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生活专稿/作者:Joanna海喻)当根植于汉语言文化的小品落地崇尚多元文化的多伦多,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多伦多话剧团2023年喜剧小品专场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整场演出由八个小品构成,即有中国文化与北美文化的碰撞,也展示了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人们的生活、情感和情怀。
演员们带着对小品、话剧和舞台的热爱,共同演绎出精彩的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故事,给予观众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全场演出呈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中国元素与西方文化的碰撞是整场演出的主打风格,这种碰撞通过探讨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深刻而独特的传递方式,成为文化隐喻的载体以及对于传统和现代元素的演绎。
《德古拉和我》的切入点让人眼前一亮,当西方文学影视经典元素吸血鬼与中国东北小品相遇,不仅毫无违和感,反而产生荒诞有趣的火花。
吸血鬼德古拉姐弟无意中坠落东北一个热情奔放的村落,东北人的热情好客、友善随意的民风感染了姐弟俩,吸血鬼不仅摒弃了吸血暴虐的个性,姐姐还嫁给了当地人,成了满口大碴子味东北口音的东北村妇,弟弟德古拉也在姐夫和村长的热情中不知不觉融入当地火热的生活,东北铁锅炖杀猪菜吃得他心满意足,甚至把怪物猎人范海辛也拉进二人转、东北大秧歌的队伍。
西方吸血鬼通常被描绘为充满诡异、神秘的生物,而东北小品则以幽默、朴实和地域特色为特点,吸血鬼的超自然特性与东北人的豁达幽默相互交织,为观众带来新奇而有趣的体验。
《我爱中国菜》,作为多伦多话剧团的经典原创小品,每次演出都收获满场笑声和如潮好评。如夫妻肺片(Husband and Wife Lung Slices)、红烧狮子头(Braised Lion’s Head),等菜名直译成英文,把当地人吓得魂飞魄散,以为进了什么黑店,准备报警。
四川话和英语的谐音梗笑料运用得恰到好处,演员的表演节奏感一次次将小品推向高潮,是整晚演出的亮点。
小品通过语言奇特性、文化差异性的展现,幽默成分的添加以及联想的诱发等方式,制造了高潮迭起的搞笑段落。
第二,本年度演出的演员构成仍然延续多伦多话剧团的传统,以非职业演员为主体,剧团的非职业演员体现了本地文化的多元性,观众能够看到来自不同背景和经验的演员。
这些演员中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也有本地资深金融从业者、退役空姐、机械师、教师等,还有土生土长却热爱中国文化的华裔和白人,这种多样性并不只限于演员,还包括观众,创造了一个既包容又具有社会融合力的文化空间,让更多的人实践和体验汉语言文化。
由于非演员并非以表演为职业,他们的参与完全是出于对戏剧和艺术的热爱,这使得表演更具激情,观众更容易投入到舞台上的故事中,与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第三,华人在加拿大的生活是主要题材,贴近观众,贴近现实生活,切中疫情时期人们的生活点滴。
《温暖》表现的是疫情期间医务工作者的生活、工作,让观众仿佛又回到那疫情肆虐的几年,看到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白衣天使在默默付出,牺牲小爱,奉献大爱。
《直飞北京》会引起每个心系中国亲人却因疫情难以相聚的人的共鸣,虽然亲人相隔于大洋两岸,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却在困难的时候彼此慰藉、守望相助。
《爱一直都在》通过夫妻间日常琐事产生的小误会,演出夫妻相处之道,是冬日里的一股暖流流淌进观众的心,温馨治愈。
另外,《大话西游》《新神雕侠侣》则是以无厘头的搞笑形式,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用经典的港片台词演绎出不一样的经典作品,打破了传统叙述框架,通过夸张、幽默、荒诞的元素,为观众带来了轻松欢乐的观赏体验。
《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表演可圈可点,两位专业演员江川和小范老师的表演配合默契,节奏感把握精准,从表演上给观众带来观看享受。
剧中歌曲的嵌入与情节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和展现人物关系的作用,每到关键时刻,歌手都及时用唱歌迷惑骨子里本是唱歌发烧友的杀手,化解危机,成为情节衔接的手段。
歌曲同时提供了额外信息使得台词的表达更为丰富。《杀手》从剧作到表演都是是非常成熟的作品。
多伦多话剧团本年度的演出圆满收官,这些小品以文化碰撞为基础,融入搞笑的情节,通过非职业演员的特殊演绎,向观众传达演出深层的文化内涵,引发观众的思考,提升他们对汉语言文化的认知和社会的理解,使得多伦多话剧团的演出独树一帜,无声润物地达到了文化输出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