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7/北美新长征:探寻美国铁路华工历史

一条改变美国历史的铁路

“1865年末到1866年初冬,气温达到历史最低点。接连五个月,暴风雪几乎连续不断。——随着山脊上积雪越来越厚,雪崩愈益频繁。雪崩前除了短暂的雷鸣般的隆隆声,没有任何征兆。霎时间,整群工人、整个营房,有时甚至是整个营地呼地一下全被卷走,摔入几英里外的冰雪峡谷,几个月后,工人的尸体才被发现。有时人们发现整组整组的工人被冻死,他们的双手依然紧紧握着镐头或铲子。”

“严寒酷暑,崇山峻岭,沙漠盐湖,890英里的铁路线上,几乎没有一英里是适宜筑路的。而且分配给华工的往往是最险最累的活。合恩角是一个例子,为了从笔直的山崖上劈出一条双轨宽的路基,华工把自己拴在吊篮里,从山顶上用绳索吊下去,在半空中凿壁填塞火药,点火后再往上拉,那里的岩石之硬,常使得火药从炮眼里直接迸出,伤及华工;因为火药性能不稳或者绳索磨断而葬身崖底的华工,更不计其数。”

“双方展开了辅轨大竞赛,当双方路基接近仅十英里时,华工们说得到做得到,他们鼓足了劲、使尽了力,结果在不到12小时内竟创造了日铺10英里零200英尺的世界纪录。”

这些触目惊心的文字,不是来自什么充满想象力的文学作品,而是来自美国学者严谨的历史著作。在美国一个半世纪前的狂风暴雪中艰苦劳作的,正是成千上万名来自中国的铁路劳工。在这些劳工脚下的崇山峻岭中顽强伸展开的,就是被誉为19世纪世界最伟大工程的美国太平洋铁路。

一枚道钉:1869 年5月10日,美国内华达州。随着一枚金色道钉被钉入铁轨,被誉为十九世纪世界最伟大工程的美国太平洋铁路在一片欢呼声中宣布建成通车。从此,美国东西部在经济上真正连成一体;从此,从纽约到旧金山的行程从6个月缩短成了7天;也从此,美国作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全球大国迅速崛起。

一段发言:在不久后的一次庆祝会上,身为太平洋铁路四巨头之一的克劳克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愿意提请各位注意,我们建造的这条铁路能够及时完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贫穷而受鄙视的所谓的“中国的劳动阶级”——归功于他们表现卓异的忠诚和勤劳。”这就是美国移民史上著名的“一句话历史”。而在这一句话的背后,是至少 14000名来自中国的铁路华工历时四年艰苦卓绝的工作,是华工们用铁锨、钢钎等古老工具提前7年完成的伟大工程。

一封公函:1969年,在美国太平洋铁路贯通百年的盛大庆典中,美国白宫向旧金山华侨总会发来这样一封信:“现今中央政府全体同人,深知华裔先民流血流汗,以最大之牺牲精神,在极艰苦的环境下,移山辟路,筑成横贯西方铁路,此项丰功伟绩,吾人永世难忘”

一次寻访:美国人克劳克当年无人回应的一句话,在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岁月淘洗后,却愈来愈放射出穿越时空的耀眼光泽。也正是这段厚重的历史,吸引齐鲁电视台和新浪网协起手来,准备拂去历史的尘埃,开始一次对美国铁路华工历史的实地寻访。之所以要远渡重洋去叩问这样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我们不仅仅是想探寻140多年前踏上美洲新大陆的华人先民的苦难和坚毅、智慧和功绩,我们更想在世界近现代文明进程中华人的身影与足迹里,探寻华人与世界的交汇与贡献,探寻中华文明在世界各地生生不息的传承。

一份邀请:不论您身在中国,还是海外;不论您是当年铁路华工的后人,还是这段历史的关注者;不论您是有影响力的机构,还是关注着华人移民开拓史的个人,我们都期待着,在美国太平洋铁路华工历史的实地探访中,有您和我们同行。我们将面向全球华人公开征集此次活动的寻访者和他们的助手。将近一个半世纪前华人在美洲新大陆留下的汗水与泪水,光荣与梦想,让我们用自己的脚步,再次去丈量!

 
railworker1.jpg
早期中国华工。150年前,在那场美国西部移民浪潮中,就有华人的身影。

railworker2.jpg
即将漂洋过海的华工们

railworker3.jpg
匆匆赶往工地的铁路华工们

railworker4.jpg
正在翻越雪山的铁路华工们

railworker5.jpg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

railworker6.jpg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

railworker7.jpg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

railworker8.jpg
修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华工们

railworker9.jpg
冰天雪地的施工现场

railworker10.jpg
长达百里的内华达洲塞拉岭和恩角,中央太平洋铁路施工工地上,华工冒着生命危险在悬崖峭壁之间施工。

railworker11.jpg
美国太平洋铁路日铺轨新记录路标。1869年4月28日,华工们创下了太平洋铁路建设中10英里(合16.09公里)的日铺轨新记录路标。

railworker12.jpg
1869年5月10日,被誉为世界铁路史上一大奇迹的横贯美国东西的大动脉建成。尽管华工为这一国家工程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贡献,但是中国人并没有被邀请参加会师典礼。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