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7/张斌事件的背后:3万元策划一起八卦事件

张斌和原梓菲,时下最为热门的两个名字,从搜索引擎就不难发现两人的走红程度。想当年,张斌因胡紫薇大闹央视直播而受人关注,到如今再度因原梓菲而再度走红,对其不得不刮目相看。

其实,无论是张斌胡紫薇的联手辟谣,还是到原梓菲的经纪人向天发誓,他们三者都不是最终的受害者而是真正的受益者,他们所受到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效益的最大化,致使他们的身价倍增。尤为突出的是原梓菲,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手突然一夜之间成为了街头巷尾八卦的焦点,想必这种所谓的“我们也是受害者”这番话只是聊以自慰、自欺欺人罢了!

事实上,无论是在体育圈还是在娱乐圈,没有曝光率才是真正可怕的!一旦没有了曝光率代言、走穴、演出都会受到牵制,掉了渣也无人问津。所以其实这些娱乐事件的真正受害者是我们观众本身,而绝非当事人!正是因为由我们的关注才成就了他们的今天和美好的未来!

那回过头来看看这些所谓的负面又是如何诞生的呢?(撰写/朱一卿)

八卦,9成幕后策划!

——娱乐策划背后的咸猪手

2007.6.26,国际禁毒日。当天著名的搜索引擎谷歌上约有480,000项符合谢东吸毒的查询结果。而此刻的谢东正忙着吊嗓准备站在当晚禁毒晚会的舞台上要演唱的新歌《此刻》。此刻的他或许没想到自己的出场费已经在旁人的口中从6千翻到了12万。

2007.6.6早晨7点,谢东在《法制进行时》的节目镜头关注下走出了看守所,而众多守侯在看守所大院儿门外的同行们却扑了空。于是关于“谢东吸毒系幕后策划”的讨论又开始了一番新的角逐,女记者徐滔或许没想到这一次关于幕后策划的讨论矛头直接指向了她。

2007.5.26,谢东在家吸毒东窗事发,随着事件进一步的发展,娱乐策划人胡杰曝光谢东吸毒乃幕后有人一手策划,他或许没想到在抖落出“包袱”10天后会匆匆抛出“生命威胁论”退出娱乐圈儿,一边纳鞋垫儿,一边当看客。

他说,99%的娱乐新闻系幕后策划。

面对铺天而来的炒做和策划,李小婉说:“阵痛在继续,而我们仍在娱乐;就像分娩的过程——无可厚非。”

到底有多少娱乐圈的新闻事件是幕后策划?

那么到底谁是中国娱乐事件背后的策划主谋?

是什么利益驱使他们来策划导演一出好戏?

要么诱奸媒介,要么和媒介一起诱奸——他们是在和记者抢饭碗?还是和媒介达成共识诱惑受众?

在即将竣工的2008北京奥运主会场“鸟巢”的东边,是亚运村汇圆公寓的所在地“北辰集团”。

“湄江茶苑”就坐落在“集”字楼下的E座102室;茶苑不大,面积也就200平米,却一直招揽着一批名人和贵人。《忏悔无门》的男主角李春平和黄磊、谢晓东等人都经常光临此地。

“几乎每周都会有拨圈儿(娱乐圈)里的人在我们这里喝茶谈事,时间久了,这间茶房也在圈儿里小有名气”茶苑老板颇如数家珍地向记者透露着自己的生意经。

下午3点,在茶苑的小包间内,记者约见到了此前要宣布在娱乐圈选择退役的独立策划人胡杰。而此刻的他除了忙着应付此前“赵薇范冰冰互掐事件”惹来的一身麻烦外,还要忙着打理自己的吸汗鞋垫儿的生意。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如今实业才是正儿八经的活路”

我问,“那么什么才算实业?”

胡说:“就像我这样,从圈儿(娱乐圈)里实业(失业)了!”

“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娱乐策划人的生存现状”

见到记者手中的录音笔,胡杰还是比较小心谨慎。

而谈起娱乐策划人这个行当,从他的言辞和语气里还是感觉到了些许的成就和自豪。他坦言自己除了娱乐策划人外还有制片人等身份,然而让这位从安徽农村走出来,长相气质颇有些斯文的80生人真正有些名声的还是他透露自己策划和导演过的一系列策划案。

娱乐策划人的从业团队在圈儿内屈指可数,而优秀的策划人更是凤毛麟角。策划人的收费没有定准,市场够大,但没准儿也会饿着自己。

胡杰给记者出示了一个《头条工作室1号文件》的收费咨询标准,这个娱乐策划团队的收费方式有两种。分别是按事件收费和按头条收费。标准如下:

按事件打包收费。

通常来讲,安排策划一个事件共发6个稿件,包括策划和执行的总费用为3万元,策划和执行的周期是一个月。可以安排电视跟进,但不保证播出,如果需要保证播出,需要加5000元。怎么样算,都是很廉价的。付款方式是签合同时付50%,最后一稿发稿前付完全额。

按头条稿件的个数收费。

有些公司,习惯了每发一个稿,付一次费。在这里,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每个稿按6000元计算。但合同里至少要签5个稿件。付款方式是,签合同时支付第一稿的费用,以后每发一稿之前,支付下一稿的费用。

注明:由于佣金微薄,所以税金由客户交纳。

“我的团队一个月的毛利收入在20万左右。案子多的时候,每月我自己能拿到手的也就2万左右。”依照娱乐圈儿生活现状和生存标准,每天从三里屯儿的唐会俱乐部转战到雍和宫的糖果歌城,2万也就刚刚够用吧,胡杰指了指桌上新点的铁观音,“吃饭、唱歌哪样不花钱,还要打点身边的关系……”

娱乐策划人在圈里是相对自由的,没有经纪合约纠纷,没有经纪公司管制。但在生存地位确实比较惨淡,基本是最底层,“做案”的时候还要看明星脸色。案子多的时候也就勉强能够维持团队的发展。

“虽然现在有人给我标出接一个案子10万的身价,但是这样的案子毕竟少数,我现在做鞋垫儿生意的400万资金都是东挪西借来的。”80后生说。

从“赵薇范冰冰互掐”到“谢东吸毒”,一系列的“策划”事件给胡杰带来的最大影响就是“开罪”他人,而得罪人的原因其实很明白——

99%都是策划事件,99.9%都是负面事件

在这份《头条工作室1号文件》的成本预算内容中,特别提出了娱乐策划人是在“靠实力赚取佣金”,而这里的实力则意指娱乐策划团队策划的相关事件。而在文件中列举的相关策划事件时,记者看到的基本都是属负面新闻,如“某歌手误签色情影视公司遭巨额勒索”等相关新闻由头。

曾经一手将周迅培育发红的经纪人李小婉在对待炒做新闻,提高曝光做法的态度鲜明:艺人要想提升人气,就要想方设法占领媒介报道的头版乃至头条,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将艺人进行曝光,而往往这样的策划案由头需要感官视觉刺激的事件,吸毒、性丑闻这样的负面策划新闻也就应运诞生了。

于是也就有了胡杰不愿提到的那张某花旦女星的法律传票,也就有了去年那次与“干哥哥”林俊贤面上的剑拔弩张。

去年10月,林俊贤的经纪人找到胡杰,说想找他做个策划案捧一下当时日落西山的林俊贤,于是胡杰找好了“刘嘉玲初恋男友系林俊贤”的新闻由头,林俊贤本人在圈儿里面事业日薄西山,而大姐大刘嘉玲却是内地港台媒体追逐的焦点。如果能够把二人这段不为人知的恋情“抖落”出来一定会为林俊贤换来更多人气和注意。

随后就有记者找到当时以林俊贤的“干弟弟”身份出现的胡杰,谈及林俊贤与刘嘉玲的往事,胡杰将事先策划好的二人当年分手的原因“透露”了出来。

“林俊贤和刘嘉玲当时都是新人,手上的工作都比较多,而刘嘉玲更是在无线训练班12期中艳冠群芳,在工作上林俊贤非常迁就她,由于两人是地下情,不便曝光,林俊贤更是舍弃了自己的前途,甘愿为了女友退出了影视圈。当时有媒体报道1989年的时候刘嘉玲与梁朝伟开始谈恋爱,其实那只是配合TVB的宣传做的表面功夫,私底下刘嘉玲和林俊贤仍然是一对,但是在林退出圈内之后两人聚少离多,最后无疾而终,这段感情也是刘嘉玲的初恋。”

而离开娱乐圈的林俊贤在策划事件中“当”起了商人,主要负责一家为市民提供投资理财咨询的投资公司和一家生产钟表零配件的公司。

“林俊贤在香港拥有多处物业。虽然林俊贤生意做得不错,但是他还是最爱演戏。”

一家媒体在报道这个策划事件时的结束语给林俊贤的日后复出安插了个台阶。

“从宋祖德站出来在娱乐圈儿说事儿,到2004年以后,这样的幕后策划新闻已经占到了99%,而在这99%的策划事件中,99.9%都涉及到绯闻、三角恋等负面新闻。”胡杰说。

而正是因为往往策划事件涉及负面,所以往往策划的风险也客观存在着。而这样做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媒介关注。

要么诱奸媒介,要么和媒介一起诱奸! 

