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7/六四血腥一幕主角方政来多作见证

坦克辗碎双腿露出骨头

星岛日报/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发生的血腥镇压,转眼已过22年。在有关“六四惨案”的所有文献照片中,除了一张以血肉身躯拦着坦克那一幅震撼人心之外,另外还有一张广泛流传、也同样令人心灵如受重击久久不能平复。那是一名伤者躺倒在街头痛苦挣扎,他是被一辆坦克的履带辗碎双腿、血肉模糊惨状令人不忍卒睹。照片上的人是一位青年学生方政。作为六四受难者群体的一个代表,一个象征,方政将于近日抵达多伦多出席本地六四纪念活动。

方政生于1966年,安徽合肥人,当年是北京体育大学4年级学生。6月4日清晨约4、5时,方政与最后坚守的一批学生撤离天安门广场,至早晨约6时沿西长安街步行返回学校,遭遇坦克由背后突然袭击。“有三至四辆坦克,由天安门广场方向沿长安街自东向西高速并排行驶,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平推式地由学生队伍的背后冲进人群,肆意辗压,特别是最靠路边的一辆坦克杀人最多。”

这是整个六四屠城中最血腥、最残忍的一幕,史称“六部口惨案”。“至少有九人死于坦克的辗压,五人终生伤残,死伤者全部是来自北京各大高校的青年学生。这只是确认身份者,还有人当场被辗成肉饼,尸体无从辨识。”有击者称,死难者至少有十一人。

抢救女同学卷入坦克底

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方政奋不顾身抢救一名同校的女同学,自己则被卷进坦克履带中。方政于2009年5月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谈起这段经历:“我当时还有点意识,感觉坦克履带撕扯我的腿和裤子,在地上拖行了一段,最后掉在地上,我滚到路边,靠在铁栏上,失去知觉记忆前看到最后一幕是,我腿前露出一节白色的骨头。”这一情形,包括一位市民为他止血的片刻,被永久留在照片上。

这场灾难22年来挥之不去,方政一直难以了解的一个真相是,为什么解放军在已经进城、完成天安门广场清场任务的情况下,驾驶坦克由天安门返回长安街追杀和平撤退的学生,而且是由学生背后毫无预警之下使用钢铁怪兽肆意辗压,这种完完全全的蓄意屠杀,目的何在?当时的解放军指挥官是谁,驾驶员是谁?什么样的动机和想法可以令人做出这样毫无人性的举动?

方政受伤之后被市民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当天接受了截肢手术,到6月5日苏醒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会议室的水泥地上。“医院的死伤者太多了,医疗器械完全用完了。当时听说北京市所有医院的血源都用光了。我在医院第二次输血,都是医护员、学生和市民当场捐的。”

方政伤愈出院后继续接受治疗、康复及当局审查。1992年,他被驱赶出北京,在一位目睹过六部口惨案的好心人士安排下前往海南谋生,其间经历无数曲折,包括被捕、被监视,身份证明被没收,直到2000年他结婚时,在向公安部直接抗争之下,得以将户口落在安征合肥老家,与妻子及女儿在父母身边同住。2009年,方政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人道救助团体“人道中国”的协助下,与妻女得以离开中国,目前在旧金山定居。

方政感恩重新站起来 期血泪史实不被遗忘

星岛日报/方政因自己不寻常的遭遇,多年来成为六四受难者群体的一个代表和象征。但他接受采访时却多次提到“感恩”两字。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找到六四那天早上曾在长安街上为他实施急救的市民。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他关注那些更为不幸的、更为广泛的六四受难者群体,希望大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忘却这些曾经流过血与泪、至今或许仍在不同地点为生计而挣扎的人。被当局枪决及判重刑的所谓“六四暴徒”,以及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六四伤残者。

六四受难者群体中首推死难者及他们的家属,这一群体以“天安门母亲”丁子霖教授为代表,多年来为寻求公义、存留真相而作出超常的努力。也获得世人的关注。但包括丁子霖教授在内,也多次呼吁大家关注那些没有知名度、没有受到关注的受难者群体。

北京市民是真正勇者

“六四暴徒”是其中最悲哀的一群。在当局“平暴”之后,大批市民以暴徒罪名被逮捕、被枪决或判处20年以上徒刑甚至终身监禁。“这些‘暴徒’受刑最重,但也由于有刑事罪名,多年来不被社会接受,就连六四学生也刻意与之区隔。”六四之后在中国呆了20年的方政,对这些人怀有巨大的同情和尊重。“实际上他们多是勇敢的北京市民,是真正的勇者。他们在强大暴力面前挺身抗暴,救护学生和市民,对一个向人民开枪的反动政权说不。从良知上不应该忘记这些人。”

另一个令方政关注的群体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六四死难者家属、伤残者和其他受事件株连的家庭。当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射在“北京、天安门、学生”这三个核心的时候,这些人可能至今默默忍受,为生计挣扎。“当年惨案发生在北京,但伤残者中有许多是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他们在六四之后多被遣送回家。在当局的高压之下无法让世人了解其遭遇,沦为政治高压下的贱民。”

