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8/西方媒体在寒冬中寻找出路

六月雪/美国的报业历史比建国历史还悠久,第一份报纸可以追溯到1690年在马萨诸塞州出版发行的“公共事件:境外及本土”,但只出了一期就被禁刊,因为内容不够政治正确,该报不仅报道了法国国王与储妃之间的绯闻,还呼吁对印第安土著居民实行强硬政策。真正的第一份报纸恐怕要算1721年开始在美国东北地区出版发行的“新英格兰新闻报”,而建国是在1776年。有着三百多年辉煌历史的美国报业,在受到电台、电视、网络的三次冲击之后,终于在200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美国金融危机中正式进入大衰退。美国历史上的类似情形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发生过。

华尔街金融危机波及到所有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都未幸免,但报纸首当其冲。最近两个季度几乎每星期都听到某某报纸停刊或陷入危机,几乎到了谈“纸”色变的地步,连龙头老大《纽约时报》也未能逃过一劫。拥有《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及另外16家报纸的纽约时报公司,今年3月9日宣布以2亿2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52层总部大楼的21层楼面,以确保有进账来偿还明年到期的约3亿美元债务。4月4日《波士顿环球报》头版头条报道:时报公司威胁要关闭环球报。百年老牌杂志《大西洋月刊》已去掉“月刊”,改为双月刊。而美国三大时事周刊之一《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早已从周刊变成月刊。《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从4月1日起停止平面印刷,仅发行网络版。

难怪纽约时报执行主编比尔.凯利今年三月在英国《卫报》上发表的一篇讲话中谈到,如今编辑和出版人的聚会有如葬礼,相互间询问“你还好吧?”口气就好像对方刚从康复中心或离婚大战中脱身。

接到本次采访报道的任务已是星期五上午(4月3日),也就是东岸的中午。我找到原《洛杉矶时报》时报书评主编史蒂夫.瓦萨曼时,他正在纽约唐人街吃面条,一听到这个话题就唉声叹气,他从纽约一家出版社转到《洛杉矶时报》做编辑,从事媒体新闻业前后15年,2005年被迫离职后一直关注媒体方向和进展,他现在是个很成功的文学经纪人和主管,手上握有三千个作家的名单,他做过两届普利策奖的评委,还担纲颇有影响力的“挖掘真实”新闻网站的书评主编,他说频临死亡的不是报纸本身,而是新闻,即有新闻学价值的新闻。报纸消失了,新闻报道也会消失。到目前为止,网络新闻和电台新闻的消息来源百分之八十来源于报纸,因为各大报社拥有大量的采访记者和调查记者,网络新闻的主要资源还是过去纸媒的从业人员,但从质量和深度上来说,远不如纸媒,这是由于大多数网站的低成本经济模式而决定的,为了竞争求快而不求细,求新而不求准。对于新闻媒体今后的走向,大家都在探寻新的有效模式,他觉得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式可以借鉴,他向我推荐了一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他知道我一直关注美国媒体,跟踪报道过洛杉矶时报的状况,以前我在图书馆借不到The Powers That Be时,他曾送给我一本,该书详述了美国四家新闻媒体集团的发展历史。另一本书是2004年出版的《消失的报纸》,此书作者预言美国报业将在2043年彻底消亡。这一天是否会提前来临?

美国报纸的经营方式简而言之主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开支,发行靠订阅和零售,广告商大量来自房地产业和汽车产业,随着房地产业走下坡路和整个经济下滑,广告收入直接受到严重影响,而失业率上升影响到发行量,加上互联网的兴起抢去大部分读者。史蒂夫.瓦萨曼说美国报业的衰落除了经济崩溃和互联网崛起的因素之外,另一个深层的原因是人类社会越来越物质化,读者阅读下降,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失去兴趣。

