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5/女探长吁举报家庭暴力

勿以为是他人家事置若罔闻

星岛日报/震惊社区的皇帝镇3女焦尸凶案,经警方调查后原来与家庭暴力有关,令人再度关注家暴问题。约克区警方家暴小组探长姬尔庇探长坦承,依赖配偶供养的新移民及不谙英语妇孺易成家暴受害人,她强调,家暴并非私人事,并希望知悉身边友人遭配偶虐待的市民,应尽快向警方或关注团体举报,阻止家庭悲剧重现。

姬尔庇探长(Det. Kim Killby)向本报称,不少饱受配偶欺凌的妇女,以为家庭暴力只不过是关上家门后的私人事,宁愿哑忍亦不欲将“家丑外扬”;此外,警方发现不少知悉身边友人曾遭配偶暴力对待的市民,认为这是他人家中事而选择置若罔闻。她强调,此种观念是大错特错,家庭暴力伸延开来必会成为社会问题。

她称,警方不断呼吁市民举报非法街头赛车、枪械暴力或大麻屋等,其实市民举报家庭暴力并非代表干预他人家事,而是协助受虐妇孺脱离水深火热之中。

有不同语言求助热线

姬尔庇称,新移民或不谙英语妇女,即使遭遇配偶暴力对待,但不知该如何求助或基于恐惧心理,而没有向警方求助。她强调,警方及区内多个关注妇孺被虐待团体,都印制了多种不同语言包括华语的小册子供市民索阅,另外,关注团体亦设有提供不同语言服务的求助热线。

她鼓励受虐妇女即使不谙英语亦毋须担心求助时的言语障碍,而这些团体当接获受虐妇孺求助电话后,亦会马上进行外展探访了解事件的严重性。

她表示,作为家暴受害人家人、朋友及同事,通常能从受害人行为举止及言谈之中,隐约感受到眼前人可能正饱受配偶虐待。她呼吁市民一旦感觉到身边友人或家人或被人虐待,应马上劝喻其报案或向有关机构求助。

约克区警察总长乐巴治亦强调,今年至现时为止约克区发生过2宗涉家暴命案,当中5人丧命,包括该宗皇帝镇烧尸案;而去年约克区则发生4宗家暴命案,7人因此死亡,他称市民应正视家庭暴力对社区所带来的伤害。

黄严焕卿:家暴如计时炸弹

曾处理多宗因涉家庭暴力办离婚个案的律师黄严焕卿表示,家庭暴力之所以危险性高,是因为夫妇天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问题不知何时触发。

黄严焕卿表示,家庭暴力案件在加国屡见不鲜,而且普遍受害者都是妇女,故此才有专门审理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庭,可见此等案件的受关注程度。她指出,家庭暴力可说是刑事案件中的高危类别,因为有问题的夫妇困在同一屋内天天见面,犹如计时炸弹一样随时爆发,令人防不胜防。她认为作为配偶的应多留意对方的行为和情绪,如发现问题,不应哑忍,及早寻求协助除了可帮助对方更能保护自己及家人。

她续说,在她处理过的离婚案件中,有三分一都牵涉家庭暴力,且一般都与身体受虐有关。但今次案件中的3名死者不单先中枪而死,死后还要被烧尸,令她感到家庭暴力的暴力程度有所上升,亦关注到枪械竟用于家庭暴力中。

梅伟思:安全受威胁应即求助

华谘处行政总监梅伟思则认为,任何时候都要以自己和孩子的安全为首,只要感到人身安全受威胁,便应立即寻求协助。

梅伟思表示,家庭暴力涉及的层面非常广阔,除了身体的殴打、言语谩骂等明显行为,如恐吓、孤立对方、扁低对方身份等都可被称为家庭暴力的一种。但不论定义为何,任何人只要在某一环境感到不安全,便应立即寻求协助,至少也要让朋友或其他家庭成员知道事件。

他指出,很多人面对家庭暴力时往往不敢求助,害怕事件被家庭援助机构知道会报警或要求夫妇分开,亦觉得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是可耻的事。

梅伟思强调,家庭暴力并不罕见,更不是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此外,加国对这类服务的制度非常完善,除了受害人资料获得保密,辅助机构亦会以维系家庭完整性为目标,而非动不动便要家庭分裂。

约克警年接2700宗家暴电话

明报/约克区警察总长乐巴治称,本国家庭暴力问题严重,单是约克区于近两年便发生过12宗致命的家庭暴力案。

约克区警队家庭暴力案调查组探长基尔比(Kim Killby)指出,该警队平均每年接到2700个有关家庭暴力事件的电话。但估计发生过的家庭暴力案之中,平均只有25%会向警方报案,显示大部分受害人都不敢报警。

她说,约有四分之三的致命家庭暴力案件,在案发前未有向警方求援,故她呼吁当有家庭暴力事件发生时,受害人、听闻事件发生的受害人亲友或同事,应向警方或灭罪热线报告,等到发生血案便太迟了。此外,旁人也可警告施暴者,指责其行为不为社会所容,同时也属犯法。

她续称,有些人认为亲人打架是私事,不用别人理闲事,但她指家庭暴力案的后遗症,是受害儿童日后有较大机会变成施暴者。

基尔比探长不愿评论莫宝案,但指普遍来说,家庭暴力变成枪杀血案,有时是由于当事人有精神或酗酒问题。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