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重创尚未远去,蒙牛再陷OMP危机
-牛奶里还能喝出什么?
-蒙牛集团的OMP战争
-中国卫生部:蒙牛添加物“违规”
-专家认为饮用添加OMP牛奶不会危害健康
-北京等六大城市部分超市下架蒙牛特仑苏牛奶
三聚氰胺重创尚未远去,蒙牛再陷OMP危机
华夏时报记者张旭、王兆寰北京报道/三聚氰胺的重创尚未远去,蒙牛集团再次深陷“造骨牛奶蛋白”漩涡中,这一次主角为其高端奶特仑苏OMP奶。
这一次事件的起因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下称国家质检总局)的一纸公函。2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函,要求其责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OMP和IGF-1物质,并强调,“如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
特仑苏是蒙牛的“利润奶牛”,OMP遭禁,其特仑苏高端奶的卖点也就瓦解,随之而来的是产品遭遇下架和召回。一乳业专家透露,目前蒙牛的特仑苏销售额占到其总销售额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明确的说法,其将遭受重击。
而据本报记者了解,蒙牛特仑苏产品已经开始下架,再受重挫的蒙牛能否迈过牛年生死“槛”,则悬念重重。
谁揪出了特仑苏?
国家质检总局在公函中表示:“如该企业认为OMP和IGF-1是安全的,请该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卫生部提供相关材料,申请卫生部门做出是否允许使用OMP及IGF-1的决定。”
自特仑苏OMP产品2006年初诞生后,对其致癌的质疑就持续不断,之前多为行业协会和民间人士。这次国家质检总局公开发函,显示了官方对该产品所存在未知风险的担忧。
针对人们对于蒙牛特仑苏牛奶中OMP的关注,2月11日,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更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物质的安全性,质检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对研究结果,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对于蒙牛特仑苏OMP产品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最先质疑的是打假人方舟子。2007年3月26日,方舟子在其创办的新语丝网站刊文《以“蛋白”的名义》,率先质疑其“造骨牛奶蛋白”,随后连续不断发文,从专业的角度深入质疑蒙牛特仑苏添加的OMP其实就是IGF-1。由此引发多方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广东奶业协会也介入其中,其下属的网站南方奶业网于同年5月31日起开始转载有关蒙牛特仑苏造骨牛奶蛋白的文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据记者从广东奶业协会了解,有关方面走政府上层路线对奶业协会施压,要求其删除有关蒙牛特仑苏的文章,迫于政府的压力,广东奶业协会将多篇转载报道文章从网上撤下。由此该协会与蒙牛也结下了“梁子”。
作为广州奶业协会副会长的王丁棉,更是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蒙牛特仑苏所添加物质的属性和证据材料,并与广东奶业协会的其他专家联合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中间遭到蒙牛多方的压力和阻碍。
事实上,对于蒙牛特仑苏中含有IGF-1可能致癌,广东奶业协会早有警觉。2007年6月初,广东奶业协会向广东省政府以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工商局、广东省农业厅等上交《关于蒙牛特仑苏牛奶添加造骨蛋白情况的反映》书面反映材料。同年7月,该协会也向国家卫生部提交《关于对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添加激素蛋白IGF-1合法性开展调查的请示》。
但广东奶业协会并没有等来卫生部的回复,迫于多个政府部门的压力,广东奶业协会最后暂停了借助官方来调查蒙牛的努力,但并没有放弃对特仑苏产品致癌的调查。
据上述乳业行业专家透露,蒙牛特仑苏问题终于爆发,其中有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多位专家向国家质检总局等相关部门的举报;二是内蒙古自治区当地政府要求蒙牛对举报内容给予说明,并要求蒙牛形成报告上报自治区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第三则是蒙牛正撞在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行业添加剂整顿的枪口上。因此多个因素加在一起促使特仑苏事件爆发。
另外,据该乳业专家透露,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函出台前,也就是2008年11月底的时候,有多位专家和博士计划联名上书国务院,反映蒙牛特仑苏牛奶中添加IGF-1致癌问题,但是考虑到三聚氰胺事件远未了结,担心此举会再次给乳业重创,最后没有上书,而是将有关问题反映给了中央督察组。
揭开OMP面纱
据了解,OMP(Osteoblast Milk Protein)中文名称为“造骨牛奶蛋白”,是蒙牛与新西兰乳品研发机构TATUA公司联合研发的。“OMP是以牛乳为原料,经脱脂、膜过滤等工艺制成的牛奶碱性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等。”蒙牛在给本报的官方回复中表示。
