一位管制者以“深喉”的姿态出现了。@六十不惑被旁证为定向负责南方周末审读的曾理,这个账号以知情人身份在凌晨2时许发布自述,称面对此一期新年特刊,“究竟具体怎么操作,我没有经手也没有进行全面调查,不敢妄下结论,但可以分析一下”。

因为确有一些质疑者认定所谓庹震“电话逐字授意”在实际操作中也绝难成立,比如不可能把“众志成城”修改成“众志成诚”,@六十不惑事实上也提供了一种新解释:“这个修改、撤换,是南周总编辑执行上峰指示,按照上峰意图进行的,除了总编辑谁也没有这个权力。至于封面文字和新年献词修改内容是谁拟定,在宣传部门和总编辑没表态之前,谁也不敢下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不是总编辑个人意愿。因为签版定样都是要经过总编辑签字才行,自己签了字同意付印又去修改撤换,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

承认“把一些只能做不能说的东西公开披露出来,实属违规”后,这位自称体制内人员强调“即便是总编辑对版面稿件进行撤换修改,也是违反报纸编辑出版规程的”,更不用说上级主管部门“挥起大刀任意砍伐”。不过,他还是告诉后辈,要求一省宣传部长“引咎辞职并公开道歉”只是缘木求鱼,他只希望“掌管舆论大权的有关部门,通过这次事件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营造良好宽松的舆论环境”。

“成立临时机构”、“确定核心诉求”、“警惕分化瓦解”、“政治博弈不相信激情”——更多谋士及时到来,贡献斗争经验技巧。可是眼见公开信无用,同人们还是决定升级行动,不是自己辞职,是集体罢工。至少,截至今天凌晨,@南方周末经济这个代表部门的微博账号还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在发布对“以行政指令粗暴扭曲事实”的简短声明同时,自怜却又坚毅:“不知道这个账号还能存活多久。我们会守到最后一刻,谢谢大家多年的关心与爱护”;然后就是经济部全体采编人员罢工声明,并由此激励了更多同事加入——这已是星期一的早晨,按照正常出版流程,本应是这份周报最繁忙的工作时段。

就这样,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非但没有被中国新年频发的天灾人祸中而淹没,反而在4天之后陡转直上,以一种无可挽回的姿态奔向不可知的未来。

眼见同行的决绝勇气,那些掌控媒体微博账号的编辑们也被深深地感染,比1月2日晚上更加不愿置身事外。23时许,@人民网即送夜话:“今夜星云变换,气温骤降,寒气袭人。出入应谨慎,冷暖需自知”;零点刚过,@新周刊贴出一幅来自中国气象局的卫星云图,说了句“这是28年来,中国最冷的一个冬天”;@淘宝网也在半夜里送出春天景色,寄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此刻,燕子飞往南方”……在这些用尽权限向南方送去温暖的人中,或许没有谁能比新京报更加有体会,7年前,同样是因为遭遇包括撤换总编辑程益中在内的整肃,这家北京报纸断绝了与南方系的血脉关系,所以,在这个夜深人不静的时刻,先是@新京报评论及时奉上《韩国主流媒体罢工,要求脱离政府控制还原真相》的旧闻,而后又由官方账号送来一首催人泪下的歌曲——《You Raise Me Up》。

@凤凰周刊早在1月2日当晚即已挺身而出,这次,又用“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头”的南周金句作为晚安献词,回顾纳粹时代生还者马丁.内莫勒的警句:“当初他们(纳粹)杀共产党,我没有作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没有作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讲话了”。

连@联合国都来发挥维和功能,呈上秘书长潘基文的劝告:“自由、安全和独立的媒体是和平与民主的一个基础。侵犯新闻自由就是侵犯国际法、侵犯人类、侵犯自由本身——即侵犯联合国所代表的一切。”

还有@南方日报和@南方人物周刊,这两个与南方周末在大院里一同成长的长兄与小弟,前者鼓励“如果你足够坚强,你就是史无前例的”;后者为马丁.路德.金语录——“历史将会记录,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最大的悲剧不是坏人的嚣张,而是好人的过度沉默”——配上以手掩口的漫画,至今仍高居新浪热评微博榜首。

至于那些以个人身份发言者,就更加不必旁敲侧击,他们已将微博头像更换成黑白色调的南方周末标志,倾泄愤怒。@熊培云、@假装在纽约、@慕容雪村、@何兵、@刘苏里都说自己“受够了”;发表声明的学生自称来自全国逾十所高校;据信是南方周末负责读者来信的编辑@蔡军剑播报称,送来慰问声援的包括中央部委官员、浙江某市宣传部长、新华社记者……

作为曾经因被封号的微博名人,@作业本竟然在凌晨宣布“被删了很多微博,却对新浪肃然起敬”,因为他感受到了这个平台的维护者正在“把枪口抬高一厘米”。

面对人们询问何以不仅“南方周末”、“庹震”早已成为敏感词,连“周杰伦”都在搜索结果时不能显示后,新浪微博搜索官方账号只能苦脸相迎,无奈讲述扩大审查范围的苦衷:“做媒体的应该很清楚,这事不是我们做主。”

事实上,不仅是给抗议者提供了最宝贵的串联平台,@新浪传媒和@头条新闻这两个由这家老牌门户运营的官方账号,还曾联手在第一时间对比呈现@南方周末和@风端的两份声明,10分钟内即创造转发3万。

