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3/骑老白马的明义士(附:明义士年谱)

存书衣跋(54)——骑老白马的明义士

menzies01.jpg
12月1日得到两本书,曰《甲骨研究》,曰《明义士和他的藏品》,花费70元。一个曾经骑着老白马逡巡于殷墟之间,把齐鲁大学视为其终生归宿的外国人,究竟是一个文物的掠夺者,还是一个遗产的守望者,两书之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旧事新闻。

menzies02.jpg
先是于某夜自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孤本《甲骨研究》,定价100元。很有些纳闷,怎么如此的贵呢?于是百度了一下,才知道作者明义士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可这也不能成为购买它的理由——别说甲骨文,即便普通的印章俺都不能辨别清楚。

menzies03.jpg
过了几天,为了写《王献唐和诂雅堂丛著三种》,查找资料时,偶然在《济南文史资料选辑·十一》中看到了张昆河的文章《齐鲁大学、明义士与甲骨学研究》一文。读毕,毫不犹豫的将此书订购下来,再搜索网络,一并购进了方辉博士的《明义士和他的藏品》一书。与书商谈判后商议价格为两本七十。

menzies04.jpg
关于此君,原本是加拿大基督教长老会河南安阳的传教牧师。借了这个便利的条件,在“上帝的指引下”,这个外国佬居然成了亲历殷墟实地考察的第一人。虽然甲骨文是王懿荣等人首先发现的,但他们开始都还不知道出土的确切地点。而此时,明义士已经开始整窖的收购了。

menzies05.jpg
从方辉博士的书中对比张昆河的文章,我们知道此君所藏甚为丰富,居然有近五万件之多。这些藏品后来主要收藏在了五个地方,以山东省博物馆为最多,共计30000余件,但多数不是精品,建国后发现于齐大地下室中。这些文物,原来被该传教士埋藏于齐鲁大学的校园中,并有藏宝图,分两人保管。其间历尽重重磨难,先后为各种不法分子和日本鬼子所觊觎,总算是保存了下来。

menzies06.jpg
这藏宝图也很有意思,什么芭芭拉路西面的杉树下;什么茹斯和凯迪的房子之间,上面埋了一条死狗;什么外国儿童学校楼房的阁楼上等等。在这里我还是无可奈何的看到了王献唐的名字,真是不能再说。

menzies07.jpg
日寇投降后,其中的精品基本被明义士转移。分别收藏在了南京博物院2390片,是转移时遗漏的一箱,由南京杨宪益从一个加拿大人手中意外获得;故宫博物院20364片,为其在北京教书时所遗留;加拿大皇家安得略博物馆,甲骨5000余,合其它文物共计7820件,是其收藏中的珍品,被同事辗转运至加拿大,但据方辉博士研究结论,此非明义士本意,下面再说。加拿大维多利亚艺术博物馆,200余件,是明义士生前当做节日或生日礼物赠送给家人的,后来家人捐献于此。

menzies08.jpg
作为明义士本人,其心目中的终生归宿还是齐鲁大学。关于此大学,即今山大南校,余曾写过《古塔惊魂》一文,今不再叙述。他在齐鲁大学国文学系执教仅5年多,后因七七事变休假回国而不能再返,但令他一生魂牵梦绕的不是安阳的殷墟,却是济南的这所学校。他的初衷就是把他的所有藏品捐献给齐鲁大学,至死也想重返齐大,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menzies09.jpg
上图,济南齐鲁大学明义士故居。不仅是未能实现,甚至其人一度被认为是文化遗产的掠夺者。建国后发现他保留在地下室未及转移的甲骨,基本已经腐烂掉了——老残兄有评论,明义士所藏出国的甲骨,幸亏没留在国内,虽然暂时不能回家,但毕竟完好的留给了后人。

menzies10.jpg
明义士在齐鲁期间,是他由传教士成长为一个真正学者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开设考古学和甲骨文两门课程,出版了专著两本,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menzies11.jpg
这本《甲骨研究》,就是其中的一种。该书是其在齐鲁大学讲授甲骨文的讲义,由方辉博士一力促成出版,印了1000册,然后在市面上就基本不见了,都被谁收藏起来了呢?

