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6/以巴冲突中媒体报导的偏差

——这也是一场传媒的战争

亚洲周刊张翠容/最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葡萄牙作家何塞.萨拉马戈(Jose Saramago)在联署声明中指,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算不上是战争,因为哈马斯根本没有可对抗的正规军队,声明进一步指这其实是一场大屠杀,因为在全面封锁下的攻击对象已包括民用设施,例如联合国学校、救援车队、记者集结的建筑物和民居等,造成大量平民死伤,其中不少为妇孺。

可是,从以色列到美国以至欧盟的领袖怎麽说?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主流媒体又怎麽说?他们几乎每次都重複著: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哈马斯火箭抱威胁以色列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哈马斯首先挑衅,能否停火在乎于他们,以色列有权作出自卫行动。儘管世界各地有不少示威抗议战争,但仍有一股很强的民意势力,视对以色列的批评就是反犹言论。民意得以被操弄当然归功于传媒不断重複当权者的话语,因此,每一场战争也都是传媒的战争。

不过,时至今日,多元化的媒体讯息已使得有心人操弄民意的可能性比以前困难,但主流媒体还是较有优势,他们的渗透率仍然很高,特别在保守封闭的地方如美国内陆城镇,有不少是布什主义的坚定支持者。事实胜于雄辩。只可惜今次以色列不仅封锁加沙,也企图封锁消息,禁止媒体进入加沙採访,能够在加沙採访的只是原本已在加沙设有办事处的西方通讯社和阿拉伯媒体,现在半岛电视台是唯一一间在加沙的外国电视台。

这样公然侵犯新闻自由,很多记者表示极度不满,甚至上诉至以色列高等法院,我奇怪,总部设在巴黎的「无疆界记者」为甚麽对此保持沉默﹗虽然《纽约时报》驻耶路撒冷办事处新闻主管Ethan Bronner抗议以色列限制国际媒体前往加沙,认为以色列违背它自称的民主原则,但《纽约时报》在纽约总部依然沿用美国领导人和以色列官方发言人的观点大造文章,而《华盛顿邮报》、ABC、NBC等大媒体更不在话下,自由派与保守派媒体在以巴问题立场上没有分别,要知道,美国国会于上週的辩论中,共和民主两党以大比数通过支持以色列。

在主流媒体的「轰炸」下,巴人被描绘成自杀式民族、崇尚死亡的族群、要消灭以色列的种族主义者、不愿接受和平的好斗分子等等,外界有不少更视阿拉伯世界如铁板一块,所有妇女都是一身黑袍的封建产品,当发觉有世俗化打扮,都认定是给西方解放了,这种东方主义主宰了不少人的脑袋。

当然,阿拉伯世界有它自身的问题,这可另文再述。返回以巴衝突上,我想指出一点,哈马斯等激进组织是怎样形成的?要知道,早年以色列资助哈马斯对抗当时由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

无论如何,只要有亲身目击过巴人在佔领下的生活状况,便明白激进主义的滋生原因。在媒体上,我们较少看见巴人在几百公里隔离牆下的生活,又或上千个检查站对巴人造成的骚扰。以色列对此可以辩解为反恐,但,当我亲临现场,才发现隔离牆其实已是偏离了六、七年的绿线(Green Line),深入巴人土地,这绿线为联合国所界定的以巴国疆界。因此隔离牆被视为反恐之馀亦有吞併土地的目的,这目的与以色列国家安全无关。

至于以军检查站,其设在巴人自治区内限制巴人活动的真正理由,乃是要保护自治区内的犹太殖民区(屯垦区、定居点),这点亦是美国主流传媒甚少提及的。犹太殖民区的兴建与国家安全也没关系,它的所在地全是巴人自治区的水源地方,因此被视为霸佔土地、控制资源的手段。而隔离牆与殖民区令到巴人土地支离破碎,失去建国及发展的条件和可行性。

哈马斯不承认以色列确是和平进程的障碍,他们必须停止以平民作筹码用暴力达致政治诉求,或许巴人真的需要甘地精神,但以色列也一样否认巴人的生存权利,只要佔领的一方一味靠军事强势作不公义行为,那麽和平更遥不可及。

我曾经随著以色列一个和平组织「反对以色列拆屋委员会」(Israeli Committee Against House Demolition)跑到耶路撒冷,看见以军在巴人措手不及下清拆民房,迫使他们离开,但他们与恐怖分子完全无关,而拆屋政策亦与以色列的国家安全无关,而他们兴建隔离牆是要毁掉巴人经济命脉的橄榄树,这种做法只会挑起更多的仇恨和暴力。

这是一个土地的衝突问题。从以色列上述手段来看,以色列最深层的策略就是要建立大以色列国,火箭抱只是开战的表面原因,在表面原因争论是毫无意义的。歪理重覆千遍便变成真理,美国和以色列有足够庞大而强势的宣传机器来塑造民意,製造言论的代理人。现在就要看国际公民社会和另类媒体如何发出他们的另类声音,好好去打这一场传媒之战﹗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专栏作者,曾多次前往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地区採访,著有《行过烽火大地》等书。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