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6/风雪定陵:一场考古发掘引发的悲剧

原创 惟物论FM 2020-04-16 18:03:00
主播 | 张钰良
出品 | 惟物论FM

1

1955年10月4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收到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六个人呈上来的,其中也包括了茅盾,吴晗等人。报告的大致内容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为了更好地繁荣这方面的事业,我们准备对明十三陵当中的长陵进行一次考古发掘,通过对陪葬品等文物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历史。

说到长陵,可能很多人都比较了解,这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朱棣自从发动靖难之役,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便在北京给自己修了宫殿,也就是今天的故宫,还给自己修了陵墓,就是今天的十三陵,最后还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而事实上,朱棣也是入葬在十三陵的第一个皇帝。那么既然是第一个,所以他的陵墓——长陵的整体建筑规模和形制就非常地浩大。


【图:鸟瞰明长陵】

1955年,新中国刚刚建成没几年,想要主动发掘这么大一座陵墓,这可不是件小事情。所以习仲勋在当时不可能自己来决定这件事,于是就把发掘长陵的报告转给了陈毅副总理和周恩来总理,请他们批示。

在这个过程当中,时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听说了这件事,便找到吴晗,劝他不要做这次发掘。因为我们当时考古的技术水平还没有那么先进,文物的保存和修复也有技术难题还需要解决,所以担心这样发掘之后会有问题。

但是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听了郑振铎和夏鼐的建议之后,并没有同意。而且他还怕这个计划受到干扰,就找到了郭沫若、邓拓等几个朋友,让他们到中央领导的面前一再强调这件事情的重要性,长陵的发掘工作是一定要做的。结果在五天之后,周总理的批示出来了,意见是同意发掘。


【图:郭沫若和吴晗】

得到了这个意见,郭沫若和吴晗很高兴,便成立了长陵发掘的委员会,也成立了考古工作队。考古队的队长叫赵其昌,他是北大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长陵发掘委员会的领导就派他去做长陵的现场调查。调查什么呢?说白了,就是要先弄明白这座墓从哪开始挖。因为这种官方的发掘,肯定要找到这座陵墓的墓道入口,从陵墓的地宫大门进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不破坏这座陵墓,也才能更清楚地弄明白陵墓的地宫是什么样子。

但是另一方面,一般来说,陵墓的墓道入口大都十分隐蔽,不太可能轻易被人找到。尤其是帝王陵这种大规制的陵墓,墓道入口找起来就更费劲。所以当时考古队长赵其昌找了很长时间,也没能发现长陵的墓道入口在哪。找不到墓道口,就没办法发掘这座墓,这可怎么办呢?

这时候工作队里有人建议,既然长陵没有线索,不如改为发掘朱高炽的献陵。朱高炽是朱棣的儿子,但他只做了10个月的皇帝,跟他爸爸朱棣下葬的时间也只差了一年多,所以发掘这个陵墓,效果应该也差不多。可是大家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献陵的墓道入口也一样找不到,这就尴尬了。


【图:万历皇帝朱翊钧】

两次失败之后,人们终于把发掘目标换成了定陵。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定陵墓主人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虽然人们都评价他是个昏君,一直不打理朝政,但是他在位时间特别长,当了48年皇帝,所以人们推测,他的陵墓,没准史料价值会更高一点儿。另一方面,万历皇帝的定陵建成比较晚,地面的建筑虽然被清军破坏过,但是总体来说,发掘之后的复原工作相对比较容易。

在把定陵当做了发掘目标之后,考古队面临的难题其实并没有变,他们还是要寻找墓道入口。有一天,考古队长赵其昌像往常一样在定陵附近寻找墓道入口的线索,走得累了,便坐在定陵宝城外面的一块石头上抽烟,想歇一会儿。没成想烟抽到一半儿,无意间一抬头,赵其昌就看见他对面高墙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地方塌下去几块砖,露出一个直径半米的圆洞。这时候赵其昌一下子紧张起来,潜意识里感觉这个洞不一般。他赶忙叫过来几个同事,踩在人家肩膀上,借着太阳光往墙洞里看,但是看不太清,感觉里面像一个门券的上沿儿,但又不太敢确认,于是便把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请了过来,说您来看看这是怎么回事。

