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06/大陆社团潮涌何处?

加中时报温哥华版/“社团”这个名词对很多大陆新移民来说还是个新概念,大陆没有社团这种说法,也不提倡走小集团路线。走出国门,我们赫然发现社团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部份,在不同的时候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随着加拿大的大陆移民越来越多,大陆移民的社团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只是,从定义和性质上,已经与早期香港移民的老社团有了质的区别。

大陆社团渐起

要说社团还是得先从什麽是社团说起。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早期的华裔移民倍受歧视甚至侮辱的问题。据说,有个时期温哥华的唐人街,每个星期五都会有白人冲进来打人砸店,完全没有来由。直到二战之后还有这种状况存在。这样的情势下,不团结不足以御外侮,于是就有了最初的社团组织──善堂。善堂有些类似现在的同乡会,但原始的诉求主要是帮助乡亲在本地生存,相扶共济。如今温哥华的老侨团大都是由此而来。中华会馆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侨团,下属有200多个侨团组织,组织紧密,管理规?。

时代变迁,社团的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多变化。90年代中后期,大陆移民潮席卷加拿大,很快就成为加拿大人口增长的主力军。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问题,大陆移民无法融入本地社会的同时,也无法与之前的香港台湾移民社团进行良好的沟通。这种情况下,大陆移民社团就应运而生了。

提起早期的大陆移民社团,不能不提的就是旅加北京联谊总会。这个97年底成立的社团算得上是最早期的大陆社团之一,也堪称那时最辉煌的大陆社团组织。虽然定名为北京,可并不是一个以北京人为主体的同乡会组织。联谊会前任会长车飞介绍说,北京就是中国的代名词,是希望用首都的感觉聚合大家的力量,帮助新移民融入新社会,开始新生活。

旅加北京联谊总会在1998-2004年间达到鼎盛,拥有会员三千多人,是当时最大也最有影响力的大陆社团,也可以说是最接近社团原始存在意义的一个,互帮互助的理念很强。他们每星期都至少举办一次活动,而且大多数都和新移民来加生活息息相关:报税,找工作,申请入籍等等,这些现在都是移民了如指掌的问题,当时却是很多移民的困惑。车飞说,有一次联谊会请来IBM电脑公司人事部的主管来讲解如何制作工作简历,吸引了三四百人前来参加,在当时也算是个轰动。

从那时起,大陆移民组建社团的风气渐盛,大陆移民社团的数目也开始突飞猛进了。从最传统的乡亲联谊类,包括同乡会和校友会等;商业利益驱动的商会类;专业人士组建的专业协会类;到最少见的,就是社区服务类,各种名目繁多的社团相继出炉。

分散型存在

看这些纷纷涌现而出的大陆社团,我们不难发现其与老侨团的不同之处。首先,新侨团中统一的大社团较少,各个地区的同乡会校友会较多,分散型存在。中侨互助会行政总裁陈志动表示,分散并不是坏事。中国地广人多,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很大,甚至有相邻的村落之间语言还不通。大家建立起不同的社团,满足不同的需要,是一件好事。“还有一个隐性的好处,”他补充说:“当大家对政府有同一个诉求的时候,不同的社团联合起来,发出同一个声音,就能够得到政府更多的注意,对于所有华裔移民好处多多。”

但同时,也毋庸讳言,这种情况的一个弊端就是乱。比如同一个省份有好几个同乡会的情况十分多见,甚至同一个类别的专业协会也不甘落后。比如日前成立十周年的中医协会,其下属还有12个协会,且注册名称基本雷同。一般人哪里分得清中医协会和中医师协会的区别?

