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0823/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

中国东北地区境内有一条山脉,那里资源丰富、景色秀丽,因为太过富饶和优秀,曾经还和其他国家引起过归属争议,它就是长白山。

【满族的发祥地与圣山】

长白山是什么地方呢,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与圣山。长白山脉包括中国东三省以及俄罗斯期远东和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是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的发源地但就是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却在清朝年间被清政府封禁了长达200年。究竟清朝封禁长白山有什么隐情?

很多人认为清军一入关就开始封禁长白山,其实不然,封禁长白山的是康熙,清朝不只封禁长白山,封禁的范围是整个关外。

长白山早在四千年前就是满族先世肃慎的发祥地与聚居地。春秋战国时期长白山的名字为“不咸山”,而“不咸”之语就出自满族先世。宋辽金大分裂时代,女真人取辽国而代之,建立金国政权以后,将长白山视为兴邦之地。

大概在金国时代,长白山的圣山地位开始确定。那个时代开始金国政权就有意识的保护长白山了。女真是满族的前身,清朝是延续了金国对于长白山的圣山地位认可。因此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当时的割据政权后金就开始有意识的保护长白山。

清军1644年入关以后更是加强了对于关外龙兴之地的圣地长白山的保护。到了康熙时代,1668年,康熙下禁关令,对关东实行封禁,1677年,康熙下令封禁长白山。1855年,关内汉人开始涌入关外,1860年,咸丰下令开禁放垦,1897年,全面开禁。清廷对于长白山乃至关东地区的封禁有二百多年,其原因值得深思,其影响值得反思。

封禁关外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几点:

【长白山是大清龙脉】

康熙封禁长白山的重要原因是,长白山是龙兴之地,是大清的龙脉,是满族祖先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这是一块风水宝地,不允许有人随便闯入。

女真一族可追溯到三千年前的肃慎,从肃慎开始就一直在长白山一带繁衍生息,历经兴衰,万历年间,努尔哈赤领建州女真开始了建国的步伐,建立后金,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第二年,改国号为大清并称帝。之后顺治帝在1644年入关,建都北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清朝皇帝认为正是长白山给爱新觉罗氏带来了好运气,甚至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广为流传,说的是一个仙女到长白山上的仙湖洗澡,吞食了一颗朱果,然后生下了爱新觉罗氏。爱新觉罗氏在长白山繁衍生息,然后得到了天下。所以长白山是满族的中兴之地,是大清的龙脉。

康熙甚至考证出中原神山泰山的发源地是长白山,以证明大清的正统性。1677年,康熙将长白山封为神山,进行封禁,第二年,康熙封禅长白山为“长白山之神”。之后更是开始祭祀长白山,后因路途遥远,在板山建造望祭殿,以遥祭长白山,之后的大清皇帝基本都要到望祭殿祭祀长白山,保佑大清国祚绵长。

历史上的统治者都相信风水之所。关外,尤其是长白山周边是大清祖龙居住之地、大清龙兴之地,清朝从这里发展壮大,进而逐鹿中原,问鼎天下。清朝统治者视这里为“大清龙脉”所在,为了防止别人破坏龙脉,为了保佑大清朝的千秋万代,清朝统治者下达了“封边令”,禁止关内移民垦殖。

龙脉之说每个朝代都是很重视的,无论哪朝哪代,一旦确定了龙脉所在,都会想方设法的保护起来。每朝都有自己的龙脉,后朝也经常在刚立之时挖掉前朝的龙脉,宋朝赵匡胤为了毁掉太原的龙脉,拆迁了旧晋阳城;清政府封禁长白山就是为了保护龙脉,禁止随意进入,以保他的政权稳定。

【保护祖坟安全】

据传当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背着父亲的骨灰寻找埋葬之地,经过长白山余脉—启运山的时候,受到一位风水先生指点,告诉他此地为龙兴之地,将先祖的骨灰埋葬在这里可以保佑子孙。