夏鼐也是踩着别人肩膀,站上去之后打开手电筒,仔细往里面看,他发现墙洞里面的砖并不是一次性砌成的,有返工的痕迹,而且这的确有可能是一个门券的上沿儿。所以夏鼐初步判断,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当初万历皇帝入葬的通道。

在做出这个判断之后,夏鼐把情况汇报给了吴晗,吴晗在兴奋之余,也打算把这个消息上报给领导,并让考古队做好定陵发掘的准备工作。

2

很快,时间来到了1956年的5月18日,在这一天,一辆大卡车拉着一堆桌椅板凳、锅碗瓢盆来到了定陵,这是考古队正式进驻发掘现场了。随车一起来的,除了考古队长赵其昌,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儿,名叫白万玉。白万玉虽然只是这支考古队的副队长,但这老先生的经历可是不一般。他年轻的时候,曾跟着斯文·赫定到中国的西部地区进行过科考。斯文·赫定是瑞典非常有名的探险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中国西部做一些探险和科考的工作。他最早发现了楼兰古城,提出了“雅丹”这个地质名词,白万玉也曾跟随他受益匪浅。如今发掘定陵的工作,能有白万玉这样比较有经验的考古专家参与进来,当然会让整个发掘工作更顺畅了。


【图:晚年的白万玉】

等到第二天,5月19日一大早,赵其昌和白万玉就来到了发掘现场,同时也带来了从附近村子里找来的38个民工,准备开始工作。他们打算先在定陵的宝城内侧挖一条探沟,一方面观察一下这个地方的地层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沿着这条探沟往前推进,去寻找通往地宫的大门。

挖了两个小时之后,这些工人大概挖了3米多宽,1米多深的尺寸,在往前挖了大概一米半的位置,有工人挖出来一块不大的石条,仔细一看,石条上面有字,写着:隧道门。赵其昌和白万玉拿过石条仔细端详,最后判断这个石条肯定是当初建造这个陵墓的人,因为皇帝、皇后合葬而需要重复打开地宫的缘故,所以故意留下的。

那么现在既然找到了这个记号,就证明按照这个位置往下挖肯定是对的。所以在挖了十几天之后,挖到离地面4米多深的地方,考古队挖到了两面砖墙。这两面砖墙,实际上就是万历皇帝当初下葬所经过的隧道墙。如果一直往里面挖,肯定就能找到通往定陵地宫的大门了。


【图: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在这之后,考古工作队一边发掘一边清理,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7月,这时候考古队也真的挖出了一座隧道门。而这个隧道门,也就是当初赵其昌抽烟时候看见的那个地方。但是考古队在当时怕打开这道门之后会引来盗墓贼,所以并没有选择打开这道门,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再开一条探沟,从那边再接着挖。

在9月2日这一天,考古队在第二条探沟的位置上,挖出来一块石碑。石碑上面也有字,写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时候赵其昌和白万玉判断,这块石碑和之前那个石条一样,都是通往地宫的记号。

在发现了这块记号石碑之后,考古队又朝着地宫所在的方向,挖了第三条探沟。而且为了加快进度,当时也用了一些机械化作业,把挖出来的土加速运出去。考古队就这样经过了冬天,又经过了春天,一直到1957年的5月19日,距离他们第一次破土动工整整一年之后,一道高墙终于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这道墙就是地宫外面的金刚墙。

这道金刚墙十分高大,高8米8 ,厚1米6,非常地威严。在这道墙上,有一个开口的痕迹,上窄下宽,由一块块积累而成,很像汉字当中的“圭”字,因此这道墙又被叫作“圭”字墙。从这道墙往回测量,距离他们发现石碑的地方,正好就是石碑上写的十六丈,一点儿也不差。


【图:考古人员正在拆除金刚墙】

发现了这道金刚墙,可以说定陵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很多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还有一些新闻媒体,都来到了定陵,想看看这面金刚墙到底是什么样子。但是发掘委员会这时候声明,除了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可以在定陵拍摄以外,剩下所有的单位一律不许进入现场,尤其是国外的媒体,更不能过来,要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因为有了这样的限制,所以发掘定陵的消息,一直到了1958年的9月6日,才由新华社第一次公布出来,之前大家都是不知道的。