加拿大银行公会外贸委员会主席,曾任中侨互助会副主席的罗安邦就批评,不少人这样“热心”做社团根本不是为了为移民服务,而只是为了给自己谋名谋利。比如随便顶一个头衔,无论是回国做生意,还是在本地社会加强联系,都似乎会容易很多。华裔社区就不用说了,那些弄不清底细的人,常常会被一个大口气的中文名称搞到晕头转向。而抱着这种目的做的社团,其内部的管理结构也非常凌乱。不就是个称谓吗?从主席,荣誉主席,会长,理事长,还有执行董事,基金会主席,荣誉会长,副会长,常务副会长,行政主任等等,这麽多头衔分给每个团员都嫌太多。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个人利益参杂其中,当然也有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因素,导致大陆社团内部纷争加剧,对于大陆社团的整体形象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不得不提的是,车飞会长任满后旅加北京联谊总会就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混乱。时隔多年,已经不需要再去重复讨论谁对谁错的问题,但那一场会长之争无异于一?闹剧,让很多人寒心,也直接导致了这个当年最兴盛的大陆社团的衰落,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但是陈志动指出,大部分的社团人士都有为社区服务和奉献的精神,希望能为移民做点实事。而且所谓混乱也好,内讧也好,也不是大陆背景社团才有的问题。曾经研究过社会学的他认指出,基本上每个社团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不可避免。

娱乐性突出

新侨团与老侨团的另一个巨大区别就是社会服务性较弱,同乡会校友会大多以组织吃喝玩乐的聚会,游山玩水或是大型演出为主,娱乐性较强。

东北同乡总会的会长李琦非常认可大陆社团的这个角色设定。同乡会本来就是一个松散的互助性团体,主要提供交友平台。新移民初来乍到,工作生活都没有着落,除了需要去中侨那样的机构寻找物质生活的机遇之外,到同乡会中找朋友寻开心,也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当然,也有不少人通过这个平台找到工作或生意上的机会,就算是一个额外的收获。

东北同乡总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不想要和类似中侨这样的服务机构一样为移民提供社区服务。该同乡会目前已经停止收取会费,大家都来去自由。而举办活动时,则按照需要进行收费。作为目前的大陆社团,在没有政府资源的情况下,因为有了少数热心义工的努力,举办各种活动,为初到此地的新移民提供一种交流的渠道,也是服务移民的一种方式。

李琦说,每年的春节中秋,很多同乡会也会联合起来,共同举办大型的演出。一来,大型文艺演出适合大陆移民的文化口味。就好像春节我们必看春晚一样的道理,很多移民出国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是一次“千人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今年春节,由东北同乡总会组织,近30家大陆社团共同参与的春节团拜会,吸引了2000多名观众前来参加,是目前为止新侨团组织的最大型的演出活动之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李琦认为这样的经验十分宝贵,再一次证明大陆移民更加能够接受这样的娱乐形式。“接下来,我们还计画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慢慢积累经验,如果可以,我们也会推出温哥华的春晚!”

同时,李琦还认为这样的活动能够加强大陆社团彼此之间的团结。“我们设定一个共同的目标,然后一起努力去完成它。”李琦说,“这个过程就是互相了解,互相磨合的过程,对于我们的团结大有裨益。”

正规性发展

因为分散存在,因为娱乐大众,很多大陆社团的发展相比老侨团而言就又缺少了严肃性和正规性。有人为了寻找朋友和牌搭子就成立一个同乡会;有人自己想要谋求某种经济利益又成立一个商会;还有人为了一个名分再弄个专业协会会长。

加拿大中国商会会长练子乔就非常不赞同这样办社团的初衷和想法。他认为且不说一个社团领袖需要多少为社区奉献的精神,单只运营一个社团至少需要的是非常严肃认真的态度,才能保证一个社团的生命力。加拿大中国商会自1997年建立以来,现在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过去这些年,加拿大中国商会一直都坚持走正规发展的路线,为加强中加两地文化、经济、贸易等各个方面的交流都做出了很多贡献。练子乔担任会长以来,也经常带团回中国访问,进行经贸交流。如今,加拿大中国商会无论在加拿大,还是中国,都建立了良好的声誉。

去年10月,练子侨还出面成立了一个专门帮助在刑事案件中有紧急需要的华裔受害者的慈善组织,华人援助基金会。有关评论认为这是第一个正规性有组织的慈善机构,上个月底,该基金会还将西藏的獒犬定为其吉祥物,成为加拿大第一个拥有吉祥物的慈善组织。

