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11/《南方周末》事件警醒人们的“习李新政”美梦

-《南方周末》事件警醒人们的“习李新政”美梦
-政治诉求由隐变明 “南周事件”是对北京的“政治探底”
-新一期《南周》无社论 签版非黄灿 庹震公开露面省宣会议
-南周事件开始清场 以孙志刚案发端的维权十周年抗议升级


《南方周末》事件警醒人们的“习李新政”美梦

联合早报/新年献词事件成了一次反射镜与试金石。而经此一役,知识精英对新政的期待与梦想已提前苏醒。这何尝不是件好事,中国当前的改革条件、高层的改革意志有多强,摒弃不切实际的乐观期望,各方可以更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估。

经过一周抗争后,2013年第二期的《南方周末》昨天总算如期出版。罢工的编辑与记者返回原岗,按照内部传出来的双方协议,原总编辑黄灿将离职下台,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取消对《南周》的事前审查制度。至于成为众矢之的省委宣传部长庹震,有消息称他过一段时日也会被调走,但据本报了解,庹震得到中宣部支持,暂时不会受到直接惩处。

一场可能的政治危机——自由派知识精英与官方采取长期对峙,新政尚未启动就与社会结怨的结果,暂时得以避免。然而,平静恐怕也只是暂时的,围绕新闻审查、言论自由等议题,中国社会与官方进行更激烈抗争,过程才刚刚开始。

演艺商界名流大腕齐发声

本次《南周》新年献词事件带来的最大启示,是在微博的支持下,中国已进入社会力量自我集结,形成舆论动员力的时代。社会名流对公共课题的参与,已不再限于赈灾救灾,交通安全等,而是涉入言论自由、新闻审查的领域。

这回,演艺界、商界、学界大腕声援《南周》,在网上迅速形成的声势,连媒体界人士都大感意外。

拥有3200万粉丝著名影星姚晨,1月7日在个人微博中附上《南方周末》的标志,并写了一句话“一句真话能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这则微博被转帖9万6000多次。影艺界的李冰冰、陈坤,商界名流李开复、任志强、潘石屹也都转发消息或发表意见。

高校学生的关注,也让当局紧张。在刚过去的本周一、二这两天里,北京高校感染到紧张氛围,学生都被通知不得参与,不得转帖与新年献词事件有关的评论。

此一时彼一时,回想近10年来中国新闻领域内的重大事件:2006年的中青报的《冰点》停刊,2004年《南方都市报》前总编辑程益中被判入狱,2003年《21世纪环球报道》停刊,上述媒体受审查的严重程度绝不亚于《南周》新年献词事件。在当时的传播条件下,报刊被关停只构成新闻界、知识界的一场风暴;时至今日,报刊因新年献词被改换,就在全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中国社会情绪的变化与民间力量的增长,可见一斑。

因此,《南周》新年献词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说来也简单。

中国社会条件已经改变,宣传部门的管理方式却跟不上时代,在某些领域还出现倒退,这就造成了积怨深植,当这些能量爆发,社会舆论再给予支持,就可能迅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大事。

资深中国观察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郑永年就对本报指出,中国传统的执政方式是自上而下,官方将意志贯彻给社会,社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而今社会有自我判断能力,不仅不再接受强硬灌输,甚至有能力采取反制行为。

郑永年说:“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宣传口,但是各个地方都表现出这个问题,包括现在出现的农民问题、工人问题,都一样。”

郑永年相信,在这种情况下,执政者如不愿意改变,继续强硬则必然遭遇更大麻烦。“在任何国家都是一样,倘若执政方式不改变,对峙局面将越来越深刻,最终达到激化的程度。”

《南周》原来希望在新年献词中突出“宪政梦”,宣传部门加以干预,也让人不解。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受访时提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2月初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刚强调一切违宪行为都必须给予追究,《南周》提出“宪政梦”不无道理,宣传主管部门的干预,在全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值得反思。

对新政梦想提前苏醒

中共高层推进改革决心是否同调;在保守和开明间,新领导班子有没有清楚选择,新年献词事件成了一次反射镜与试金石。

新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采取了温和手法化解冲突;与之相反,中央将事件定性为“境外势力介入”,并强制全国媒体刊发《环球时报》评论,导致紧张氛围从南转移到北,做法与息事宁人的需要背道而驰,流露出传统阶级斗争观念的影子。

