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2/公布大地震遇难者名单是对生者的承诺

新京报/“5·12”未远,汶川犹在;所有活着的人手握美德,慎终追远,所有逝去的人泉下有知,在天有灵。近日,四川震灾首批19065名遇难者名单公布。四川省副省长魏宏昨日表示,按照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规定,有关方面对“5·12”汶川大地震包括遇难学生在内的遇难者名单的公布工作正在进行中,第一批已公布了19065名遇难者名单。根据此前报道,截至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

每一个遇难者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是有关生命的故事。于灾难而言,越多的数字越冰冷。然而于幸存者而言,每一个逝者的名字,都对应着一个曾经带着体温的、丰盈的生命。如果说对灾难的救援或重建,记忆与追思,曾让所有的生命在冰冷中得以相互取暖,于绝望之处获得向生之力,那么重新将姓名归还给那些已经失去了知觉的肉身,也正是赋予其作为曾经生命体应有之尊严。因此,尽管像魏宏副省长所说,对遇难人员名单的公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包括遇难者本人的姓名、籍贯、遇难地点和有关的基本信息,但相关部门更加细致、默默无闻的工作,却兑现着一个国家对于其公民的基本义务,兑现着一个社会关于文明与进步规则的约定俗成。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着灾难的真相;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关于生命的具体感知。但是对于遇难者名字的公布,仍只是近年才开始的一种政府行为。1976年7月28日造成24万多人遇难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数曾经是“国家机密”,直到1979年11月17日中国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时才得以披露。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忽略了个体的苦难价值,总是用群体性记忆来代替甚至抹杀个体的记忆。其实对于生命价值而言,它必须存在于对个体价值的尊重与彰显之中。这也正是犹太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埃力·维塞尔曾说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故事,这些故事构成历史。”这既是不能遗忘的,亦是需要我们尽力承担的。

在无数死难者生命归处的大地上,不是遗忘使人坚强,而是承担使人有力。从一个国家或社会如何对待逝者方面,是能够得出这个国家与社会到底是怎样对待生者这样一个结论的。美国每年的“9·11”纪念活动有一项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宣读遇难者名字。2749人的名单,往往需要诵读4个小时之久。2004年,“犹太大屠杀遇难者姓名中央数据库”建成,借此可以查询到300万左右大屠杀遇难者的姓名和相关个人资料,以及遇难者的亲友、邻居讲述的“名字背后的故事”。所有这些,除了铭记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让数以万计的亡灵得以安魂,让数以万计的幸存者得以安心。它因此成为一个以生命至上为主题的民族图腾。

每一个遇难者,他们的名字不会被灾难堙灭,他们的姓氏依然要在世间流转,他们曾经的歌与哭,笑与泪,卑微与艰辛,光荣与梦想,依然为生者所延续。他们是与我们永远无法割裂的历史与记忆,血脉与亲情。因此,要让他们的姓氏时时得到念诵,要让他们的名字时时能被提起,我们也必将从中真正收获一种对于生命的珍重。如果说,公布震灾首批遇难者名单,仍然延续着中央及各级政府在汶川地震以来所表现出的尽责、积极与公开,那么我们也由衷地希望,当汶川地震69227名遇难者的名单得以全部公开,一种对于生命至上的承诺,会成为我们这个历尽苦难国家最神圣的庄严所在。

http://yanggengshen.blog.sohu.com/104937918.html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