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9/顾尔昌:我与祖国的“大化肥”

2009年07月08日 11:32凤凰网

这是我的人生记忆,也是我国化肥工业记忆的一角。无论怎样,我与祖国的化工发展曾经同步。这是我的荣幸!–顾尔昌


沧州化肥厂试车成功 送别美方工地代表 1976年秋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化肥装置“造粒塔”1978年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政府决定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设备,加速发展化学肥料工业,提高粮食产量,以缓解日益尖锐的人口增加与粮食低产的矛盾。经过谈判,分别从日本、美国及法国签约购买了十三套大型现代化肥工厂装置,包括工艺技术、设备,安装及开车的技术指导。这些工厂建设在辽宁、黑龙江、四川、云南、贵州、山东、江苏、广东、河北、湖南、湖北、安徽等省。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从西方国外引进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工业装置。

解放前,中国只有南京、天津有一些小型化肥厂。解放后,前苏联曾援建了一批中型化肥装置。五十年代末,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小化肥工厂。这些工厂规模小,占地面积大,能耗大,出产的肥料效能低,成本高。那时,优质化肥如尿素均须依赖进口。而引进的十三套化肥装置是年产三十万吨合成氨、四十八至五十二万吨尿素的大型工厂,工艺先进,工厂装置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产品肥效高,生产操作安全性也大为提高。

十三套大型化肥厂的陆续建成投产,彻底扭转了中国化肥工业落后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化肥、化工技术改造的历程,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在祖国工业发展的道路上,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篇章。

当年,我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来到原化学工业部第十三化工建设公司从事化工工程建设。作为中央部属企业,该公司在六十年代初承建了国家第一个从日本引进的北京聚乙烯醇(维尼龙纤维的原料)工厂,曾以优质、高速闻名国内外。十三化工建设公司在一九七三年奉化工部令,整体开往河北沧州,建设从美国引进的河北沧州化肥厂,而后又赴广州建设广州石油化工厂。我有幸参加了十三套中两个项目的建设。如今凤凰网举办“寻找工业记忆”主题活动,激起了我尘封三四十年的人生记忆,提笔书写此文,以诉说我心中的怀念,欢乐、自豪、迷惘与不平。

一个小插曲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位美籍华裔学者来到北京拜访曾经的同学,现为化工部某设计院的工程师。交谈中他对同学说,听说中国计划从日本购买两套大型化肥工厂,据他所知,日本的价格昂贵,而美国同样的装置,价格要低得多。当时,正值文革时期,与外国人接触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可这位工程师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敢怠慢,当晚向院领导汇报这一消息。设计院的领导立即向化工部直至国务院周总理反映这个重大讯息。国务院接受了这位美籍爱国华人的建议,通过询价谈判,决定向美国M.W.KELLOG公司购买八套大型化肥装置。当时,恰值中美开始接触并建交的良机,这个小插曲引起了国家的大动作,推动了中国化肥工业的前进步伐,还为国家节省了一笔可观的外汇。当然,还有更多政治与外交上的意义。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从一九四九年起,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几乎隔绝。一九七一年的乒乓外交开始了中美破冰之旅。

凡是参加十三套大化肥工厂建设的政府机关、设计、制造、施工安装、开车生产等各个行业的人,如同从封闭的环境中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国外周到详尽的设计,先进的工艺技术,高质量的设备与零部件制造,还有在建设过程中,美方派驻现场的代表、工程师们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与程序,使中方建设者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水平。

记得一位政工领导曾郑重其事地询问我:“美国的技术与设备真的是好吗?”言下之意,美帝是我们的敌人,加上其已经“腐朽没落”,还会有先进的东西给我们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的技术、工艺、设备、管理是先进的。

我无意责备这位政工领导,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提出这种质疑,是可以理解的。后来,事实教育了人们,这位领导也十分积极地投身于工程建设的工作中。

