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6/儿遭带走照顾 华妇堕楼身亡

–频带幼子看病 被疑精神有异

星岛日报记者李海涛/六年前从中国辽宁移民加国的两子之母怀疑精神有异,过度担心22个月大幼子健康,经常因小故便带儿子到医院或向医生求诊,两个月前幼子被保护儿童组织带走照顾,妇人疑不堪母子分离,本周二(2日)从密西沙加市大厦寓所高处堕楼丧生,死者的姐妹已经抵达多伦多,死者丈夫忧心小孩子没妈怎么过。

死者丈夫王先生昨天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他从事计算机软件设计工作,2003年从审阳移民加拿大,两名儿子分别3岁8个月和22个月大,都是在加拿大出生,长子患有自闭症,因此妻子对幼子的健康非常关注。他表示妻子是好母亲,生孩子之后就全职在家带孩子,对孩子照顾无微不至,孩子一旦有咳嗽、晚上尿频、流鼻血等症状就带孩子到处看医生,正是因为她带孩子到处看病惹来了麻烦。

院方知会保护儿童组织

今年4月,幼子因为有咳嗽和流鼻血,妻子就开始去医院急诊为孩子看病。看了几家医院的医生都说没事,但她却认为孩子流鼻血是因为肺部出血,马上就有死亡危险,一周之内坚持每天都去不同医院看急诊,结果院方将事件通知保护儿童组织。在4月24日,有关组织人员发现她与儿子从医院出来,又向家庭医生求诊,怀疑她精神有异和她商谈。她依然用流鼻血就是肺部出血等原因争辩,有关人员认为孩子如果在她身边可能会有危险,因此于当天把孩子带走。

这名母亲在儿子被带走后,曾在一个网站发出求救帖子,希望网友能够对其进行帮助。王先生表示,妻子本来精神已经很脆弱,经常担心孩子是不是有致命疾病,常常自己为孩子诊病服药。妻子面对孩子被带走的现实,对她的打击很大,当晚回家之后就心神不定,除了在网上求助之外,担心有关部门会以她精神有问题为理由,把长子也带走,在4月26日前往英国伦敦的妹妹家躲避。

因为长子患有自闭症,王先生原来就有社工协助辅导,王先生签署了保证书,同意不会让妻子单独照顾孩子。王妻子于5月30日返回多伦多,但晚上都不敢回家,一直在朋友家寄宿。6月1日才返回家中,不料第二天凌晨3时她就从家里11楼的阳台上堕楼死亡。

死者最后的疑虑 后母也会对孩子好吧?

记者 李海涛

面对爱妻堕楼身亡打击的王先生,在接受新移民紧急援助基金和教会的心理辅导后,情绪已相对稳定下来,王先生表示,妻子堕楼当天看上去没什么异样,实际上她下午已经写好了一封遗书,晚上还和他聊天,问他后母也会对孩子好吧?他后来才意识到,这是她最后的一个疑虑。

妻子死后数天,他从警方拿到了那封遗书,妻子在信中对孩子表示,妈妈爱你们,但是妈妈没有能力照顾好你们。她也在信中表示后悔一次次强迫自己带孩子去看病。

王先生现在想起来才觉得,当时妻子总去医院是不正常的。他表示,当时想在中国看病不放心不都是多看几个医生吗,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现在想想有点不对劲。不过他历来比较不太在乎这些细节,妻子想做什么也不多过问。

他认为,妻子以前挺开朗,因为长子有自闭症,她和很多同病相怜的母亲们都有交往,也常去教会、上网交流等。他现在很后悔平时没太注意妻子的心理健康,有时还不愿意让她上教会,现在想想这些对她的心理健康应该有帮助的。

网友质疑涉产后抑郁

星岛日报/昨日中午记者接到网友来电,谈及这位堕楼身亡的同胞于今年4月儿子在被一个儿童保护组织带走后,疑曾在本地一个中文论坛向网友求助。记者就此向王先生求证,王先生表示,他妻子在这个中文网站上的网名是Bluelove,记者登陆这个网站上发现,Bluelove于2002年8月在该网站上注册来自北京,自我介绍是“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页之静美”。

记者从Bluelove在4月24日的留言帖中看到,她忧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在4月30日夜晚11点多留贴表示她爱她老公,爱她儿子。“祝福我的老公回到中国,请大家帮忙,让我老公不要悲伤,我爱你,永别了,永别了,我的朋友,我感谢你们的帮助……”

积极建议不要慌乱

记者从当日留言跟贴可见,不少网友积极向这位Bluelove提出各种方法提供关怀和帮助。有网友担心Bluelove之前有没有产后抑郁等心里征兆?并建议她不要慌乱,要先平静自己。

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区慕启表示,倘若发觉妇女患上产后抑郁症或发现精神有异,应尽快向家庭医生或产科医生求助,转介向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治。