menzies12.jpg
前有方辉之序,约略介绍了其生平和贡献。

menzies13.jpg
继而介绍了此书底本的由来,由其子明明德提供。后紧接着是其子明明德之序。

menzies14.jpg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明明德,他是加拿大第二任驻华大使,出生在安阳,其中文则是一口流利的河南话。后来,他把最后的明义士藏品和相关文物,捐献给了山东大学博物馆。

menzies15.jpg
此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甲骨之定义;二、甲骨发现小史;三、收买甲骨者;四、?五、甲骨片数;六、出版品;七、后出版书籍;八、商代帝系;附、商王世系表。其中未见第四部分,直接由三而五。

menzies16.jpg
作者在自己的很多著作中都以“白马王子”自居,但骑的是匹老马,人也不年轻啦。他的文字也是不很流畅,居然还有白马诗《遇殷墟》曰:柳树出芽骑白马,白马走时顺洹河。拾破陶器寻先古,小孩引到出古处。一个外国人,居然写了如此半通不通的诗,也算不容易。

menzies17.jpg
这本书里最有价值的就是作者用所获甲骨考证的商王世系,据说学术水平极高,不下郭沫若云。

menzies18.jpg
不过在他的著作中也有些荒诞不经的结论。该君虽说被急速儒化,但对上帝还是很有些感情,于甲骨间见“上帝”二字后,大呼同宗,称与西方一脉云。这与中国的许多老先生是何其相似啊,总之都是自己那旮旯里的东西是正宗。

menzies19.jpg
当然,只看其著作还不能了解清楚,就只能依靠方辉博士的《明义士和他的藏品》一书。此书全面的介绍了此君的全部作为,既专业,又有趣味性。前面还有李学勤之序,此人是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常看中央十的朋友一定了解。此人作序,自然是规格很高啦。

一个“洋鬼子”,以研究中国文化为己任,骑着老白马流连于殷墟之间,然后心灵归宿于齐鲁大学,与栾调甫同事,与老舍同居南新街,至死不能相忘,真是很有些意思啊。

http://q.sohu.com/forum/12/topic/842834

明义士年谱

Dr. James M.Menzies(明义士博士)年谱
(安阳日报社)刘志伟

加拿大汉学家Dr. James Mellon Menzies (1885-1957),汉名明义士,字子宜。初以传教士身份来中国,从事传教、教育,以及殷商文物的收集与研究。他为博大精深的殷商文化所折服,后致力于甲骨文的收藏与研究,先后收集甲骨5万余片,不仅成为第一收藏大家,而且悉心研究,在甲骨学的草创时期取得了不容忽视的学术成就,堪称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明义士1912年到安阳,先后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阳生活达13年之久,与殷商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的4个孩子都出生在安阳,其中1916年在安阳出生的次子Arthur Menzies(汉名明明德)1976-1980年出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1932年他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又长期讲授甲骨学、人类学及考古学。 1936年回国休假,因二战爆发,未能再回中国。