郑永年批评说:“以前都说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反革命,现在阶级敌人没有了,就用别的话语,说你不爱国啦,勾结海外啦,给你下一个判断,扣一个帽子,然后怎么打压都可以。这就没法讨论了,因为不讲道理,变成了好坏之争,成了道德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说,《南周》新年献词事件,反映出中国不少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在抗争过程中一方或者双方都上纲上线,一旦当局愿意让步、妥协时,对抗随即化解。这再次说明,在体制强大的力量下,“变天”仍不是民间首要所求;不论是媒体人、知识精英还是民众,他们争取的往往只是更多尊重与空间,当这种期望一再破灭时,对抗接踵而至。

而经此一役,知识精英对新政的期待与梦想,已提前苏醒。这何尝不是件好事,中国当前的改革条件、高层的改革意志有多强,摒弃不切实际的乐观期望,各方可以更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估。

对中共新领导班子来说,一个清楚信号依然是:不管多困难,转变执政方式与改革,必须动真格的。针对新政的第一把火已烧来,随着社会力量的增长,民众的抗争将更频繁。当大环境转变后,执政者妥协与改变的能力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考验。

政治诉求由隐变明 “南周事件”是对北京的“政治探底”

美国之音何清涟/习近平接任总书记之后,不断发表各种公开讲话,强调维持现行政治体制。但亟盼中共改革的朝野人士实在不甘心,忍不住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政治探底。1月3日开始的“南周事件”,是继前一向《改革共识倡议书》之后的新一轮政治探底。

当局在“南周事件”发生后沉默了两天,然后习惯性地利用周末国际媒体休假之时采取行动,用《南方周末》的官方微博发布声明,将新年献词修改说成是南周内部人所为。从北京时间6日晚21时20分至7日凌晨这段时间,《南方周末》媒体人利用微博这一自媒体打了一场攻防战,将“南周事件”尽可能地变成了一次公共事件。

这次事件有两大看点:

第一大看点:“南周事件”的政治诉求由隐含变成明确,在北京眼中,“事件的性质正在起变化”。

1月6日晚21时之前,《南方周末》与广东省委宣传部都将事件的性质划定在“修改新年献辞”上,并围绕这点做文章。自1月3日始,南周编辑、南周前编辑记者与南周前实习生接连发表的三份声明,字面上只是反对广东省委宣传部“严重违反新闻出版流程,并造成严重事实错误的重大出版事故”。广东省委宣传部最开始也将重点防守放在这方面。1月6日曾利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消息,称南周新年献词被修改一事与省委宣传部长庹震无关,因他那时不在广东,也与广东省委宣传部无关。南方周末管理层夺走官方微博后,也将修改新年献词一事揽到报社一负责人身上。

但这条底线被迅速突破,据微博“@南F周末无立足镜 ”发布的“重大消息,由宣传部委派的审读员曾理老人家彻底反水,指证删改稿是宣传部所为”之后,双方的交火就无可避免地触及中共的媒体监管制度这一核心问题。

外部支持者自一开始,就将“南周事件”视为对中共新闻监管体制的挑战,并因此而支持南周媒体人。7日在《南方周末》报社大门前举行示威活动的逾百名民众,打出的巨幅标语上书“我们要新闻自由,尊重宪政”。稍早前,两岸三地学术界连署致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建议书也指出,“为维护广东的改革开放与媒体新闻自由”,要求并罢免庹震。笔者连夜写就的“为什么要支持《南方周末》”也指出,只要中国想迈向民主政治,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将永远是这条跑道的起跑点。

1月7号下午,在美国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发言人回答记者有关南击事件的提问时明确表示:“我们一直在捍卫和支持新闻自由,无论是针对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士,还是针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记者,一概如此。我们认为,对媒体的控制和检查不符合中国想要建立一个现代的、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的理想。眼下,我们看到中国民众强烈要求捍卫他们自己的言论自由的权利, 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正视这一点。”

看起来,这一事件似乎只与新闻自由有关,但在习近平等中共高层那里,这却关系到他们为中国未来十年设计的政治蓝图。

第二大看点:中宣部迅速介入,但介入级别有限制。

1月7日第一轮攻防战发生后,中宣部采取了行动。据法广报道,中宣部对此事定性严厉,传达了三点,“首先,党管媒体是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南方周末此次出版事故与庹震无关;最后,此事有境外敌对势力介入。”除了禁止媒体人在网上发言支持抗争,还要求各地媒体、网站从1月8日起转载《环球时报》的社评:《南方周末“致读者”实在令人深思》。

熟悉1989年“六四“事件这一过程的人,就会知道这次介入不算最高级别。当年《人民日报》于4月26日发表《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后称“4.26社论”),称“有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学生制造混乱,将那次学生运动定性为“政治动乱”。

