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8/史海:杀无罪–里根传奇遇刺(组图)

reagan01.jpg

reagan02.jpg

/**1981年3月30日下午2点25分,美国总统里根走出华盛顿希尔顿饭店,突然遭到一名叫欣克利的枪手的袭击,凶手在1.9秒内向总统连开六枪,包括里根总统在内的四个人应声倒地。在1.9秒的极短时间内,美联社摄影记者罗恩·埃德蒙兹在第一时间内成功地记录了这一事件的全过程,从欣克利突然开枪到里根总统被保安推进汽车、凶手被制服,埃德蒙兹一下子连拍了五张照片。里根举起手臂同记者打招呼时,混在人群中的欣克利从西装中掏出了手枪。第二颗子弹擦过副总参谋长迈克尔·迪弗的肩头。第三枚子弹打中警察托马斯的颈部,他被人群挤倒在地。第四声枪响时,保安人员蒂莫西·麦卡锡挺身挡在总统前面,结果自己被击中胸部后倒地。第五颗子弹打在总统乘坐的林肯牌轿车的防弹玻璃上。第六颗子弹从打开的车门射入车内,击中正被保安人员推进车内的里根的左腋下,穿透肺部,停在心脏附近。在这个类似叠罗汉的人堆里,凶手欣克利被压在最下面,这个因痴迷女演员朱迪·福斯特而杀人的巨商之子,最后被认定有精神病而无罪释放。由于靠得太近,埃德蒙兹差点被欣克利第二颗子弹击中头部,算是死里逃生。由于这张全程记录了生死瞬间的照片,埃德蒙兹获得了1982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对在1.9秒内六颗子弹射杀过程的现场分析 罗恩·埃德蒙兹 [美] 华盛顿 1981年获1982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是谁让一个文弱青年拥有刺杀美国总统的勇气?刺杀背后有着一段怎样令人哭笑不得的”恋情”?铁证如山,刺杀者却为何没有受到法律制裁?

reagan04.jpg
(1980年,里根竞选美国总统时,支持者举起了里根当年的剧照,这似乎预示着某种戏剧性又将开始。)

一 枪口脱险

与历次刺杀总统的事件相比,这一次没有阴谋、没有政变、没有死亡,甚至因为刺杀者作案动机的单纯和执迷,为整个事件平添了一丝浪漫的色彩。它充满戏剧性,像极了一部电影,正对美国人的胃口。也因此,它变得和那部经典电影一样有名了。

1981年3月30日,下午2∶25,时任美国第40届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刚刚参加完劳联-产联下属的建筑工会组织的集会,正准备起身离开希尔顿饭店。他在保镖的簇拥下走到停在饭店门口的防弹林肯轿车旁,向慕名而来的群众挥手致意,并不时对记者们的提问作出回答,此时刚刚入主白宫70天的里根知道这些是身为一个总统例行公事般的必须,但他也许不曾想到,身为一个美国总统会遇到的不仅有欢呼和提问,还有枪声。片刻之后,”砰!砰!??”六声枪响,令所有人意识到悲剧又上演了。

里根的贴身保镖,有18年特工经验的杰里·帕尔一把将呆若木鸡的里根推进轿车,用自己的身体掩护总统。而轿车外,白宫新闻秘书詹姆斯·布雷迪左眼上方的前额中了一弹,子弹穿过他的脑袋,布雷迪当即倒下,脸部贴地,额上鲜血流淌不止。副总参谋长迈克尔·迪弗肩头中弹。站在警戒线前背对记者的华盛顿市警察托马斯·德拉亨特,脖颈左外侧中了一弹,倒在布雷迪身旁。另一名特工人员蒂莫西·麦卡锡右下腹中了一弹,也倒在地上。现场立即乱作一团,但6名荷枪实弹的保镖和警察还是在距离总统坐车不到10米的人群中,发现了刺杀者。遂将其团团围住,一举抓获。

reagan03.jpg

死里逃生的里根总统坐在车中,总感到周身疼痛,但帕尔在为他作身体观察时,并未发现有中弹的痕迹,但奇怪的是,里根的嘴角渗出了鲜血。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帕尔判断,这是氧化血,里根的肺部一定受伤了。于是他立即命令司机赶往乔治·华盛顿医院。帕尔通过车内电话用总统的代号向上级通报说:”罗海德正前往乔治·华盛顿。”

轿车到达医院,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此时,里根感到呼吸十分困难,体力不支。在对其进行血压测量时发现,他的血压值徘徊在50到60之间,如此低的血压很可能有突然休克的危险。此外,医生发现里根的左右呼吸不均匀,左边呼吸明显减弱。就在医生趴在里根左胸前倾听呼吸时,惊异地发现,在总统西服的腋窝下侧有一个小口子,小得就像一个纽扣眼,口子周围有微量的血迹。经认定,这是一个枪孔。因此可以确定,里根确实中弹了,且子弹还在他的体内。