1885年(1岁)2月23日 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顿(clinton)镇,排行老二。父亲戴卫是一个农场主。
1889年(5岁)12月 加拿大长老会古约翰(Jonathan Goforth)夫妇、史雅各(James F·Smith)夫妇、罗维灵(William Mc Clure)夫妇和季理斐(Donald Mac-Gillivray)牧师一行7人,来到内黄县楚旺镇传教,豫北差会成立。
1899年(15岁)秋 中国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
1903年(19岁) 中国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铁云藏龟》(刘铁云)出版。
1903年(19岁)考入多伦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主修土木工程。
1904年(20岁) 齐鲁大学建立。
1904年(20岁)秋 加入多伦多长老会中心教会。
1907年(23岁)毕业实习,被选为国土测量员,并获多伦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
1907-1910年 入诺克斯神学院(Knox College)学习,并修希伯来语和希腊语。
1910年(26岁)初夏 前往中国传教。
1910年(26岁)9月 来到中国武安(当时归彰德管辖),学习2年汉语,后到彰德(今安阳)。
1911(27岁)年春 与加拿大多伦多姑娘安妮·贝尔·塞德维克(Annie Belle Sedgwick)结婚。婚礼在开封举行,由河南主教怀特(又名怀履光 Willam C·White 1973-1960)牧师主持。
1912年(28岁)到彰德(安阳)。教会地址:北关铸钟街。
1914年(30岁)开始接触甲骨文。常乘老白马游于洹水两岸,考察殷墟出土甲骨文字情形。初得大胛骨,乃新牛骨仿制者,售者欺外人不识真伪,举以鬻之。未久,乃腐臭不可向迩。然明氏从此悉心考究,终成鉴别真伪能手。明义士自谓“第一次所得之大者,乃全为伪物”。以后,乃知小者之不可忽,故所得甲骨以碎片为众。
1915年(31岁)任安阳斌英高初两级小学校校长。学校开设圣经、历史、地理、音乐、体操等课。
1916年(32岁)次子Arthur Menzies出生于安阳,取汉名明明德,乳名天宝。(前生一子,夭折。)典出中国儒家经典《大学》开首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1917年(33岁)3月 第一部甲骨文著作《殷墟卜辞》一书在上海出版,书中收录甲骨2369片,是从自己的藏品中选出后临摹的。在《殷墟卜辞·自序》中写到:“甲寅(1914年)初春,作者骑一羸老白马沿彰德城北洹河南岸徐徐而行……遂一同前往出‘龙骨’的场所。……这就是殷朝武乙故都‘殷墟’。其地望,早在孔夫子以前数个世纪就已经失传,只是在《竹书纪年》中有‘武乙迁河北’的记载。”他在英文《自序》中说:“是集所存刻辞正确摹本凡二千三百六十九片,皆龟甲兽骨精品,约由五万片旧藏中矜慎选出。”
1917-1920年 时值一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一方,派十万劳工赴法。明义士随“中国劳工团”
赴法国前线服役,被任命为上尉军衔。其间利用休假机会到伦敦大英博物馆参观访问,学习古代艺术与考古学。
1920年(36岁)北方五省大旱,小屯农民无以为生,遂相约挖掘甲骨。
1921年(37岁)回到安阳,负责教会学校教育工作,同时继续对商周遗物的收藏、研究。
1921年(37岁)次子明明德入卫辉海外学校读书。
1923年(39岁) 斌英小学停办,改名“斌英中学”,继续任校长。学校增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课。
1924年(40岁)小屯村民筑墙取土,发现一坑有字甲骨,其中有很大的甲骨,都售于明义士。1926年(42岁)3月 小屯人在张学献家菜园中大举私掘。时张方为匪掠去,出款多,村人乘机与商,
得甲骨文字以半数归之,约遂定。掘得甲骨甚多,多归明义士。
1927年(43岁)是年又购得一批甲骨。北伐战争爆发,藏品多为吴佩孚驻军所毁。
1927年秋 到北京协和华语学校(The Peking Union Language School)中的中国研究院(The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任教,教授中国历史文化。该校设在北京东四头条5号,专为外国传教士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开设,学制2年。明义士一边研究,一边拓制从安阳带出的甲骨文拓本。此后,其甲骨藏品留与该校。
1928年(44岁)《东方杂志》刊载明义士《殷墟卜辞》序言译文。
1928年 甲骨拓本著录《殷墟卜辞后编》编竣,直至1972年由台湾艺文印书馆出版。
1928年(44岁)9月 全家从天津出发,开始环球旅行。先后辗转印度、伊拉克,访问了乌尔、基什、巴比伦等考古胜地。其后从巴格达乘车穿越沙漠,达到大马士革。之后南下巴勒斯坦的拿撒勒和耶路撒冷。
1929年(45岁)6月 在靠近耶路撒冷的Tell En-Nasbeh ,从美国考古学家威廉姆·傅瑞德里克·贝德博士参加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期4个月。
1928年10月13日——1937年6月19日 中国中央研究院对安阳小屯殷墟遗址进行了15次发掘,先后有40多位学者参加了发掘工作。共出土殷商甲骨24918片,青铜器数以万计,以及大量的祭祀、劳动、生活用品、工具等。
1930年(46岁)2月10日 七言·遇殷墟
柳树出芽骑白马,白马走时顺洹河。
拾破陶器寻先古,小孩引到出古处。

