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89年的经验,南周事件各方不想激怒当局
-东方今报声援南周:这一刻,我们和南方周末在一起
-伊能静声援《南周》遭大陆约谈 台湾陆委会声援
-伊能静因南周事件被噤声两日 微博再发言引热议
鉴于89年的经验,南周事件各方不想激怒当局
明镜网/随着《南方周末》新一期照常出刊,及“南周事件”导火索人物庹震公开亮相,官方释放出事件已平息的信号。本周末,部分民众继续在南方报业前抗议,与南方周末内部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
1月12日,多位广州网友发出消息和图片,依然有部分民众至南方报业集团外抗议。现场警察数量超过抗议人群,他们强行带 走多名抗议者。在前几日的抗议中,截目目前已经有几十位参与者被”喝茶”,包括广州作家野渡被问讯过程中,遭脱衣污辱;台湾知名演艺人士伊能静也因网络声 援南周被大陆警察问话。
民众主张”新闻自由”的抗议和话题远未停止,而南周事件双方的主角,似乎已经回复到”正常”状态。1月10日上午,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出刊。整期内容 没有涉及这次事件。但在”一周高论”中刊载了《人民日报》在1月7日评论文章”要跟得上时代的节拍”,引述其中内容”党管媒体是原则,但党管媒体的方式要 与时俱进。”,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本期内容签版负责人并非是该报社总编黄灿。
早前据”路透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为平息事态,新任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介入该事件,表态不会对罢工记者秋后算账,解雇该报总编及庹震将在延后调离、广东 省委宣传部的”事前审查”变更为”事后审查”等。《纽约时报》采访了南周编辑鄢烈山,他表示:”习近平已经开始表达出好的意愿,正在创造改革的氛围。所以 我们不想把领导层逼到没有周旋余地的处境。在《南方周末》,我们想得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1月10日,南周事件的风波人物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庹震出席中国省级宣传部长会议并发表讲话,《广州日报》予以报道。庹震亮相与南周的出刊背后,连续多日的 南周事件多个谜团终未解,多位网友表示,希望南周能公开当局与南周的谈判内容及结果。中国知名艺术家艾未未也在Twitter微博发出一张要求南周公示真 相的照片。
“南周的角色决定了抗争的天花板”
媒体人左志坚表示”维稳系介入后,南周选择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角色决定了抗争的天花板,为何要妥协也不难推测。但他们确实需要有一个公开声明,对组织和被喝茶的声援者都要有个交代。”
网络作家宋石男认为”已经复刊的南方周末,对大院前的声援者仍负有道义责任。即使不能正面支持声援者,至少也不要把他们当成麻烦。”
中国独立评论人莫之许则认为不需要指责南周,因为透过南周的沉默,更可以看到”沿体制边界日益加深的鸿沟”,他认为”不援人以柄,不冒犯官方意识形态,不 挑战官方的政治正确,不挑战官方执政的合法性。在南周事件中,就是充分尊重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这真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南周真不欠谁一个交代,也不是白眼 狼,它的眼中本就没有你。”
作为南周记者中为数不多的就此事件发表观点的鄢烈山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表态后,莫之许更进一步指出:”不要把党逼到墙角、四不碰、诉诸舆论的有限动 员、良性互动、改革共识……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说法而已,那就是转型不需要反对,不需要抗争,甚至需要反对反对,反对抗争,因为这样会’撕裂社会、绑架 社会’。
网络活跃人士@wanglianhua表示:”也没指望南周能有多硬。那才是一群斯德哥尔摩症患者。最大的收获是群众上街,喊自由,喊宪政。”
“有可能鉴于89年经验,他们不想激怒当局”
