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记者杨嘉玥、思明采访报道)夫妻留在加拿大工作上学,将小孩送回中国由亲戚抚养近来已成为华人新移民家庭的一种选择。虽然这是不得已之举,然而教育专家和一些曾有此经历的父母认为,这种“跨国抚养”对儿童和家庭造成的暗伤可能是无法估量的。
*“过来人”的感受
现年34岁的郭女士是一名有三个孩子的家庭主妇,目前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对于“跨国抚养”她有着切肤之痛。2000年5月,她的长子Matthew刚满8个月的时候,就随奶奶去了中国。3个月后,郭女士去中国把孩子接回了加拿大。
说起那段经历,郭女士颇有几分感慨,她说:“儿子出生时,我来加拿大才一年多,我先生还在读研究生,我自己也在大学里选了一些课,打算读研。儿子刚出生,我婆婆就来加拿大照顾我们。虽说有老人照顾,可是那段日子我还是感到焦头烂额、身心疲惫。”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还都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让我去养这么一个小小孩。有时候儿子一哭,我都要跟着他一块哭。后来,婆婆要回国,和我们商量要把儿子带回国以减轻我们的负担,专心完成学业。当时也真是觉得太累了,就同意了。”
然而送走孩子却没有让她感到轻松:“孩子一走,本以为可以轻松了,可是远不是那么回事。孩子在的时候,烦;孩子不在的时候,想。我真是后悔把孩子送回国,那种牵肠挂肚的滋味就别提了。熬到8月份,学校放暑假了,我马上回国接回了儿子。”
随着家庭经济的好转,郭女士最终放弃了学业,对于放弃学业是否后悔,她说:“有人觉得学业更重要;不过我就觉得和孩子在一起,我教育他,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更重要。有很多事情一辈子就一次,错过了就失去了,将来拿什么都是无法弥补的。”
*“跨国抚养” 父母应该三思
活贤社移民服务部经理Maisie在谈到中国移民送孩子回国抚养的问题时对本报表示,由于加拿大的托儿费的确很贵,有些人很难负担,但父母们考虑把自己的孩子送回国内前,可能还有其他一些因素需要考虑。
Maisie说,中国有种说法,从小孩3岁时的表现可以看到80岁时的情景,也就是说儿童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小孩子离开父母,对双方的情感上都是件很严酷的事。
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社区人士披露,只有中国人和利比亚人会送自己的孩子回去,对其他族裔的人来说,离开自己的孩子是不可想像的。
*车到山前必有路 家庭托儿所兴起
面对小孩入托的困难,社区中自发的组成了一些家庭托儿所(homecare),以其灵活的教育和合理的收费受到了移民的欢迎。五年前曾亲身经历过孩子入托难的王文女士是多伦多一家私人托儿所——豆豆园的创办人之一。
王文说办豆豆园除了帮助华人家长解决照顾孩子的问题外,更主要的是为海外华裔孩子提供系统学习中文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这是那些收费昂贵的托儿所也无法提供的。一年多来,豆豆园以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公道的收费逐渐被华人社区所认识。
王文认为,孩子在三岁以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在这段时间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将受益一生。
对于家长送孩子回国抚养、教育的现象,王文认为弊大于利。“孩子离开父母时间长了就不好管教。”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上的阴影将是后患无穷的。王文说,在考虑是否送孩子回国之前,希望家长们多从孩子的角度想想,多为孩子的未来想想。
*“跨国抚养”渐多
对加拿大华人移民来说,在有了小孩后把父母接过来帮助照看并不罕见,然而对多伦多华人社区的调查显示,近来成百上千的中国新移民选择将小孩送回中国,由亲戚抚养,而自己则得以轻装上阵,在加拿大打拼。
这些新移民表示,他们认为加拿大是抚养小孩的好地方,不过经济限制和过高的儿童护理费用让他们不得不采取这种被称为“跨国抚养”的方式,将孩子送回中国,与祖父母为伴,度过幼儿时代。
据环球邮报报道,多伦多圣-史蒂芬孙之家的工作人员佛罗润丝(Florence Wong)在2002年便发现了这一问题,她在华人社区的调查结果显示,7成中国移民称他们计划将孩子送回中国,交由亲戚抚养。
*华人加国打拼不易
加拿大莱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的王曙光教授日前发布了一份有关加国华人移民结构及经济变化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虽然华人移民多数持有高学历、无语言障碍,并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但移民加拿大后仍需长达20年的努力,在收入上才能与加国主流社会齐平。
以往的统计结果表明,1965年之前移民加国的华人,15年之内就可达到加拿大人平均经济水平;70年代后的移民,要赶上全加平均收入需10~15年。
然而,在过去十年,华人移民文化层次逐渐上升,持有大学文凭的新移民由过去的8%增加至15%,拥有研究生学历的移民比率从2%升至5%,多数人都能讲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加拿大统计局资料显示,华人移民的平均收入只占全加人均收入的一半。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社会学教授宗力对多伦多等6个城市的新移民进行调查也发现,只有31%的人从事专业工作,多达22%的人面临失业。加统计局的一份报告也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入境的移民,经济状况不但没有超过同龄的加拿大当地人,差距反而日趋扩大。
*社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担忧
尽管华人新移民在加拿大面临严重的挑战,但社区工作者和教育专家都对“跨国抚养”现象表示担忧。
圣-史蒂芬孙之家的佛罗润丝在2002年发现了华人“跨国抚养”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后,便对这些将孩子送回中国的移民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现在,她会将这些家庭的情况讲给新移民听,并试图说服他们将孩子留在身边,保持家庭的完整性。
加拿大瑞尔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儿童早期教育硕士项目负责人波恩哈德(Judith Bernhard)表示,由他人抚养长大的孩子,即使与父母团聚之后,他们受到的心理伤害还是很严重的。
波恩哈德说:“最常见的问题是父母失去了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孩子们有时会痛恨父母,或拒绝听从父母的安排。而对母亲而言,最常见的表现是对孩子的内疚,她们为了补偿而过分溺爱孩子,最终可能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
郭女士对波恩哈德的观点深有同感。当记者问她,作为过来人,对其他面临类似情况的父母有何建议时,她说:“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每个家庭的情况也是不同的。我觉得除非万不得已,但凡情况不那么艰难,不要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疼爱孩子,也无法代替父母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