什么是具有新闻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新闻?从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挖掘出水门事件的真相促使尼克松总统下台,到无数记者从伊拉克战争前线发来的真实客观报道促使美国政府重新考虑对外政策,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美国主流报社的一大特点是拥有大量的调查记者,凭着敏感和嗅觉挖掘项目,然后对这个项目做一到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不仅震撼人心,而且能够扭转某个既定局面。关于第一个发现艾滋病病毒的人到底是谁,就是由《芝加哥论坛报》资深记者约翰.克鲁德森花了几个月时间调查后写出的一篇报道而定论,最后诺贝尔奖授予法国医生而不是美国那位自我推销的艾滋病研究者。纵观每年普利策新闻奖得主所作过的调查报道,就会发现每一个真相的新闻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记者的敬业精神,以及报社为了给读者和社会提供真实的新闻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牺牲精神。而随着经济危机和报业衰退,这种精神和牺牲就会无形中减弱。也许,随着美国报纸像恐龙一样逐渐消失,西方文明也会不同程度地随之衰退。

拥有《芝加哥论坛报》和《洛杉矶时报》以及23家广播电视台、年收益占美国新闻媒体第二、总发行量居第三的论坛公司于2008年12月9日宣布寻求破产法保护。当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得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时候,将他挖出水面的老记者约翰.克鲁德森却获知被解雇了。这样的情形从大到小有很多,美国四大报业集团都先后申请破产法保护,各家报社都在“瘦身”,既裁员和削减版面。

今年3月17日,由美国传媒大亨赫斯特建立的赫斯特报业集团宣布,创办于1863年的《西雅图邮报》停止纸面出版,只保留网络版。继丹佛市之后,西雅图成为美国第二个失去主流大报的城市。我有一位朋友及老校友当初获得赫斯特奖学金来到南加州大学学新闻学,她听到这些消息很沮丧,她和她丈夫都在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工作,他丈夫从事摄影记者已快20年,而且获得过艾美奖,她说他暂时不会被解雇吧,但她自己由于家庭琐事而辞职在家几年,现在想回公司非常困难,只能做临时半工编辑。

在《洛杉矶时报》做过八年记者的马休斯说,该报虽然还在维持,但元气大伤,地方报道及国内重大报道都不如以前及时和有影响力,洛杉矶县周边地区以前都派有专职记者,现在只派些没有经验的低薪记者去采访,而驻首都华盛顿特区的30多名记者和一个调查记者团队现在总共只剩下10来个人,连办公室都没有了,与《芝加哥论坛报》合用一个。他说最大的损失是,腐败没有人去发现了,重大事件没有足够的记者去亲历,去深入调查。

出路何在?目前所观察到的是,除了关闭之外就是报社裁员、劝告及强行提前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半工、合同工,以及给部分员工放长假(相当于留职停薪),减少版面,转入电子版等等。有分析师指出,在报业一片惨淡的情形下找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迫在眉睫,美国媒体可以参考借鉴其它国家的模式,比如由非盈利机构或者政府部门来经营报纸,对于后者奥巴马总统在美国政府目前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不予考虑,另一条出路就是将报纸同大学的新闻系绑在一起,即与同业同仁相结合,比如《经济学家》杂志由于同行业的紧密关系得以在杂志萧条中胜出,但报纸比杂志庞大得多,如何走出一条相似的路还有待探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大鱼吃小鱼,最后一个个小鱼都进了大鱼的肚子里,大鱼一死,小鱼们全部遭殃,如果早几年在报界反托拉斯,现在可能不会是目前的惨淡经营局面。由于其特殊性质,报纸关闭不仅仅是公司倒闭,而是社会失去了监督政府、防止腐败的机制。

位于洛杉矶市中心“春街”的洛杉矶时报总部亲历了60-70年代美国报业的辉煌顶峰,那时候报纸可以直接影响到总统竞选及重大决策的改变。奥巴马竞选时已看到报纸影响力的衰退,而在电视和网络上下足了功夫。史蒂夫.瓦萨曼对美国报业的前景感到很悲观,他说家族集团掌控媒体时,虽然顾及私人利益,但为了信誉可以不惜经济代价保护新闻的质量,而大型上市公司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和在华尔街股票市场上的表现,《洛杉矶时报》被论坛公司买下后一直走下坡路正是与他们办报的方向有关,该报最近几年大量裁员,一千三百多人的编辑队伍现在剩下不到六百人,质量从何谈起。但是对于新闻事业他仍有信心,他说美国新闻事业将由具有敬业精神和牺牲精神的专栏作家来发扬光大。

