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6/杨恒均:从麦当劳到圣诞节,我们该如何应对外来文化?

文化是什么?以我的理论水平来说这个问题,肯定是班门弄斧,可是,眼看到一些人动不动就以文化说事,一会要复兴中国优秀的文化,一会又有人号召我们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更可笑和可恶的是,有些人以深谙文化真谛自居,告诉我们,我们现在遭受的一切,都是我们祖先那个时代就形成的中华文化决定的。我实在是郁闷得很!

我想,好在绝大多数民众和我差不多,虽然对文化没有什么研究,理论水平也有限,但毕竟真实地生活在现实中。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文化就是周围的一切,就是衣食住行,就是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的政府,就是孩子的前途……所以,真要讨论起文化,我们大家都有发言权。下面的文章就是我通过切身的感受来谈几个文化问题,特别是有关美国文化入侵中国的几个常见的问题。

麦当劳的汉堡包就是摧毁中国文化的炸药包?

1989年,北京发生那场风暴前几个月,天安门广场附近新开了一家麦当劳,这家麦当劳开在离天安门城楼如此之近而引起了一些有心人士的关注。风暴发生后不久,美国一个资深电台主持人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啊哈,麦当劳所到之处,民主运动就会接踵而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从那以后,每一次经过麦当劳时,我都会透过贴满花花绿绿宣传画的玻璃看进去。然而,对那种两片乳罩似的面包夹着一块半生不熟的牛肉、几片生菜叶子,以及周围流出可疑的乳白色的沙拉酱的玩意,我还是敬而远之的。

对那位美国电台主持人的话上心的显然不只是我一人。在风波过后不久之后的一次内部学习中,当时主管政法的领导严肃地提到那位美国主持人的玩笑话,脸色的凝重和语气的沉重让我暗自心惊。他的讲话我就不便重复了,因为人家还没有解密。我只告诉你他的讲话给我的印象:麦当劳是美国以及西方国家向中国进行文化扩张的先头部队,不要小看一个汉堡包,在一场没有硝烟的和平演变之战中,就可能成为摧毁我们中国民族的炸药包。

乖乖隆的冬,这还了得!听完报告不久后,我还真走进一家麦当劳,买了一个汉堡包套餐吃下去。说实话吧,虽然没有炸药包那么夸张,但我真的不喜欢。

之后不久,我到香港工作,随后的十几年,我又到美国、澳洲等国,屈指一算,工作和生活过的国家超过十个,足迹更是遍布世界各大洲六十多个国家。这期间,世界形势风云激荡,中国形势激荡风云。但不管在那里,心中对汉堡包的奇怪感觉始终伴随我,这么说吧,我总想找出汉堡包里隐藏的美国和西方文化,以及它如何会变成炸药包,成为摧毁中华文明的先头部队。

就在我在世界各地寻寻觅觅的时候,麦当劳快餐店却以超过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扩张速度在中国大地一家接一下地开业,而更让我迷惑不解的是,以美国和澳洲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媒体)正在以越来越激烈的言辞攻击麦当劳汉堡包为代表的美国快餐文化。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美国人再继续吃这些垃圾食物,总有一天整个美国都会被像汉堡包一样痴肥的国民拖累得放慢脚步。

是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跟不上形势?还是我们变化太快,快得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时间好好思考一下?那个一度被我们暗指代表了美国和西方文化来攻占中国的麦当劳为什么在西方受到如此的抨击,却反而在中国大陆如雨后春笋般?

所向无敌的汉堡包里隐藏着美国的先进文化?