华人家庭专业辅导中心总干事区慕启表示,倘若发觉妇女患上产后抑郁症或发现精神有异,应尽快向家庭医生或产科医生求助,转介向精神科专科医生诊治。他指出,产子对妇女来说是人生重要经历,对心理生理都会有影响,如果产后得不到家人支持,患上产后抑郁症的机会较高。

产后抑郁症关系睡眠质量

加通社满地可电/加拿大临床医师表示,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治疗产后抑郁症,即改善睡眠。

史腾纳医生(Dr. Meir Steiner)数年前便注意到,既往有情绪疾病的母亲告诉他,由于怀孕所产生的疲劳,害怕抑郁症复发。

这名安省医生了解,产后数日,母亲感到身体疲倦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睡眠在情绪紊乱中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已知现象,史腾纳医生顿悟其中的联系。

安省咸美顿(Hamilton)Women’s Health Concerns Clinic创始总监史腾纳表示:“这些妇女所描述的是生理节奏失调症。”

由于孕妇紧张、身体不舒适及晚上睡眠不足而筋疲力竭,这种情况甚至在生孩子之前便出现。他解释说:“这类妇女的整个生理节奏,尤其是激素系统紊乱,需要重新调整。”

防止睡眠剥夺

他认为,若重新设定产妇的生理节奏可能有所帮助。他说:“基本设想是,尝试防止睡眠剥夺,因为具有产后抑郁症风险的妇女,睡眠剥夺是最大问题。”

在同事的协助之下,史腾纳医生展开了一项非正式计划,使具有产后抑郁症高风险的妇女在生下孩子之后留院最多5天。

所谓具有产后抑郁症高风险人士指,本人或家人有抑郁症病史,或那些在怀孕期间出现抑郁症状的妇女。

医院为这类妇女提供私人病房,并不收取额外费用,护理人员晚上将婴儿放在另外的育婴室。医生鼓励选择哺乳的产妇将奶水挤在瓶子里,或晚间以婴儿奶粉喂养,或需要喂奶时由人唤醒。

史腾纳医生还鼓励产妇回到家里之后尽量遵守充份休息的作息制度。

结果非常之好,但史腾纳医生表示,需要统计数字支持其理论。

其医疗团队于2005年向安省精神卫生基金会(Ontario Mental Health Foundation)申请研究补贴,以便获得实验证据。后来,安省另外6家医院也参与了该计划。

加拿大统计数字显示,10%至20%妇女患有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通常在生产之后2周至6个月之内出现,症状包括:过度哭泣、罪恶感,或感到无法胜任,厌食、失眠与社会退缩等。

患有产后抑郁症,且没有经过治疗母亲的孩子也比较容易出现行为问题,情绪与社会化发展延迟。

最近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史腾纳医生的理论具有可信度,即睡眠障碍与产后抑郁症之间存在联系。

发表在“睡眠”专业杂志上的研究报告显示,怀孕前后患有抑郁症妇女的孩子睡眠模式也产生紊乱。

发表于“产科、妇科及新生儿护理杂志”(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ologic and Neonatal Nursing)上的另一项研究显示,母亲的睡眠质量与产后抑郁症有关。

不过,批评者也对史腾纳医生的研究有不同意见,其中最主要的是,若夜晚母亲不在婴儿身边,会影响婴儿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连接。

按照加拿大公共卫生服务部门颁发的全国性指引,除非完全有必要,不应将母亲与婴儿分离,应将婴儿与母亲作为一体照顾。

牧师呼吁移民 重视保护身心健康

星岛日报/中国移民紧急援助基金干事朱萱东牧师在王太太堕楼后第一时间探访王家。朱牧师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之前他曾在一个查经班见过王太太,当时她带着孩子一起参加查经,因为孩子比较好动,就安排其他教友照顾,王太太可能觉得带着孩子不方便,以后再没有参加查经活动。

朱牧师告诉记者,王家发生不幸后,王先生遭遇突然打击,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6月2日和3日这两天,密市三家教会的教友轮番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做心理辅导。

朱牧师表示,曾侧面询问过王先生,在经济上是否存在困难?假如有困难,中国移民紧急援助基金可以酌情协助,但王先生表示他自己能够负担。

据朱牧师透露,王太太的姐妹已经从英国抵达多伦多,居住在北京的姐妹也在办理来加手续,葬礼安排在下个星期日。

来加22年的朱牧师希望借助媒体发出呼吁:移民应该重视身心健康的保护。朱牧师说:“20多年前,我们留学来到加拿大,那时作为留学生,比起现在更穷,更艰难,压力更大,与以前相比,新移民的经济状况比留学生要好得多,但为什么现在发生这些家庭悲剧事情会比以前多呢?我觉得这与经济压力没有关系。现在社区缺乏加强引导,移民遇到困扰,心理有压力,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懂得寻求合理、科学的渠道获得帮助,这是社区必须马上重视的问题。”

朱牧师强调,面对家庭悲剧的发生,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互助,还有积极预防。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这也是移民家庭建设不可忽略的主题。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