《洛杉矶时报》著名专栏作家罗伯特.西尔被解雇后创办了“挖掘真实”新闻网站,其影响力逐步上升。类似的新闻网站还有几个。纽约时报网站点击率最高,除了新闻直接来源于该报外,专栏作家的博客专栏也是网站的一大亮点,这种模式早已被各家新闻网站模仿,并卓有成效。谁最先抢占互联网市场及互联网读者谁就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4月2日在美国有线电视展会上说,只有采取对网络新闻进行收费才能弥补广告收入大幅度下跌。新闻集团旗下拥有《纽约邮报》、《华尔街日报》及其母公司道琼斯公司、伦敦的《泰晤士报》及英国和澳洲其它报纸,这些基本都是可免费在线阅读的,只有《华尔街日报》在被他收购之前就已经实施在线收费。很多网站不敢收费的原因是怕失去读者,有分析师建议把新闻批分成小量包装,小金额售出,比如阅读一条新闻收费一美元等等,哪家公司能摸索出收费的最佳途径,就能率先走出困境。而在媒体大公司陷入低谷时期,有远见的小型公司如抓住时机也可在一向竞争激烈的媒体行业打出一片天地。老牌媒体如何度过难关,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美国《名利场》杂志5月号将推出一篇对《纽约时报》第四代出版人所作的长篇专访。默多克一直想收购《纽约时报》,那样一来可能会挽救时报,但却意味着苏兹伯格王朝以及美国独立新闻精神的消失,而小阿瑟.苏兹伯格的座右铭是丘吉尔的一句话:永不放弃。

http://blog.dwnews.com/?p=51967

1 Comment

  1. jackjia (Post author)

    传统媒体在寒冬中寻找出路

    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所有传统媒体,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等都未幸免,但纸媒首当其冲。

    最近几个月中,我们常看到某某报刊陷入危机,或大量裁员,或削减版面,似乎一片哀鸿遍野。去年12月,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集团(Tribune Company)因为抵不住广告严重下滑与网络媒体的冲击,正式申请破产保护。这家集团旗下拥有知名的《洛杉矶时报》(The Los Angeles Times)、《芝加哥论坛报》(The Chicago Tribune)和《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等10家日报和23家广播电视台,是网络普及以来首家申请破产的美国主要报业集团。美国媒体龙头老大《纽约时报》公司3月9日发表声明说,将出售公司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总部大楼部分楼层,以筹集2.25亿美元缓解资金紧张。《波士顿环球报》4月3日援引报纸工会领导人的话称,美国纽约时报公司表示,除非工会同意削减2000万美元的成本,否则它将关闭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拥有百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从4月1日起停止平面印刷,仅发行网络版。

    事实上,由于网路等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一直处于危机笼罩的阴霾下。统计资料显示,美国报纸的读者正在以2%的速度逐年下降。金融风暴则更是让美国传媒业雪上加霜。由于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广告,有些刊物的订费不仅不能支付成本,连纸张和印刷费都不够,全靠广告收入支持,因此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显得格外脆弱。

    在“汽车之都”底特律,成千数万的居民关注美国政府宣布如何拯救汽车业,但当他们早晨打开家门时,竟然看不到订阅的报纸。这并非由于送报人员罢工,而是当地的两份报纸–“底特律自由报”(Detroit Free Press)和“底特律新闻报”(Detroit News)为了节省开支,一周只送报三天,从3月30日开始实施。

    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底特律居民每周一、二、三和六都收不到报纸。送报生每周四、五、日这三个广告比较多的大日子,才把报纸送到订户门口。报社表示,不再每天送报可以节省油墨、送报人工以及汽油费,可以把节省的部分让新闻部最好新闻。

