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31/恨爱交织:当代越南人的中国印象

《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8月31日版

尽管理论上越南的政治、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但事实上越南人对中国的友好是有限度的,甚至不乏仇恨成分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尹鸿伟记者于胜楠发自昆明、北京/

在中国广西大新县与越南高平省交界处著名的亚洲第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风景区,摩肩接踵的中国游客除了对壮观的瀑布风景表示惊叹,更对瀑布上游具有特殊意义的53号界碑周边自然形成的“越南小商品街”感到意外惊喜。尽管这里商品种类很少,但是中国游客们仍然对那些产自越南或者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小食品、小商品产生了兴趣,而最大的旅游诱惑是这里的边界可以自由出入。

“我们喜欢你们中国人过来越南,你们的人来得越多,我们的生意会越好做,可以赚更多的钱。”在接过几张人民币后,一名越南妇女笑嘻嘻地用生硬的普通话说。之前,我通过讨价还价以20元人民币购买了她出售的一扎共6罐越南产的“红牛”饮料,以及其他一些越南小食品。而转到另外一个摊点,同样数量的“红牛”只要 18元人民币。

当然,这样的景象并不能代表所有越南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或者说越南人对中国的印象不完全都是这样。尽管理论上越南的政治、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中国,但事实上越南人对中国的友好是有限度的,甚至不乏仇恨成分,就如许多中国人对待日本的态度一样。不少越南人认为在过去千百年历史中,中国“侵略”、“占领” 过越南许多次,而且在越南许多地方至今还保留着“抗中英雄纪念碑”。

提起越南对中国的态度,总的来说官方比较务实,而民间却比较复杂,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对中国保持着不友好的态度。

“越南新一届领导人正在不断改善两国关系,目前想努力建成两个经济走廊和一个经济圈:昆明-老街-河内走廊、南宁-谅山-河内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另外,越南领导人还希望能够与中国的其他区域展开实际的合作。”越南的华裔学者陈子原说,“随着中越红河新公路大桥通车,越南河内到中越边境老街的高速路也开始动工,并在考虑铁路与航空方面的建设,目的都是希望与中国加强来往通途。”

越南政府希望同中国保持友好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在现任总理阮晋勇上台后这种渴望更加突出,其无论在国家新政策制定,或者国内资源开发还是与海外资金合作方面都孜孜不倦。

但是在民间,一些越南老百姓对于上个世纪两国间的那场战争一直耿耿于怀,显然历史伤痕还没有得到完全修复。

战争属于过去,而过去也连通着未来。对于上一代人来说,翻阅这样的历史绝不轻松,而对于年轻一代人,怎样理解和接受这样的历史似乎很难预料。越南与中国山连山,水连水,两国的关系曾经用“同志加兄弟”来形容。但是1975年统一全国以后,越南对中国的“背叛”对后者的影响极其深远,想要纠正越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很难的;然而中国长期以来对越南的军事打击和牵制也让越南苦不堪言。

尽管中越两国从1991年实现关系正常化以来,在政治、经济等广泛领域加强了合作,但是表象的下面仍然隐藏着许多的不和谐的玄机。

在前几年一次我去越南游历期间,在其北方著名城市奠边府曾经遇到一名20多岁的河内女孩,当时她和她的两名美国朋友在一起,表情始终充满着首都人的傲气。知道我来自中国以后,她与我就有了一番不太友好的英语对话。

“我很讨厌你们中国人。”她突然对我说。

“为什么呢?”由于身在她的祖国,而且她旁边还有两名牛高马大的美国人,我不得不强装笑颜。

“以前你们来侵略越南,打死了我们很多人,现在还占着我们的国土。”她恨恨地说。

我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答复她,因为我很难在短时间内与她讨论清楚那场战争的原因,而且她也根本不会相信我的辩解,因为我们彼此受到的教育肯定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我们都一度把对方当作最危险的敌人,于是我只好对她这样说:

“至少我没有参加,因为那时我年纪还小。”

“那你父亲参加了吗?”她想了想,仍然不依不饶。

“没有,因为我父亲是名教师。”

“那你父亲是教什么的,是不是教军事的?”她比划了一个开枪的手势。

话说到这样的地步,一切都明白了,这就是不同教育下给双方年轻一代造成的不同感受和立场。在两名美国人的笑声中,我只有选择离开。看来,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越之间的那场战争留给一些越南人的记忆太深刻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化解,难以预料在什么时候将会成为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导火索。

事实上,越南民间的想法与政府一直有着差别,尤其一些强烈的民族主义者和历史研究者总是把中国当作公开的竞争者和潜在的敌人来对待,而不情愿看到政府与中国完全和睦相处。一些越南的民间学者甚至把中国欺负越南的历史追朔到数百年前,种种控诉教人难以忘怀。

众所周知,越南和中国之间一直有一种矛盾的关系。一方面,越南领导人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视为意识形态上的通道和潜在的保护者,越南的文化官员就曾经表示,中国影视作品能帮助越南坚守思想阵地;另一方面,越南老百姓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自豪感和独立精神,他们不希望被比自己强大的邻居所支配。

