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5/奥运泳将赵坤:希望培育更多的飞鱼

(星星生活记者捷克佳报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近日,一间名为“飞鱼”的游泳俱乐部在多伦多悄然开张,其主人便是从大洋彼岸飞跃而来的前中国奥运选手赵坤。

没有大张旗鼓的庆典仪式,没有锣鼓喧天的舞狮采青,也没有政要嘉宾的致辞讲话,俱乐部新张伊始便立即投入到对学生的紧张训练之中。

赵坤作为中国国家游泳队选手,曾参加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与队友合作摘取4×100米女子自由泳接力银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她更荣幸地作为火炬手传递奥运圣火。

对于运动员来说,参加奥运是人生的辉煌时刻,也是终身难以忘怀的。赵坤也不例外,她说,奥运村,运动场,甚至升旗仪式,每每回忆起来,这段经历至今仍是记忆犹新。

赵坤也是继李华华(中国女子击剑队,84年洛杉矶和88汉城),马福良(中国皮划艇队,88汉城),潘文莉(中国女排,96年亚特兰大)等人之后,又一位前中国奥运选手落户华人势众的大多伦多地区,令本地的中国“海外军团”又增添了一员女泳将。

来自河北的赵坤与水结缘纯属偶然。自幼体质欠佳的她11岁时才开始学习游泳,本意是锻炼身体,但没想到成绩突出,第二年便被石家庄市体校相中,随即在全省的比赛中获得冠军。1985年2月,她被河北省专业队收入囊中。从体校到专业队的跨越,赵坤只用了短短的3个月。

能够在游泳项目中立足,赵坤算是另类。在起跳台上,面对高大强壮的队员,赵坤说她是最为瘦小的。她认为,能够与她们同场竞技并不是自己的训练强度有多大,而是从一开始接触游泳时,就发现自己的优势在于悟性高,协调性好,理解力强,对教练的指导接受的很快。

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赵坤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相继摘取多个项目的桂冠。1990年,赵坤调入国家集训队,参加亚太地区比赛,她取得6项个人、3项接力总计9枚金牌的亮丽成绩。其稳定的表现让她顺利进入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队名单,并在4×100米女子自由泳接力项目中与队友一同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1996年,赵坤从国家队退役,先后在专业队当教练以及在大学进修运动训练专业,之后在其家乡河北省石家庄成立自己的游泳学校,直至出国前,十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

对每个人来说,移居他乡都面临着艰难的取舍。而对于在国内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的赵坤来说更是十分纠结。她说,出国的一个主要动因是为了孩子,看到孩子从上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周末,非常辛苦,也意识到今后超级残酷的竞争。

2011年2月,赵坤举家移居加拿大。由于一些昔日的队友在美国,且美加两国的体制相差不多,她在出国前对加拿大的基本国情和游泳项目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当时是月初登陆,安顿好孩子,月末就找到一间俱乐部教游泳。” 赵坤回忆说。对很多新移民来说,一个月内就能找到相关工作简直不可思议。

尽管在国内上学进修时参加英语培训有一定的基础,但赵坤仍感觉到最困难的还是语言。之后她前往基督教青年会(YMCA),在教授游泳的同时强化语言学习。此外,在朋友的推荐下,她还陆续收取一些私人学员学习游泳。

日复一日的忙忙碌碌催生了赵坤成立自己俱乐部的念头。“幸运的是,自己遇到很多愿意帮忙的朋友,并得到很多学生家长的支持。”

10月21日正式运作的飞鱼游泳俱乐部(Flying Fish Swim Club)是赵坤自己投资创立的俱乐部。目前已聘请几名教练,并计划明年进行分级教授。现在的学员有20多位,都是慕名而来的自己私人授课的学生,年龄多在8-12岁之间,其中华人的孩子不少。

一位朋友调侃道,“赵坤在把自己孩子捞出苦海的同时,又把他人的孩子推入泳池。”事实上,重视子女教育是华人的传统,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琴棋书画等才艺上全方位发展,即使移民他乡,对下一代的教育也没有松懈。好在游泳是体育项目,而不是文山题海,赵坤不会有更多的内疚。

赵坤介绍说,前来学习游泳的学员中,有的是为掌握生存技能,有的是希望向更高发展,而能够把一个项目坚持下去,不轻言放弃,就是对意志品质的锻炼。华人家长尤其注重这一点。

与单纯给别人当教练所不同的是,自己办俱乐部,除教学外,还要管理,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历亲为。而赵坤最为关心的是,怎样才能在教学质量上更好地把关。

比较中加两地的教学,赵坤认为,国内的教育主要是遵循既定的计划,不太注重家长和学生的感受,教授完毕达到水平便可以。在加拿大,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水感兴趣,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表扬,除专业技术之外,教师需要有亲和力,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对于飞鱼俱乐部今后的展望,赵坤表示,希望能够做到像本地西人的俱乐部一样,在专业化的训练体系下,结合自己抓技术比较细腻的特点,培育更多的飞鱼人才。让学员参加全市,全省,全国,甚至世界性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