盘庚殷墟无痕迹,年前花根白地立。
余思盘庚它兹邑,商人作事问上帝。

1930年秋 齐鲁大学成立国学研究所。
1930年(46岁)秋 将3个孩子安置于日本神户加拿大海外寄宿学校。明义士夫妇来到安阳。
1931年(47岁)《商代文化》在史密森学会年度报告发表。
1932年(48岁)12月1日 美国哈佛大学包德致信明义士,说明哈大考古学课程的设置,并寄来容庚新著《文字学》。
1932-1936年 被齐鲁大学聘为国学研究所考古学教授,开设《甲骨研究》与《人类学与考古学》
课程。1932年9月,将所收集藏品运济南,在校内自办博物馆。
1933年(49岁)3月 完成石印讲义《甲骨研究》。该书影印本1996年开始正式发行。明义士在该书中自述道:“1924年,余有疾一月,才好了。小屯人打墙,发现一坑甲骨,为余所得,其中有大的。1927、1928二年间拓本成,即《殷墟卜辞后编》。”这一坑甲骨是明义士藏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发表《中国早期的上帝观》论文。
1935年(51岁) 携子明明德访安阳。
1936年(52岁)3月23日 给哈燕学社执行董事的回信中说:山东、河南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产生过孔子、孟子、墨子和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至今仍是中国人的思想基础。
1936年(52岁)夏 回加拿大度假。
1936年(52岁)秋 在多伦多大学注册攻读博士学位。
1937年(53岁)7月7日 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是年至1943年,应聘皇家安大略博物远东部馆助理研究员,负责鉴定中国藏品。
1940年 (56岁) 回国休假。捐赠豫北差会150加元,设立“明义士基督教基金”,用于豫北地区教育事业。
1941年(57岁)12月 二战爆发。
1942年(58岁)11月 博士论文《商戈》获得通过,被多伦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
1943-1946年 (59岁)应聘美国国务院战时新闻局,任中国问题专家,赴旧金山。
1944年(60岁)中国政府代表团吕超将军书赠明义士:“为公理正义而战,为世界和平而战。以战则胜,以攻则克。”
1945年(61岁)到华盛顿工作。
1946年(62岁)6月11日 明义士致信次子明明德:“我不久前收到W.B.彼特斯5月11日发自北平的信。他说我当年存放在联合语言学校地下室中的藏品安然无恙。在日本占领期间,校方将其转移到大楼的另外一个地方,因而日本人没能发现。我已经写信请求他将这些甲骨妥善地运到齐鲁大学杜儒德博士那里……我将有选择地加以整理和出版……而且,我希望把它们捐赠给齐鲁大学。我也相信,齐大会永久地保持它在甲骨学研究方面的兴趣。”
1947年(63岁)春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路过豫北,卫辉、汲县及安阳的传教士纷纷撤离。
1947年11月17日 明义士致信明明德,谈他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感受:“每当我研究起这类的中文资料,我就感觉身体好多了,觉睡得好,饭也吃得香。这也使我重返齐鲁大学充满了希望。”
1947年冬 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明义士会见董作宾。董作宾赠送明义士甲骨文书法一幅,董作宾自跋曰:“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春第十三次发掘殷墟,得此龟腹甲右下约四分之一。武丁世卜甲,狩兼记擒获之辞。笔画中涂饰朱砂,鲜丽如新。三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写于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以赠阔别十余年之老友明义士先生。董作宾并识。”两年后,回忆此事:“明氏为作者老友,外人之注意殷墟考古工作者,彼为第一人。前年在华盛顿相遇,知彼以研究中国之‘戈’,新得博士学位,时年有六十三。西人治学精神,可佩如此。”
1947年7月11日 写信给格兰斯通小姐,请求她妥善保管一件代锁的红漆木盒,内存明义士一家多年来往的书信。关于他的藏品,他写到:“在天津麦克尼士先生的阁楼上,存放着一批很有价值的甲骨和其它文物。……甲骨就放在铁皮盒的抽屉里。除了佛郎西丝和埃尔文以外,我谁也没有告诉过,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回中国。……这些东西应该留在中国。”
1947年(63岁)夏 豫北差会解散,明义士之次女弗朗西丝及婿埃尔文离开安阳到成都。
长女玛丽琏参与上海“联合国世界学生救援组织”工作。
次子明明德担任加拿大外交部远东司司长。
1947年12月11日 明义士致信次子明明德:“我和你妈最近都得了流感。……我现在正在修改、扩充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商戈》。”
1948年(64岁)3月 从海外传教协会退休。
1948年4月23日 董作宾致信明义士:“关于甲骨文字研究,老兄不但是西方学者第一人,也是在中国研究最早之一人。……听说您不久可到中国去,非常高兴,如果中国政局安定,我们能在中国共同研究甲骨文,是最所盼望的!”
1948年(64岁)9月25日 济南解放。
1948年(64岁)5月 部分藏品6箱从天津启运,9月,抵多伦多。
1948年10月2日 明义士致信明明德:“……我计划出一本书,题目就叫《甲骨文和它的来历》,专门为那些不懂中文的西方公众阅读。中国学术界对西方古典世界和历史背景非常了解,为什么西方人就不能研究中国的甲骨文?要知道,中国文明和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一样古老。如果你愿意,我想你可以作为我的第一位读者。”
1949年(65岁)初 写信给次子明明德,表示尽管形势紧张,他还是准备当年夏天去中国。
1949年(65岁)10月 北京协和华语学校(The Peking Union Language School)关闭。明义士藏品(包括20000余片甲骨)转交北京故宫博物院。该批藏品直至1974年在故宫仓库被意外发现。
1951年(67岁)夏 时任齐鲁大学文学院院长的林仰山交出明义士藏品地图。
1951年(67岁)《殷墟卜辞》一书发表之甲骨一箱
(计有2390片),由时任加拿大住华临时代办切斯特·郎宁转交南京博物院收藏。
1957年3月16日(72岁)逝世于加拿大。
1960年3月 部分藏品(包括刻有文字的甲骨四千七百件,没有发表过的甲骨文拓片二千八百一十二件),由其子明明德及妻子捐赠多伦多大学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并达成如下协议:由博物馆出资40000加元,设立“明义士基金”,主要用于:1.出版明义士博士论文《商戈》;2.从台湾邀请学者对明义士藏品中未经著录的甲骨进行整理并出版;3.对明义士的甲骨拓片进行整理出版。
1976-1980年 次子明明德出任加拿大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大使。其间,明明德2次访问齐鲁大学旧址,2次到访安阳及小屯。
1999年6月 生前收集的3箱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资料和图书捐赠中国山东大学(包括金石拓片、照片、书籍、信件、明义士日记、手稿等)。 (作者曾参考方辉《明义士和他的藏品》、富善《明义士传略》、王宇信《甲骨学一百年》以及明义士发表的文章等,一并致谢!)