凤凰网此时也已将首页头条替换成了《南方周末官微:特刊封面导言系本报草拟》,但若要论及表现最为突出者,莫过于网易,趁着夜深,不仅是微博博客齐上阵,更用一个绝无仅有的新闻专题表明了自己是何等“有态度”:将华商报昨日所刊评论作为头条,并将标题修订为更加直白的“南周献词事件不能靠鸵鸟心态解决”,再辅以《南周员工微博发公开信“对抗”官微》中的对比截图,并特意号召“我要发言”。

而就在新浪腾讯搜狐各出奇招,在类似移动客户端或者邮箱问候语这样的地方寻找表达突破口时,环球时报终于又来了。

《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是今日社评,在引用@南方周末声明后,即宣布“据环球时报通过自己的独立管道了解,所谓‘改稿’确实不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所写”。

而后,胡锡进团队将那些最积极在网上扩散对抗签名信者圈定为“很多是早就离开南方周末、与该报系如今已没什么关系的人,还有一些微博活跃人士”,以及那个同列禁忌的名字——“最新支持者是远在美国的陈光诚”。

以南方周末昨晚官微声明做参照,批评“整个事件看来在最初阶段就被扩散者造了假”、强调抗议矛头实际上“指向了与媒体有关的整个体制”,环球时报是要替宣传官员发誓“媒体决不会成为中国的‘政治特区’”:“希望所有喜欢南方周末的人配合风波的平息,别逼一份中国报纸扮演它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的对抗角色。”

比起3天前声称“这次事件目前不很清楚是南方周末整个编辑部的正式行为,还是几位编辑的个人行为”的说法,这篇最新文章更强烈地激怒了对抗者,尤其是将话题联系至陈光诚的“险恶用心”。

新浪借此做了个“媒体称陈光诚涉及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的标题——但就算这样,也不能持久。晨间9时前,不仅五大门户一概从首页撤出此稿,连环球网都废除了链接。

能留下的环球时报评论是《高智商、情商、媒商是官员基本素质》,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王传宝署名。新浪网易将标题重拟为“一些官员言论失当推责给媒体”,搜狐则突显以下段落:“一些官员面对媒体不会说话,是因为对媒体的特点、功能认识有误区。他们惯于管控媒体,不能平视媒体。‘应对’媒体本身的看法,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敌意,这反映出对媒体认识的错位。”

如果还嫌不够份量,就只能请人民日报出马了。其今日评论版不仅有深化改革方法论之二,还有刊出对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指示的理解。正如门户网站首页展示时标题所提炼,文中就有对各省市宣传部长的期许:“各地宣传战线的管理者能不能踏准中央的节拍、顺应时代的节奏,不仅关系新一届领导集体树立的务实开明形象,更关乎改革开放大业的推进、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当下摆在新闻宣传管理者面前的考验,前所未有……那些手段单一、自以为是的生硬说教,都应坚决摒弃。”

的确前所未有。就在各门户忙着收藏心情、调整页面时,早睡的人们醒来,新的一波又发动了。@姜军是新闻出版总署机关报社长,他总结“事情的本质,在于知识分子要不要做驯服工具……这次声音够大,说明问题也够严重,该好好面对了,把知识分子当奴才的国家没一个是世界强国”;千万粉丝的韩寒已吹响号角,“既然转发的两条微博都被删了”,那他就写下《总有一种力量》的博客;继演员陈数之后,更多原本不太介入此类公共事务的文娱界人士加入队伍,@姚晨、@李冰冰、@陈坤、@任泉……

而可能最让广东官员头痛的事情也终于变本加厉了。根据互联网流传图片显示,南方报业门口涌来了越来越多手持鲜花的声援者,他们手举的标语上写着“开放报禁”、“让梦发声”——网易直接将这些由网友现场直播的画面纳入了专题。而且,人们甚至相信,新浪天津频道首页上,编辑分明是在用六段标题作为“藏头诗”,拼接出“南方周末加油”的字样。

他们是在加油。11时刚过,一个最新的出刊过程被发布了,由@方可成等代表那个南方周新闻职业伦理委员会发布。这是迄今最详细的版本,点名道姓,分“新年特刊签版定样后被删改过程”和“新年特刊制订过程中被删改过程”两部分。

曾担任南方周末主编的@钱刚提纲挈领,分列要点如下:1月1日,广东省委宣传部在南周新年特刊已经走完所有流程后,召南周总编副总编到部令改内容;2,封面导语系省宣副部长口述、南周副总记录、手机短信发回,省宣改定发回见报,此导语经过哪些领导审定,待查;3,1月1日夜,省宣再令南周改特刊总标题。

在怒斥“难以想象的粗暴”后,这位现任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午后再列出“审查制度之铁证”:“1,12月24日策划文案送审,多稿被换(包括不准出现白岩松);2,31日,献词送审,导致文章做结构性修改;3,31日晚,根据省宣令,整个年度盘点板块被删,稍后,又两稿被撤。4,做版时南周总编拍摄头版送省宣审,再收到苛刻意见。”

据此,@宋石男也确认庹部长“已经安然上岸”,因为见报献词不仅非其亲写,甚至也无足够证据证明是其篡改。不过,在他看来,“去留已非关键问题”:“关键在大众已经目睹新闻管控的恶劣现状及诸种细节。更关键的是媒体人开始抗议,一些民众则开始抗争……我更期待后者在未来的推进。”

《南周》新闻人奋起反击 献辞丑闻掀起社会风暴

美国之音香港 — ​​南方周末2013年新年献词被强迫删写事件引发的风波愈演愈烈。针对南方周末高层星期天晚迫于压力发表道歉声明,嫁祸于报社,为省委宣传部撇清责任的做法,南周采编人员奋起反击,连发声明揭露真相,打响2013年最震撼的新闻维权的第一炮。同时,社会各界纷纷发起声援南方周末新闻人的活动,势头越来越旺。