方政表示,他现今可以和家人在美国过上安全、自由的生活,可以得到海内外华人的关注和无私帮助,心中充满感恩。也因此更记挂那些仍处在国内在艰难困境中挣扎的六四受难者群体,不论是死难早家属,伤残者还是“暴徒”。期望海内外的人,不要因时间的流逝而忘记他们,这也是纪念六四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1 Comment

  1. jackjia (Post author)

    20110528/天安门坦克辗断双腿 方政抵多市为六四见证

    忆述获中年汉在断腿止血带 死里逃生

    明报/1989年6月4日清晨6时许在离开天安门不远处的六部口,当时为北京体育大学4年级学生的方政,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从背后冲撞过来辗断双腿,他为参加多伦多纪念六四活动,昨天傍晚抵达多市。

    方政生于1966年,安徽人。惨案发生之后,他和最后坚守天安门广场的一批学生撤离时,突然遭到坦克从背后袭击。方政昨天说,他最后的感觉是,坦克的履带撕扯他的裤子及腿,然后他滚到一边,看到自己腿前露出一节白色的骨头。

    几年之后,他看到自己当时昏死过去之后的一张相片。一个背对镜头的中年男子,正在他的一条断腿上止血带。他说,“这非常关键”。没有这个人冷静而专业的举动,他很可能不再活在这个世界上。

    6月5日中午他苏醒过来,已经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并已接受了截肢手术。1、2天之后,有一天医生护士将他推出病房,到处躲藏。因为他们听说解放军来搜查医院了。不过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但过了几天,他还是被护士推到医院办公室,接受公安的问讯和备案。

    被劝勿说被坦克压伤 方政坚拒

    度过危险期之后,他回到大学。当时校方希望他不要说自己是被解放军坦克压伤的,“你也可以说是军车”。但他坚持不肯。他说,“我认得那是坦克,怎么能说成军车呢”。而且当时学生正在退出广场,坦克还冲上来追杀,这是为什么?作为一个曾经入了党的中共党员,他选择了自动退党。

    一直在公安部掌控名单上

    当局调查下来,难以发现他的“暴徒”行径,但鉴于他的不配合,也不愿给他“误伤”的待遇。他在大学学的是生物力学,非常热门的专业,却从此再也无法派上用场。

    直到2009年出国之前,他都在公安部门的掌控名单上,被拘捕过、监视过、谈话过。尽管如此,在有外国媒体要求采访他时,他都愿意接受,并不害怕。2009年,他和太太及女儿,在三藩市一个人道救助团体“人道中国”的协助下,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定居。

    20多年过去了,回想当年,他最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解放军在已经进城完成天安门清场之后,还要出动坦克追杀学生?经过“天安门母亲”群体的代表人物之一丁子霖多年艰辛的查寻,目前已经寻找到六部口坦克惨案的死难者5人、受伤者9人,一共14人。其中13人有姓名、年龄、所在单位以及受伤部位、致死原因;有10人已确知籍贯、家庭地址。

    对于自己现在可以生活在民主自由的美国,方政十分感恩。

    与此同时,他仍然时刻关注那些更为不幸的六四受难者。

    方政周日出席“六四见证论坛”

    团体六四22周年办游行烛光晚会

    明报/“六四”将踏入22周年纪念,当年由于参加天安门广场集会而被坦克车辗碎双腿的方政,昨晚从美国到达多伦多,并于未来数天出席2个论坛,题目分别是“六四见证论坛”和“茉莉花革命与中国民运”。

    另外,6月4日当天,将举行游行集会和烛光悼念晚会。

    上述活动的主办团体包括“加拿大中国人权联盟”和“中国人权网络”,发言人关卓中称,5月29日下午1时半在万锦市城市广场举行的“六四见证论坛”,除有方政出席之外,当时曾访问过方政的加国华裔记者黄明珍也会出席,2人将忆述当晚在天安门广场的经历。

    另外,当时是北京体育大学4年级学生的方政,也会谈及他被坦克车辗碎双腿后,中国政府连残障亚运会也不让他参加等经历。

    抢救女同学卷坦克车底

    另1名发言人盛雪说,方政是六四见证的好例子,当时为了抢救女同学而自己卷入坦克车底,因而被坦克车辗碎双腿。当时他受伤被送医院治疗,30天后便被赶出医院。至2009年,方政获美国三藩市一个人道救助团体“人道中国”的协助下,与妻女得以离开中国,目前在三藩市定居。

    关卓中指出,方政坐轮椅多年,至近年开始使用假脚,让他可以走路。最近他到访美国华盛顿国会时,曾用假脚与他太太共舞。

    下周三怀大与学生答问

    方政将于6月1日晚上6时半在怀雅逊大学(Thomas Lounge, Oakham House, Ryerson Student Centre,55 Gould St.)以“茉莉花革命与中国民运”为题,回答学生发问。

    盛雪指出,近期的茉莉花革命,可能逐渐成为1项大型运动,现时已有150人因而被捕或失踪。

    6月4日当天,上述组织将于晚上6时半在中国总领馆门外举行游行集会;跟于8时到多大校园六四纪念碑前(Hart House Circle)举行烛光悼念晚会。关卓中说,去年约有300人出席游行集会,希望今年有更多市民参加。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