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0/大话历史:票证见证历史

商品实行票证供应,是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是短缺经济的表现。最早实行票证供应的当属粮食。1953年10月19日,中央政务院发布命令,提出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随后,粮票就在全国各地流行。按类别又分为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全国粮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地方粮票只能在本省、市、自治区范围内使用。按面值又分为五市斤、三市斤、贰市斤、一市斤、半市斤和一两、二两若干个品种,与货币一样在市场上流通。同一年,还发放食用油票,只在本地区内使用。
 
1954年,发放了布票、棉絮票,按人限量供应,也是在本地区使用。

1957年,发放了肉票、白糖票。

1958年发放了肥皂票、碱面票、鸡蛋票、鱼票、糕点票、香烟票,这些票证都是按户按人限量供应。到1959年底各种票证,各种票证已经增加到12种。

1960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也无货供应。到1961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票证发放的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

至于购买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

自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1983年国务院发出(1983)177号文件,提出布票退出市场,棉布敞开供应。之后,许多票证相继停止使用。直到1993年中央发出文件,粮票停止使用。至此,在全国实行了四十年的各种票证,全部退出历史舞台。

凡是在市场上流通过的票证,有的印刷精良,很有特色。有的可以折射出不同的历史年代,如文化大革命中的票证,就印有毛主席语录。在少数民族地区,还印有本民族的文字与风貌。当这些票证退出历史舞台后,社会上就掀起了一股收藏热,今日所见,高价收购票证,正是这种收藏的表现。

票证浓缩了过去的历史,记载着人间沧桑。
 
liangpiao.jpg

liangpiao2.jpg

liangpiao3.jpg

bupiao.jpg

粮票:苦涩回忆(照片)

谭汝为(新浪博客)

三十多年前的粮票,现在已成罕见之物,已跃入收藏品之列。但是,我一见到它,就引发对苦难历程的苦涩回忆。于是,就“相顾无言”“红萼耿相忆”“一见一回肠一断”,甚至“犹吊遗踪一泫然”。

五七反右,五八大跃进,五九反右倾,到了1960,七分人祸加三分天灾,酿成“三年度荒”,全国闹饥馑,甚至饿死了人。那时,在下读高中,正值半大小子发育旺季。因常吃不饱,腿部浮肿,用手一按就出现一个坑。好在有点儿文学天赋,辄发挥艺术联想,一脑门子琢磨美食,进行精神会餐,来与饿魔抗争,颇与卖火柴女孩相类。当时,年轻伙伴的消化器官异常发达,整天跟饿痨一般,刚用完午膳,意犹未尽,辄问母亲:“晚上吃嘛?”因营养不良,孱弱瘦削。到了20多岁,体重却一直在96-99斤之间徘徊。其间,一次报名参军,一次义务献血,皆因体重不足百斤,而当场落选。

1960年开始,市民按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和职业工种,确定粮食定量。例如十三四岁男生,每月20-24市斤;男性干部30-34市斤;家庭妇女26-30市斤;最多的是炼钢、装卸工人40-45市斤。其中三分之二是粗粮(即玉米面和粳米),三分之一白面,用“粮票”和“面票”区分。另外,食油、红白糖、肉、鸡蛋、麻酱、等副食品;棉布、肥皂、火柴、日用品,也实行定量供应。

如出差去外地,不仅要准备钱,还得准备粮票。因为全国各省粮票不同,也不能流通;所以到外地之前,须用本地粮票兑换“全国粮票”。这种“全国粮票”,须用本地粗粮票,搭上面票和油票,才能换到,而且需单位开证明才可兑换。在那粮食极度缺乏的年代,粮票至为珍贵。可用粮票换钱,换鸡蛋和香油,但很难用钱买到粮票。

对于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来说,所谓“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如果你想到另一个城市去工作,除需办理户口转移外,还必须办“粮油关系”转移。否则,你就成了“黑户”,就无法吃饭。

买卖粮票是违法的,须在私下进行。当局对此似乎一眼睁一眼闭,并不真管,反正每人每月就那么二三十斤,怎么折腾也就那么回事。当时在天津买卖粮票,也有隐语——“横的两毛,竖的两毛五,满天飞三毛。”所谓“横的”“竖的”“满天飞”,分别指本地粗粮票、本地细粮票和全国粮票。

到饭馆吃饭,去早点铺吃早点,在交款的同时还得交粮票。例如早点,一碗馄饨、两根油条、两个芝麻烧饼,共两毛多钱,4两粮票。

曾读过外地学者剖析上海城市文化的几篇文章,说上海是全国唯一有半两粮票的都市。这也成为耻笑上海人小气、穷抠儿的一个典型论据。

天津同事中有一对夫妻,家庭经济大合小分,即孝敬双方老人和房水电费等合伙统管,伙食费自理,一日三餐各自在食堂吃。到了假日,麻烦就来了。妻子正言询问:“中午吃炸酱面,哎,你吃不吃?”丈夫答曰:“吃啊——”妻子伸出右手曰:“交两毛钱,四两粮票,快点儿!”丈夫说:“晚饭吃完了,一块儿算吧。”一时传为笑话。

天津人将本单位内部制定、掌握的某项政策,或本单位评定的内部职称,称为“地方粮票”。

正是:粮票下课日,改革雄起年。苦涩忆梦魇,惊心且泫然!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