*被迫反击 寻求真相*

1月6日晚9时18分,南方周末新媒体负责人、前文化版编辑风端(本名吴蔚)突然发布微博声明,称已被迫上缴南方周末官方新浪微博账号密码,对此账号即将发布的声明以及今后所有内容,将不负任何责任。

仅仅两分钟后,南方周末官方新浪微博便抛出新年特刊封面导言系报社负责人草拟,网上有关传言不实的重磅炸弹。

随后,南周一些记者个人以及经济部采编人员联合发表微博声明称:“十万火急!经过一天的攻防过后,南方周末官微失守!所做声明不能代表南方周末采编人员的态度,为有关当局施压南方周末管理层的结果。南方周末采编人员将与此不实声明抗争到底。事态解决前,本人不再进行正常采编工作。请大家合力保卫南方周末!”

紧接着,晚10点27分,南周包括常务副总编汪小峰在内的一百多位编辑、记者和编委会成员实名利用尚掌握的“南方周末经济”这一官方帐号,发布紧急“共同声明”,指南方周末新浪官方微博已被强行收缴,已发表的《致读者》,并非真相。

随后,南方周末新闻职业伦理委员会发布第一份声明,详细介绍1月6日当天编委会成员与南方报业集团分管领导及南周总编就争夺官方微博账号以及发表致读者声明所展开的尖锐攻防。

声明说,“在南方周末采编员工强烈要求对新年特刊出版事故进行彻底调查的同时,有关个人及方面,竟一面假意周旋,阴谋布局;一面罔顾事实,不行调查,以行政指令粗暴扭曲事实。我们呼吁,尊重事实,在调查报告结论未出之前,排除一切干扰,把真相还给历史。”

1月7日上午,南方周末新闻职业伦理委员会发布第二份声明,详细陈述 2013年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出刊的全过程。

声明说,“南周编辑部第一次公开声明,要求立即彻查新年特刊出版事故;第二次公开声明,再次表示希望以具有公信力的方式成立调查组,彻查事故并向社会公布。但五天来,要求没有得到任何层级的回应,反而持续遭遇诸多不公,甚至被蓄意抹黑。鉴于此形势,南方周末采编员工出于及时披露真相的目的,以严谨客观的态度自行制作调查报告并向社会公布。我们再次呼吁:为彻底还原真相,需要以深具公信力的方式成立中立调查组,完成调查报告,以不负公众。 ”

至此,南方周末采编人员为维护自身清白和交待事实真相,向南方报业集团和南方周末高层发出了最强劲的反击呼声。

*高层自保 嫁祸他人*

著名杂文家、时评家、近年从南方周末退休的前高级编辑鄢烈山星期一向美国之音表示,南方周末高层迫于宣传部的压力,发表伪声明,嫁祸于南周编辑部,为上层开脱。

他说:“现在事情已经很明朗了,就是上面,黄灿,他是总编辑呀,他受到宣传部的指令,逼迫我们管理官方微博密码的人交出来,然后他自己做了一个伪声明。这个声明不代表我们编辑、记者的立场。”

参与南周百多名新闻人声明的文化部编辑朱又可表示,高层已经有指令不许他们接受媒体的采访,不过既然记者找到他,他也就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至于是否有一些采编人员停止工作,他表示,他目前还无法判断会有多少人按微博上说的停止采编工作。

他说:“我个人认可的有两个,一个是我署名的那个声明,还有一个就是南方周末新闻伦理委员会的声明,那个是我们都认可的。别的呢,是个人的,不能代表全体。”

*强奸新闻 实属罕见*

在1月5日发起南方周末51位前编辑和记者发表联署声明支持南周同仁的鄢烈山表示,宣传部门如此干预新闻实属罕见,非常恶劣。

他说:“我支持南周新老同事的态度,为我们最起码的尊严,而且也是最基本的新闻规则。60多年来没有宣传部长直接插入编务的。改革开放30年来,广东的新闻部门没有这样的,太过分了。”

记者拨打据说是代表南周采编人员一方的南周常务副总编汪小峰的手机,开始是无人接听,过些时候成了关机,显然是有意躲避电话。记者联系在微博上很活跃的南周一位记者,他感谢记者的关注,但表示不好接受外媒的采访,请求理解。

*激怒社会 群起声援*

在南方周末新年献辞被肆意删改事件曝光后,中国社会各界纷纷予以关注和支持。由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和两位留学生发起的“《南方周末》读者和关心者针对‘2013新年献词事件’的公开连署信”,在1月5号当天就有2千多人签名,截至1月7号下午已经有超过2700人联署。

另外,几十位中港台学者和文人也发表公开信,声援南方周末采编人员,要求罢免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

同时,中国许多所大学新闻系的学生也在网上声援南方周末采编人员。而更多的中国网友在上网发帖表示声援外,还发起了1月7日南方周末报社大院门前献菊花行动。新浪微博的一位名叫“染香姐姐”的表示将为现场声援网友免费发放菊花。

根据网上发布的视频和图片以及现场人士的估算,仅在上午南方周末报社院前就聚集了百多人,其中以年轻人居多。中午以后,人越聚越多,最多时有三、四百人,其中包括大批围观的市民。

现场有举牌声援南周的学生与市民,还有人演讲,也有人公开接受近10家媒体的采访。据现场人士表示,估计到下班时分,声援和围观的人数可能会爆增。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广州警方没有过多干预现场民众的自发声援活动。

网络热帖:一场措手不及的豪赌 《南周》人应明确诉求

肉唐僧 撰文

我1月3号着急于南周人没有形成明确诉求,无法与萱萱形成博弈,写了个《驱庹出粤》的帖子,希望把调子定在反太监不反皇帝上,双方保留余地。短短三天,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今天扯远点,高屋建瓴地谈谈。

