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213/知青经历如何影响了习近平政治观?

华尔街日报/习近平十几岁时曾在陕西山里条件艰苦的窑洞中生活,他的仕途由此起步,而他的政治观也是在这一时期得以形成。外界普遍认为他将成为中国的下一任最高领导人。他将于周一抵达华盛顿开始对美国的访问。

去年12月在泰国,习近平访问曼谷朱拉隆功大学期间向学生们挥手致意。在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期间,15岁的习近平成为数百万上山下乡的知青队伍的一员,他在陕西梁家河一呆就是七年,而这七年的时间对他政治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也是在这里,在他挖沟、用猪粪制沼气的同时,他下决心从政,尽管他的父亲习仲勋遭到了迫害。习仲勋是一位早年间参加革命的英雄,他在文革期间受到了清洗并被关进监狱。

习家的朋友说,习近平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父亲使他了解了党内斗争的内幕,培养了他的使命感和权利感,并在政界精英圈内建立了关系网。其中很多人如今在军界和政界担任要职。

不过,这些朋友说,他从相对舒适的城市生活一下子落入艰苦的农村生活中,这使他有了一种敏锐的自我意识,能够与各行各业的人很好相处,还使他产生了恢复家族地位的强烈抱负。

党内精英的血统、平民主义的感情以及脚踏实地的务实主义罕见地在他身上结合在了一起,这将在中国和美国燃起希望──习近平将打造一个庞大的集体领导层,在未来10年为中美关系定下新的基调。自2007年习近平成为在今年秋季10年一次的领导人换届中接替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第一人选以来,他从未公开谈论过自己家庭的历史。习近平现年58岁,是中国国家副主席。

梁家河村民也不愿谈论此事。《华尔街日报》的一名记者上周到该村采访时,村民们拒绝回答问题,也不让拍照。警方很快就到了现场,陪着记者出了村子。

不过,在其它地方,习家的几个朋友愿意在不具名的条件下讨论他的过去。他们均表示习近平在农村的生活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是他政治抱负的起源。

另一精英家庭中的一位朋友说,当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决定享受生活、喝酒、打牌、追女孩,一小部分人则更目标明确,他们认为如果自己的父母无法帮助自己,他们就应该自己帮助自己,学习基本的领导技能。

这些朋友还描述了他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革命元勋子弟享受的相对奢侈的生活。

国有媒体曾经报道过,习仲勋非常节俭,甚至让儿子们捡姐姐们破旧的衣服穿。

但是,习家享受着党内最高级别的待遇。习家人住在北京的一套大四合院里,家里有数名保姆和厨师,出门乘坐的是前苏联产的小汽车。习家子女上的是精英学校,还能接触到外国的书籍和电影。

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一切都在1962年被改变了。当时,他的父亲因为支持出版一本被认为批评毛泽东的书而被软禁在家。他们全家被迫搬到了一座更小的房子里,失去了几乎所有的特殊待遇。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学校停课,学生接受命令加入拥护毛泽东的红卫兵组织。由于年龄太小,习近平和他大多数朋友都不能参加,于是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借来的、或是从废弃的学校和图书馆偷来的书。

据他的一个朋友回忆,他们当时阅读了大量的法国和俄罗斯爱情小说。

这位朋友回忆说,他们读了杰克?伦敦(Jack London)和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小说,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的回忆录,甚至还读了1960年出版的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自传。但是他还记得其它人,包括习近平,花了很多时间阅读马克思和列宁的作品。到了1968年,随着政治清洗范围扩大,红卫兵变得越来越暴力,政治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危险。

1968年,毛泽东试图通过让学生们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方式来恢复秩序,许多精英家庭抓住了这个机会,力争把子女送到有亲戚朋友关照的地方。

习近平跟二三十个高干子弟一起被送到了陕西延安地区的梁家河村,这些人大多来自军人家庭。上世纪30年代。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曾在那里建立了共产党部队的革命根据地,并因此在当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根据习近平在200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的记录,过了大约一年,这伙人中的大多数人都去参军了。在他的描述中,那是一段非常孤独的时期,这是他和同龄人的另一个不同点──大多数他的同龄人在下乡期间都是和其它城里来的知青呆在一起的。

他别无选择,只能适应农村生活。习近平在文中描述他如何在开始与村民交流之际获得了自信以及对中国现实的认识。

美国为迎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访做了充分的准备,以期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华尔街日报》的Neil Hickey在以下视频中报道了习近平此次访美的行程安排。习近平在2003年的这篇文章中写道,我那洞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络绎不绝,讲古今中外,讲他们感受到的新鲜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我商量。

习近平和群众融为一体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当地官员先是帮他成功入党(此前他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而后支持他申请清华大学。他两次申请就读清华大学遭拒,他父亲设法向清华大学送去一份证明文件,称他的政治问题不应该影响习近平接受教育,随后习近平才被清华接纳入学。

毕业后,和习近平同龄的很多人拒绝从政,而是寻求机会从商、从事艺术或是出国到西方国家。但习近平再次选择从政,为其父的一位朋友工作。他父亲的这位朋友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后任国防部长。

他的一位朋友还记得当时曾问他为什么选择从政,他淡定地回答,因为这是我擅长的。

1982年,在其父帮助下,他离开中央军委办公厅到地方挂职,出任河北省正定县县委副书记。当时习仲勋已经获得平反,重新进入共产党领导层。

习近平在2003年的那篇文章中写道,当时有许多人对我的选择不理解。他将自己的决定归因于上山下乡的经历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

但这也是其非常精明的一次职业转换,因为在以经济发展为重心的党内领导层中,军队干部迅速退居二线。此举也有助于堵住外界的嘴,即认为他在军队所以能有这样的地位,全是因为他是革命元老之子,即所谓“太子党”。

在培养经商头脑的同时,习近平仍对马克思主义很感兴趣。1998年到2002年,他通过函授学习在清华大学取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博士学位。在当时很多党内干部都在学习商业管理和经济学的时候,这是一个不寻常的选择。

但这也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办法,他以此重新证明自己在思想意识上是可靠的,同时又免受党内仍将他视为“太子党”的人可能的抨击。

Jeremy Page 发自陕西梁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