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7/成吉思汗陵迁兴隆山

新华网(2010-08-04 11:42) 来源:兰州日报

1938年,为避免在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寝遭到日军的盗窃或轰炸,国民政府计划采取迁移成吉思汗灵寝的办法予以保护。

1939年2月25日,国民政府立即做出迁陵计划,由蒋介石签书手谕:兹派蒙藏委员会蒙事处处长楚明善、军事委员会科长唐井然、郡王旗西协理贡布扎布为护送专员;派伊盟盟长堆沙王、郡王旗扎萨克图王、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等为起陵致祭官。迁移地址确定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6月9日举行起陵典礼,6月10日用驼车装载起陵,6月15日到达榆林,受到榆林各界悬旗欢迎,全城鸣爆竹迎祭,灵柩车前进有序,众僧侣诵经继之,灵车进北门穿城直出南门。随棺而行者有邓宝珊、高双成、石华岩、楚明善、唐井然、公布扎布等。6月16日改以汽车载运南下。当灵柩经过延安时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朱德、周恩来、王稼祥、王若飞等及延安各界人民的热烈迎送和祭奠,声势浩大、庄严肃穆。6月24日灵车到达咸阳,6月25日下午由咸阳出发经西安,受到了西安各界3万多人列队郊迎5里之遥,26日举行社会各界的公祭,祭后即起程西行,途径甘肃平凉等地。7月1日到兰州,甘肃省政府主席朱绍良率军政官员、社会各界代表、群众郊迎10余里,举行了盛大的迎祭仪式。祭后即驱车向目的地兴隆山,举行安灵仪式。

成陵迁兴隆山后,供设在兴隆山大佛殿正殿,成吉思汗灵寝供在正殿中央,中悬成吉思汗像,像貌魁伟刚毅,像前安放成吉思汗银棺,长1.2米,宽0.77米,高0.995 米。棺周镶嵌由黄金雕琢的龙凤图案,成陵左旁安放成妃福晋的银棺,长1米,宽0.6米,高0.70米,其形状和装饰与成陵相近。在成妃灵柩前陈一朱漆小箱,上置红木雕花为底座的方镜一面,长0.42米,宽0.32米,据说这是成吉思汗西征欧洲时所得,凯旋后赠予爱妃。殿内以黄布设幕,悬挂着陕甘各界致祭时的花圈、挽联、匾额。棺柩上覆盖着许多彩绸祭幛。灵柩右侧竖立着成吉思汗生前所用钢矛,矛头长0.20米,柄长2.50米,外裹黄绸,上绕黑毛叫“苏鲁锭”重约200斤。矛前置一桌,上陈宝剑一把,长1米,是成吉思汗生前佩剑。殿内还悬挂着一件大小与剑不合比例的剑鞘,恐是后来的配物。

成陵迁兴隆山后,由甘肃省政府派宪兵队守护。随陵由蒙迁来护灵蒙民27人(家属除外)专事上香、祭奠、清扫、诵经之事,并承担季祭、年祭的筹备工作,直接负责每月初三日的月祭活动。守灵人员(宪兵和蒙民)的薪金、生活补助、祭奠费用由伊克昭盟和甘肃省蒙藏委员会拨付,由榆中县地方财政代支,护灵人员房屋维修装饰等费用由榆中县政府拨付。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成吉思汗诞辰纪念日,为一年之大祭,其余一年中正月初一、三月十八、七月十四、九月十二日为季祭,此外每月初三为小祭。年祭、季祭由甘肃省蒙藏委员会会同内蒙伊克昭蒙政府军政长官、社会各界名流参加,历届榆中县县长应召为陪祭官员。主祭官公推有德政、有威望之人担任。

每次大祭,需用羯绵羊30至40只,每月小祭需用羯羊6只,加上香、表及其他祭品,每年祭祀费用可达八九万元大洋。另外,还有国民党的一些高级军政官员和社会名流来兴隆山祭拜成陵也耗资颇丰。可见成陵厝置兴隆山期间供奉和祭祀的场面宏大,仪式隆重、守护严密景况之一斑。

成吉思汗陵寝自1939年7月1日迁至兴隆山,至1949年马步芳在兰州解放前夕将成陵迁至青海省塔尔寺止,前后10年,在这期间,榆中人民对成陵表现了极大的敬仰之情,并对成陵的守护和祭奠做出了一定贡献,涌现了众多美好的传说。同时成陵在兴隆山的停放,给兴隆山增添了新的文化遗迹,提升了兴隆山这座“陇右名山”的旅游和观瞻价值。成陵迁走后,在大佛殿雕塑成吉思汗像一座,供人们瞻仰和祭奠。

1954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应广大蒙古族人民的要求,请准中央人民政府,将成吉思汗的灵柩由青海省塔尔寺迁回原址——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据悉“2010年6月26日(农历五月十五)由达尔扈特人主持的成吉思汗四时大祭之一的夏祭——淖尔祭在鄂尔多斯市的伊金霍洛旗隆重举行。近800年来,达尔扈特人祭祀的圣灯一直没有熄灭过,13世纪开始形成的祭祀文化代代相传,保留和传承至今,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萌发了笔者写作欲望,将此段历史事实奉诸报端,以飨读者。(樊尚荣)

http://www.gs.xinhuanet.com/history/2010-08/04/content_20529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