正是这颗子弹,击中了里根的左肺叶,危及生命。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医生取出了这枚子弹。这是一颗杀伤力很强的”破坏者”子弹,内置铝制霰弹。杀手一共开了六枪,其中除了击中布雷迪等4人外,另2枪打在里根的汽车上,由于汽车有防弹功能,击中的子弹变形反弹,当时里根距离汽车很近,因此中弹。子弹从他的左肋下射进,击断了第七根肋骨,钻到左肺叶中部,那儿距心脏只有3 英寸。12天后,里根痊愈出院,另外中弹的4人,也因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二 痴情枪手

凶手当场被捕,他是个一头金发的年轻人,名叫约翰·欣克利,26岁,是个无业游民。然而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欣克利的行刺行动背后还牵涉到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

欣克利出身于大富之家,其父是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石油巨头,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拥有一家煤气和石油公司。此外欣克利家族与副总统布什家族关系密切。因此可以说,欣克利的家庭条件十分优越。但是,欣克利从小就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与能说会道的哥哥相比,他不怎么受到父亲关注。由于学习成绩一般,欣克利没能考入综合性大学,而仅在一所技术大学就读。与此同时,哥哥却被父亲任命为石油公司的总经理,这使得他备受冷落。

大学期间,欣克利一直自由散漫,逐渐脱离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1974年,21岁的欣克利开始了流浪的生活,他居住在洛杉矶好莱坞附近的一处廉价公寓里,终日与地痞娼妓打交道。1976年的一部电影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电影《出租车司机》中描写了一个青年人为解救一名雏妓而刺杀总统候选人的情节。欣克利看过电影后,对主演这部影片的女演员朱迪·福斯特一见倾心。尽管当时福斯特还只是个12岁的小姑娘,但欣克利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找到了真爱。

reagan05.jpg
(电影《出租车司机》。)

reagan06.jpg
(电影《出租车司机》在当年轰动一时,刺杀总统候选人的情节成为影片最大的”亮点”。)

reagan07.jpg
(欣克利想成为现实版的出租车司机,赢得朱迪的芳心。)

reagan08.jpg
(影片《出租车司机》中12岁的雏妓深深打动了欣克利的心。)

reagan09.jpg
(好莱坞才女朱迪·福斯特。)

在此后的几年之中,欣克利一直疯狂地爱着福斯特。1980年他打听到了福斯特的地址和电话,便开始频繁给福斯特写情书和打电话。后来,福斯特考入了耶鲁大学,欣克利仍穷追不舍。对此,福斯特本人却并没当回事儿,只是把他当作一个狂热的影迷而已。然而,对于欣克利来说,感情在不断升温,使他备受煎熬。影片最后,出租车司机为了表达他对雏妓的爱,选择了刺杀对下层社会不管不问的总统候选人,并在动身前,留下了一封信。而在现实中,欣克利竟真的也选择了一模一样的方式来向福斯特示爱。案发当天,保安人员不仅从他身上搜出了福斯特的照片,还在他住的旅馆里发现了一封尚未投寄的书信:

“亲爱的朱迪:在我企图行刺里根的过程中,可以肯定,我是会被杀的。正由于这个原因,我现在才给你写这封信。 你现在十分清楚地知道,我是多么地爱你啊!过去7个月中,我痴心妄想,为了使你能对我投以青睐,我给你写了数十首诗和信。虽然,我们在电话里交谈过几次,但我始终鼓不起勇气去接近你,自荐于你面前。其中原因,除了我生性害羞之外,说句衷情的话,我不忍频频找你,以扰你芳心。我深知,我留在你门口和信箱中的许多信会使你感讨厌,然而,除了这种我自感痛苦最少的方式之外,我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表达对你的爱情呢? 你至少知道了我的姓名和我对你的热恋,我心满意足了。我经常在你的宿舍外面徘徊,听到我偶尔成为你茶余饭后闲谈的话题。纵然我的行为十分怪诞,但你至少已知道我对你一往情深。朱迪啊,要是我能够赢得你的芳心,与你白头偕老,即使终生默默无闻,或遭不幸,我也愿意毫不犹豫地放弃行刺这种意念。我坦诚向你承认:我即将行动的理由是因为我已无法等待获得你的好感。我现在必须采取某种行动使你非常明确地了解,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我希望用牺牲自由、也可能牺牲生命的办法使你改变对我的看法。这封信是在我去希尔顿饭店之前1小时写的。朱迪啊,我求你扪心自问,在我干出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行动后,给我一个博得你尊敬和爱情的机会吧!我永远爱你。 约翰·欣克利”

三 意志的”胜利”

4月3日,在欣克利被捕3天后,他的父母得知了这一消息。惊愕之余,他们开始为儿子的这场情节严重的官司奔走开了。他们重金聘请了全美最好的律师和精神病专家。根据美国检察院对欣克利的起诉,他很有可能因为非法使用武器和谋杀总统、击伤布雷迪、德拉亨特、麦卡锡等13条罪行,被判终身监禁。而欣克利的代理律师则以”约翰是个有病的孩子”为由,要求法院按照美国宪法中明文规定的:精神非正常的人对其行为不负责任,撤销对欣克利的指控。辩方出示了多方专家为欣克利做的检查证明。