林冲发配之地飞出了金凤凰

河北沧州在历史上是梁山好汉林冲发配受难之地。化工部十三化建公司从外省整建制迁入沧州。

初到河北,没有自己的基地,办公室、住宿,一切都是临时的、简陋的。

人们下车伊始,就全力以赴投入沧州大化肥工厂的建设。

在那个物质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建设者们上下团结一致,克服重重困难,不分昼夜奋战在工地上,吃的是窝窝头、高梁米饭,住的是租借的民房或极其简陋的工棚,为的是建设好大化肥,为国家争一口气,为粮食增产作贡献。

由于多年来连续不断搞政治运动,国家经济陷于瘫痪边缘,人们心中无不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旦有机会参加国家建设,能为国家多出化肥,多产粮食作贡献,再苦再累也觉得值得和有意义,因此不以为苦,反以为荣。

记得一九七二年,公司总工程师王贞万来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工程处,向工程技术人员们转达将要建设大化肥项目时,这些在“文革”中被称为“臭老九”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迫切希望参加建设大化肥工程,为国家大显身手,贡献力量。(这位为国家化工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王总工程师,现已耄耋之年,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仍健康达观。愿他长寿!)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唐山大地震,相距仅二百公里的沧州化肥厂正在安装扫尾、单机试车阶段。地震发生后,工地没有停工。白天,所有的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干部、甚至医护人员都奋战在工地上(有时还得挑灯夜战),晚上,大家住在十分狭小的防震棚里。我和妻子及三岁的女儿住在露天,架起两张双层小木床,周边钉上包装板或厚纸板,就是一个“家”。三个月后才搬回工地简易住房。

工厂建设者遇到困难更多的是要扭转自身技术与装备上严重落后的状况,适应新的需要。一套大化肥装置要安装几万米管道,工作量最大的是焊接,包括第一次接触的耐高温金属管道和尿素级不锈钢管子的焊接数量大、技术要求高,公司突击培训了一大批焊接工人,经过考试上岗作业,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特大型超重超限工艺设备如氨合成塔、吸收塔等从海运码头卸船,经过陆运进入工地安装就位,每道工序从调研、考察、编制方案到实施都有一个极其艰巨复杂的过程。安全、平稳地把引进设备从港口运到工地就位安装,“精心操作、万无一失”是我们当年的口号。还有大型透平式压缩机、自动化仪器仪表的安装调试都是我们首次面临的课题。但是,在各方面的团结一致下(包括外商),困难一个一个地被克服。

经过不到三年的艰苦奋战,河北沧州化肥厂胜利建成,并一次投产成功。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全面达标,建设成本四亿多人民币。投产后,这个厂仅用几年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成为国家大型骨干企业。

这是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所有参建单位的辛勤劳动,建筑安装工人的无私奉献,才换来了大化肥的成功。建设者们得到了精神奖励。而曾经喧嚣一时,攻击引进大化肥是投降帝修反、是卖国主义的论调从此烟消云散。

河北沧州,这块贫脊的盐碱地上终于飞出了“金凤凰”!

华国锋的队伍

一九七六年底,化工部第十三化建公司又接到化工部(当时为石油化学工业部)的指令,派一个工程处来到广州石油化工总厂抢建大化肥的尿素装置–由于文革的影响,该厂建设严重滞延,从法国引进的设备堆在工地。法方总代表正式向中方有关领导发出了要求加快工程进度的要求,化工部立即做出了反应。

当时我担任该项目技术负责人、中方副代表,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先期来到工地进行工程准备。安装工人、施工机械随后陆续到达广州。

大家一下火车,很快就进入工地开始准备作业。凭借河北沧州化肥厂积累的工程经验,加上当时国家的大好形势,职工们精神抖擞、不分昼夜地投入工程建设,很快扭转了广州石化总厂工程的被动局面,得到建厂指挥部和广州市的高度好评与赞扬。当时驻工地法国总代表在例会上说:“你们这支队伍是华国锋主席派来的队伍,真是好样的!”