江这个人,其他都是小节,有两件事情他是注定要上史书的。一个是保护私产及三个代表入宪——这解决了革命性质的共产党向社民党转型的法理问题;二是他搞乡镇直选。我们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这两条,足以说明江手下的智囊是非常厉害的。中国这么大,宪政不过是地方自治。如果全国一盘棋翻大饼,邓到后来都翻不动,遑论他人。自治了,各地可以形成制度竞争。比方说甘肃在全国率先搞土地私有化和嫖赌合法,那就是内华达了嘛。大家用脚投票就是了。只要有这样的基于地域的制度竞争,政治想不清明都难。

除了乡村直选,江时代也积极推进城市小区的业主自治。虽然《物权法》一直到2007年才出台,但是各地小区业委会选举真正有声有色是1998~2003年这一时间段,当时是民政部直接主导上海、宁波、南京、广州、北京和广西等26个试验点全面推开。其中,北京规定要涵盖10%的小区,而广西则是100%。公民社会的启动与培植,是15年前由官方主导的,而且很真诚。请各位记住这一点!

胡上台,新闻联播第一次露面,是去山东农村视察。他说了句“要加强党对农村基层的领导”,乡镇直选就此偃旗息鼓。胡温这十年,我最恨的还不是四万亿血洗中层钱财,恨的是这个。胡上台后,城市小区的业主自治遭受重重杯葛,自不待言。不过胡温这十年也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共党之恶暴露得淋漓尽致,不仅彻底丧失了知识阶层的支持,即使是体制内的人,也丧失了对这个体制的忠诚。一边是贪腐和傲慢到了疯狂变态的程度,一边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出现大量裸官。说明体制内人自己都没信心了。他们的信念垮了!

十年包衣执政结束,贝勒上台。不会有根本理念的变化,因为寡头制已经形成,他们像治理一个公司一样来治理这个国家。贝勒们根红苗正,对自己的能力有更有信心、对这个体制在情感上有更深的眷恋,所以变化的,无非就是策略上的——总经理提议“今年全体减薪30%,大家一起帮公司渡过难关吧”!但只有五年合同的基层员工是不会接受的,因为理念共识已经崩溃了。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头大身子小,连中产都在纷纷移民,经济已经完全支撑不住那个大脑袋了。如果你是习李,你会怎么办呢?首先是不惜代价弥补内部裂痕,党内不要公开分裂;其次是严控舆论,先把大家嘴堵上,然后喂给你旺仔小馒头——我主动给你可以,但不许你主动要,以保证自己的威权统治。

这个旺仔小馒头是什么呢?就是法治。注意,是法治而不是法制。现在这个司法真是太可怕了,你有只下蛋的老母鸡,我想要,就把你抓起来吊五天五夜,直到你签字声明“这只老母鸡我自愿送给李书记”。好,放走。再抓下一个有老母鸡的。有钱人哪受得了这个?企业家变现移民出国,带走五千万现金,损失的可是好几万亿的GDP和成百上千人的就业机会啊!所以习李上台,司法独立他们肯定不会搞,但一定会把司法恢复到“常态化”。

据说海里的人都在看托克维尔。托克维尔的那句“革命的发生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而是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肯定把他们吓坏了。这很像负重,背100斤东西的人,你一斤一斤地往上加,反而没啥事儿。你突然减5斤,他立马对剩下的95斤感到格外难以忍受。但如我前面所说,中产在跑,腿在变细,脑袋还是那么大,眼瞅着撑不住了,不减负根本不行。所以,加大舆论控制、同时强调法治,在意识形态上捣捣浆糊以至少避免内部矛盾的公开化和总摊牌,这是习李惟一能做的事情。减税没能力(现在钱都不用够)、裁人又不敢(李自成老师就是邮局干部,事业编制),新班子有别的选项吗?

所以我们看到了网络言论管理法、劳教制度的取缔,连“30年前和30年后是两口子”这种退到11届三中全会决议后面的话都说出来了,内部裂缝有多大,可想而知。庹老师闹这一出,可以说,宫里的布署全打乱了。南周事件的解读及破解办法,都要放在这个大背景里去思考。

这是一场豪赌,一场双方都措手不及的豪赌。整不好,又是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清朝的垮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日本和俄国在东北打一仗,中国人看到小日本把俄国人打得落花流水,朝野震动,于是痛下决心搞宪政。载沣当时的一句话“宪政是利于君利于民而不利于官”这句话,彻底打动了高层。慈禧加了个“五不议”(太监事不议、八旗事不议、军机处不议、内务府不议,还有个什么不议来着,反正比咱的“五不搞”具体多了)的限制之后,对启动宪政给出了“深宫初无成见”的态度。当时,朝廷自上而下推动宪政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中央制定严格的时间进度表追着地方搞自治。孙中山这些革命党当时那光景和现在的吾尔开希们也差不多,完全不成气候了。立宪远跑在革命前头。麻烦就麻烦在两件事情上:一个是十年前取消科举制,士子无晋身之阶,知识分子普遍不满;然后呢,慈禧光绪死了之后,摄政王又推出了个皇族内阁。本来说好宪政,皇帝和皇上家亲戚就不能再当干部了,结果弄这么个血统内阁,知识分子就彻底反水了,因为搞拼爹他们完全没机会嘛!更麻烦的是,皇族内阁一弄,连没入阁的王爷们也离心离得了。