【图:定陵发掘平面示意图】

发现金刚墙的消息传出去了,但发掘的工作还没完,毕竟考古队还没有进入到定陵的地宫里面。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拆掉金刚墙上的石砖,打开砖墙背后的地宫大门。可是在这个时候,这些考古队员却有点儿发憷,他们不太敢碰这些墙砖,很怕这墙后面有一些传说中的机关暗器伤了自己。最后这个拆墙砖的任务,还是赵其昌去做的。

赵其昌站在梯子上,一层一层往下拆这些墙砖。在把墙砖拆掉了15层之后,墙上就有了一个两米多高的洞,这时候赵其昌就想从墙洞这里钻过去,先看看这道墙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可是此时大家还是不放心,他们给赵其昌带上了防毒面具,还给他身上栓了一根绳子,才让他进去。这样做,赵其昌好歹不至于被里面严重的发霉味儿熏着,另外就算里面万一真有什么事,只要他一拉绳子,大家也知道里面有情况,能及时救他。


【图:紧闭着的地宫大门】

不过事实上,大家的担心都是多余的,金刚墙的后面什么机关暗器也没有,赵其昌下去之后也没发现有什么事,所以紧跟着又跳下去几个小伙子。他们拿着手电在里面一照,就发现藏在这金刚墙背后的,没别的东西,只有两扇紧闭着的地宫大门。

3

在确定了地宫大门的位置之后,这金刚墙就没有那么神秘了,所以在一天之内,大家就把金刚墙上面开口的石砖全拆干净了,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打开地宫大门。

陵墓的地宫大门,一般来说,从外面是非常难打开的。一方面因为陵墓的大门通常很重,另一方面,很多帝王陵墓的建造者为了使陵墓不被盗,都会在大门里面做一些装置,让大门关上之后,从外面就打不开了。定陵地宫的大门就有这样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叫自来石,它斜立在大门里面,上边顶住地宫大门,下边卡在一个凹槽里,所以从外面不管使多大力气,也不可能推开这个门。

考古队遇到这个情况,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大家都没经验,最后只能去找一些历史古籍,看看史书上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非常巧的是,在一本书上还真就记载了当年崇祯皇帝下葬的时候,工匠是用一个叫拐钉钥匙的东西打开他那个地宫大门的。但这拐钉钥匙长什么样子,还是没人清楚。不过考古队长赵其昌真的是非常聪明,他根据书上的记载和对地宫大门的观察,最后自己愣是用细钢筋做了一个拐钉钥匙出来。


【图:用拐钉钥匙推开自来石的原理】

拐钉钥匙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把钢筋折成一个凹字形拐弯的形状,从地宫大门的门缝插进去,套住自来石,再把它顶起来,这大门就能打开了,一点儿都不神秘。不过即便知道了开门的方法,考古队还是费了很大力气,因为这两扇汉白玉地宫大门确实太重了。

这道大门被打开之后,考古队的人就进入了定陵地宫的前殿,往前走了20米,却发现又有一道大门挡住了他们去地宫中殿的路。因为有了第一次开门的经验,所以再开这第二道门,就没有那么费劲了。不过等这道大门打开之后,考古队员发现里面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大家只能拿着汽灯,小心翼翼地往里面走。最后终于借着汽灯的亮光,在中殿里面看见了一张汉白玉做的龙椅,跟前还摆着五供,还有很多青花瓷器之类的文物。


【图:新影拍摄的纪录片中考古人员推开大门的情景】

这时候的考古队员又紧张又兴奋,但是他们并没有马上去碰这些文物,而是想先摸清楚这个地宫的结构。他们在汽灯的亮光下,发现自己所在的中殿,还连接着左右两边的配殿,也连着最后面的后殿,但是每一个连接的位置,都有一道汉白玉大门。这些考古队员先后打开了四道通往左右配殿的大门,但是在配殿里,他们并没有发现太多东西。这时候考古队的人,把所有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后殿的那道大门上了。