于是努尔哈赤将父亲骨灰埋葬于此,又将祖父、曾祖父等12位长者的骨灰都埋葬在了这里,就是现在的清永陵。家里的祖坟都在这里,而古代人对于祖坟是非常看重的,于是封禁。

【传承满清纯正传统】

清朝皇帝都抑汉尊满,为了防止满洲汉化,必须实行隔离制度,实际上,清军入关之后,大量的满洲人来到关内,关外反而地广人稀,顺治时期和康熙初期,曾有大量汉人去到关外,发展当地经济,这样就造成了满汉的文化交流和融合,时日愈久,融合愈彻底,所以康熙下达禁关令,禁止汉人进入关外,当然这种封禁并不彻底,时松时严,取决于当政者的政治考量。

清朝统治者虽然依靠汉族传统坐拥天下,但是面对满人汉化趋势或者是心有不甘,或者是有所担心。他们担心满人跟历史上的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被汉人同化掉,从而丢了天下;他们担心被完全汉化的八旗,再也没有血性保护满人的天下。

所以,他们竭力想要保证满人传统的延续,“满汉不通婚”,封禁关外,就是其中的一些举措。满汉不通婚,可以保证满人贵族的纯正血统;封禁关外,可以为满人留一块传承满人传统的“世外桃源”。

【失去政权后的退路】

长白山资源丰富,努尔哈赤就是靠长白山内的特产换取武器和粮草的,清政府封禁东北,以待急时之需,明朝崇祯帝就是因为拿不出钱而导致军队不为其卖命,一些投降李自成,一些投降清军,清政府吸取其教训而留一手。

八旗骑兵不费一刀一枪旧占领了北京城。但是后来的平定天下的战争,南方的反清复明,西北的大动乱,让清朝统治者感觉到了吃力。刚入关时候的清朝,福临和孝庄孤儿寡母当政,满人贵族没有自信能够坐稳天下,所以他们把关外老巢视为最后的“自留地”,假如事不可为,也要留下一条后路。

关外地区是满洲人的根据地,顺治帝入关之后,还曾表示,关外地区是他们最后的根据地,万一在中原待不下去,还能回到关外继续经营,十八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毕竟,有例子摆在那里。所以清廷不允许大量汉人进入关外,和满洲争夺土地和自然资源。

1855年,山东、河南、江苏等地区遭遇大范围洪水袭击,很多人流离失所,于是人们盯上了关东地区,开始不顾禁令硬闯关东,1860年,咸丰面对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开禁放垦,鼓励关内汉人移民关外,以振兴关外经济,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闯关东”的浪潮。

在过去女真族兴起于这一带,但相比于汉族来讲,他们的人口并不多。清朝的统治者对于自己能够统治关外之地多久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所以他们需要选择一处风景秀丽、资源丰富之地作为自己的后勤保障,如果后期资源紧张可以进行增补;一旦统治被终结时,退出关内至少还有个栖息之地,修养调整以图东山再起。

【八旗骑兵的兵源地】

清军入关之后,八旗生计的问题成了困扰大清皇帝的一个大问题,初时,清政府进行圈地,用来做旗地,但圈地有很多弊端,之后康熙下令禁止圈地,而八旗子弟早已习惯了奢靡的生活,旗地越来越不足以养活八旗子弟,在乾隆时期,向东北移旗屯田是解决八旗生计的一个重要手段。

占据中原之后的满人发现,中原的花花世界腐化了八旗兵的骨头,八旗兵开始倚靠以往功勋纵情享乐,关内的八旗兵不再有血性和战斗力。

清朝统治者的措施就是,将他们引以为傲的龙兴之地圈起来,让关外的穷山恶水和林海雪原,继续为他们繁衍民风彪悍、悍不畏死的八旗兵。关外尤其是长白山周围,一直是清朝八旗兵的重要兵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