现在这情形,何其相似乃尔。太子党……党政不分……比清末的皇族内阁还要坏很多。但是,清朝有立宪的选项,因为对皇帝来说,宪政不过是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江山还是我家的,吃喝待遇不少我的。而对于现在的寡头制来说,他们没有这种退出的机制,又担心被清算,被动就被动在这里。蔡霞呼吁朝野双方找共识,不要把彼此都逼到墙角里去。这个呼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谁拿得出可行的办法来呢?吴思算了笔账:如果以中等贪腐的程度来推算,即贪污的比例占GDP的5%。那么这十年来,贪污的总额大约在10万亿左右。如果贪100万就死刑的话,要杀掉的就是1000万人。政改的阻力何在,不言而喻。所以他的主张是用钱来赎买权利、避免流血:“在某个特区设定一套政改的指标,例如乡镇县市等级别的直选,差额选举,政治人物公开竞争,人大代表专职化,司法独立,媒体开放等等。一旦验收达标,该地区就实行特赦。官民的政治经济罪过,无论已发觉未发觉,皆在赦免之列。”

说实话我个人,这些钱不要就不要了。但是要说文革不清算、反右不清算、三年大饥荒不清算,那我不能同意。钱可以不要,但几千万条人命啊,也赦免?从规模上、从下作和残忍的程度上,这都是比纳粹搞犹太人更甚十倍的恶行,而且还是自己人搞自己人。这要是也能赦免,中国人和畜生还有什么分别?

扯远了,回到清廷:本来挺好个宪政,皇族内阁一开,知识分子们就闹。在这个博弈过程中,朝廷真的是太笨了。简直就像王小二去当铺赎东西:“我给你八块你把棉坎肩还给我”。老板说“不行,怎么也得给九块五”。王小二就急了,说“这东西本来就是我的,我给你八块你还给脸不要脸?!六块!”老板赔笑说“那就八块吧,八块吧!”王小二说“不行!你气着我了,我现在只想出五块!”老板说“好吧好吧,就依你前次所说,六块。总行了吧?”王小二侃价性起,喊一声“去你妈逼”,就把铺子砸了。大清就这么亡了。

本来,我们是有机会成为英国或日本的。王小二砸了铺子之后,接下来的100年就只剩下唏嘘了……

现在这个南周事件,看情形又有要形成王小二赎棉坎肩的意思。知识分子、在校学生、演艺界人士,媒体人士、连媒婆界的乐嘉都出来声援。看现在这架式,如果再拖一个月,把庹老师拉到天河商城立交桥上当众枪毙都不一定能摆平。一旦进入街头阶段,谁都控制不住,可能的走向无非这么两种:

1、强力镇压,回到24年前重头来过

2、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真的就那啥了……

说实话两种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各位,真的准备好了吗?别看微博上满眼都是。昨天我们大学同学吃饭,除我之外的七个人,只有一个人知道南周这个事情。当年LXB获奖,我在办公室里大吼一声。办公室里十几个人齐声问:“LXB是谁?”

微博上天天谈民主的朋友们,有几个知道多数决定制和比例代表制?更别说什么顿特公式和族普最大余数法这些劳什子了。选举的技术缺乏虽然是个大问题,倒并不难解决。真正难的是城市经过这几十年的商品房小区改造,以前基于单位大院和街坊邻居的熟人社会被彻底摧毁,可是小区自治又没搞起来,套用帕特南的术语:社会资本严重匮乏。说城市是原子化社会,当不为过。满眼都是陌生人。更糟糕的是,记得那个用U型车锁砸人脑袋的蔡洋么?两个亿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游荡。法国大革命,好歹还能弄个议会出来,那是因为吉伦特这些第三等级上层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行会,而下层的雅格宾派也早就在全法国整了13000个宪政之友俱乐部,组织化已经预先完成。我们呢?我们只有秋风老师的新儒家,再数下来大概就是铅笔社了。这么看下来,张宏良老师胜算很大呀!

正是基于以上种种,我对南周诸公的建议是,聚焦于一点:驱庹,不知有它。当然,“我们遵守党管媒体的原则”这种话也不要直接说出来。拐着弯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直接说,真的很蠢。把自己的回旋余地弄小了,还丧失了偏右的朋友们的支持,何必呢?谈判很像女人勾引男人。胸罩露出个蕾丝边和一小截肩带,效果就很好。你现在把丁字裤套在牛仔裤外面,哪还有什么情趣了呢?

共党那头,颟顸不可理喻。也正是因为这个,避免把事情滑向王小二赎棉坎肩的模式,也就成了南周诸公的责任。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咬定一个诉求,出价不要变来变去。不管你们愿意不愿意,一场社会运动已经掀起。如果你们的诉求不清晰,传播的成本就大。阵仗弄大了,还容易枝蔓丛生,失去控制。

关于社会运动,查尔斯·蒂利在技术上给出了三条非常重要的建议:首先,是不间断和有组织地向目标人群或当局公开提出群体性诉求。既然称为运动,“不间断”和“有组织”是必不可少之两个行为特征,是重中之重;其次,既然是不断的重复,那就需要有一套“常备剧目”,如组织协会或联盟、游行、集会、示威、请愿、公开声明、小册子等。花样常翻常新,一是效果不容易累加,二是外人会产生识别困惑;最后,参与者要在四个方面表现出一致性:价值、统一、规模,以及成员间彼此承担义务,即WUNC(worthiness/unity/number/commitment)。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诉求,以上三条就根本谈不上了。

从第二条常备剧目出发,同时也是希望对成员间承担义务有所益助,我决定开个淘定店,卖自己一篇文章的阅读权,每人只许买一次,价格1元。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大家文章的内容。只有两个字:“谢谢”。注意,这不是送饭,因为还没人被开除呢。我主要是想看看有多少人愿意以这种方式表达支持。这笔钱,不管多少,我都会送给南周编委会由其任意支配。总是要花钱的吧?买个盒饭什么的。如果南周编委会拒绝接受这笔钱,那就自动转为“媒体人公益基金”,专门用于救助受迫害或生活陷于困窘的记者。我在新浪、网易、腾迅、南都和东早各找一个媒体人成立委员会,把钱交给他们,就没我啥事儿了。不许给纪许光,我就这一条要求。

这笔钱会是多少呢?