据赵其昌后来回忆,当初他们到了这道门跟前的时候,谁也不敢去开这道门。走到门前,试了三次,因为手抖,都没能把拐钉钥匙插对地方。最后还是白万玉老先生过来,把这道门给打开了。打开之后,大家就看见三座巨大的朱红色棺椁,静静地躺在棺床上。


【图:郭沫若来到定陵地宫查看】

4

打开定陵地宫的这一天,是1957年9月21日。在这一天,郭沫若、吴晗、邓拓等几个领导全都来到了定陵地宫,对这座地宫的建筑赞叹不已。

考古队这时已经摸清了整个地宫的建筑形制,也确认了地宫里面的文物。接下来,考古队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迅速地清理这些文物,把它们保护起来。因为地宫一旦被打开,外面的空气一进来,地宫里面原本恒温的状态就不存在了,这些文物如果放在那里不管,很快就会被氧化。所以清理文物的工作,绝对不能耽搁。

这所有的文物里面,最重要的,也是传递信息相对更多的文物,就是万历皇帝、皇后贴身的随葬品。这些东西大多是万历皇帝皇后生前用过,而且特别喜欢的东西,所以研究价值就会更高一些。

定陵地宫里面,孝靖皇后的棺椁,腐烂得比较严重,但是考古人员打开外面的椁之后,发现里面的棺材还是保存得非常好。万历的另一位皇后,孝端皇后的棺椁都还保存得不错。除了外皮有点儿腐烂,整体的木头都很完好。


【图:刚打开的地宫内的棺椁】

考古工作队先后打开了这两位皇后的棺椁,最先看见的并不是尸骨,而是图案精美的织品,还有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其中包括绣着经文的织锦被,还有各种镶嵌宝石的发簪,还有金元宝,各种玉器,戴在头上的凤冠,以及刺绣极其精美的衣服。

在陪葬品的下面,又是铺了织锦被,再往下就是皇后的尸骨了。300年过去,两位皇后的肉身早已腐烂,但是从尸骨上还能看出来,他们头上插满了各种金、玉、宝石、发簪,身上穿的也都是绣了龙的袄,上面还有各种代表吉祥的样式花纹,比如蝙蝠,“寿”字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让考古队的人叹为观止。

他们觉得这些东西实在太珍贵了,得赶紧清理出来所以就夜以继日地工作,尤其夏鼐当时还有胃溃疡,也仍然一直在坚持,就为了不让这些文物受到损坏。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就当他们在地宫里面忙碌的时候,地宫外面变天了——反右运动来了。


【图:定陵出土的皇后凤冠】

政治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考古队的工作。他们原本一直受发掘委员会的领导,但是这时候发掘委员会没了,上级领导决定,既然定陵地宫已经打开了,那么后面肯定要建立一个博物馆,所以就成立了定陵博物馆的筹建组。这时候的考古队,就改由这个筹建组来管理。可是考古队的人,事先全都不知道这件事。

突然有一天,博物馆筹建组新来的领导传来了指示,说你们这些考古队的人把手底下工作都放一放,别再清理文物了,赶紧出来参加政治运动。考古队的人很疑惑,哪有清理文物到一半就放下的?这时候停工,那些文物不就等着坏呢吗?所以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就先后几次反映情况,说大家实在没办法去,不然文物就危险了。


【图: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出土文物】

可是筹建组的领导不管这些,要求考古队一定听从安排。最后考古队的人没办法,只能含着泪,从地宫里面走出去了。临走的时候,夏鼐一再告诉赵其昌,如果有问题,一定要告诉自己。

在开会的时候,新来的领导首当其冲就批评赵其昌。批评的理由就是为什么三个月了,都不来参加政治学习?可事实上呢,别说三个月了,两年前赵其昌就已经在定陵工作了,所以赵其昌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时候,还是白万玉有经验,在旁边碰了碰他,小声跟他说:快做检讨。赵其昌明白了白万玉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说自己政治学习还差很远,以后要加强。可是没想到他话还没说完,领导就打断他,说他根本就是没抓这方面的学习,这是世界观的问题,需要深挖思想,别想蒙混过关,不然自己要想清楚后果。