不过,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认为,蒙牛网站上公布的OMP的生化数据,与国内外都有众多研究的一种蛋白质——(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简称IGF-1)完全吻合。蒙牛在2006年提交的一项专利也表明他们在“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的牛奶制品中添加IGF-1。
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中文译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生长激素的一种。IGF-1在人体中能够自行分泌,对人体几乎所有细胞都能产生作用。但是IGF-1能引发多种癌症。
IGF-1致癌已无争议,蒙牛对此唯恐避之不及。蒙牛在给本报的官方回复中表示:“经检测,特仑苏OMP牛奶中IGF-1的含量与普通牛奶一样。”
不过,在本报记者获得的《蒙牛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却明确表示,“本发明是在巴氏杀菌或超高温瞬时灭菌后的牛奶中添加一定量的IGF-1”,“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以满足人体的生理需求,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而且在“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蒙牛明确表示,OMP的规范名词为GFC,“主要成分为类胰岛素成长因子(IGF-1,IGF-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2)”。
蒙牛的辩解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发公函,按道理,蒙牛的特仑苏系列产品应该下架、召回、停产,企业应该积极解决问题。
不过,2月11日,本报记者在沃尔玛超市中发现,蒙牛2月3日及此后生产的标有特仑苏OMP的奶仍然在正常出售。而2月12日,家乐福、华联、美廉美等超市已经下架特仑苏产品,至于原因均未透露。
对于产品是否下架,蒙牛明确表示,内蒙古质监局实地考察后的报告明确指出,“能够证明OMP牛奶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未添加IGF-1”。而且蒙牛方面也表示,出现目前的问题,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致,导致舆论对特仑苏产生“误解”。
据王丁棉介绍,一般牛奶中也含有IGF-1,不过含量很低,其浓度大约为4ng/ml,即便都被完整地吸收进了体内,对人体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不过,在《蒙牛发明专利公开说明书》中,蒙牛提到,其特仑苏产品每100克添加IGF-1为5.65-16.8mg。其添加量是一般牛奶的上万倍乃至数万倍。
生死未卜的悬念
特仑苏所含IGF-1致癌让牛年中的蒙牛再次雪上加霜。
此前,去年年底,蒙牛发布2008年财报预警公告称,预计2008财年亏损约为9亿元。而其2008年上半年净利润为5.83亿元,本报曾报道其2008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即将亏损14亿多元。
而且亏损并不止于此。摩根士丹利近期研究报告预测,因三聚氰胺事件引起的产品召回和注销部分库存,蒙牛为此将支付20亿元的成本。两者加在一起,蒙牛去年全年亏损超过3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3月底,蒙牛对外推出添加OMP的特仑苏OMP牛奶,其价格是蒙牛其他普通常温液奶的2倍。
2007年,特仑苏OMP产品占到高端乳品市场七成的市场份额。由2008年中报可知,蒙牛超过半数的营业收入来自纯牛奶产品、高端品牌特仑苏OMP产品等。
方正证券分析师指出,特仑苏已成为蒙牛的“神经系统”,受OMP事件影响,蒙牛股价11日暴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22%。截至全天收盘,股价下跌12.48%,报收10.1港元。
信达证券分析师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则倍感遗憾,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再遇“安全门”,无异于雪上加霜,其股价的表现有很大反映。平安证券分析师则指出,该事件对蒙牛整体影响有限,对品牌的影响较大。短期看,股价急速下跌,从12日市场表现看,跌幅已有所缓解。
据记者了解,目前其产品开始在北京各大超市下架,其产品在全国下架将随之而来,这意味着其最重要的盈利产品特仑苏将毁于一旦。
上述乳业行业专家预计,目前蒙牛特仑苏产品每年的产量约为16万吨左右,约占蒙牛总销售额的六分之一左右。
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预计,蒙牛2008年销售额约为230亿元,按六分之一计算,特仑苏的销售额将近40亿元。
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的市场份额目前刚恢复了70%左右,仍然要面对很大的压力。
而随着北京地区蒙牛该产品陆续下架,随之将会蔓延至全国各地,届时蒙牛受到的打击将超过三聚氰胺事件。不过,对于产品是否下架,蒙牛官方还没有给出明确的说法。
而且之前由于资金链紧张,一度传出蒙牛控股权将旁落外资,但在牛根生的努力下化解,躲过一劫;但是在这次食品添加剂整顿大潮中,蒙牛再次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能否迈过这个“槛”则悬念重重。
牛奶里还能喝出什么?
