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8/阡陌纵横五花八门安省城镇街道地名有来历


■早期的地图,更象林海雪原中的联络图。

加拿大都市报记者李海涛/时值深秋,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西方传统的节日一个接一个,可以说每个节日都是来自于东方的移民们了解加拿大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的机会,相信很多人都会像记者本人一样,可能在这个时候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到加拿大多年了,到底对加拿大,或者对所居住的这个城市多伦多了解多少呢?

心里有了这个疑问,记者便开始行动,第一步就是去弄明白我们身边的道路走向如何规划,地名、路名究竟来自何处。虽然说有记者这个身份的便利,但四处走访之后发现,这个问题实在是很复杂。涉及安省自然资源厅、地名委员会和交通厅,各市、区的交通局,还有各个二级市的交通局等。难怪约克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坎普(Michael Kemp)说:你写的这个文章,这么多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全了。

想当初在220年前,加拿大首任总督Simcoe面对上加拿大(Upper Canada)广袤的旷野,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纯净,每一个地理地标都需要他来命名。这下真难为了这位总督,他把身边的亲属、朋友、部下,以及远在英国的皇室、贵族的名字都引用过来用在地名上,虽说创造力不够,但却反映了加拿大与英国的血脉关系,也铭刻了那些拓荒者的故事。

蜗居小城放眼安省

加拿大的省级管理部门往往分布在全省各个地方,如省警总部就在多伦多北部150公里开外的小镇Orillia,我们平时报税的表格则要交到更北的Sudbury。这次采访我要去的安省地理名称委员会(Ontario Geographic Names Board),就位于安省小城彼得堡(Peterborough),这座只有7万多人的城市,距离多伦多1个多小时的车程。

地名专家包约翰(John Ball)本身是一位研究地质的专家,由于一些地名是反映当地的地质地貌,他的专业知识可以核对名称是否属实。当然,地名委员会更多的职责是负责安省22万个城镇、湖泊、典型地貌的命名审理工作。

他在接受本报专访的时候表示,当有些地名需要修改、去掉和新命名的时候,都需要他们去审核。记者对此非常困惑,安省作为一个很成熟的社区,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包约翰解释说,加拿大刚刚被开发的时候,命名系统非常随意,比如总督Simcoe的名字经常被重复使用,很多小镇都用这个名字,这样会造成混乱,尤其是报警的时候,因此就需要更名。

还有就是城市合并,或者原有的土著地名带有贬义或者不良含义,都需要去掉或者更名。此外安省北部很多小型湖泊,很多都是人迹罕至,那里的命名工作现在还在进行。不少小湖泊都是当地人随意叫的,鉴于当时资讯和交通的不便,他们起名的时候并不知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名字,比如泥浆湖(Mud Lake)就很常见,这都要重新命名。

分割荒野吸引移民

包约翰所在的地名委员会实际上仅有4人,其中全职才2人,只有一间近百平米的办公室,里面一半都是文件柜,装满了安省的地理资料和地图。记者提出要求看看华人聚居万锦市的旧地图,包约翰按照索引编号,推开2道文件柜找出一张1860年代的万锦市地图。只见上面以Yonge和Steeles为边界,呈经纬状的道路把万锦市分为一个个长方形的小块。

他解释说,这是一张地主图。每个长方块是一个家,上面的签名就是地主。这就涉及到加拿大开发初期的分地模式,当时的上加拿大政府为了吸引英国本土的移民,把荒地普查之后划分为200英亩一块,获赠或低价卖给新移民。这种广告在英国本土四处可见,吸引了大批想做地主的人们,飘洋过海又陆路深入来到安省。

当时分地的方法主要有很典型的三种:第一种叫做单块划分(Single front),也就是只有一边有房屋朝大路,这种划分法在1818年以前流行,就是把1000英亩见方的土地均分为5块,每块长宽比为5比1的长方形。也就是说可以卖给5家农户,外围道路形成公路。

