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23/网络与免费报挑战美报业

亚洲周刊谭卫儿/美国传统平面媒体为适应网络和免费报竞争而并购,削减人手和外派记者站,没有自己的独家采访。媒体要向股东负责、向商业利益靠拢,读者需放在次要地位求,这也造就机会让一些资讯型媒体得以生存。

访问美国多次,都是乘飞机穿梭城市之间,坐火车是头一趟。我一大早坐上火车,从华盛顿穿过宾夕法尼亚州,约四十五分钟来到巴尔的摩市。等着我的,是《巴尔的摩太阳报》跨媒体部的执行主编史提夫(Steve Sullivan)。早就听过《巴尔的摩太阳报》的大名,多年前到北京采访时,听外交部的朋友说,《巴尔的摩太阳报》在七十年代末中国刚对外开放时,就申请到北京设记者站,是首批派记者驻北京的外国传媒之一。

走进《巴尔的摩太阳报》大堂,影入眼廉的是两排记者大特写的照片,上面醒目的一行字是:「太阳报普立兹得奖者」。普立兹奖被视为美国新闻界的「奥斯卡奖」,史提夫指着照片,向我介绍这报社的荣耀,一脸自豪。然而,我不久便发现他眼中隐藏着的那不易察觉的一丝忧虑。

在跨媒体发展的大潮下,美国形形色色的媒体并购令人目不暇给:大媒体收购小媒体,电视、报纸、互联网互相合作或并购。「善用资源」、「成本控制」成了时髦用语,加上近年免费报纸纷纷推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这些大城市的大街上、地铁出口、路边报箱总有好几份免费报。没有地铁的城市如巴尔的摩,免费报也送到居民家门口。面对广告收入被互联网及免费报侵蚀,用许多美国记者的话说,媒体管理层不得不「向股东负责」多于「向读者负责」。

史提夫说,该报年前被《芝加哥先驱论坛报》(Chicago Tribute)收购了,为了节省资源,会陆续把《太阳报》所有驻外记者站全部关闭。「因为母公司《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和其他子报已有驻外记者站,没必要重复设置,我们的伦敦和北京记者站刚关掉了。驻北京四年的记者格德 (Gady)回来了,国际版主编也辞职了。但管理层也有他们的道理,试想想,无论伊拉克的新闻有多重要,如果一家传媒集团旗下不同报纸或电视都各自派记者去伊拉克,股东一定认为那种管理糟透了」。史提夫平静语调下的忧心或许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多少年来,《太阳报》是一份令每位在那儿工作的员工都深感自豪的报纸。曾几何时,报社有八家驻外记者站,如今,这些记者站都正在或将会陆续完成历史使命。「没有自己的记者,肯定要多用通讯社的稿件。读者看哪份报纸没太大区别」。

以独家深度报道取胜

我在编辑部见到从北京回来的格德。他不愿多提关掉北京记者站的事,但却很自豪地说,因为长驻北京,他有机会到北京以外的中国省市,挖掘出更多的中国社会新闻。「深度的社会新闻报道,能令美国读者更了解中国。当读者看到『本报驻北京记者报道』的字样,他们会知道那是独一无二的故事。这就是区别。正是那『驻北京记者』的署名,让我感到无形压力,你得用功去做,不能敷衍应付」。

格德虽然被调回国,但比起他的另一位同行,他也许幸运多了。柏翠丝(Patrice Hill)是《华盛顿时报》 (Washington Time)的首席财经记者。这位美国外交官的女儿,原来在台湾出生,对中国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我大概是报社里对中国最有感觉的一位了,我很想去中国采访,探讨中国经济的问题,但费用太高了」。我们一起讨论起国际通讯社和传媒自己派记者外出采访的差别。她坦承,对国际间的突发事件,通讯社的确比报社派人去快得多。但追踪分析就不同了。问题是,要老板认同你要到陌生国度去采访的必要性,「你得有很好的理由令管理层信服」。