现在,越中两国的所有口岸日日开放,带动着两国间人流和物流的交换。两国边民在口岸上平静地往来,甚至有很多越南人去到中国境内开店做生意,看不出曾经10年的战争对他们有什么影响。生活在中国云南省天保口岸上的一名越南人说:“其实无论越南还是中国,老百姓更需要的是平静、富裕的生活,而不是领土的纷争和战争。所以希望今后无论有什么事情,都通过谈判而不是战争来解决,越南老百姓再也经不起战争了。”

一直有人指责中越战争没有被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入《大事记》的1979年。其实越南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着历史,在越南国内公开的书籍里看不到其在 1978年入侵柬埔寨、1979年在北部与中国军队交战,已及随后长达10年驻军柬埔寨并与中国保持战争状态的历史记录。在河内著名的“越南历史军事博物馆”里,所有陈列物和历史记录也仅到1975年为止。

尽管2008年末,中国和越南的1350公里陆上边界,终于在历时8年的勘界立碑工作中圆满划定了,但在南海问题上,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利益,很难在短期内达成共识,并且在2010年里有着恶化的趋势。

对于曾经的一些历史问题,越南人的态度与中国人的差别很大,也很难简单判定对错,但这些问题也往往会成为越南人对中国颇有微词的原因。由于自小在中越边境长大,并且亲历了双方那场长达10年的边境战争,作为边民身份的我有许多兴趣和机会接触到越南老百姓。

此前,出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中国国内对于越南的形象宣传一直极端负面,并深深影响到了中国老百姓对后者的印象。大约在1992年末,我曾经在越南北部莱洲省封土县城遇到一名40余岁,退役不久以做小生意为生的越南人民军前军官,他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国云南话。

他在中越交恶前曾经到昆明步兵学校(现昆明陆军学院)学习过军事技术,并先后与美国、柬埔寨、泰国和中国军队打过仗。由于那时候年少气盛,酒过三巡后我忍不住开始指责越南对中国忘恩负义,以及越南军队对中国人的残忍。他笑了笑回答道,敌对国家对对方的宣传都不能完全相信,我们越南出兵柬埔寨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简单的侵略;要说残忍,柬埔寨的军队才残忍,他们杀了许多人你们中国人肯定是不知道的,你们中国是为了帮助柬埔寨的红色高棉才打越南,否则一些边界纠纷不可能打这么大的战争。

我当时感觉得出他对中国人很有感情,对我那种年轻不友好态度没有任何反击,这与10多年后我再遇到的越南河内女孩完全不同。原因可能是前者与中国人直接接触过,而后者只是在学校里接受了政府的政治教育。

最后他还客气地告诉我:“你现在还年轻,将来很多事情你总会明白的,越南与中国的交战原因很复杂,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其实中国是没有必要和越南开战的。”

果然,随着我年龄及阅历的增长,以及后来有机会亲临柬埔寨,慢慢理解了当年那名越南军官的话,以及越南政府当时出兵柬埔寨的抉择。这段经历也促使我对越南人的看法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甚至加大了兴趣:他们虽然国家小,也很贫穷,但是整个民族能耐很大。

越南的确是一个能够令人回味的国度。我发现,许多越南华裔尽管如今生活在他乡,但是一直对越南念念不忘。最典型的情况是:当越南与中国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都会站在越南一边,或者说表现得更同情越南。

目前,越南政府层面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并且不断组织“中越青年大联欢”等类似活动向中国示好,但是其内部也有不同的意见,而越南政府并不能完全控制民间力量的声音,而且它也不得不兼顾民间的想法。

越南的华裔学者陈子原表示,随着中国产品和人员的大批拥入,一些越南人越来越担心,“虽然两国领导人反复强调友好交往,但由于历史原因及现实领土争议等问题,一些越南人始终对中国心存芥蒂”。

例如中越红河新公路大桥历时4年共经历了24轮谈判,从谈判时间就可以看出越南对中国仍然明显存在顾虑。而从中国支付了更多的建大桥费用情况来判断,有越南人就认为中国比越南有着更急迫的需要。本来,越南与中国接壤的北部和西北部都非常贫穷,更需要发展,但是一些越南学者坚持认为云南和中国的利益会多于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从1986年实现革新开放至今,持续20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给越南带来了许多问题,诸多矛盾逐步暴露并尖锐化,包括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劳资纠纷与矛盾、地区之间与城乡之间的矛盾、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革新开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矛盾等。其中最为明显的例证是,近年来越南劳工为提高工资待遇、维护权益而展开的罢工等事件层出不穷。显然,怎样在多方合作中保证国家前进的步伐,同时不被责任感越来越重的民众所责难,是越南政府目前必须面对的难题。

“目前,越南高层领导内部明显存在两派:亲中和亲美(西方)的,尽管目前是亲中派占了优势,但是另外一方的势力也不容小看,因为后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操纵民意来达到目的。”陈子原说,“相比较中国企业在越南不断遭遇各种攻击、讥讽甚至否定的情况,美国企业却很少挨骂,甚至基本没有挨骂。”