如果要我说清楚我在美国看到的什么是美国文化,那就强我所难了。因为我在美国看到的所有东西,包括一草一木几乎都可以看成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这大概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道理。所以,我还是用在中国看到的被公认为代表西方文化的东西来说事。

毫无疑问,摆在最前面的就是麦当劳、肯德基、比萨饼、星巴克咖啡以及美国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和圣诞节了。

先以麦当劳为例。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澳洲和欧洲时,不到万不得已(例如开车几个小时看不到其他的餐馆)我是不进麦当劳的,那食物不合我胃口。而且就我的观察,麦当劳也就一成功的商业模式,当然有美国文化的成分,但如果说代表了美国的先进文化,很有点牵强俯会。虽然在中东等仇恨美国的极端主义分子把炸弹放在麦当劳门口引爆,但实际上,当今反对麦当劳这种食物和其所代表的快餐文化最激烈的还是美国人自己。

麦当劳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和另外几个品牌肯塔基、星巴克咖啡、比萨饼异曲同工:全球一样的质量,全球通行的品种,全球不相上下的价格,全球一样的流水生产线和服务,当然还有他们专门派人到世界各地去培训出来的微笑……。第三世界的国民常常产生的一个疑问是,如果麦当劳没有隐藏某种先进的文化密码,怎么会在全世界所向披靡?开了一家又一家?

我上面说过,我在西方国家我很少进麦当劳,可是当我到世界其他地方去出差、旅游时,我却一次又一次地走进麦当劳和肯塔基。为什么?因为不管在非洲、中东、东南亚还是南美,只要走进一家麦当劳或者肯塔基,你就不用担心语言不通,不用担心产品质量不好,或者卫生不过关,更不必害怕被人骗了——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打断我,你看,这就不仅仅是一种经商模式,而是带有很浓的文化——美国的文化气息了!

即使会做生意的美国人真把先进文化和半生不熟的牛肉一起塞进了汉堡包里,我还是很难接受这种先进文化就是美国的和西方的特有的文化。要知道,做人做事要有诚信,待人要热情,童叟无欺,这难道不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而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圣人说得滚瓜烂熟了的。那时的美国和澳大利亚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说起麦当劳,让我想起了中餐。这些年,中餐馆以超过麦当劳的速度在世界各个角落悄然蔓延。以前日本人很牛,有一个说法是:地球上有人的地方就有路,有路的地方就有丰田车。今天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有陆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馆。

世界上唯一可以和麦当劳快餐店相抗衡的也就是中餐馆了。然而,中餐馆在世界各地的名声却并不那么牛,不是和脏、乱、差联系起来,就是和偷渡、打黑工、雇佣非法劳工撇不清关系。如果说每一家新的麦当劳都代表美国耀武扬威向外扩张的一个成功的故事,那么每一个新开张的家庭式的中餐馆都或多或少地隐藏了一段令人伤感的往事和不堪的身世——背井离乡,偷渡,打工,偷税漏税,为了孩子的前途忍辱负重,有些则是在自己的国土上遭到了迫害……

是我们的中餐馆里缺少了一种文化,还是麦当劳成功的商业运作把每个汉堡包里注入了一种称之为美国文化的东西?这已经超出我今天作文的目的,就此打住。

哇塞,我也成了西方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上面一节让你觉得我不知所云,那么我再讲一段小插曲。如果你到过澳大利亚的悉尼(在历次世界权威杂志的评比中,这个城市都是排名在世界最美、最适合人类住居的前五位),你一定去过悉尼的唐人街。

悉尼唐人街处于悉尼城市最中心的位置,在最美丽的旅游景点情人港的旁边。事实上,悉尼唐人街本身已经成为悉尼的一个游客必到之处。我要讲的一段插曲就发生在唐人街步行街旁边的中餐馆大排档里,当时我和一位迷上中餐馆的澳洲白人喝茶。

我们谈话的主题是澳洲文化。我想让这位澳洲朋友告诉我他心目中最优秀的澳洲文化是什么。但他好像一时想不起来,我也不愿意放弃,对他进行了一些引导,我说,中国有很悠久的文化,但好像澳洲也有一些中国所没有的、同样非常优秀的文化。我提醒他,不要又把什么自由、民主和人权拿出来敷弄我。