    平面广告收益下滑,销售量节节下滑,加上读者越来越喜欢上网阅读免费新闻,所以底特律主流媒体成为全美的“最先尝试者”(Early-Adopter),停止一周七天送报服务。两家报纸开始强化新闻网站的作用,并为订户提供电子版报纸,每天早晨5点半把当天的报纸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发到订户的信箱中。两家报社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便携式电子阅读器(e-reader),这种电子阅读器是一种轻便的、可触式荧幕的产品。

    除了转向网络和电子版外,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使尽浑身解数吸引渐渐流失的读者。“时代”杂志 (Time)和“新闻周刊”(Newsweek)最近纷纷宣布要调整步伐,转型再出发,其中Newsweek将走菁英路线,不再追逐即时新闻。《时代》周刊则想出奇招,创办为读者量身定制的“自助”杂志,让读者能选择喜欢的栏目,“组装”出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杂志。这本杂志名为Mine《我的》,让读者从Time旗下的8份刊物选择文章,印刷成为36页的纸本杂志,也可以选择在网上阅读,隔周出版,试运行期间预计发行5期。这8份杂志有时代华纳公司和美国运通出版公司旗下的“时代”周刊(Time)、“运动画刊” (Sports Illustrated)、“饮食” (Food & Wine)、“简单生活” (Real Simple)、“钱”(Money)、“风格”(In Style)、“高尔夫”月刊(Golf)和“旅游休闲”月刊 (Travel + Leisure)。 这是“时代”杂志在周刊订户和读者持续流失的压力下,所做的最新转型。

    时代公司(Time Inc.)执行长摩尔 (Ann Moore)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找出一个从网路赚钱的商业模式。她承认自己还不确定对杂志网路版收费是否能够力挽狂澜,但是她说:“是谁放的谣言说网路上所有讯息都应该是免费的?为什么我们不来挑战一下这个说法,看看结果会怎样?”这位名列“美国最有权势女人”之一的媒体主管说,当她在对大学生演讲时说出这一想法后,立刻遭到嘘声,甚至有学生想拿鞋子丢她。而摩尔则一再强调,“孩子,你吃的不是免费,穿的不是免费,开的车也不是免费。高品质讯息当然也不应该是免费。总得有人付巴格达分社的费用吧!”

    除时代华纳公司外,美国媒体新闻集团也打算在今年夏天向旗下报纸读者提供“自助”定制报纸服务。读者能通过关键词、作者和题目自由选择文章订阅。报纸可用电脑或手机阅读,还能和广告一起制成电子书发给读者。

    面对报业寒冬,美国参议院民主党参议员本贾明(Benjamin Cardin )3月24日提交了一份《报纸复兴法案》(Newspaper Revitalization Act),以帮助报业度过危机。根据该法案,政府将允许报纸进行重组,变为以教育为目的进行非盈利运作,这些报纸将拥有和公共广播公司相似的身份。报纸仍将有报道所有问题的自由,包括政治竞选在内,但将被禁止进行政治背书。此外,报纸广告和订阅收入则将被免税,对支持新闻报道或运营的捐款也可以被减免税收。

    不过这项议案也引起了人们的一些质疑,比如,如果媒体要扮演政府的独立监督人的角色,它必须保持独立,而特殊的税收等政策是否影响编辑决策。

    目前报界应对经济寒冬的策略除了关闭之外就是报社裁员、劝告及强行提前退休,取而代之的是半工、合同工,以及给部分员工放长假,或减少版面,转入电子版等等。有分析师指出,在报业一片惨淡的情形下找出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迫在眉睫,美国媒体可以参考借鉴其它国家的模式。媒体本应该在自由开放的市场里竞争。在这种竞争中,真相应该最终出现,而社会将因此变得更好。而政府的优惠政策可能会使某些报纸在竞争中偏离正轨。

    这些改变是否能成功,仍有待观察。但是,不改变得死,改变或许有生的希望。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