虽然赵其昌很冤枉,但是他并没想那么多,因为万历的棺椁还没打开,两位皇后的陪葬品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很担心。可是怕什么就来什么,等会开完了,有一天,白万玉偷偷找到赵其昌,小声跟他说,我听仓库保管员说,里面的东西,全变质了。


【图:地宫打开时待清理的随葬品】

听完这话,赵其昌脑子里嗡地一下,心说完了,赶紧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夏鼐。夏鼐听了也不敢耽误,马上回到定陵,跟赵其昌和白万玉一起又进了地宫。进去之后,一股腐烂发霉的气味扑鼻而来,再走近了一看,那些陪葬品里面,极其华美的织锦布料全都变黑了。这些布料最开始明明很柔软,还带着颜色,现在都变成跟枯树皮一样的状态,用手一碰就全碎了。像这样的织品文物,定陵地宫里面有几十匹。

看到这个情况,这三个人的心都快碎了,自己亲手发掘的这么珍贵的文物,变成了这个样子,心里是又悲愤又无可奈何。不过夏鼐毕竟是考古研究所的领导,所以他很快回北京去做了一些工作。很快,北京传来消息,说发掘工作不能停,要赶紧恢复。可这个时候,距离他们放下考古的工作,已经半年时间过去了。

5

考古队的人重新回到了地宫,他们一方面要让之前发掘出来的文物尽快得到保护,而另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把万历皇帝的棺椁打开,尽快清理里面的陪葬品。

万历皇帝的棺椁非常大,高和宽都是1米8,长3米9,而万历皇帝的身高只有1米64,一个人哪占得了那么大地方?这就可想而知,棺材里面有多少陪葬品了。

在夏鼐的指挥下,考古队的人终于打开了万历皇帝的棺椁。打开之后,大家就看见一床红色绣金的锦缎花被铺在最上面,下面堆满了各种金银玉器,织锦龙袍,整个棺材就像个宝箱一样。


【图:夏鼐、郑振铎查看打开的万历皇帝棺椁】

在众多的陪葬品里面,有一件龙袍尤其珍贵。这件龙袍又叫衮服,上面绣满了各种图案花纹,寓意着吉祥。衮服是古代皇帝在祭祀天地,祭祀宗庙,以及举行各种大典时候穿的衣服。这种衮服的织造工艺特别复杂,用了一种叫缂丝的技法。当时明朝一个最熟练的缂丝工匠,都要十年才能织完这样一件衮服。而万历的这件衮服,也是我们国家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缂丝衮服。

不过很可惜,这件衮服现在的状态已经碎成片了。虽然南京有人给这件衮服按照同样的工艺做了复制品,但衣服可以复制,丢失的文物信息和文物价值是不可能被复制出来的。而且除了这件衮服,万历其他的衣服也没保存下来,非常可惜。


【图:万历的衮服已破败不堪】

当时考古队的人就这样一层一层清理万历棺椁里面的陪葬品,清理到第十五层的时候,是一条锦被。把这条锦被掀开,下面就是万历的尸骨。之前大家还猜,万历会不会肉身不腐,成了尸蜡,但其实并没有,尸体只剩下骨头了,而且身上穿的龙袍在当时就已经烂了。当时万历的尸骨戴着翼善冠,腰上系着玉带,脚上穿着靴子,一只手拿着念珠,另一只手放在下颌那个位置,整个人有点儿侧卧的感觉,姿势比较特殊。除此之外,万历的棺椁里面还发现了很多金锭,各种织锦的布料,花瓶,金丝翼善冠,金药罐子,东西非常多。

定陵的清理工作,一直到1958年7月底,算是基本上做完了。距离1956年5月破土动工,已经过去两年多时间了。等到1958年9月,新华社终于又发了消息,说我们有计划地,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主动发掘了第一座皇帝陵墓,并且即将建立一座博物馆。不过虽然这消息向全世界发布出去了,可是当时的定陵根本就不许外国人进入。


【图:定陵出土的万历皇帝的黑色翼善冠复原件】

同一个月,在故宫的神武门城楼上,做了一个万历皇帝、皇后随葬品的展览,郭沫若,茅盾,吴晗,邓拓等领导也出席了剪彩仪式。但是三天之后,定陵考古队的队长赵其昌却被下放到农场,去参加劳动改造了,最后连发掘报告也不得不拿到劳改农场去写。