这位老外在把一个精致的小笼包笨拙地夹进嘴巴后含混不清地说,米斯忒杨,你不是开玩笑吧,在如此充满中国文化气息的唐人街,你问我澳洲的文化,惭愧呀。

他一边享受嘴里的小笼包一边继续说,澳洲总共才两百年,虽然发展的还可以,但说到文化,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记得几个月前,亚太经合会首脑峰会在澳洲召开,澳洲人不但拿不出一套民族服装,也做不出一套能够代表澳洲文化特色的服装给前来的各国领导人穿,能不让人惭愧吗。

这位朋友说得没错,其实美国又何尝不是一样?这也是让我在不断寻求美国和澳洲文化的真谛中最感困扰的。儿子在美国和澳洲学校学习的“文化”大多是在西方政治正确的“民x主,自x由,人x权”之类的演变,其他的我还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

如果说美国和澳洲现在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和人际关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是文化造成的(那些文化决定论者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造成这种制度的文化到底有哪些特色?又是否可以具体而微写出几条来?在西方扎扎实实生活了十年的我竟然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把自己困惑如实告诉了这位澳洲朋友。

他的小笼包已经吃完了,他愣了一下,随即左顾右盼,然后一脸诚恳地看着我说,米斯忒杨,如果你一定要我说出一两样澳洲文化的代表作,我只能就地取材,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澳洲文化最优秀的一部分……

说着,他用拿着筷子的右手朝我们周围划了一个圈,一个大大的圈子,大得把唐人街都包括了进去。

就这一划,其实我已经完完全全地明白了,但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那位澳洲朋友以为我没有听明白,解释道,如果你让我说澳洲的文化,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代表,我很喜欢这里,这也是我们澳洲人的骄傲——唐人街是你们中国文化的一个微缩,但它已经是澳洲最优秀的文化的一部分,米斯忒杨。

他又说,米斯忒杨,你知道,澳洲可没有上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上百年的倒是有一些,但绝对没有拿出来吹嘘的理由。要知道,仅仅在几十年前,我们还在实行“白澳政策”,歧视亚洲人,如果造成那种情形的文化真的存在,那也一定是一种糟糕、需要随时改进的文化吧?可是——

他不用说下去,我挥挥手打断他,陷入了沉思。可是——当今一座美丽的唐人街就出现在澳大利亚悉尼的黄金地段上。这里所有的店铺都是华人的,这里商店里每一个货物都带着中国文化的气息,这里流行的招牌是汉语,这里“官方”的语言是普通话和广东话,这里华人们和平相处,各种观点和理念都能和谐共存……,最近,连巡视唐人街的警察也逐渐换上了华人面孔……。不能否认,悉尼唐人街上到处都能找到可以称为优秀的中华文化,但更不能不承认,这种优秀的中华文化已经成为澳洲优秀文化的一部分,从而让澳洲文化显得更加优秀!

澳洲在多元文化上其实还无法和美国相比,在美国我说的这些现象更加突出。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汉堡包中苦苦寻觅西方文化的时候,我却在唐人街上蓦然回首,发现了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一部分——被包容进去的中华优秀文化!

始终不愿意融入“西方主流文化”的我,在国外时经常光顾唐人街,在这里寻找和吸收中华文明,难道,我也不知不觉变成了美澳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先进文化的代表迪斯尼乐园出现了危机耶

关于麦当劳和肯塔基,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常常在美国和澳洲、欧洲吃麦当劳和肯塔基的朋友大概知道,中国有一个品种是他们没有的,那就是带辣味的麦香鸡腿和辣鸡翅。而这两个品种恰巧是我在中国大陆的麦当劳和肯塔基最喜欢吃的。有好几次我还专门去吃过。如果你知道,在西方根本就没有(或者味道完全不同)这两个品种,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

而且,中国的麦当劳和肯塔基基本上都是由中国人拥有(虽然总公司在美国),雇佣的职员也都是中国年轻人。更有意思的是,现在的顾客也都是清一色的中国人,中国年轻人。外国人到中国,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也是不会进去麦当劳和肯塔基的。我的一位美国朋友说,到了中国这样的国家,我们还会去吃麦当劳和肯塔基这样的垃圾食物吗?No way!