就是在如此矛盾的复杂心态下,越南国内屡屡出现一些反华的声音与行动,这让声称要打造“阳光、开明、进步”形象的越南政府也感到压力,其通过打压媒体和民间言论人士让中国得到心理平衡并不难,但随后如何安抚民众却很费劲。实际上,越南政府已经很难完全控制民众中的反华情绪,所以其给外界的感觉总是 “一时紧,一时松,没有章法”。

近10年来,越南经济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中国的发展速度。曾经饱受战争和贫困折磨的越南人现在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情况,但是有一点却一直没有改变,那就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现在,从边境到内地,除了随处可见的中国商品,自身劳动力丰富的越南国内还大量出现中国劳工。越南的华裔学者陈子原表示,近年来越南国内对中国的反对声音越来越多,反对者的意见比较集中,除了环境污染和国家安全层面,还提到社会问题—-中国公司总是习惯带着自己的建设队伍来越南,并且歧视越南劳工,总之很少把工作机会提供给越南本地人。

这种“与越南老百姓抢饭碗”的情况已经使中国的形象大打折扣。2009年4月16日的《越南年轻人报》报道,目前在越南北部的广宁和海防两个热电厂的中国工人人数大大超过了越南工人人数,中国承包商几乎不使用越南工人而是从中国带来,甚至包括普通的劳动工人,现在中国普通劳动工人已随承包商开始出现在越南中部广南省的农山热电站。

另外,除了难以摆脱的“中国产品质次价廉”传统影响,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在环保、用工等方面已经让越南人产生了不满;同时中国商人以国内腐败“潜规则”拉拢越南地方官员的情况也日趋严重。西方媒体更是一针见血:现在越南当局的高层人士比较亲华,对于中国企业的一些做法相对比较宽容,如果哪天出现相反势力上台,中国企业不守规矩的做法必然遭到清算。

也许正是因为一部分中国人在越南不注重形象,驻越大使馆、领事馆的工作也不到位,一部分越南警察、官员,甚至普通老百姓也经常对在越南活动的中国人进行敲诈勒索—-我本人也有此遭遇,这无疑会加大两国民众彼此的怨气。

不过,就我多年所接触到的情况来看,越南军人对中国人的态度却比较平和,我在越南很多地方遇到的越南军人都比较淳朴,与老百姓关系很融洽。我作为中国游客,无论对他们拍照,还是要求与他们合影,都很少被拒绝和威胁,感觉他们那“越南人民军”的称谓比较实在。

香港亚洲问题研究员黄建炎认为,随着中国逐渐发展为经济大国,一些越南人难免有不安之感,不过越南渴望发展经济,又不得不向中国靠近。中国前驻越南大使齐建国也表示:“中国和越南在不同的阶段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完全是由双方高层领导把握和掌控的,民间的作用很小。现在,越南的生存、发展都需要与外界合作,其与中国进行合作是国家的需要,是历史的大趋势。”

而有关反对中国的各种事例仍然不断在越南国内出现,但是都被打压:2009年2月起,越南政府开始大量删除互联网上有关反华的言论;4月,越南一家名为《旅游报》的刊物因刊登被本国政府指为“信息不实”和“引发中越仇恨”的文章而遭到了政府停刊三个月的惩罚;9月,因为参与策划印制反对中国投资越南铝矿项目以及声称对有西沙和南沙争议岛屿拥有主权的T恤衫,三名越南博客作者被本国政府逮捕。

“美国对越投资已经是越南外资的第一位,这将给中国政府带来新的压力。”陈子原表示,“由于越南曾经被殖民的原因,加上近期其在政治方面的改革也呈逐步开放的态势,其中包括对新闻媒体的管制时有放松,而越南媒体自身也在追求国际化,所以个别媒体总是千方百计突破政府束缚,发出自己思考后的声音,而夙敌中国必然首当其冲被攻击。”

“越南与中国的关系能够发展到现在的状况值得珍惜,但是中国人说话应该更谨慎一些,因为‘小越南’对‘大中国’的举动始终比较敏感。”越南华裔学者陈子原说,“比如前两年中国驻河内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公开指责越南媒体对‘中越贸易不平衡’的报道,立即引起了越南国内的巨大反应,我觉得中国人没有必要这样说话,因为越南的情况与中国国内不一样,以中国人的思维在越南做事情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

陈子原表示,无论是越南人或者中国人的学者,普遍都有民族主义精神存在,所以或多或少都站在自己民族和国家立场上看问题,自然无法客观和中肯,最终都不利于解决双方的各种矛盾与分歧,无法为双方政府和人民提供最好的建议。在各种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利益面前,中越两国民间总是口水战不断,甚至不断对本国政府提出“用武力教训对方”的建议,彼此间不信任,甚至敌视的隐患很大。

不过,由于在上个世纪与中国的那场边境战争中吃亏不小,所以要让越南,特别是民间人士对中国完全解除戒备心理是不可能的,加之各种复杂的政治、军事因素存在,当然影响到越南人对中国力量的评价,尽管目前越南的主流思潮是希望两国合作与共同进步,但“中国威胁论”在越南国内仍然会长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