本报记者张玉香北京报道/可以导致结石的“三聚氰胺”,“正在研究”中的OMP……牛奶里还能喝出什么?我们不知道。
“蒙牛关于OMP的有关材料已经报到卫生部来了,对于它是否安全,有关部门正在研究。”2月12日,卫生部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国家质检总局回应OMP的有关报道》里也同样声称,“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对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物质的安全性,质检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对研究结果,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据本报记者了解,OMP并不存在于国家食品添加剂的目录内。但是它却被添加到特仑苏里面。
这与食品添加剂目录的相关制定程序有关。卫生部人士称,只有食品企业提供添加入食品中的有关物质的上报材料,然后经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的认定、审批,该物质才可以被看做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是这首先要由企业进行申报。
那么,换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企业不进行上报的话,它在所生产的食品里加入的有可能不是食品添加剂。
某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的人士曾经告诉记者,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食品企业能不能拉住消费者,首先靠的是口味。因为这是最直观的,是消费者感官可以感觉到的。那么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能在食品里面加入什么,我们不甚清楚。
当然,国家负责食品安全的各部门会对企业进行监管。但在我们国家实行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条件下,原材料、生产、销售至消费的各个环节要协调起来确实不太容易。因为,质检部门不能每样产品一一去检查,而卫生部则对食品企业没有上报的而添加在产品中的物质也不太可能一一去鉴定。
可以肯定的是,蒙牛特仑苏中所添加的OMP的相关材料,虽然已经由蒙牛上报到了卫生部,但卫生部的相关人士表示对其安全性正在研究。
也就是说,OMP能不能被认定为是食品添加剂现在还不能确定。
牛奶里喝出的,还有可能是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中的类似OMP的物质。
谁“毁”了中国牛?
“毁掉”蒙牛的不仅仅是蒙牛自己。
蒙牛特仑苏已经出来好多年,OMP也一直存在。当然,蒙牛在发表的有关声明中称,OMP是安全的。对此,卫生部没有定性,我们也不好说。
从追逐利润的这个角度来说,蒙牛的遭遇首先源于自己。这个简单的逻辑就是,蒙牛首先在特仑苏里加入了OMP这种东西,并且已经很多年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国家的有关部门表示它的安全性还要研究。从这个角度说,是蒙牛自己让自己遭遇了困境。
虽然蒙牛的OMP或许不是三聚氰胺,但是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人们往往更加愿意仔细想想它会不会成为第二个“三聚氰胺”。因此,蒙牛今天的困境是自己造成的。
然而在企业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有另一种力量或者规则去制约企业的行为,去保证企业按既定的规则去“出牌”?