显然从麦当劳汉堡包里寻找美国优秀文化的努力失败了,那么让我们把目标转向迪斯尼主题公园吧。

记得十几年前,我带五岁的儿子到美国洛杉矶迪斯尼主题公园去的时候那股激动心情,至今记忆犹新。那次住在迪斯尼乐园整整三天时间,可是最后离开时,还是余兴未了,依依不舍。

从文化方面来说,迪斯尼乐园显然比汉堡包更有内涵。当时世界上有四个迪斯尼乐园,一个在美国西边,一个在美国东南边,一个在法国巴黎,一个在日本东京。这四个迪斯尼乐园我都去过,有的还不止去一次。我去这些地方并不都是为了游玩,再说,我根本不敢玩那些机动游戏。我去就是看看而已,看看能不能找一些灵感,或者从迪斯尼乐园寻找到美国文化的真谛。

说迪斯尼乐园是推广美国文化和文明的先头部队,可能比麦当劳更加有说服力。只要看看四个迪斯尼乐园的地点就不难明白了。在美国文明的发祥地东部岸边(弗吉尼亚、华盛顿和纽约、费城等地区)并没有迪斯尼乐园,而在西部——代表美国开拓精神的洛杉矶却有第一个迪斯尼乐园。第二个迪斯尼乐园则出现在美国大陆深入到中南美洲的佛罗里达州,俨然扩张美国文化到中南美洲的先头部队。

再说法国巴黎的那一个迪斯尼乐园。大家都知道,整个欧洲大陆的西方阵营里,和美国最格格不入的非法国莫属。而一度代表美国文化扩张的迪斯尼乐园不设在有同宗文化的英国和与自己关系一直不错的德国等,偏偏选在了法国巴黎。

还有日本,那可是美国在亚洲第一个民x主试验地,都是很耐人寻味的。上面的推测当然和我写间谍小说的大脑有一定关系,但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就在前几年美国决定要在亚洲建第五个迪斯尼乐园的时候,中国有关人士曾经有一个讨论,其中有两位老先生反对迪斯尼乐园在上海落户的理由就是:迪斯尼乐园是美国扩张自己文化的最有力工具。最后迪斯尼乐园在香港建了其全球的第五间主题公园。

我不知道那两位老先生决策人是否像我一样一个个参观过世界上所有的迪斯尼乐园,如果参观了,他们也许像我一样装着满脑子疑问和失望:在到处都是机动玩具和米老鼠、唐老鸭的公园里,美国的文化到底在哪里?难道美国用来侵占和攻克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这几个卡通人物?!

就在我尚未有找到答案的时候,我却渐渐对迪斯尼乐园失去了兴趣,而让我吃惊的是,我的儿子也渐渐失去了兴趣。就这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香港酒店的电视里传出最新新闻报道:香港的迪斯尼乐园入园人数继续下降,政府正在想办法,延长贷款期限,帮助迪斯尼乐园度过难关……看起来,对迪斯尼乐园失去兴趣的不仅仅是我们父子呀。为什么会这样?

还是让我退回到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到洛杉矶迪斯尼时说起。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兴奋和激动?毫无疑问,迪斯尼乐园里有世界上最先进和刺激的机动游戏,有电影上走出来的栩栩如生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动画人物,这些足够让人激动了。想一想,当时我们大陆有多少动画片?除了美国的动画片人物,我们还认识多少呢?中国又有多少游戏场所和主题公园?

可以说是美国的先进吸引了我们,但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贫乏把我们推向了他们。现在情况有所不同了,我们的文化丰富了一些,我的休闲玩乐包括年轻人的娱乐也多样了一些。就拿香港来说,迪斯尼乐园为大家提供了什么?机动游戏你有,很多公园包括海洋公园也有,而且海洋公园占尽了天时地利。至于那几个卡通人物,如果他们也会长大的话,现在也该老掉牙了。你美国老想用几个老掉牙的卡通人物来吸引世人,老土了点吧!