第二种叫做双块划分(Double front),这种分法流行于1818年到1851年,由于新移民人数激增,原来那种分法显得有些“奢侈”。同样1000英亩土地被分为10个100英亩的土地,每块地长宽相等。两块田背靠背,两边都有房屋面朝大路,因此叫做Double front。

第三种分法公路划分类似第一种,也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从中间分开,把每块200英亩的化为两个100英亩的土地,每块长宽比为2.5比1。

这三种划法直接影响到后来全安省公路网的形状、道路取向和土地的形状。当时农户的房屋一般会建成朝南坐北,很类似中国的风俗,这样有利于防寒。房屋一般建在距离公路200码以外。如果两家正好隔路相望,则都会建在距公路200码以内,以便互相交往方便。但考虑到隐私,双方相距会在300码以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夫的庄园又被分化切割或者变卖,因此形成现在一块100英亩的田中,会有几家的现象。

论官行赏低价拍卖

200多年前的新移民很多都是英国远征军人,后来是美国逃来的​​保皇派,以及从欧洲吸引来的冒险者。面对一望无际的旷野,总督显得十分豪爽,对于军官一律是按官行赏,战地指挥官是1,000英亩、上尉700英亩、中尉500英亩、士官一律每人200英亩。即便是销售给新移民,当时土地价格也相当便宜,每英亩仅仅6便士。而相比之下纽约州当时的地价已经达到2英镑,因此也吸引大量美国人北上置业。在独立战争爆发前,新移民80%是美国人。

今天再来看万锦市的地图,依然可以感觉当初划地的历史痕迹,比如现在依旧叫做9th Line的9号线,从Yonge街数过来,它正好就是第9条南北走向的公路,公路之间相隔2公里。万锦市从Yonge街向东推展10条街与Pickering接壤,从Steeles向北也是间隔2公里推展过去6条街,形成万锦市的格局,俨然就是一个被分割的大农场。

而14街则要从湖边数起,在东西走向公路排行中也大概就是14的位置,因为中间穿插一些非干道,会扰乱一点顺序。如果有心的读者如今到万锦市东侧Pickering机场保留区,可以看到那里保留着36年前的地理面貌。那里的公路至今还叫做Concession和Sideline,完全是200多年前的称呼。

地名后都有个故事

当年的移民也是拖家带口,他们的生活轨迹和现在的新移民很相似。他们刚到加拿大的时候买荒地开垦,等生活稳定之后开始寻找社交活动,进行农产品交换,购买商品,各种需求逐渐增加。移民中大部分人是一个部队的战友,散居时间长了便有人希望居住得紧凑一些,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的村庄。

加拿大的历史不算长,都在200多年上下,地名背后的故事都被写在小卡片上,然后存放在包约翰的铁皮柜里,至今没有放在网络数据库中,也就是你在网上是查不全的。

包约翰打开一个小抽屉,里面密密排列着类似早期图书馆的检索卡片,每一张都记载一个地名的来历。他无不遗憾地说,由于人手不足,这些卡片上的内容至今无法数字化,不能在网上与大家分享。而至于未来多久才能数字化,他表示难以预料。

记者找出万锦市和列治文山市的卡片,只见上面都是钢笔艺术体,实在是龙飞凤舞难以辨认,好在包约翰说他也很难读懂。万锦市的名字得于1792年,来源于一个约克区著名的牧师William Markham。他1720年出生于爱尔兰,1806年去世,是总督Simcoe的挚友。

地名反映多元文化

安省多元文化特征非常明显,在给地区、街道命名的时候要考虑到原住民的传统,还要照顾到早期欧洲移民与他们原居地上千年的文化联系,因此会看到许多具有土著特色和英法特色的地名。

包约翰介绍说,安省地名的命名原则很简单,比如尊重本地已经习惯的叫法;使用本地(省或国家)有杰出贡献的著名人物姓名;照顾当地使用语言的习惯用法(英、法、土著);避免使用贬义词、过时语言词汇或产生文化冲突的词汇命名;避免使用少数人群使用的冷僻词等。

回望安省22万个城镇、湖泊、河流、地貌的地名,与中国或者说与China相关的还真不多。因为中国和加拿大有联系的时候,已经到了修建太平洋铁路的时候了,那时候绝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名花有主”了。