大风始于青萍之末。三聚氰胺事件如此,如今蒙牛的OMP风波也是一样。
笔者从广东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处了解到,早在2007年的时候,他们就发现当时国家的食品添加剂目录里并没有OMP这种物质。当时他们就以广东奶业协会的名义向有关部门做了报告,但报告的事情不了了之。
事实上,我们有足够的规则和足够多的部门去监管企业。比如质检、卫生等部门。我们有相关的管理规定,但是现在监管手段的滞后等问题,造成了食品安全方面的“漏洞”。
人说本命年灾难多,那么中国牛所遭遇的种种,看来不仅仅是“自作自受”那么简单。
蒙牛集团的OMP战争
《经济观察报》记者贺文/以标榜“极负社会责任感”的蒙牛集团主推的核心高端产品和“卖点”——特仑苏OMP牛奶,已经陷入一场食品安全疑云。
特仑苏OMP牛奶之于蒙牛的重要,曾被概括为“蒙牛发现了液态奶的蓝海”。有关争论,实是涉及到蒙牛高端牛奶的生死战。OMP究竟是什么东西,则决定了这次战争的结果。
匿名邮件
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是一封匿名邮件。
2月11日下午,很多媒体记者收到一封由“[email protected]”发来的邮件,爆料内容就是次日见诸报端的国家质检总局2月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内蒙古质监局”)发布的公函,请内蒙古质监局责令蒙牛禁止在特仑苏牛奶中添加OMP物质。
2月12日晚,蒙牛集团副总裁、新闻发言人赵远花给本报发来一份长达22页的WORD文件,是关于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的科技资料,末尾部分附上了内蒙古质监局在今年1月给国家质检总局的《关于核查蒙牛特仑苏牛奶有关情况的报告》(内质监监函[2009]7号)全文。国家质检总局2月2日的发函正是针对“内质监监函[2009]7号”提出的监管意见。
内蒙古质监局的这封函件表明,此次官方的介入源于国家质检总局接到蒙牛特仑苏牛奶产品的举报:
1月4日,内蒙古质监局收到国家质检总局《关于调查处理蒙牛特仑苏牛奶产品举报问题的函》,当日便与总局推荐的专家联系、组织了核查小组;1月5日,核查小组赴蒙牛公司实地核查,要求蒙牛公司按照文件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按照总局推荐专家推出的8点核查意见予以详细说明。蒙牛就特仑苏OMP牛奶有关研发、生产情况及OMP安全性进行了说明。内蒙古质监局的函件称,核查小组在生产现场没有发现IGF-1原料。
三聚氰胺事件后,官方对于中国乳业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三聚氰胺事件后,无论民间、官方对添加物的安全性都更加谨慎。现在有问责制,面对质疑,监管部门宁可先采取措施、叫停企业,主动作为在前,免得事后亡羊补牢晚矣。”一位乳业资深人士感慨。
成败之间
2005年,蒙牛以特仑苏纯牛奶试水高端液态奶市场,成为“吃螃蟹的第一人”。据称,这是为了改变液态奶利润日趋微薄的窘境,同时满足部分高收入人群的需求。
业内人士回忆,产品上市仅两个月销量就开始稳步上升。
2006年3月底,特仑苏OMP牛奶高调上市。蒙牛当时的想法之一是,以增加品种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和细分市场。OMP肩负的另一重任是:给特仑苏高端定位一个高端说法。
OMP牛奶自面市起,就一直以蒙牛独创的“造骨牛奶蛋白OMP”这一高科技成分为宣传主打,以此凸显蒙牛特仑苏的技术优势。
在蒙牛的官方网站上,还保存着OMP牛奶面市时的宣传资料:“由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设题、蒙牛乳业担纲研发的‘造骨牛奶蛋白(OMP)增强骨密度项目’在国家信息中心正式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世界上第一款OMP产品——‘蒙牛特仑苏OMP牛奶’也正式推出”。
到目前,蒙牛的特仑苏系列已经扩容为:纯牛奶、OMP牛奶、低脂奶、有机奶。
特仑苏OMP对蒙牛高端液态奶乃至液态奶的销售刺激功不可没。业界估计,蒙牛的特仑苏系列占到国内高端液态奶市场的一半以上,有乐观者估计在70%左右;特仑苏一年的销售收入在30亿-35亿元左右(蒙牛2007年总销售收入213亿元);普通白奶的利润率大约在2%-3%,高端液态奶则在10%以上,特仑苏系列的利润率更高。
蒙牛对特仑苏OMP牛奶销售业绩的表态则相当低调。2月12日,蒙牛在港上市公司——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02319.HK)在公告中称:“特仑苏(OMP)牛奶”的销售在上一个财政年度仅占本公司综合营业额约2%(整体销售额未公告)。
不过,就是这个蒙牛特仑苏系列高科技含量的支撑点——OMP,很快成了众矢之的。
OMP牛奶问世一年后,2007年3月,有人开始提出质疑,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造骨牛奶蛋白”这种东西,“OMP”不过是蒙牛公司为提高牛奶售价而生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其真实成分应是一种叫做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具有类似胰岛素功能的激素;长期喝大量添加了“OMP”的牛奶,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学术打假人方舟子是当时民间质疑风波的始作俑者之一。他的博客上仍保存着当时在媒体引起很大反响的两篇文章:3月底撰写的《以“蛋白”的名义》;4月初的博文《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究竟是什么东西?》。由广东省奶业协会主办、自称“敢讲真话”的南方奶业网,从2007年5月底开始,陆续转载一些质疑蒙牛特仑苏造骨牛奶的文章。
