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7/旧闻检索:网上大陆移民调查欠权威性

加国无忧 2003年01月20日,来源:加中时报/统计调查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个人和机构可以随意进行的,因为问题的设置,调查的方法,取样的数量等因素,都会导致差异很大的结果。但由于互联网普及,现在有很多机构可以非常容易地发表所谓的统计调查结果。对我们来说,需要知道其实这只是一家之言,并没有权威性。在主流社会,人们一般只看重那些有多年历史、公信力高的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结果。

这次普通话华人联合会和心意网关于大陆移民未来去向的调查是完全在网上进行的,如果仅把这个调查结果看作是反映这个网站的部分网民的一种情绪,给大家一个启发思考的话题,无可厚非。但如果想把它用作是一个可能影响政府政策的依据,则谬误大矣。

网上调查并不是正式的、权威的调查手段。它与传统公认的调查手段,如随机抽样调查、统计调查等相比,最大的问题是调查对象的主动参与性,而导致的非普遍性。如果调查的问题是带有倾向性的,一定是对这一倾向有兴趣者会更多地主动参与,而对这一倾向无兴趣者多数就不会主动参与,这样调查对象就有明显的局限性,当然就没有普遍的意义。

“一旦入籍有了加拿大公民护照,您想努力在哪里求发展?”这样的问题本身就隐含了“离开加拿大”这个倾向。因为移民入籍,对大多数人来说安家落户是天经地义的,只是对少数现在工作不稳定,处境不理想,前途渺茫的人才成为问题。当这部分人见到这样的提问,会有一种表达冲动,而生活安定或持乐观生活态度的这部分人就不会那么积极地参与。这是调查结果中想留下来的人数比例这么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可以相信,对这一结果表示诧异的大多数人一定根本没有参与这个调查。

网站调查比较容易有偏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网民的特殊心理心态问题。曾经有研究显示,网民由于一般是在夜里,单独、隐蔽地参与资讯交流,更容易发表大胆、过激的言论,对问题的反映容易有反叛倾向。对社会和现状不满的一部分人容易去网上宣泄。所以,在面对一个不愉快的问题时,网上往往会见到更多的负面回应。

至于“未来会有十三、四万大陆移民回流”这个调查结果分析更荒谬。调查提问显然是针对还没有入籍的近三年新移民,这部分人总数应该在十万左右。而在作调查结果分析时,却把比例应用到十多年累积的三十万大陆移民中去。实际上这二十万人多数早已没有“一旦入籍”这个问题了。在做统计调查分析的时候,另一个专业问题容易被非专业调查结构忽视的是调查对象的表达准确性问题。而这种表达的准确性又与提问有关。许多人在回应“一旦入籍有了加拿大公民护照,您想努力在哪里求发展?”这样的问题时是情绪性的,而非真正的计划。如果这个调查拿出的是计划回流的细节统计就可信的多,至于如何获得细节统计,那就需要专业设计了。举个例子,深夜时,你问进加油站的十个男驾车人,你最喜欢的电台节目是体育吗,可能八个人回答是的,但实际你去查看他车上所调设的电台频道,可能这八人中有四人在听成人谈话节目。(文:伊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希望社会将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上

普通话华人联合会会长矫海涛回应:

他同意伊言投书中关于专业统计调查的看法,但此次网上调查并非是权威性专业统计报告,而是通过一个途径去发现问题,从中反映出确确实实的移民心态不稳定的问题,以真实的移民意见引起社会的注意,社会在发觉问题之后再进一步调查,这一点在调查数据推出时已注明。

这次调查所有问题、方式等都是公开、可靠的,原原本本提供给公众,其作用也在于其参考价值,可由专家或政府部门作进一步的调查、分析,调查本身并没有下定一个分析结论,而是反映目前新移民社区存在的基本问题,这一点是真实可靠的。希望公众以此真正正视大陆新移民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加中时报编者按:

最近普通话华人联合会和心意网联合进行大陆移民未来去向的网上调查,所得出的结果也引发社区的不同反应。本报也收到读者投书,对调查发表看法,本报予来函照登。同时为更全面了解此次调查的情况,本报也邀请普通话华人联合会会长矫海涛对投书作出回应,同时刊出以供读者参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