但是China还有瓷器的意思,因此在著名的旅游景点花瓶岛西侧,有一个小湾叫做China Cove,岸边有一条几百米长的路叫做China Cove Road。去那里的游客千万别以为这个小湾与中国有什么故事,只不过很久以前一艘运载瓷器的船在这里翻沉而已。此外还有China Lake和China Reef,其中China Lake在Se​​ul湖的东侧,小的在普通安省地图中根本就没有显示,只有在谷歌地图中输入其经纬坐标(50.3465101- 91.8601371)才找得到。 China Reef是在休伦湖中的一个大礁石,也都是和运载瓷器船只触礁出事有关。

如果说真的和中国有点关系的地名,就只剩下两个白人的名字了,他们分别是Jessies Rock和McRae’s Island。其中小岛Jessies Rock在阿岗昆公园以西一个小湖Wahwashkesk Lake中,而McRae’s Island在Lily湖中。他们二人曾经前往中国做过传教士,但是年份不祥,这个谜至今还没有被解开。

安省命名原则

如果一个地方有土著、英、法三个名称,要选更常用的,一般土著名称优先,因为他们先到。命名新名字则按以下顺序原则:土著地名优先、当地人常叫的名字、历史记载中的名​​称、历史事件或人物。

以人物命名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历史上对当地贡献巨大的人;对安省贡献巨大的人;安省为国家捐躯的军人;当地值得纪念的名人;不能使用在世人的名字命名;以去世的名人命名,一定要去世两年以上;不使用事故或灾难中死亡的受害者命名,除非他对当地、省和国家有特殊贡献。

以某个事件命名的时候遵循以下原则:该事件地当地、省、国家有巨大影响;事件要发生在十年以前。还有其它原则包括:现在不再使用土地业主的名称;不得有贬义;不得有广告嫌疑;符合拼写习惯标准;避免两地使用相似拼写的名称。

多伦多几条路名的来历:

Avenue Road
多伦多市中心的Avenue Road,据说是当年地质勘测队沿着Bloor Street向西勘测。抵达现在Bloor和Avenue交叉口的时候,队长指着北方说:让我们开一条新路吧。这里他用“Avenue”作动词,因此看上去是两个重复的道路后缀词组合在一起:街路。如果这个传说是真实的话,可见当时起名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Bay Street
Bay Street最初是熊街(Bear Street),可能是最早的定居者曾沿着这条小道追踪熊迹吧。现在它的名字和美国的华尔街有同样的含义,代表着加拿大的金融中心,同时其市中心部分也云集了加拿大顶尖的律师行。

Kennedy Road
Kennedy Road的名字来源于原来居住在这条路上的Kennedy家族,他们在18世纪到19世纪居住在该路沿线,当时这里都是农田。其祖上John Kennedy是女王约克军团的士兵,当年获得200英亩的赏地,位于Kennedy Road和Ellesmere Road附近。

Midland Avenue
Midland Avenue在1882年以前一直被叫做Church Street,后来因Midland铁路公司而得名,但是仅仅两年之后该公司就被其他铁路公司兼并。

McCowan Road
McCowan Road名字来源于1833年定居在士嘉堡峭壁的苏格兰移民Ruan McCowan,当年多伦多分地的时候,他家的地被列为第22号地,因此其分界路被命名为McCowan’s Sideroad,1956年正式更名为现名。

Sheppard Avenue
它的名字来源于Joseph Sheppard,他家在Sheppard和Yonge Street西北角有400英亩地,他儿子1860年在该区开了一家五金店,后来被整体转到博物馆收藏。

Finch Avenue
华人熟悉的Finch Avenue,其名字来源于一家旅馆业主John Finch,他的旅店原来坐落在Finch Avenue和Yonge Street路口。

Steeles Avenue
得名于在Steeles和Yonge路口开客栈的JC Steeles。


■包约翰展示一份历史地图。


■安省各地的历史地图存放在这里。


■安省22万个地名故事全都存放在这些铁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