不过,这些民间的声音,最后归于平静。方舟子在其博客中记载,多篇质疑特仑苏的新闻报道的网页链接都找不到了;时任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的王丁棉在当年的《蒙牛特仑苏牛奶事件备忘录》中回忆,迫于种种压力,网站将转载的多篇质疑特仑苏OMP牛奶的文章删掉。当时,广东省奶业协会还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请求对蒙牛特仑苏OMP造骨牛奶添加IGF-1合法性开展调查的请示》,不过,并没有回音。
以“技术”的名义
时移势易。这一次,无论民间、官方,都需要蒙牛有个有理有据的说法。
针对“国家质检总局叫停蒙牛特仑苏添加OMP物质”的报道,2月11日下午,蒙牛公开回应称,OMP安全性受到了FDA等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并坚持认为,OMP与可能引发多种癌症的IGF-1是两种不一样的物质,OMP牛奶未添加IGF-1。
不过,这一公开回应却让外界找到更多“澄而不清”的疑点。
他们包括:OMP是国外引进,还是自主研发。蒙牛在11日的声明强调,OMP就是国际上研究和使用多年的牛奶碱性蛋白MBP,是蒙牛与新西兰乳品研发机构TATUA公司共用引进和研究的。但是,在特仑苏OMP牛奶刚上市时,蒙牛却宣称,特仑苏OMP牛奶是蒙牛与国家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共同研发,并申请了专利。
很多人质疑:蒙牛未在OMP牛奶中添加IGF-1,那么,申请了专利的OMP牛奶,与蒙牛已经获得专利的“一种液态奶”(专利号200610003551.9)是何种关系,“一种液态奶”的最主要成分之一就是IGF-1。
2月12日晚,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赵远花将一份22页的WORD文件发给本报,试图从技术层面澄清关于OMP的身份问题。
其中,通过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一家实验室的检测结果,蒙牛欲证明,自己并未添加IGF-1。
“蒙牛能不能打赢这场技术仗,关键看中国政府部门何时对OMP有个明确的判定。”一位长期从事乳业营销的资深人士说。
至于OMP事件可能对蒙牛的影响,蒙牛官方保持沉默。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赵远花2月12日下午只是简单表示,到目前为止,蒙牛尚未接到任何政府方面的关于下架、停产的通知,生产、销售照常。
中国卫生部:蒙牛添加物“违规”
BBC中文网/针对蒙牛公司向特伦苏牛奶中添加一种名叫OMP(即所谓”造骨牛奶蛋白”)物质引起的争议,中国卫生部在官方网站发表声明说,OMP不是中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
声明说,”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可是,声明同时表示,有关专家们研讨后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
违反规定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致内蒙古质检局公函说:“鉴于目前我国未对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确规定,IGF-1物质不是传统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如人为添加上述物质,不符合现有法律法规的规定。请你局责令蒙牛公司禁止添加上述物质,并通知蒙牛公司,如该企业认为OMP和IGF-1是安全的,请该企业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卫生部提供相关材料,申请卫生部门做出是否允许使用OMP及IGF-1的决定。”
早些时候,中国国家质监总局已责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仑苏”牛奶添加OMP。
蒙牛公司在2006年3月正式推出”OMP”牛奶,并将OMP作为一个”高科技专利产品”,添加到高端新品特仑苏牛奶中。
分析人士说,与三聚氰胺的添加过程不同,蒙牛公司在添加OMP时进行了大肆宣传,并请了众多专家,以证明OMP是安全优质的,这也成为特仑苏的主要卖点。
但对照一下《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就可发现该项物质不在标准之列。
自从三鹿奶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中国卫生部从去年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展开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
专项整治
卫生部在整治工作中表示,打击活动旨在”曝光一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单位,查处一批违法单位和个人”。
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苏志曾表示,”不是食品中允许使用的东西,没有被批准的食品添加剂绝对禁止向食品里面非法添加,这是一个原则问题,专项整治就是把一些模糊的界限界定得更清楚”。
华东政法大学食品安全法专家孙效敏教授表示,国家添加剂目录中没有出现的物质,任何商家擅自添加的成分都是不允许的,如果添加,则应视作违法。
他指出,”即使退一步分析,OMP最终被鉴定为无害的物质,但目前蒙牛也应该立即召回所有OMP产品,因为OMP并没有被列在国家添加剂指导目录上。”
他形容说,”过去曾出现给猪肉注水的事件,虽然注水猪肉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试想你是否愿意食用注水的猪肉,哪怕注的是纯净水?”