找一个娱记给你报道,需要300~800元的车马费不等。仅限一家媒体,一篇报道,字数还可能在500字内。

找一个娱乐策划团队,收费2~3万。无限家媒体,数篇报道,篇幅累牍。

在胡杰给记者出示的《头条工作室1号文件》里特别标明了策划咨询的相关成本和新闻阅读量。(以下是摘自该文件的相关内容)

(摘)“策划团队策划的新闻资讯,经常是头条或重要新闻,如果这家唱片公司把经费投入在这支娱乐策划团队手里,那么在同样的投资为前提下,按每条新闻阅读量按最少2万人计算,人均成本仅仅5分钱,这是运气不够好。如果运气好的话,一条新闻的人均成本可以低到0.5分钱。”

文件列举了个实际的案例。

一家经济实力较弱的公司在给艺人发片时,他们动用自己的企宣团队(共3人)对艺人进行宣传,一个月下来,仅仅花在媒体公关和其它相关费用共计一万两千元,而共计发了8个新闻稿件,加上转载量,他们的总发稿量为23个,由于全部是不疼不痒的普通资讯,最高阅读量1000人/稿计算(实际上只有200人/稿),他们一个月的总阅读量为23000人。

而这娱乐策划团队策划一个头条新闻或重点新闻事件的时间约为一个月,共计写6个稿件,每个稿件的转载量(不包括平面和电视)在10条以上(最低10条,最高100-200条),按转载量最低10条每稿次阅读量10000人计算,每个稿件的总阅读是1百万人,6个稿件则是6百万人,那么如果一个稿件的转载量是50条或者100条,那总阅读量是相当惊人的。

胡杰用二者的比较点明策划团队的优势,“一般圈儿内人想曝光提升人气,都会找到娱乐策划团队,性价比高。”

2006年5.1,光线传媒的《明星bigstar》出完了最后一期周刊。

这份当时有着北京地铁站发行量最高的娱乐刊物在三年内换了两次刊号过后还是被迫停掉了。说它被迫是因为它在皇城根下摆弄着偷拍和八卦,犯了忌讳。从冯晓刚的“信不信我抽你丫儿的?”到“潜入王菲、李亚鹏新居搞兔唇宝宝”,《明星Bigstar》在内地将狗仔队的娱乐精神漫漫引入职业化,而很多艺人也以能够上到《明星bigstar》当期的封面引以自豪。

“很难讲这么多年来,我所拍摄到的图片和看到的现象都是背后有人预谋策划的,不过新闻只能以事实和证据作为论断的依据吧。”王小鱼说,这位去年夏天同李亚鹏在《实话实说》上对话的娱乐摄影记者这样看待所谓娱乐事件的“策划”和“预谋”。

王小鱼或许不知道,自己拍到的刘嘉玲和梁朝伟一前一后步入某星级酒店的一组图片就可以让两人一夜间的身价开始看涨,而那组图片的故事背后却是有人事先已经精心策划和准备好了的。

也正是王小鱼,胡杰对此次采访打消了部分疑惑。王小鱼是他一个哥们儿的朋友,哥们儿的朋友还是朋友,然而在对待同一新闻策划事件上两个哥们儿的“朋友”态度可谓分明。

“要么找准由头,诱惑媒体曝光;要么和媒体一起合作策划,鱼翁得利。”胡杰始终把媒体看做娱乐策划中的一个道具乃至工具。

“新闻只以事实为论据,不过媒体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对事件怀疑的绝对权利!”王小鱼眼里看来,第一代娱乐策划人之间的言语有点白话。

Ps:策划事件三步曲:

找准新闻由头,量身订做新闻事件

这一步是策划事件的核心部分,找准了策划事件的由头,才能让新闻媒体被牵着鼻子走。

选择新闻发布时机

当艺人一度陷入低迷、没有人气的局面时候,就需要一针强行剂刺激以下平庸的局面,以此来重新打开市场。

相关事件回应

在媒介集中关注该事件后,由艺人出面回应该事件,持续媒体对艺人的关注和曝光,造成最大限度的媒体关注。

策划事件回顾:

“娱乐圈儿是盘,艺人是股,不看涨了就曝他(她)几下光,准买空”

2007中国股市的日子喜忧参半,不少人在抛空,大多数人在套牢。真正坚挺的也就那几支,哪几支?鬼知道?庄家才晓得!

