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互联网将新闻业带回大众传媒之前的对话文化时代。
三百年前,新闻由口头和信件传播,并通过小册子、新闻纸和广告传单的形式分发在小酒馆和咖啡馆。 “尤其是咖啡馆,是一个非常宽敞的自由交谈之处,来阅读与评论形形色色的印刷新闻”,一个观察员指出。1833年,首份大规模受众的报纸《纽约太阳报》开创了利用广告降低新闻成本的方法,从而使广告客户获得了更广泛的受众。自此,一切都改变了。当美国最畅销的报纸的销量只有4500份的时候,《纽约太阳报》的销量急速上升,很快就达到15000份。便士报与随之而来的电台和电视台的普及,加上控制媒体的企业数量减少,将新闻的从双向沟通变为了一个单向的渠道。
现在,我们的特别报告解释说,新闻行业正逐步回到咖啡馆传播方式上来。互联网更具参与性、社会性、多元性和党派性,能复兴大众媒体时代之前话语的精神气质。这将有对社会和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进运动
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大众媒体的蓬勃发展。在全球需求特别强的地方的帮助下,报纸的发行量在2005年到2009年间上升了6%,比如印度现在每天售出1.1亿份报纸。但是,这些全球性的数字掩盖了在富裕国家读者急剧下降的事实。
在过去的十年中,整个西方世界,人们已经放弃报纸和电视新闻,并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跟进新闻。最引人注目的是,普通老百姓越来越多地参与编译、共享、筛选、讨论和发布新闻。 Twitter让任何地方的人发布他们所看到的。机密文件被成千上万的网站公布。移动电话可以追踪到阿拉伯起义的新闻,美国龙卷风的画面被张贴在社交网站和在电视新闻上显示。日本地震期间,一段业余采集的视频在YouTube上点击率多达1500万次。 “众包”项目让读者和记者一起进行筛选重要的文件,从英国政客的报销记录到佩林的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可以帮助人们和朋友一起发现、讨论和分享消息。
不只是读者正在挑战媒体精英。技术公司,包括谷歌,Facebook和Twitter已成为重要的(有人说是太重要了)的新闻渠道。名人和世界各国领导人,包括奥巴马和查韦斯,直接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更新,现在许多国家通过“开放政府”的倡议提供的原始数据。互联网让人们阅读报纸或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视频道:《卫报》,英国一家报纸,现在拥有的国外在线读者远远超过了国内。该网站允许新的新闻提供者加入,包括了从个人博客到大型网站(如赫芬顿邮报网站),从而在很短的时间空间里上升到突出。它还提供了全新的可行方法来寻求新闻,如维基解密的尝试,它提供了一个匿名的方式让举报人发布文件。新闻的议程设置不再是由少数的媒体大亨和国有网点控制,如英国广播公司。
我们扭曲,你们嘲笑
原则上,每一个自由主义者都应该庆祝。更具参与性和社会性的新闻环境,具有显着的多样性和广阔的新闻来源,是一件好事。一个曾经依靠休斯敦纪事报来理解世界的德克萨斯人,现在可以收集来自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独裁统治者处处有更多的担心。那又如何,很多人会说,如果记者都有着不太稳定的事业?即使这样,两种担心显露了出来。
第一个担心是“问责新闻”的丧失,这占据很大的考虑范围。缩减税收减少了新闻媒介中调查性和地方性政治报告数量和质量。
但旧式新闻遇不到道德上正直的记者这样想。事实上,《世界新闻报》,一家已经卷入到手机窃听案的英国报纸,是一份非常传统的登载丑闻和杂谈的报刊。与此同时,互联网孕育了问责制的新形式。越来越多的非营利机构,如ProPublica、阳光基金会和维基解密都乐于帮助填补对媒体监管下降而留下的空白。这仍然是一个进展中的工作,但一定程度的活动和实验提供了乐观的理由。
第二个担心是党派之争。在大众传媒时代,地方垄断往往是相对公正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对读者和广告客户的吸引力。在一个更具竞争力的时代,钱似乎在创造人们偏见的回音室: 因此,一个保守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频道——福克斯新闻,比不那么尖锐的对手——CNN和MSNBC结合起来,能够赚取更多的利润。
在某种意义上说,党派新闻的日益普及是值得欢迎的。在过去,许多人,特别是右翼的美国人,因为大多数美国电视是左倾的,从不关注是否传达了他们的意见。但随着新闻的倾向性愈加明显,政治和真相的实现都困难重重:比如见到一些美国保守派坚持认为,奥巴马是在美国以外出生的。还有一些人拒绝接受税收上涨。
有什么是必须要做的呢?在社会层面上,并不多。新闻业务的转型是不可阻挡的的,试图扭转这种局面,是注定要失败的。但也有一些步骤,个人可以采取以减轻这些忧虑。作为新的新闻的生产者,他们可以让事实一丝不苟,让新闻来源透明化。作为消费者,他们可以兴趣广泛,并坚持标准。虽然这种转变引起担忧,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在嘈杂的、多样的、响亮的、争论的和刺耳热闹的新闻业环境中,咖啡馆又回来了。尽情享受吧。
(译言网savibe译)
原文出处:http://www.economist.com/node/18928416?story_id=18928416
The future of news: Back to the coffee house | Th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