《南周》引发的争论仍在继续 广州总部楼前安装监视器

美国之音华盛顿 — 围绕中国有影响力的南方周末展开的有关政府新闻审查的争论,星期二在中国几个人气很高的网站继续进行。尽管网管机构对讨论加以审查,但是南方周末的一些知名支持者仍然设法在网上以含蓄的言辞发贴,支持南方周末。

新浪微博的知名博主李承鹏有600多万粉丝,他在博客上发表的评论三次被网管删除,但是他写道:“你可以删除世界,但删不了尊严。”

其他博主也有类似的帖子,抱怨他们的发贴被“和谐”。人们用被“和谐”来表示中国网管对敏感评论的审查。

这些评论凸显中国正在加强网络审查。与此同时,南方周末一些记者与当局的对立仍在继续。南方周末要求宪政改革的新年社评被政府有关部门以歌颂共产党成就的献词取代。

这起新闻审查事件引发网上一片哗然,学者和分析人士纷纷呼吁对中国的媒体监管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北京一位名为 “一个真实世界”的博主在微博上发贴说:我们支持的不仅是一家报纸,而是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我们反对的不仅仅是一些狂妄的政府官员,而是令人憎恶的压制人性的体制。

南方人物周刊的编辑郑廷鑫在自己的实名博客上贴出照片,显示周刊广州总部的楼前安装了监视器。南方人物周刊和南方周末同属一个媒体集团。

星期一,数百名抗议者聚集在南方周末办公楼前,手持菊花、茉莉花以及标语,对南方周末表示支持。

星期二,这家杂志的支持者和支持共产党的左派人士发生肢体冲突。左派人士举着毛主席像,打着横幅,上面写着“支持共产党,支持毛泽东思想,支持打击汉奸媒体”等字样。

这种支持共产党的标语反映了官方媒体的立场。官方媒体说,南周抗议事件是“境外敌对势力”策划的,不会影响中国对媒体的管理方式。

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说,“有一个常识是:在中国今天的社会政治现实下,不可能存在这些人心中向往的那种‘自由媒体’。中国所有媒体的发展只能是同中国大现实相对应的,媒体改革必须是中国整体改革的一部分,媒体决不会成为中国的”政治特区”。

微博上的一些帖子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反驳,说这种说法反映了中国官媒的虚伪立场。

北京的一名网友在微博上问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都是境外敌对势力吗?“

到目前为止,中共当局尚未对据传广东省委宣传部删改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一事作出正式反应。

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的总编辑胡锡进呼吁当局做出回应。他在微博上发贴说:南周风波经过几天发酵,已经不是一家报纸编辑部与管理者之间的个案磨擦,它的影响已扩散到整个互联网。但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官员出面正式回应和表态,我认为这不应该。

南周抗争事件发生在中国领导人换届期间。这次换届将在三月份结束。届时习近平和李克强将正式接任中国的最高领导职务。

一些观察人士认为,这个事件也许会给领导层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落实改革的呼吁。习近平就任中共总书记之后,加强了改革的呼声。

中国最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张欣女士在微博中写到:历史总是被最没有意料到的事件定义。本以为反腐是最棘手的(依然是),没想到出现了南方媒体事件。怎么处理?考验的是新班子改革的决心。改革不就是更开放吗?更开放不就自由吗?更自由不就是更真实吗?

星期二的新闻报道说,南方周末的编辑人员将和宣传部的官员会面,以求解决这场纠纷。

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不欣赏《南周》 但仍要声援它

华尔街日报/我并不是《南方周末》的读者。准确地说,曾经是,但后来不是了。新闻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应当是事实导向而非立场或道德导向;它应该至少在程序上摒除非专业因素的影响;它应当在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报道中,保持基本的冷静。《南方周末》近几年的“黯淡”,除体制因素外,也有不少自身的问题。这么多年的专业训练也许让我养成了某种“程序的洁癖”,越是带有旗帜效应的媒体,越苛刻地看待与评价。

开篇就说上面这番话,只有一个意图:清楚地表明我与《南方周末》之间不存在情感上的联系。我对《南方周末》的声援,也与私人情感无关,而主要缘于一个新闻传播学学者对专业纯粹性与行业独立性的“洁癖式”追求。

1月6日晚至夜,我和很多人一道无眠,共同为守卫一张报纸最后的尊严呼吁。我的一条微博被转发1.3万余次,很多人给我留言,感谢我“为民请命”,或“为正义而战”;而我给这些好心人的回复是:于我而言,这不是一个正义不正义的问题,而是我过去十余年赖以生存的信仰,与我要教授的专业的基本底线是否还能保有曾经的(尽管仍是十分有限的)纯粹性的问题。作为一位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士”,理应站出来捍卫本专业的底线和尊严。我坚信,如果一个社会中所有领域的“专业人士”都愿意在本领域面临危机的时刻“挺身而出”,那么这个社会的总体价值观肯定是趋向正义的。

政治力量对新闻生产的干预,非中国特有,只是在中国,这种干预更加制度化、公开化。而所谓政治力量,也不独执政党一端。《环球时报》有《环球时报》的政治,《南方周末》也有《南方周末》的政治。执政党的政治因拥有国家机器的支持而占据相对强势的地位,自然需要引起知识界的警惕,却并不必然意味着其他形态的政治更加正义。我并不赞成许多同行强迫他人、机构对此表态的行为,这与他们所警惕的另一端的政治,又有什么分别?