电子媒体免费报冲击

在互联网的年代,报纸都增强了电子版的内容,美国同行公认《纽约时报》的电子版做得最成功。而《巴尔的摩太阳报》则特别增强能与读者互动的内容。例如开博客以及播客专栏,目的只有一个,争取读者、争取广告收入。负责《太阳报》网上业务的总经理温沙 (Tim Windsor)对我说,虽然还没能确定网上盈利的模式,但广告客户在网上的广告投入资金不断增长则是铁一般的事实。太阳报电子版的主编白马修(Matthew Baise)不讳言,在集团式管理概念之下,以后我们会把大部分资源投放在本地新闻上。「编辑记者要向读者负责,但我们作为管理层则是要向股东、向大老板负责。这很矛盾,却也很现实」。

令媒体老板和从业人员们都头痛的,还有近年兴起的免费报。我去到《华盛顿邮报》 (Washington Post)参观那天,该报旗下免费报《快报》 (Express)的总经理阿尼(Arnie applebaum)说,「许多年轻人不看报,要看也不看《华盛顿邮报》这种传统报纸,我们要照顾年轻的读者」。说到底就是经济利益之争。眼见欧洲背景的《都市报》 (Metro)打入华盛顿,老大哥的《华盛顿邮报》怎能拱手让出市场?于是在零三年八月推出《快报》,目前发行量达十九万份。「《快报》成功,一是因为免费,二因为报道简明扼要,三是版面活泼多色彩,四是《华盛顿邮报》作为坚强后盾,节省了不少开支」。一年后的今天,免费报已收支平衡,令对手《都市报》日子难过。阿尼说,明年《快报》发行量会增加,肯定能吸引更多的广告。当然他承认,免费报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华盛顿有着贯穿市区的地铁系统,而且近年因为交通堵塞越来越严重,不少人放弃开车上班,改坐地铁。

许多人不了解中国

传媒竞争激烈,集中火力以本地新闻出奇制胜成为趋势。中国的篇幅又能有多少?「我每天看《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这几份全国性报纸;接着看芝加哥本地主要报章;送到家门口的免费报我也看,免费报有社区新闻啊。开车上班路上,我不停转台;晚上回家我看电视。但老实告诉你,看完听完,能了解中国吗?能了解中国现在经济、营商环境吗?答案是『不可以』。」我坐在芝加哥最繁华的密芝根大街一幢办公大楼里,向我说上面这番话的,是吉米(Jim Beiry)先生,他是一家专为美国中小企提供中国信息的谘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吉米年轻时曾是芝加哥一家电视台的记者。现在是该公司出版的《中国呼声》 (China Call)月刊的总编辑。「所以我们办了这份通讯给美国的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我翻看他递过来的八月份通讯,上面的消息包括黑龙江省代表团访问芝加哥、伊利诺州参议员组团访问中国,还有香港经贸代表团到芝加哥介绍「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附加香港贸易发展局的网址,http://www.tdctrade.com,这些信息,的确不大可能从主流媒体上看到。毕竟,读者对象、办报目的根本不同。

吉米的老板邓玉珠是香港人,一九八九年到芝加哥大学读书之后留下发展。她说:「我毕业后加入芝加哥一家投资银行,本来不大了解中国,但美国客户看你是中国人,就认定你应该了解中国,于是我努力钻研中国的财经资讯。后来问我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决定开这家公司。」如今,公司已成为芝加哥政府部门向中小企大力推介的中国资讯提供者了。「我成功因为有实际需要。这里的企业想了解中国,不能指望美国的媒体」。那么真的要感谢美国传媒对中国的报道不足。

我访问美国时刚好发生美资大型连锁店沃尔玛的中国员工不顾资方反对成立工会事件,美国大小报章炸开了锅。有指沃尔玛双重标准;也有评论怀疑中国政府背后指使。这会影响美国商界去中国的投资意欲吗?邓玉珠说:「怎么会?和中国做生意,比工会更难搞的问题多的是。只是,沃尔玛全球首家工会,故事性这么好,当然是大新闻」。看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沃尔玛这样的「中国故事」比报章头条新闻更能让美国人感受中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