从这件事是不是可以总结这样一个意思:要想抵制一种外来文化的侵入,最好的办法不是闭门抵制,而是开门接纳,吸取其他文化的精华,不但是消除外来文化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扩展自己文化的最好手段。

我们做到了吗?说到这里就想到铺天盖地而来的美国好莱坞电影,看看中国电影的发展状况——以前全国人民看八个样板戏,现在全国人民每年可看的所谓国产大片(大牌导演和大牌演员)好像还没有八个吧?在这种情况下,你想抵制直接代表美国文化的好莱坞大片,谈何容易?

【加一句,美国每年上演几十部和情报、间谍相关的电影,都在国内可以买到盗版的影碟,国人也多看得津津有味。可是,中国唯一一部以情报和间谍为主的小说(呵呵,就是鄙人的“致命系列三部曲”),不要说至今无法拍成电影,就是在中国大陆出版都不被允许。这种情况,你让民众不受美国文化侵入,又能如何?关起门来就以为一了百了?现在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也是盗版的时代,行不通的。】

中国需要一个圣诞老人

说到美国和西方的文化入侵,总不能忘记圣诞老人吧,何况,明天就是圣诞节。

和加了苏丹红的香辣鸡腿以及风光不再的迪斯尼乐园相比,圣诞节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而且有愈演愈烈之趋势。难怪好几个忧国忧民的博士跳了出来,呼吁国人抵制圣诞节。

要像前面否定麦当劳和迪斯尼代表美国文化一样来对付圣诞节,就有些吃力了,而且读者看到这里也该看出来,我对文化的研究很浅薄,主要是把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说到圣诞节,不如我就继续以自己眼中和心中的圣诞节来说两句。

我不是基督徒,我的很多华人朋友也不是基督徒,但大家都对圣诞节有一个很好印象。西方国家每年进入十一月下旬,就可以在各大商场店铺感觉到圣诞的气氛越来越浓,除了琳琅满目的节日商品,大概就是圣诞节前的募捐活动。很多慈善机构在圣诞来临前都纷纷举办募捐活动,筹集善款,在各大商场的门口也会出现一个个穿着圣诞老人服装的募捐者,匆匆而过的购物者大多不会吝啬刚刚从商场里购物时找回的硬币……

圣诞节的时候,除了一声“圣诞快乐”的祝贺和亲朋好友之间交换礼物外,让我们这些非宗教人士感触最深的也就是慈善活动。就拿美国和澳洲各地的儿童医院来说,每年圣诞节,各个慈善机构(几乎没有政府主导的,都是民间的)几乎都有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来到医院,带来各种礼物,慰问生病的孩子。

我不否认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各种问题,有些还相当严重。但发展到今天,任何人也无法否认,圣诞节中出现的那个圣诞老人已经和慈祥、爱心和公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想让我八岁的小儿子相信上帝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他觉得如果自己在偷懒或者调皮捣蛋的时候有一个无所不在的上帝在看着他,让他很不爽。但每一次儿子看到圣诞老人时眼睛都会发光,当然圣诞老人会给他派发免费的糖果等礼物是主要原因,也许还有一种文化和精神在起作用,那种作用在我自己身上——我早就不喜欢免费派发的糖果了——也能够看得出来。

我们是否可以说圣诞老人身上代表的慈爱、关怀就是西方的精神和文化,从而需要抵制呢?那么也许那些博士最需要抵制的就是他们头上的博士帽——博士教育制度可是西方文化最主要的部分,也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原封不动地从西方文化中吸取过来的。当然,抵制圣诞节,不如去抵制我们屁股下坐的小轿车,那也是美国和西方文化最主要的象征。