这次“南周事件”由级别不高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论,主要是为最高当局处理此事留下充分余地。如果经过内部管制将此事强压下去,此次事件就可以定性为“地方报纸与主管部门的业务纠纷”,暂时做到兵不血刃,慢慢收拾局面,清理“南周”内部。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是中共宣传体制结出的一颗怪异果子。从南周事件一开始,他就明白事件的性质。《环球时报》1月4日社评称“《南方周末》的这件事,是媒体管理模式遇到挑战的突出例子”。在1月8日的社评中,干脆直接了当地宣称:“中国是‘打包的’,中国新闻和中国政治在宏观上必然是协调的,互动的,……中国新闻决做不了同时期政治不能承受的单独突进”,也就是说,不想做党的喉舌的媒体,必然要被清理。

《南方周末》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辉煌灿烂。自2003年开始,它就一直被中国当局采用更换领导层、编采人员大换血等各种方式加以整肃,早就没有了昔日的光彩。自前年开始,南周的稿件终审权被广东省委宣传部掌控,并且不准其报道地方之外的(负面)重大事件之后,《南方周末》堕为二流报纸的命运清晰可见。这次新年献词事件有如在一锅温水里加进一大桶沸水,激得快被煮死的“青蛙”跳了出来。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上发生的“南周事件”,不可避免地成为一场公共政治事件,社会各界人士藉参与声援南周,表达了希望北京启动政治体制改革的愿望。

与江、胡两位有所不同,习近平在接任之后的一个多月内不惮其烦地多次表达自己维持现有体制的愿望。就在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强调“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不仅表达了对现有体制的坚持,还强调了不能否定“文革”。并且吟诗以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一说法,与他以前“不怕外国人说三道四”一脉相承。

经过《改革共识倡议书》与“南周事件”之后,中国民间与高层政治互动的主题可能要从“请求改革”慢慢变为“不改革,怎么办”,这一演变过程将伴之以更强烈的社会不安甚至绝望。

新一期《南周》无社论 签版非黄灿 庹震公开露面省宣会议

明报/新一期《南方周末》(简称《南周》)昨日照常出版,编辑和校对恢复在报上署名,但并未跟进报道“新年献词”事件。该报在评论版转发《人民日报》7日的评论〈要跟上时代的节拍〉,指宣传工作应该改革。昨日在南方报业集团门口仍有零星声援和反对者聚集,警方一度抬走4人。

本报获知,《南周》原总编辑黄灿未参与新一期编辑,改由分管《南周》的集团社委王更辉签版,不少内容是以前的留稿。本期头条是有关河南兰考孤儿院大火的《那么多的爱,那么少的钱》,A2版更正栏目“有错即改”无提及上期封面按语中出错的“2000年前大禹治水”(应为4000年前)、“众志成诚”(“诚”应为“城”)。

刊《人民日报》评论 促改革宣传工作

F32评论版里摘要转载《人民日报》7日评论〈要跟上时代的节拍〉,该评论指出,新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作风应向宣传文化战线延伸,各地宣传官员应“踏准中央的节拍、顺应时代的节奏”。文后附加的“推荐理由”称,“党管媒体是原则,党管媒体的方式要与时俱进”。

另据广东卫视报道,省委宣传部长庹震(庹:粤音“托”)昨召开宣传工作会议,要求将宣传中共十八大的工作引向深入。宣传部副部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书记杨健、《南方日报》社长杨兴锋出席。

本期《南周》没有社论,有消息指社论遭到审查被禁刊出。《纽约时报》引述一名资深编辑称,报社领导和员工前晚曾发生争执,员工认为应刊登捍卫报纸立场的社论以及支持《南周》的读者来信,但领导觉得刊登不利于让平息风波,故不允刊出。《纽约时报》引述审读员曾礼说,事件已趋于平息,“把这家报纸办好是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希望”。高级编辑鄢烈山说,现时的结果看上去是暂时的,记者不想把党的高层领导人逼入绝路,“习近平已经开始表达出好的意愿,正在创造改革的氛围,所以我们不想把领导层逼到没有回旋余地的处境。在《南方周末》,我们想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不想逼党领导入绝路”

昨日在集团内部,有员工对《南周》的妥协表示不满,认为他们抗争经验不足、压力太大,但员工也认为,今次事件引起社会思考就是好事。警方昨日加强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门口戒备,一见有人手拿标语靠近,就会劝其离开,有10多名声援和反对《南周》的人士改为聚集在200米外的路口,辩论政治议题。