在我看来,南周事件之性质恶劣,首先是专业与行业底线的问题,厘清了这个问题,才可谈论其他。宣传官员公然破坏整个新闻业公认(或默认)的新闻生产流程,且手段粗暴之至,新闻学界与业界若不及时提出鲜明的批判,则符号效应与模仿效应后患无穷,势必导致新闻业权威性与公信力的巨大危损,新闻媒体在政党政治面前更为卑躬屈膝。

更令人咋舌的是,当危机形成并于海内外造成极坏影响,当事官员与宣传部门又采用了最为拙劣的处理方式:迫使编辑记者噤声,强行收取《南方周末》官方微博账号,并发布编辑记者团队不认同的信息,这已不仅仅是符号效应的问题,而相当于公开宣称新闻纸可以当众说谎。对此,不仅南周,全中国的媒体都成了蒙难和蒙羞的一方。若对此视而不见,则整个新闻业将无任何原则和底线可言。概而言之,媒体与政治的关系,或许还可归入学术争论范畴;但从新闻生产流程被破坏,到作为新闻业根基的“真实性”原则被玷污,则是专业的生或死、有或无的问题。这个时候,需要新闻传播学学者和新闻从业者的脊梁。

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以前未曾有过的变化。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言论平台,新浪微博的运营者极为智慧地为真相的传播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时间和空间;许多学新闻、有志做新闻的年轻人(尤其令我自豪的是,其中有很多是我教过的学生),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关注和态度──当然,作为教师,我不建议他们采取不顾人身安全的激进方式;《南方周末》的编辑与记者团队,让人看到了似乎销匿已久的新闻人的傲骨,他们的抗争将是这场“尊严之战”的中流砥柱;尤其令人动容的,是散落在中国各地、各行业的普通人,尽管拥有极为渺小的话语权,却并未放弃对这桩或许“事不关己”的行业事件的关切。

当然,所有这些,只是一个普通的新闻学院教师和新闻传播学学者的微不足道的抗争。事件发展到现在也许令人沮丧,但一如苏珊.桑塔格所言:“点出一个地狱,固然不能彻底明示我们如何去拯救地狱中的众生,或如何减缓地狱中的烈焰。只不过,承认并广泛了解我们共有的寰宇之内,人祸招来的几许苦难,仍是不无裨益的。”

1月7日是本学期最后一节课。我对教室里的200多名新闻专业本科生说,对不起,我们这一代没有为你们这一代争取到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但或许正因如此,新闻专业在中国才拥有“操作技巧”之外的社会意义。而一个渴望更多空间和自由的中国,需要我们用更加纯粹的专业精神去守望。

本文作者常江,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社会兼职: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文化评论员、专栏作者;北京新闻广播特约评论员

三十七位学儒就《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发布告天下书

搜狐博客/

郭齐勇、蒋庆、陈明、秋风等 2013-1-8

我们,身为儒者,旨在追求中国达成优良治理秩序,故对去年底以来出现的政治清新风气,颇为欣喜。

然而,新年伊始,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前沿的广东,即发生《南方周末》2013新年献辞被掌权者强行篡改、调换之事。

该报编辑部更公告天下,2012年一年中,该报1034篇稿件被改撤,报纸经常被无故审查、毙版、毙稿、改写。

由此可见,《南方周末》的新闻自主权遭到严重侵害,其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被严重弱化。

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我们同样极为关注。然而,这种关注遭到不同程度的压制。

我们认为,凡此种种严重侵害媒体自主权和国民表达自由的行为和制度,有悖中华优良政治传统与现代法治精神。

国民自由表达各种意见,包括直接批评当政者,作为一项政治价值和宪制原则,始终内在于中华文明的优良政治传统中。

华夏文明肇始,即有“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贤;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彼时之舆论议政,不分朝野。

《左传·襄公十四年》记春秋时代师旷对晋侯之言曰: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由此可见,在古典宪制中,无论是体制内的“官师相规”,还是体制外的工商、庶人谏谤,都强调对于政治权力的规导和约束,以求为政之仁义清明。在此宪制传统下,国人表达权利得到确保。

古来明智政治家对此传统,亦有高度的价值和制度自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人游于乡校,议论执政之得失。有人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正告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何而毁之?”

在吾国先贤看来,议论国政之得失,乃是天下人之权利,当政者不得随意侵害。历代治国者,但凡略具明智美德,也都能意识到,天下人之表达自由自可作为一种外部制约力量,规范权力之运作,使之趋向理性化。为此,古代中国开明宪制中也都有相关制度设计,以保障士人、国人之表达自由。

回首中国历史,只有最为专制、无道的时代,才会限制、禁止国人结社、表达、议政。而对此,先哲早就发出最为严厉的警告,《国语·周语》记载了邵公谏周厉王弥谤的故事,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周厉王王不听此良言,国人确实莫敢出言。然官民对立不断加剧,三年之后,国人乃起而放逐周厉王。

权力强行植入《南方周末》的献辞开篇即言“2000年前大禹治水”,其文史知识之匮乏,固然令人齿冷;更加令人遗憾的是,作者恰恰忘记了大禹治水启发中国人之最为重要的政治理念:“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由此可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表达自由固为现代宪法之基本原则,亦为中国政治文明中源远流长之伟大传统。当前,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理想,此复兴必包含上述伟大理念与优良制度之赓续,借助现代制度获得新生转进,可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再造提供稳固的制度支撑。