练子乔说,目前来讲一两个人成立个环球什麽什麽的协会就想回国骗资金已经不太可能了。国内现在已经开始对海外回国的团体进行背景调查,了解了情况之后才会跟你接触。就在不久前,中国大陆有关部门就拒绝接待一个用了与加拿大中国商会雷同的名字的社团。

陈志动就表示近年来大陆移民社团在这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是保证社团内部团结的必要因素。。而中侨也非常愿意与大陆移民社团分享经验和规章制度。比如成立社团必须要经过注册,而不能三五个人聚在一起聊个天就成立起来。而注册过程中,社团在架构上最高决策单位是董事局(理事会),董事不能受薪,在决策过程中如果有利益冲突也应该即时申报。但是社团的最高权力则属于会员大会,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向会员交代过去一年的运作状况和财务报告。有了这些法例法规,会内的矛盾和冲突解决起来就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一个中侨足矣

大陆社团与老侨团之间的关系有些复杂,也有些微妙。旅加北京联谊会前任会长车飞非常欣赏老侨的处事方式,认为他们“有大陆人的热情,也有西方人的直爽。”从旅加北京联谊会的成立到发展,都受到了老侨团的很多帮助和支持。比如中华会馆就邀请旅加北京联谊会加入其中,成为一个会员单位。

但另一方面,新老侨团之间也有微妙的竞争关系,之前几年春节期间的千人宴就是这种问题的突显。尤其是2004年,曾有60多家新侨团联合起来,在市中心一家酒店共同举办新侨千人宴,也是声势浩大,满城皆知。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社团的发展日渐成熟,侨领的心态也愈发平和。“同样是华人,同一个春节,为什麽要冒出两个千人宴?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我们不团结吗?”尽管车飞也曾代表旅加北京联谊会组织过千人宴,但也不讳言这种对华裔移民没有好处的事情,还是不作为妙。

另外,所谓娱乐性路线也不是大陆移民社团自己的选择。这一点从最初的旅加北京联谊会就不难看出端倪。如上所述,那时他们还是经常举办很大型的讲座,帮助移民解决实际生活所需。而后建立的许多大陆社团也都曾想过走类似中侨互助会这样的社区服务路线,建立一个大陆背景的“中侨”。

几年前,随着大陆移民潮的开始,由于语言和背景问题,很多大陆移民认为中侨互助会无法满足新移民的需求,提供不了相应的帮助。于是,大陆社团曾呼吁三级政府增强对大陆新移民的服务援助,希望获得正常性的移民服务拨款,增加社会资源,可以向正规化的非谋利社区服务机构发展,更加切实?帮助新移民解决新来此地之后的生活困难。

但实际运作起来,大多数人都不太认可这个理念。练子乔分析说,首先,政府每年给华人团体的拨款都是一定的,与其大家一起去抢那一块蛋糕,不如政府全数拨款给一个机构,整合资金和力量,才能够真正服务到移民。其二,即使新的服务机构建立起来了,从资源、资金和社会关系上都远远落后于已有的机构。比如,中侨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历史,在本地建立了深厚的根基,无论与政府打交道,还是为华人服务都驾轻就熟。第三,随着大陆移民越来越多,中侨互助会也在努力转换跑道,加强针对大陆移民的服务。中侨互助会行政总裁陈志动表示,目前中侨的员工有80%都会说国语,16%来自中国大陆。

罗安邦非常认同这个观点。他指出,中侨还在寻找热心人士加入他们的理事会,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帮助他们了解大陆移民的需求,进而更多关注来自大陆的新移民。而如果大陆移民社团真的有心加入到社会服务的工作中,不如先试着加入中侨,从理事会,到管理层,再到执行团队,包括义工等等,帮助中侨为越来越多来自大陆的移民服务,效果可能更加理想。

综上所述,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大陆社团不一定也不必要走过去侨团的老路。反而,像如今这样另辟蹊径,更多地发挥互助组,俱乐部,联谊和娱乐的功能也非常好。这样,新老侨团之间才能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帮助新移民融入本地,开始新的生活,而不会形成恶性竞争。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