回顾与感谢

大化肥装置的建设打破了人们的思想禁锢,实实在在地提高了我国科研、设计、制造、施工、工厂管理的水平。此后,国家又在陕西、内蒙、海南、新疆、宁夏、山西等各省市自治区建设了多套大化肥工厂,均为自己设计,大部分设备由国内制造。许多中小型化肥厂也陆续进行了技术改造。中国的化肥工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1995-1996年,我即将退休,应老领导之邀,参加了陕西渭河化肥厂工程的建设。这是我参与的第三套大化肥装置。渭河化肥厂是以煤为原料制合成气,由日本政府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的国家重点煤化工项目。虽然我已年近六十,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使我再次焕发了青春活力,为工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今天,我们看到农村大片大片耕地被开发被占用,城市在不断膨胀,农民土地流失,纷纷涌进城镇。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清楚地表明:国家经济的发展,GDP的急剧上升,与可耕土地面积的缩小、城市人口的增加成正比关系。

我理解,这也许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当我们举国上下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欢庆奥运成功,神舟上天时,不知道大家是否在额手庆幸、饮水思源:如果没有七十年代开始的大化肥工业建设,没有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我们今天这一切发展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应该感谢已故周恩来总理在“文革”期间国家经济濒临崩溃、自己身患疾病的情况下顶着重重压力,排除万难做出引进十三套大化肥的英明决策;我们应该感谢当年化学工业部及国务院各部委那些为人民办实事的人们,感谢他们为引进大化肥项目所做的一切努力。

回忆当年,各级干部兢兢业业地做着分内工作,从不摆架子、打官腔,与基层一起研究、解决问题。我曾经和来工地蹲点的化工部工作人员,包括原副部长、局长、处长、专家一起与工人们吃大锅饭;在工地上熬夜班;一起挤到尿素造粒塔下,手捧试产成功的尿素颗粒欢呼雀跃……

至今,我仍十分怀念这些可敬的人民公仆!

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当年为建设大化肥奋战在第一线的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后勤支援人员,是他们用汗水,用双手建设起那么庞大的工厂,并且精心操作维护,把工厂开好管好,为全国农村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尿素。

惜友情 道珍重

八十年代初,我调离了化工部第十三公司,可是,我总忘不了那些曾经一起奋战在大化肥工地上的弟兄姐妹们,忘不了我们共同经历的艰辛、痛苦、欢乐与自豪。

去年,我和老伴再次来到河北沧州十三化建公司。公司的模样与三十多年前没有太大的改变,许多职工仍居住在陈旧的宿舍里。想到改革开放后,全国许多地方日新月异,人们进入小康水平……眼前的一切,使我们有一种揪心的痛。我们拜访了曾经一起工作、生活过的老职工,包括第一线的老工人、老工程技术人员。人们相聚一起无不感慨万分,话题最集中的还是当年大家奋战在大化肥工地的种种情景。一位老焊工深情地回忆道:一九七六年夏天为了赶工程,焊工班在球形储罐里进行焊接作业,我们每人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外面是火辣辣的太阳,手中是灼热的焊枪,厚厚的工作服全部被汗水浸透。而那时的加班,只有四毛钱一天,可是大家毫无怨言,尽心尽力地干活,努力提高焊接水平,最担心、关切的是焊缝射线检查时是否合格?工期是否能保证?…… 还有那些起重工、管工、钳工、电工……

望着冷落的公司,听着老职工们的诉说,我真想大声疾呼:请给这些曾为国家工业化立下丰功伟绩的人们更多的关爱!请给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渐渐成为弱势群体的人们更多的帮助和公正的待遇!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大步提高。但是类似十三化建公司这样的企业极为艰难,其中既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又有改革中考虑不周的因素。市场经济猛烈地冲击了一部分中央直属企业,十三化建可谓此中典型。作为国务院职能机构的化学工业部已经不再存在,公司也已改名为“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公司”,许多工人年老退休,有些年轻职工又下岗、待岗……

值得庆幸的是,公司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他们没有被市场所抛弃,继续在为国家做贡献。

我默默祝愿:

曾为国家化工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一代的人们健康长寿!

祝愿年轻一代的化工建设者们再次为国家做出贡献!

顾尔昌 2009/6/30

http://news.ifeng.com/history/gongye/jiyi/geren/200907/0708_6834_12398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