《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事件,及权力深度介入报社日常流程现象集中表明,当前新闻审查制度有悖中华政治传统,不合现代宪法原则。

此事发生在《南方周末》,尤其令人痛心。《南方周末》伴随改革开放进程而发展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之一,且为当前凝聚改革意志、形成良性共识不可多得的平台。这次被调换的《南方周末》新年献辞《中国梦宪政梦》集中表达了社会各界对于未来中国命运之善意希望。此文或可凝聚中国前行之共识,有利执政者施展其理想,本应得到执政者的善意对待。

有关当权者粗暴替换这一献辞,只能令国人对新政的期待冷却,朝野趋向对立,转型或陷停滞。有关部门压制公众对此事的关注,必致道路以目,以至川壅山崩,难免玉石俱焚。

有鉴于此,我们呼吁:

一、高层成立具有足够公信力的调查组,彻查此事实际过程,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布,并据此对相关主事官员问责。

二、对此次事件中坚持职业操守之《南方周末》与南方报业集团相关人士,不得打击报复。

三、广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权力介入,保障《南方周末》及全国所有媒体的新闻自主权。

最后,我们呼吁,执政者以此事为戒,本乎吾国五千年政治智慧,循乎现代世界普世宪法原则,见义而勇为,采取有效政治和法律措施,消除妨碍国民结社自由和表达自由之种种障碍,以确保国民意愿虑之于心,即可宣之于口,自由结社,自由表达,闻于政情,参与治理。如此,则宪政可期,仁政可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待。

发起与共同执笔人 :

姚中秋(儒者,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任锋(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

签名人:

蒋 庆(民间儒者)

陈 明(《原道》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

郭齐勇(武汉大学教授)

余樟法(民间儒者)

严寿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

彭永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韩 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赵法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王瑞昌(首都经贸大学教授)

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教授)

张新民(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院长)

吴 光(浙江省儒学学会执行会长)

任文利(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杨汝清(民间儒者)

任 重(儒家邮报暨儒家中国网站主编)

慕朵生(中国儒教网站长)

冯克利(山东大学教授)

刘梦芙(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周炽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王 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

白彤东(复旦大学教授)

谷春娟(河南工业大学教师)

刘安平(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贺志中(民间儒者)

毕昌杰(安徽学者)

邓 勇(四川大学副教授)

孙齐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贺更粹(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韩歌子(陕西省国学研究会传承部部长、西安中和书院副院长、西安长安弘文馆督教、《三秦国学》主编)

明 夷(民间儒生,证券从业人员)

王永林(北京独立撰稿人)

付鸿强(民间儒者)

陈 虎(陈少文,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博士后)

姚新勇(暨南大学教授)

姚春鹏(东海不孤儒,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

孔子2564年暨西历2013年1月7日

于建嵘回应《环球》报采访:同一话题《南周》约稿被枪杀

BBC/南周事件引起越来越多的人思考宪法赋予的言论新闻自由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被撤改一事在海内外引起关注和抗议的同时,中国官方仍然没有正式的表态,而互联网上对这一事件的封锁更加严密。

周一(7日)北京时间晚间, 在中国两大最多用户的新浪和腾讯微博上已经无法就“南方周末”展开搜索。

BBC中文网尝试用其他的关键词“南方”、“周末”,甚至汉语拼音缩写“NFZM”,或者汉字与拼音相组合的“南方ZM”等都无法得出搜索结果。

而此前一天对相关事件的微博搜索限制虽已相当严格,尚没有如此全面限制。

尽管南方周末的消息和评论受到全面封锁,但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由于《环球时报》并非敏感词,微博中对《环球时报》的批评却透露出民众对《南方周末》的支持。

《环球时报》周一刊登社论《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批评南方周末新年献词事件是被人“造假”等。

表态

有媒体人微博写道:一晚上都挺难过的。南周同仁已成进退维谷坐以待毙之势。环球时报赤裸裸的谎言则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权力则傲慢地说:看,我不仅羞辱了你,我还羞辱了整个中国。

据多位媒体记者在微博上透露,中宣传部已经下达指令,要求所有报章星期二(8日)全文刊发《环球时报》的评论。

各报章对此指令将做出何种反应目前尚不得而知。

有记者在微博上说:几个报纸的同行私下说会顶住压力,拒绝转载。南方蒙难,不求各位援手,不转载也是一种态度。

在“南方周末”一词被禁止搜索的同时,社会学家于建嵘在微博上写道:环球时报问:如何评价中央关于停止劳教制度?答:前不久《南方周末》向我约元旦特稿的命题就是”2013年劳教制度会废除吗”,我认为,会废弃。因为它违宪并成为了地方官员打击迫害维权民众的工具。新领导人为得民心和讲宪政会有所行动。稿件提交了,前几天约稿编辑戴志⾂很抱歉地告诉我,稿件被枪杀。

也有普通网民认为:南都事件被定调了,不知这对全中国人民来说是福还是祸……个人希望言论能更自由,不要把人民都当傻子看,我们需要听一些反对的声音,我们有判断能力,我们不要只听一种声音,但不代表我们就一定会支持这些反对的声音.

对官方至今的沉默有网民在微博中认为:官方不表态也没什么,但是如果想要表态的话,请尊重一下我们的智商!先是收缴密码,假借南周官方微博之名发布虚假消息;现在又力挺一庹屎,说什么官管媒体原则不能动摇,还说整件事和”境外敌对势力”有关!到底是我太天真还是你们智商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