在神武门的展览之后,定陵博物馆也加紧了对文物的修复,以及博物馆的筹建。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万历皇帝和皇后尸骨的复原。工作人员找到了两个做雕塑的老师来做这件事,两个月之后,人体石膏模型做完了,万历的形象是头戴瓜皮小帽,横眉立目,张着血盆大口,手里拿着鞭子,两条腿不一边齐,简直就是一个当时宣传的地主形象。当然,那两个皇后也不出意外地变成了地主婆。

除了把万历皇帝、皇后复原成这样,从地宫里面清理的织品布料也出问题了。当时有人出了主意,说清理出来的织品,最好把它像画一样装裱起来,再涂上浆糊和防腐剂,就可以保存了,之后大家也就照做了。


【图:沈从文先生与学生一起鉴赏明代织物的复制品】

弄完之后,沈从文先生也想看看这些织品布料,做一些研究。但是拿着放大镜看完之后,他却发现很多织品全都装裱反了。而且当时用的化学涂料,其实根本也没做过实验,直接就涂在了衣服上,结果时间一长,那些衣服全都变黑了,还硬成了一整块儿。本来还有救的文物,这下全都糟蹋了。

夏鼐知道了这个情况,简直太心疼了。可是比这更恐怖的一件事,是北京以外的很多地方知道了发掘定陵的消息,全都不甘落后,也要挖皇帝陵。有的地方说要挖唐陵,有的想挖汉陵,还有的要挖清陵,一个个全都跃跃欲试。但幸运的是,最后周总理把这些事全给摁住了,哪个也没让动。而且一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再主动发掘过任何一座帝王陵墓。

6

定陵里面的一些文物,虽然保护得不太妥当,但总有修复还行的,或者没有损坏的,这些东西还是要拿出来展览的。在一年之后,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宣告成立。又过了一年多,1961年3月,定陵地宫正式开放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很多老百姓就全都挤到了定陵,想要看看皇帝的陵墓地宫长什么样子。结果大家跑过去之后,看见的只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地宫,只有棺床上还躺着三个巨大的棺椁。但这时候人们看到的棺椁,全是白灰水泥做的,根本就不是文物了。其实到今天,定陵地宫里摆着的棺椁也都是水泥做的。


【图:对外开放后的定陵地宫】

那原本的三个棺椁哪去了呢?说出来可能大家不信,这么重要的文物,金丝楠木打造的三口棺椁,因为当时博物馆的一个办公室主任说库房没地方了,竟然就随便扔到定陵的山后边去了。

这三口棺椁是1959年9月30日被扔的,跟定陵博物馆成立的日子竟然是同一天,这真是莫大的讽刺。不出意外,那三口棺椁被扔掉之后,当天就被人捡走了。有一对老头、老太太,他们觉得这棺椁的木料挺好,就心想,自己也这么大岁数了,干脆拿这好木头给自己做棺材算了。结果刚做好一口棺材,老太太就去世了。又做好一口棺材,老头也去世了。前后总共不到半个月。

还有一家人,捡完了棺椁,拆了木板,做了两个躺柜。结果做完柜子之后,这家人的四个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跑到了柜子里面,全都闷死了。这四个孩子死了之后,这家人又生了四个孩子,但这四个孩子里面唯一的儿子又不知道怎么回事,也死在柜子里了,只剩下三个女儿还活着。


【图:明神宗万历皇帝、孝端显皇后和孝靖皇后】

时间过得很快,1966年到了,在那个时候,一批革命小将从五湖四海不远万里来到定陵,要给这个封建阶级,地主阶级的代表——万历皇帝,做以最高等级的批判。

这些革命小将来了之后,跑到定陵仓库,逼着工作人员交出仓库钥匙,说我们要抓万历,他就是最大的地主头子,我们要进行审判。说完了,就去抢人家钥匙,想把万历和两个皇后的尸骨从库房拖出去。定陵的工作人员如果不交钥匙,肯定就要挨打。这些做考古的人也都一把年纪了,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最后没办法,只能把钥匙交了。