中国历史学者章立凡认为官方已经火速将这个事件分割成几个层面,把南周划分为内部解决和安抚范围,而对外围的声援民众则采取强烈打压之势。
他向德国之声表示,也观察到一些媒体人和学者认为,南周保持沉默,也是博弈的一种策略,意即给双方留有余地,不要激怒当局:”这是最近有些人提出的,不要 把当局逼到墙角,把他们逼到墙角就会把社会逼到墙角,就会党性大发,就有可能连原来达成的协议都被推翻甚至变本加厉。其实他们还是鉴于1989年的历史经验。”
但他表示南周非个体而是公器,南周有义务将黑幕公之于众。公众要求南周公示真相的诉求是合理的:”我当然是赞成公开的,南周既然已经达成了这个协议,就应该让大家知道。但从正式途径上披露可能有违他们和当局的协议,未来他们可能会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让内幕清晰的。”
东方今报声援南周:这一刻,我们和南方周末在一起
河南东方今报以打擦边球的方法,声援遭到篡文的南方周末。(网上图片)
RFI香港特约记者 郑汉良
南周篡文事件余波为了,陆续有地方报纸声援,继新京报一度抗命刊登谴责南周的文章之后,河南《东方今报》11日在头版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声援《南方周末》,在头版刊登《南周》报头,并借两份报章共同采用过的兰考孤儿院火灾新闻图片,大字标题称“我们在一起”。相关网帖纷遭删除。该报网站昨日亦无法登入,不过香港的明报报道,今报的员工表示,目前未闻报社受到压力。
今报11日报头一改过去横文排版的方式,将“东方今报”四字竖排在头版右上角,左边是一卷《南周》的美术图片,中间则是题为“我们在一起”的社论,附有一张孤儿院火灾事件主角、“爱心妈妈”袁厉害的照片。袁厉害从1996年到2005年10年间,在河南兰考收养了20多个被父母遗弃的婴儿,后来,医院发现弃婴也送到袁厉害家,最后甚至发展到110(求救电话)捡到孩子,也送到袁厉害家,她的家几乎成了一家私人孤儿院,但不幸2013年1月袁家发生火灾,造成孩童7死1伤的惨剧。
今报社论作者为“东方今报评论员夏继锋”,第一句就写道“这一刻,我们和南方周末在一起”。文中称,版面上的袁厉害照片为今报记者6年前拍摄,数日前在该报登出,前日又被南周引用:“是爱和责任,让我们和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周报站在了一起”。社论中不乏“如果你不曾心碎,你不会懂得她伤悲”、“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人性”等意有所指的句子,既描述袁厉害,又像暗喻《南周》,结尾称:“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共同追寻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和她在一起。”据了解,作者夏继锋为今报评论部主任。
此外,今报在要闻版还刊登题为《悲悯的情怀是一致的》的报道,由上述照片拍摄者刘栋杰忆述2005年采访袁厉害的经历及讲述本周三中午南周图片总监李楠去电请他提供当年照片一事,附上的“编者按”中有一首短诗,写道“担当中的坚守会让我们永远在一起”。今报封面的电子版图片11日在网上广传,但该报网站日间无法登入,至昨晚虽恢复运作,但报章电子版无法查阅。
利用隐语、双关语等文字游戏来表达观点,是内地媒体挑战新闻管制的常见手法。新浪、网易等网媒日前曾用新闻标题排出藏头句叫“南方周末加油”;新京报借讲述美食的文章《南方的粥》声援南周,称“在寒冷的冬夜,我们围着一碗粥相互取暖”。
今报在2004年成立,由河南电视台主管主办,是全国唯一一份由广电系统经营的都市报。
伊能静声援《南周》遭大陆约谈 台湾陆委会声援
德国之声/大陆媒体《南方周末》事件逐渐平息之际,台湾赴大陆发展的艺人伊能静,由于在微博中发文支持南周,传遭有关单位”约谈喝茶”。台湾陆委会隔海声援伊能静,呼吁大陆尊重言论自由。
伊能静挺《南方周末》瞬间爆红
《南方周末》的新年特稿遭到中共官方删改事件,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经过民众连日抗议声援、国际关注下,南方周末在周四恢复出刊,不过,网络上关于言论自由的讨论未歇。
不少艺人相继挺身声援南方周末,像李冰冰、陈坤、伊能静等等。台湾艺人伊能静在微博感叹”南方已远,远得我看不清那方的真实。”她随后又自爆被请去喝茶,接下来伊能静关于南周的微博全部都删除,结果在大陆引起网友高度关注,伊能静名字瞬间爆红,成了微博热搜榜第一名,她的微博粉丝数也在近日迅速增加。