中国有各种节日,传统的节日还特别多,但大家不能否认,我们的节日中,虽然也有家庭团聚,也有纪念屈原这样的忠臣等,却缺少一个圣诞老人这样普世民众都愿意接受的形象。

当然有人也说了,在中国扮演圣诞老人角色的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们,你没有见到逢年过节,他们都前呼后拥到医院去慰问生病的儿童吗?我当然见到了,一到节日,电视新闻都被他们包了,——但你可以告诉我,在没有电视台摄像镜头跟在屁股后面时,中国的领导人有哪一个主动走进儿童医院以及那些需要帮助和慰问的民众中去的?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在自己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在圣诞节的时候穿上圣诞老人的大红袍子,安上假胡子,戴上圣诞帽,背上一包我自己购买的礼物,去那些贫困的农民工孩子中,分给他们礼物,巧克力,享受他们的欢笑——

我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圣诞老人。让我们伪装成圣诞老人,乐善好施吧。

我们该怎样抵制美国和西方文化的入侵?

要想抵制美国和西方文化入侵,首先要认识什么是美国和西方文化,就像我前面所说的,虽然我理论水平有限,但我毕竟生活在其中,而且也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可我至今还糊里糊涂,无法明确说出美国文化 的确切定义,更不用说列举一些实事和现象。难道民x主政府是美国和西方的文化?难道讲究人x权是西方和美国的文化?难道和谐的社会,工会,自由精神和独立思想也成了美国的独特文化?这些如果都不是,那么麦当劳、肯塔基、迪斯尼乐园和圣诞节又是一种怎么样的文化?更不用说唐人街了……

现在在中国一提到美国和西方的文化,有些人就异常紧张,呼吁要抵制,可是他们大概和我一样,无法把美国的文化具体表现说出来,于是就抵制汉堡包、迪斯尼乐园和圣诞节,弄得不伦不类。有时这些人给人印象是,他们根本没有吃过汉堡包,大概也就很紧张地在迪斯尼乐园转了几圈,至于说到圣诞节,他们更是不愿意敞开心扉,仔细想一下:圣诞老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文化不但堂堂正正地进入到美国和西方各国,而且在唐人街扎下根来,逐渐的,这些唐人街竟然成了美国、澳洲等多元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成了人家极具包容性的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

那些呼吁抵制西方文化的人,最好先告诉我们什么是西方文化。同样的,那些呼吁复兴中国文化的人首先要自己搞清楚什么是中国文化,你要复兴的是天人合一,君臣尊卑,师道尊严,皇帝能够娶3000个老婆?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还是用毛笔字写字?还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礼教,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经常把孔孟之道拿出来说事,好像只要我们复辟了孔孟之道,我们的社会风气就好了,贫富悬殊就小了,和谐社会就出现了,中国也自然崛起了。我能说什么呢?井底之蛙的他们肯定不知道,2千年前孔子所说的那些大道理,在现在美国和澳洲的小学里,基本上在三年级以前都学完了。不相信,你去找一个美国三年的级的小学生,让他们对美国总统发表一下议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如果那个家伙不继续补贴我们学校的牛奶,我就让父母不要选他。——天啊,这不就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而始终没有实现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大道理?!

如果你还不服气,那么请你告诉我一条我们两千年前老祖宗说过的真理,我一定在西方小学的课本中告诉你这条真理早就是人家小学的必修课。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要不停发展的。以美国和澳洲来说,这两个国家都年轻得让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惭愧,但恰恰是这两个国家,他们发展出来一种更先进更优秀的文化。这种文化又反过来向世界各地挺进。以圣诞节为例,现在世界各地最狂热举办圣诞party(聚会)的恰恰不是西方国家,而是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的香港地区。

中国的文化发展超过几千年,自然有其优势,但也必须不停发展,包括吸收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化,其中,在很多领域走在人类前头的美国等西方的文化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更进一步发展,国家才能崛起,社会才能和谐。

抵制美国和西方文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吸收其精华,变成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杨恒均 2007-12-24 香港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