下午2时许,广州工业大学学生江迪因拒绝离开,与警方争执,现场便衣将他抬上车载走,昨晚本报致电查询时,他称“不方便说话,你懂的”。现场消息指,昨日下午现场共有4人被警方带走。一名广州大学学生4时许到场,戴上自制的口罩表达对中宣部不满,要求庹震下台,并说“就算他真的下台了,中国的新闻自由还有很多路要走”。他随后自行离去。

南周事件开始清场 以孙志刚案发端的维权十周年抗议升级

德国之声/南周事件引发的线上线下抗议活动仍在继续,但警察明显加大打击力度。观察人士认为,“维权十周年”的抗议活动将会升级。

南周事件引发的社会抗议活动还在继续,1月10日仍有市民陆续前往广州市南方报业集团大楼前献花。观察人士认为,警方已经开始清场,此地的抗议活动将于明天结束。

北京时间上午11点30分左右,广东工业大学大四学生江迪前往在南方报业集团门口,表达抗议并接受了一家媒体采访,随后被一群不明身份的人架走,一时间与朋友失去联系。德国之声拨打江迪手机,无人接听。事件发生大约9小时之后,通过朋友密切关注江迪安危的人权活动人士、社会运动观察家野渡对德国之声说,江迪被警方讯问之后,已经恢复自由。

野渡本人却仍被软禁在家中。1月7日,野渡前往南方报业集团参与抗议,拍摄照片并发到网上,被警察发现后强行带回家中。1月8日,警方以涉嫌非法集会传唤野渡7个小时,仔细讯问他参加抗议活动的经过,并侮辱性地强制他脱光衣服搜身。回家之后,野渡即被限制了外出自由,门口有两名警察站岗把守。2011年,中国政府打压”茉莉花革命”时,野渡曾被当局非法关押3个月多。

失去自由的野渡通过网络和电话联系,继续关注南周事件的进展,并在推特上发布最新动态。根据他的观察,1月8日南方周末与官方达成协议之后,警方加大了对抗议者的打压。他说,今天警方已经开始清场,明天将不会再允许抗议者前往南方报业集团门前活动。

1月10日清晨, 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正常出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月10日下午,南方报业集团大楼外部署了大量警力,数名抗议者被带走。被带走的人中有三人曾高举呼吁扩大媒体自由的标语。其中包括一名坐轮椅的抗议者,他被从轮椅中撞倒在地然后被警察抬到车里。

至少有20人因声援南周被邀”喝茶”

1月3日开始,南方周末编辑记者先后发表数封公开信,公布宣传部强化媒体控制的内幕,并公开表达抗议。来自全国各地及港澳台的各类声援活动迅速涌现,并有大量民众前往广州南方报业集团大楼外献花、演讲、并呼喊口号,要求中共当局放宽新闻审查,实行宪政民主。据野渡观察,尽管从一开始就有大量警察前往现场,但是头几天他们相当克制,认真维持秩序,直到昨天开始动手驱赶抗议者,今天愈加粗暴。

现场之外的打压也陆续曝光。据网民统计,目前已知至少有20人因为表达支持南方周末的抗议行动而被警方”喝茶”,其中包括著名网友染香姐姐、知名企业家李开复、任志强及台湾艺人伊能静。李开复”喝茶”后在微博发表委婉的抗议说:”从现在开始,只谈东西北方,只谈周一到周五(意思是不能谈”南方”及”周末”)。”伊能静与警察会面前发表微博说: “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

也有网民透露,若干高校学生收到校方通知,不允许参与声援南方周末的抗议活动。

维权十年抗议升级

野渡指出,今年恰逢孙志刚事件十周年,南周事件是持续了十年的维权运动的升级版。2003年3月,湖北籍青年孙志刚因为没有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执法人员抓走,随后在收容遣送站被毒打致死。南方报业旗下的另一张报纸《南方都市报》发表了调查报告,引发了大规模的网络抗议,逼迫中共废除了收容遣送制度。这一年被称为”维权元年”。

野渡认为,胡温统治十年,政治改革停滞,维稳体制空前膨胀,到2011年达到高峰。2012年重庆问题爆发之后,全社会人心思变。趁中共换届之机,学者、媒体人再一次呼吁宪政民主,但遭到打压。南周事件是一次契机,是这些问题积累之后的大爆发。

南方报业集团的媒体长期坚持主张公民权利,宣扬民主自由的理念,加上广东相对宽松的环境,公民社会的各种行动渐次发育,上街举牌抗议随时可见。据野渡观察,这次声援南方周末的人群中,就有不少人们熟悉的”举牌者”的身影。他认为,如果习近平政权再不进行改革,街头抗议活动将会绵延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