第一代娱乐策划人(胡杰)比喻:娱乐圈儿是一个股盘,明星和艺人就好比各支股票,人气的涨跌关乎着身家,如何构建人气,也只能依靠背后的庄家。

第一代娱乐策划人透露:娱乐圈大盘背后的大庄家是经纪公司,而娱乐策划人只是一个行为规划和执行者。而更直接的说法是:经纪公司是投资方,娱乐策划人是导演,创意共享。

第一代娱乐策划人分析:当前娱乐圈策划人的工作方式主要是根据艺人当下的情形做出判断,找准一个大致方向进行案例讨论,经过可行性协商后,细划分工,每一个细节和步骤都不能放过。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寻找媒介感兴趣的新闻由头和曝光点,造成一个落差起伏较大的比较和差距。媒介们感兴趣的新闻一般都集中在负面新闻和能够形成落差起伏较大的新闻由头上。

于是第一代娱乐策划人曝料:付笛声夫妇皈依佛们事件的幕后策划。

付迪声夫妇皈依佛们事件的策划创意来源是陈晓旭剃度出家为尼,借的是“林妹妹”消香玉陨的西风。而每个事件的步骤进程和应对方式都是有预案的。

胡杰透露,付笛声夫妇模范夫妻和搭档的形象在圈儿里圈儿外都十分让人眼羡,但是二人随着年龄增长,娱乐圈儿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自身不再被人关注和。除了那首《知心爱人》,这两年能够让观众记住的也就只有那个“洗洗真健康的”某洁净产品的广告台词了。

6月11日,当“付迪声夫妇皈依佛们”的消息见诸媒体后,有很多记者开始向付笛声夫妇求证关于该消息的真实性时,两人的手机同时关闭,而胡杰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媒体和受众一种神秘感,为下一轮媒体曝光做铺垫,结果就是让媒体在版面上对两人一时间进行了海量的报道和追踪,而当媒体关注集中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两人对外强调,“皈依不等于佛门,居士不代表和尚。和尚能出唱片吗?

6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付笛声夫妇在6月16日晚在长沙参加2007超级蜜秘端午赏鲜会演出时,一名男子因为不满他们拿“出家”炒做而提着两瓶“妇XX”药液强行闯入,准备用药液向他们泼洒。该文还称从知情者处得知,二人此次晚会的出场费也因为之前的“佛们皈依”事件从3万提到了8万。

二人虽没有直接回应,但他们并没有否认已皈依佛门是在炒做。只是一味强调皈依佛门不等于出家。

调查手记:谁撩了我的裙子

6月30日,香港回归10周年庆的头一天,第七届“华语音乐传媒大赏”上何洁获得“最佳国语新人”提名。

而就在6月28日,天娱一位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在这次颁奖晚会上,天娱会安排何洁‘不小心’走光,以此来吸引媒体目光。”该工作人员还称,之前何洁的摔跤、车祸、走光都是天娱公司刻意策划的。

何洁在自己的博客里面写到:“我会继续走光继续摔倒,直到你们去注意我的努力,还有我唱的歌。”

有很多娱乐圈儿的朋友告诉我,圈儿里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事先策划谋划的,有专门的团队在负责艺人的新闻曝光和猛料策划。

去北京前的半个月给胡杰发了采访提纲,隔了一个星期他答应了这次约见,也答应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娱乐策划如何运做的内幕。也是他自己声称最后一次接受媒体的采访。

当对外宣称“生命受到威胁要退出娱乐圈儿”的时候,他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作为娱乐策划人角色的盘点。在亚运村那间茶房包间长达5个小时的聊天中,他的有些东西如果刊登在娱乐八卦周刊上绝对算得上是猛料,而考虑到他本人的要求和目前处境,记者隐去了很多事件当事人和事件本身的曲折是非,毕竟策划事件本身不是我这次所关注的焦点。

只是那99%的概率让自己也心有感叹,虽然也知道一些娱乐事件的幕后操作,但是如此高的百分比还是没有估摸到的。想到两年前无意撞见陈凯歌、陈红夫妇在《无极》公映前在王府饭店血拼Dior时被偷拍,难道也是一幕导演?

约取李小婉和王晓京二位老师的采访相对比较顺利,在这里也得感谢原来在光线传媒一同奋斗过的兄弟姐妹,给我提供了不少帮助和线索,在有限采访的时间当中避免了周折。

王晓京说自己就两个爱好,高尔夫和雪茄,这两样东西我在他的办公室里都感受到了。他比想象的更要健谈,也可能是半个老乡的原因,他聊了很多自己的生意经,如何选择媒介,选择那种媒介进行宣传,其中的利弊因素。

在给李小婉拨电话前,自己也非常小心要讲的每句话,因为她的公司和某个艺人的话题也正饱受着媒体针对炒做的质疑。

我不能判断和预见以后娱乐圈经纪人和娱乐事件的发展势态,就在截稿前的最后一天,中国文联副主席潭志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中国当前急需文艺经营人才,而这种人才甚至比唱歌跳舞的文艺专业人才需求来得更加迫切!(网易娱乐)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