陆委会吁大陆尊重言论自由
伊能静近年来专注在大陆发展,她的粉丝担心她在大陆的演艺事业可能会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也有网民质疑她评论《南方周末》事件是为了炒作新书。从微博上消失近48小时后,伊能静周五重新发言。她在微博转发一封写给儿子的信,并附上评论:”亲爱的孩子,如果因为真实被神话,那是一种时代的悲剧。”伊能静的经纪人则表示,伊能静新书的签售活动被取消是出于安全考虑,希望不要轻易相信其它传言。
伊能静传遭有关单位”约谈喝茶”,台湾陆委会隔海声援表示,民众针对公共议题应该有发表个人观点的言论自由,这与媒体的新闻自由一样都应受到保障。台湾也曾经历威权统治,如今已能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陆委会吁大陆方面能尊重民众发表言论的权力。
台湾各界对《南方周末》事件纷表不满
另一方面,台湾各界也对《南方周末》事件纷纷表达不满和看法。近期持续抗议台湾媒体并购及交易案的反媒体巨兽青年联盟发表声明,呼吁维护新闻自由、争取民主;最大在野党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及前主席蔡英文力挺南方周末,表示关心中国民主化;截至12日止有 323位两岸三地专家学者与团体参与联署活动,要求中共开放报禁、落实新闻及言论自由。
有台湾学者认为,《南方周末》事件显示中国社会力量已经逐渐觉醒,而且勇于站出来,为公领域的大众利益发声,长期来说,对于中国的民主改革是有益的。不过学者也指出,只要中共当局箝制言论自由的思想,没有从根改变,那么任何的安抚行为,都是治标不治本,类似事件往后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发生。
伊能静因南周事件被噤声两日 微博再发言引热议
BBC/伊能静关于《南方周末》的评论令她再度走红。
台湾艺人伊能静最近两日连发微博支持《南方周末》及抨击《环球时报》,在微博人气急升,但相关微博迅速被删,更有传言指她在中国遭封杀。在从微博上“消失”近48小时后,伊能静周五(11日)晚重新发言。
其经纪人则表示,伊能静新书的签售活动被取消是出于安全考虑,“希望不要轻易相信其他传言”。
周五晚9时许,伊能静在微博转发一封她写给儿子的长信,并附上评论:“亲爱的孩子,如果因为真实被神话(化),那是一种时代的悲剧。”
随后她又写道,“挑衅叫嚣的背后,并非抹黑。他们只是希望转移,让你遗忘你原来想争取的,所以记着,留着你的脑,只为真理沉思。”
“曾经可以领日本籍,但决意放弃,去日本观光依然用签证。父亲山东济南人、母亲基隆人,我想回到我的根,用我的母语写字。我,没读太多书,但我知道自由一种本能。而要实践这种本能,必须在自己的土地,在他处享有的自由,对寻根的孩子来说,更像流亡。”
星期四(1月10日)下午,伊能静发表微博称:“我去喝茶了,希望茶好喝。”
随后,她有关“喝茶”以及声援《南方周末》其他微博全部被删除。
网民继续纷纷在微博发文表达对伊能静的看法。
小袁9011:从高中开始就知道有伊能静这个明星……断断续续的听过她的故事……从广播,网络……杂志……今天看了她的微博……想说:女孩坚持自我,活出人性的真实。
虾米er:伊能静还真作啊~我觉得作其实是对事物的敏感,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都能在心底掀起轩然大波。
吕况: 一个台湾艺人,如此愤不顾身的保护国人的自由。这是何等的感人!
没有子弹: 突然就敬佩起这个女人来。有见识不出奇,有良知不出奇,见识、良知和胆识齐备这就太难得了。处欢场而不改凌厉,虽优伶而不忘忧国,大善。
坚强的头发: 今天你的几条微博,都可以成为启蒙的东西了,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因此而支持你的,为你的勇气,也为你的智慧,我决定让朋友从台湾买你的书拜读!祝好运自由女神!
天涯凌晨:@伊能静 你是我第一个关注的明星,没别的,你的直言让我觉得敬佩。。。。。。
新开店方掌柜:一个海岸对面的女艺人,因为对一个时事说了一些自己的感受,现在微博被禁,人被叫去“喝茶”,她就是伊能静!真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对一个小小女人居然如此害怕,太虚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