为了鉴定欣克利的精神状况,法院指定了一名精神病专家对欣克利作了3小时的检查,专家的结论是:精神正常,应该接受审判。但辩方律师马上提出反驳意见,最后法官不得不决定把欣克利送至联邦教养院作为期3个月的精神病检查。在此后的一年中,围绕欣克利究竟是不是精神病患者的争论一直在继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总统的痊愈,人们渐渐弱化了对欣克利的仇视。

1982年 4月27日,也就是枪击案发生一年多以后,美国联邦法院才不紧不慢地宣布成立大陪审团公开审理此案。听证会上,欣克利的4名律师和6位精神病专家为其辩护。并提交了一份长达1000页的材料。他们一致认为欣克利的刺杀行动是在精神错乱的情况下进行了,他长期以来的沉默寡言、行动漫无目的、思维不连贯,以及他在情书和日记中表达的想入非非都体现着他在精神方面存在疾病。

然而联邦法院的精神病专家也出示了一份600多页的检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欣克利的谋杀动机是自觉的,他在进行谋杀准备和谋杀行为时是完全清醒的。因此欣克利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听证会一开就是40多天。

在随后的陪审团审议过程中,分歧仍然存在,而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陪审团中的大部分女性陪审员坚持认为欣克利有罪,而其他陪审员则意见相反。于是陪审团内部的辩论又进行了4天。最终陪审团成员精疲力竭,都不愿再纠缠于是否精神失常的问题上,辩方的”坚定意志”取得了胜利-欣克利因精神失常,被判无罪。与此同时,他将被立即送往华盛顿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无限期住院治疗,直到被证明对社会不再构成危险才能释放。

欣克利被判无罪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招致嘘声一片。美国广播公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结果表明:76%的人认为判决是不公正的;90%的人认为欣克利不应该获释。面对这种局面,司法部长威早年的电影演员身份使里根看起来更像个明星,人们争相与他的纸质宣传模特合影留念。

廉·史密斯不得不承认美国刑法条文存在漏洞,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他说:”允许那么多人犯暴力罪,又允许他们利用含糊不清的程序来开脱罪责,然后还向他们敞开大门,让他们回到他们曾经伤害过的社会中去,这种陈规必须结束。”掌管保安机构的财政部长瑞甘说,这个判决”简直荒唐”。不少参议员和众议员也纷纷发表谈话,要求修改法律中有关精神病患者免罪的条文,以保障社会安全。

此外,此案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枪支泛滥的问题的再度关注。人们不禁要问:”连一个精神错乱的人都能买到一只手枪,这个社会还有没有安全可言?”然而令人不能理解的是,里根本人就是一个反对枪支限制的人,即便是在自己遇刺之后,他仍旧对此坚定不移。4月22日,即里根出院后的第11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枪支并没有杀人,是人们自己在互相残杀。”里根遇刺一案尘埃落定,但留给美国人乃至世人的严肃思考仍在继续。此外,围绕一个大总统、一个小青年和一个女明星的离奇故事也还在流传。

黑镜头:世纪未解之谜 作者:张石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

●1911年2月6日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坦皮科城。
●1928年考入尤雷卡学院攻读经济和社会学。
●1937年进入好莱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当演员。
●1947年和1959年先后两次任电影演员协会主席。
●1966年至1974年连任两届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1980年11月4日当上总统,1984年11月连任。
●1984年4月作为中美建交后首位在任总统访华。
●1993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
●2004年6月5日下午1点在洛杉矶逝世。

美国历届总统简介: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2.6—2004.6.5)是美国第40任总统,生于伊利诺伊州。父亲杰克是个皮鞋推销员。1911年2月6日,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出生于伊利诺斯州的坦皮科镇(父亲约翰,里根,母亲丽娜·里根),中学就读于附近的迪克森镇,然后半工半读完成在尤里卡学院的大学课程。他学习经济学和社会学,参加校足球队比赛和校剧社的演出。毕业后,里根成为一名电台体育播音员,1937年的一次试镜使他在好莱坞赢得了一份演出合同。进入好莱坞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当电影和电视演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空军服役。退伍后重返好莱坞,在接下来的20年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后任电影演员公会主席、电影委员会主席。

1962年、1976年两次争取共和党提名总统候选人,均未成功。1980年再次争取,被提名,并在竞选中击败卡特而获胜。1984年谋求连任成功。里根执政期间,提出一项旨在压缩政府开支、减少国营事业、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治改革计划,收效甚微。对外,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取强硬立场,并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1984年美国民族自信心的恢复,使里根和布什以前所未有的选票赢得了第二任。他们的胜利使得民主党竞选人沃尔特·蒙代尔和杰拉尔丁·费拉罗被“拒之门外”。

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他是中美两国建交后首位在任时访华的美国总统。

1986年里根成功地进行了税收法典的改革,扫除了许多克扣制度——免除了数百万低收人者的税赋,在他任职末期,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没有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和平时期。

1989年1月里根辞职。

1993年里根获总统自由勋章。

1994年11月5日,里根向公众宣布,他患了老年痴呆症。

2004年6月5日下午1点在洛杉矶逝世。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