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2/“漂”北京 VS “漂”上海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小子/有一个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五六年的美国人对我说,在北京,觉得北京人的“我们”和老外的“他们”分得比较清楚,而在上海,他感觉自己的“老外”身份没有在北京明显,也就是说对上海的城市生活,似乎能更快更轻松地“无缝链接”。

可能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本来就比较洋气,道路、商店的英文指示也很清晰,在街上问路,只要找年纪稍微小一点的,白领模样打扮的,英文加手势,总能找到方向。要是在北京,没几句蹩脚但凑合着能听懂的中文,老外问路几乎就是一个不能完成的任务。连我自己在北京出差的时候,也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是老外来问路,十有八九说的都是中文。

初来乍到在上海“讨生活”的紧张指数也没有北京高,24小时便利店随处可见,至少饿不死也渴不着。出行也方便,浦东浦西值得逛的地方,地铁都能达到。只要不是雨天,出租车的服务还算让人满意,司机们西装笔挺,座椅垫子雪白挺括,上车必说“你好”,下车必提“东西不要忘记”,当然,这后面一句话老外可能听不懂,不过也有英语读音标准的录音提示。

这当然是老外的感受,不管上海的城市建设和氛围如何与国际接轨,上海人有多么习惯接受外来事物,作为中国人,至少对我来说,在上海的任何一个地方,我都还能非常明确地感受到我是在中国的一个城市里。相映成趣的是,在北京的某些地方,有时候我会发现这座皇城根下的城市,并不像老外所描述的那样“生分”,相反,它更有包容性,而且包容得更彻底。

比如北京的日坛路雅宝路,路边的很多店招牌、广告都是俄文,中文却不容易找到。有一次黄昏的时候坐着出租经过那里,打了会儿磕睡再睁开眼,发现眼前徐徐滑过的字,一个都看不懂,还懵懵懂懂地以为误闯了一个临时电影外景点。后来才发现,整个区域简直一个“俄罗斯城中城”,尤其到了晚上,巨大的俄文霓虹灯,似乎在提醒你没有办签证就已经出国了,而且那里的中文标识已经少到让人足够产生“文化短路”的迷失焦虑。

这种几乎全盘“俄”化的情景在上海是找不到的。据说有些店更聘用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的专业翻译,负责与那些被北京人称为“倒爷、倒奶”的俄罗斯商人打交道。买卖双方一旦谈妥价钱,便立即将服装打包,用飞机、火车或汽车运到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贩卖。

北京的望京地区则打着深深的韩式烙印,上海的古北地区虽然也居住着大量的日本人、韩国人,但那股由表及里的“日韩流”表现得还不如北京那样气势恢宏。在望京,中韩双语成了路招牌和广告的“标准配置”,甚至在有些食品超市,韩文的字比中文还大。

更绝的是,这里的不少收银员都能用韩语和韩国人顺畅地交流和沟通,因为他们是朝鲜族,和韩国人说的倒更是一种乡音。看到的是韩文,听到的是“斯米达”,很容易感觉自己身置韩剧,中国人在“韩国村”里似乎更像是一个客人。在望京的电影院里,甚至还招募韩语字幕的工作人员,如此周到的服务,难怪这里的“韩”气越来越足。老外到北京也是“漂”着,而这种北京独有的多国迷你生活群落,倒也让这些“外北漂”能更“漂”出文化,“漂”出一份更舒适实在的生活质感。

http://www.ftchinese.com/sc/story.jsp?id=001017873&pos=RIGHT_HLB&pa1=2&pa2=0&loc=HOMEPAGE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