这些革命小将拿了钥匙,就把三具尸骨拉出来,放到定陵博物馆跟前的广场上,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拿石头砸。他们把尸骨全砸碎了不说,还嫌不解恨,最后一把火,把这三具尸骨全烧了。我相信他们当时肯定不知道,自己这样做,让我们损失了多少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方面,非常有价值的一手资料信息。而且这些信息永远都不可能再找回来了,这是我们极大的损失。

7

在这之后,这场革命进行得如火如荼,当初参加了定陵考古发掘的人,也是各有各的命运。吴晗最终被整、被批斗,最后在1969年悲惨去世,而且他的女儿也没能熬过那段时间,几年以后也去世了。

同样是在1969年,赵其昌结束了劳动改造,回到了北京市文物调查研究组。回来之后,他想去看看以前的老领导,老同事,结果发现吴晗已经不在了,白万玉上了年纪之后神志不清,最后因为脑溢血,也走了。郑振铎在更早的时候,就因为飞机失事遇难了。包括当时的摄影师也自杀了。所以很多人后来也一直在说,那些挖了定陵的人都被诅咒了,最后都没能善终。但是这个说法我并不认同,相比起迷信,我还是更相信科学。很多人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没能善终,还是和时代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不能把这些情况跟某些巧合联系在一起。赵其昌、夏鼐这些人一直到了很大年纪才去世的。而且那些革命小将,如果迷信的说法成立,他们应该先出事,毕竟把万历都给批斗了,但是人家也并没怎么样。所以迷信的说法,我是不推崇的。


【图:文革时被批斗的吴晗】

不过如果说回到发掘定陵这件事本身,我觉得这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场悲剧,也是一场教训。我们当初的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并不过关,就算到了今天,我们们在文保修复方面,虽然比以前进步了那么多,但在面对一些状态不是很好的文物的时,修复起来还是很费劲,何况50年代的情况呢?所以说,当时那次发掘考古的最基本条件本身就是欠缺的。

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我觉得定陵的考古发掘也是不合时宜的。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大家想的都是怎么填饱肚子,怎么搞各种运动,文化方面的东西是非常受制约的,没办法得到它应有的价值。老实说,文化很难脱离开政治而独立存在,在50年代,这种情况更是尤为明显。可以说在定陵的发掘过程中,行政命令在大多时候全都是凌驾于专业之上,再加上一些人的愚昧、荒唐和不专业,也直接加速了悲剧的诞生。

所谓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风雪定陵》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科学一旦嫁给愚昧,就注定要遭其蹂躏。应该说,这句话很完整地诠释了这场悲剧的诞生。


【图:晚年的赵其昌先生】

虽然说定陵的发掘也留下了一些很珍贵的文物,也是有价值的,而且我们也通过这次的发掘工作,比较具体的了解了明代帝王下葬,以及陵墓地宫里面的很多东西。可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点积极的意义,就否认这是一场悲剧和教训。因为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失去的东西远比得到的更多。

很多时候,人都是很贪婪的,总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欲望会在脑子里面没有节制地蔓延。如果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之后,又因为自己的问题,让本来很美好的事物毁于一旦,那还不如就让它安静地留在属于自己的空间,甚至是时间里。占有和毁灭,这两件事情经常离得特别近。


【图:正在从棺椁中取出文物的夏鼐】

人要有敬畏之心,尤其当我们从事一些比较特殊的职业的时候,这种敬畏,以及职业伦理的坚守,是做事情的底线。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某个一人才有能力去做,别人都做不了。有能力的人很多,只不过更多的人都选择了操守。

那些曾经的革命小将,在他们长大之后,回过头去想自己年轻时候做过的事情,并不是没有悔意,他们也后悔。比如当时带头砸地宫,烧万历尸骨的人,他们上了年纪之后很懊悔,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失去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的懊悔而复生。时间也不会再重来一次。

所以我们要善于思考,要有独立的思想,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些特殊的时候,不让自己变成乌合之众。在定陵这场风波里面,其实就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为了保护文物,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很遗憾,历史往往记不住小人物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只能让一部分有心的记录者来书写。

虽然《风雪定陵》这本书里面有一些细节,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略有出入,但这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重点。我们需要做的,用书里面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失去的,永不再有;现存的,应该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