新华网:专家认为饮用添加OMP牛奶不会危害健康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电/针对近期社会关注饮用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添加OMP的“特仑苏”牛奶是否存在安全性问题,专家根据对OMP的来源、生产工艺、添加量、检验报告以及国际同类产品政府许可和国外使用情况,认为消费者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OMP不是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组织卫生、营养、毒理、食品、农业等方面的专家对蒙牛公司使用的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
据称,OMP是蒙牛公司命名的商品名称,由上海统园食品技术有限公司代理从新西兰进口,作为乳品原料使用。OMP是牛奶经脱脂、膜过滤等方法获得的牛奶蛋白组分,主要成分为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产品具备新西兰食品安全署出具的安全证明。
但OMP不是我国现行国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依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进口没有国家卫生标准的产品应当经过卫生部的批准。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OMP没有事先申请批准,并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据介绍,蒙牛公司已经按照有关执法部门的意见停止在产品中添加OMP,并表示将按照法律规定提出申请。有关执法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理。
北京等六大城市部分超市下架蒙牛特仑苏牛奶
网易财经/蒙牛”特仑苏”奶下架北京部分超市已接受退货
11日全国独家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叫停蒙牛特仑苏牛奶添加OMP物质后,引起媒体、消费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记者昨日从北京各大超市获悉,家乐福的特仑苏OMP牛奶已全部下架,华联超市已暂停该种牛奶的进货。
家乐福超市所有门店的特仑苏OMP牛奶昨日已经全部下架。北京家乐福中关村门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家乐福总部下达的通知,并表示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不会再销售。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生产日期为2月2日之前和之后的特仑苏OMP牛奶都可以凭小票在服务台办理退货,但只有整箱的可以退,单盒不退。
记者随后从北京华联、沃尔玛获悉,这些超市的特仑苏OMP牛奶仍在正常销售。沃尔玛超市表示,如果包装完好,现在可以办理正常的退货手续。(每日经济新闻)
重庆:蒙牛特仑苏销量减半永辉开始接受退货
昨天报道了蒙牛特仑苏牛奶和多美滋奶粉身陷质量风波,两公司都向超市方承诺,从当天开始会对公众作说明。多美滋上海总部对外事务部总监浦家彬还说,多美滋将每天发表最新声明,请消费者放心使用该公司的产品。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发现,已对多美滋和特仑苏作出下柜处理并有条件接受退货。
新世纪、重百超市称,截至昨日下午5点,还没有接到两品牌厂家或质检部门的下柜通知。
永辉超市则于昨天起对两品牌乳品进行下柜处理,并对没开封、能提供奶粉购物小票的顾客,由超市方贴钱进行退货,对购买产品已开封的顾客则进行登记。截至昨晚7点,该超市已接受数十袋多美滋奶粉的退货。家乐福也开始接受有销售小票并且奶粉没开封的顾客登记,等待厂家说法。(重庆晨报)
杭州世纪联华等暂封特仑苏各超市等待权威结果
杭州世纪联华超市考虑到消费者的安全,目前下属大部分门店都已对特仑苏牛奶作出暂存处理,暂时不销售。超市正在等待有关部门的权威说法,如果认定存在安全隐患,将不再上市销售。