附:明义士甲骨文研究著作:
殷墟卜辞后编叙言 曾毅公英译中文本 1928年 陈 柱英译中文本
商代之古骨 济南广智院 1933年
甲骨研究初编 齐鲁大学讲义石印本 1933年 齐鲁书社影印本 1996年2月
殷墟卜辞 上海别发洋行石印本 1917年3月 台北艺文印书馆石印本 1972年3月
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 齐鲁大学季刊 第6、7期 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1935年
济南广智院 台北艺文印书馆 1978年3月
辅仁大学所藏甲骨文字——明义士先生藏拓本 中国文字 第50册 1973年12月
表较新旧期殷虚书契前编并记所得之新材料 齐鲁大学季刊第2期 1933年6月
商代之文化 华盛顿 国立博物馆1931年度报考
商代文化 齐鲁大学季刊第1期 1932年12月
甲骨研究(初编) 齐鲁大学石印 1933年春
马可波罗时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河南季刊 1933年1月英文
中国商代之卜骨 济南扶轮社报告 1933年
论汇印聂克逊先生所收藏青铜十字押
齐鲁大学季刊 1934年第3期
商代的文化和宗教思想 亚洲学会杂志第67期1936年
中国早期的上帝观 齐鲁大学季刊1936年5月31日
中国古代之上帝 齐鲁大学 1936年6月
商周的美术 亚洲学会杂志第67期 1936年
商代青铜文化 博士论文 1941年
商 戈 博士论文 1942年11月
商 戈 多伦多大学出版 1965年

明义士尚未完成之著作:
殷墟卜辞后编
商代王妣世系考(草稿)
殷墟卜辞类考(未完成)
卜辞中商代之战争(部分完成)
商代器皿形式考(资料已收集)
齐大古器物室录簿
中国初时之美术
殷墟卜辞文字索引(完成卡片索引)
殷墟卜辞考释

相关著作:

简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 (加)许进雄 书目季刊第5卷3期 1971年
殷墟卜辞续编卷一 安大略博物馆出版 1971年
明义士收藏甲骨 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1972年
殷墟卜辞后编 许进雄 1972年3月
殷墟卜辞续编卷二 安大略博物馆出版 1977年
明义士收藏甲骨释文篇 1977年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索引(1-9) 许进雄

注:1.加拿大多伦多博物馆收藏甲骨8702片,明义士未运出国的现藏南京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总数约8000余片。
2.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明义士藏品(不含甲骨文拓片、书籍、古钱币等):
青铜器: 710件。多为殷墟出土青铜礼器、兵器、工具。
骨器、象牙器:580件。以骨器为主。
甲 骨: 5170片。 其中有字甲骨5000片。
陶器、瓷器: 639件。商周时期为多。
石器、碑刻、造像:87件。
书画:7件。
玉器:253件。
漆器:10件。
印章、十字押:74件。
总计:7820件。
3. 维多利亚艺术博物馆明义士藏品:为1989年明义士家庭收藏捐赠部分(200余件)
计有 甲骨文:5片
青铜器:45件
玉 器:36件
骨角器:12件
陶 器:24件
瓷 器:65件
书 画:4件
古籍善本:6件

(本文入选2001年7月中国古都学会赤峰年会并在大会交流)

http://ayrbcha.blogspot.com/2005/10/blog-post.htm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