华润万家超市虽然没有撤柜,但大幅减少了特仑苏展销位置。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特仑苏往往在乳品区的中心位置,有很多箱堆在那里,顾客逛过去一眼就能看到;现在只有一箱,如果不仔细找,还不一定找得到。这两天,消费者通过媒体获知相关情况,特仑苏基本卖不出去。”该超市负责人表示,他们也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认定结果。(浙江在线)
沈阳部分超市悄然下架蒙牛特仑苏牛奶
昨日,记者就还在销售的2月2日以前生产的蒙牛特仑苏牛奶如何做进一步处理等问题,咨询了沈阳沃尔玛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对方告诉记者:“目前超市也密切关注着这一问题,暂时还没有消费者对此提出投诉,我们在等最后的结果,如果得到工商或质检部门的下架通知,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执行。”
其他超市也都是同样的答复,不过也有超市悄然将蒙牛特仑苏牛奶下架,但当记者询问原由时,销售人员却回避说,“只是暂时缺货,马上就会补齐。”
在奶制品销售的货架前,记者注意到,已有消费者了解到有关情况,不时在议论。“蒙牛可是大品牌,我们春节前还买了一箱OMP特仑苏,现在喝还是不喝,我们也拿不准主意。”市民杨先生表示,他们想尽快了解真实情况。而市民张女士则表示,三聚氰胺事件后,她就让孩子改喝价格较贵的特仑苏牛奶,一天一盒,但没想到价格高的产品也会出现问题。她表示,在事情明朗之前,暂时不会购买该品牌牛奶。(沈阳晚报)
特仑苏奶在南京滞销个别超市停售
在南京部分超市,记者看到特仑苏牛奶仍在货架上,且推出了促销活动,占据很大的面积。可是,昨天特仑苏的销量却不怎么样。昨天中午,记者在沃尔玛超市蹲点,特仑苏牛奶10多分钟都没有任何销售。市民陈先生每天都有喝牛奶的习惯,他告诉记者,家里不仅他喝,上一年级的儿子每天也喝,“孩子还在长身体,我们考虑到营养的问题,所以在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还是继续喝牛奶,只不过不再订奶,而是经常买特仑苏或者是金典。”在超市里,陈先生说,自己不知道该不该买牛奶,“原来觉得加入三聚氰胺的乳品都是价格便宜的,可是特仑苏一直以高档奶的形象出现,没想到现在也出了这种事情,不管是不是真的对身体有害,我都不会继续给孩子吃了。”
记者从一家大型连锁超市了解到,目前相关部门还没有下发蒙牛特仑苏下架通知,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超市还是停止了特仑苏的销售。(现代快报)
山西太原美特好和华联超市已开始下架特仑苏
今日上午,记者在省城位于五一路的美特好超市看到,在牛奶销售区的工作人员正搬运特仑苏牛奶,“我们刚接到总部通知,要求将2月2日前生产的含OMP成分的特仑苏牛奶全部下架。”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内蒙古自治区质监部门的鉴定结果显示,这些批次的特仑苏不含有害成分。但本着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他们决定先将相关牛奶全部下架,避免对消费者造成心理恐慌。据其介绍,这批牛奶是否对人体有害,尚需等待卫生部门确定。在位于府东街的华联超市,特仑苏牛奶也不见了踪影。华联超市有关负责人称,在听到消息后,超市已在第一时间全部下架。
而在省城长风大街上的沃尔玛超市中,特仑苏还在正常销售。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着对所有供货商平等对待的原则,我们不会轻易将商品下架。如果确认上述产品质量有问题,我们在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后,一定会立即将商品下架并做出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消费者还在陆续将特仑苏牛奶放入购物车,一位消费者说,“网上的消息我也看了,应该关系不大吧!”
除了大型超市外,不少小型的连锁便利店里,特仑苏也还在销售,记者在省城多家便利店发现,特仑苏仍然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并州路上一家金虎便利的店长告诉记者,从节前到现在,出于走亲访友的需要,特仑苏的销量一直都不错。对于特仑苏的“OMP事件”,店长显得很不理解,“这么贵的东西怎么还有致癌物呢?”
据山西金虎便利连锁有限公司商品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说,有关特仑苏质量问题的报道他们已经获悉,只要主管部门要求下架,他们一定会积极配合。省工商局也表示,他们正在等国家总局的“红头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