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林桂明编译报导/随着中国官员周二(16日)警告说,受到掺有危害健康化学品奶粉污染的食品,可能导致更多人染病,而不仅仅是已经确定的1200多名婴儿,丑闻显示;同时,已经检测出包括著名的品牌“蒙牛”、“伊利”等22家奶制品公司的产品有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污染问题,发源于石家庄的“三鹿”毒奶粉事件引发了全国乃至全球性的中国毒奶粉恐慌,中国和外国专家对中国商品的经常性监管制度提出了更深的质疑,以及改进的建议。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7日发表记者彼得福特(Peter Ford)的题为“坏奶粉背后:中国商业的道德差距”(Behind bad baby milk, an ethical gap in China’s business)报导。
报导说,分析家们指出,这个事件显示出中国的社会更深层的弊病,在中国,当国家在急于建立市场经济体时,一个已超过政府监管的市场经济被创造出来,在那里,对私人利润的追求,往往胜过对公益的关注。
“中国有着任何转型经济都有的问题,”新泽西州南橙郡(South Orange)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的全球卫生问题专家黄严中(Yanzhong Huang,音译)说,“但更深刻和更根本的挑战在于,中国面临的是一种制度性的商业道德缺失。”
“你不可能完全地守卫着整个的食物链,”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大力(Dali Yang,音译)补充说,“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社会规范的改变。人们不得不承认,诚信攸关。”
去年,在发生了一系列的涉及宠物食品,牙膏,和海鲜的食品安全丑闻后,中国政府曾经承诺实行更严格的管制,特别是对出口的粮食制品。
去年12月一个经过3年的研究的新的食品安全法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在8月份,中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被归属到卫生部管理。
怀疑论者并不相信中国政府这样的举动有太大的作用。俄勒冈大学的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专家理查德?萨特梅尔(Richard Suttmeier)提出这样的看法说:“中央政府的规定和管制的改革,只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出了这样的问题,中央政府不可能漠不关心,置之度外而不去解决。
根据官方数字,中国有近50万家食品生产和加工公司,“还有更多的个别生产者在政府的管辖视野之外,”萨特梅尔教授补充说。
他说,除非开始考虑建立一种多重的生产责任和代理制度,否则政府当局只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他警告说,必须进行范围广泛的改革,改革包括从资本市场上断绝违规公司资金链,到建立保证使受害的消费者能够起诉肇事公司,要求获得赔偿的法律制度。
萨特梅尔强调说:“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转变。”如果中国在作为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过渡一部分的“制度建设上取得进展,那种文化上的转变将会发生。”
袁教授还将三鹿丑闻和其他类似丑闻,归咎于中国“在从微观干预的中央计划经济向宏观调控转化时的困难”。
这种转化“如何真正有效,还是一个大问号,”他补充说。
不过一些观察家通过这个丑闻看到了一线希望。“一个积极的结果是,人们将变得更加认识到食物安全的重要性,说:”,,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任发政(Ren Fazheng,音译)说,“政府和社会将更多地注意这个问题…同时会有更多的检查机构和使用更多的方法来检测,这将使检测水平提高”。
然而,在中国,舆论、甚至公众的愤怒所发挥的影响还是有限的,一个证明就是在四川,地震中失去子女的愤怒的家长了要求政府官员履行问责制,调查为何有这么多的学校在地震中倒塌时,他们的请愿活动受到了限制和媒体对这个问题的报道也被禁止。
目前,三鹿公司被政府法令停业,其未来命运也成疑,两名男子被控可能导致死刑的罪行,同时政府的调查在扩大,“这是作为一个对整个行业有非常强烈警示意义的事件,”杨教授说。
杨教授说:“在中国官司诉讼还没有进入良性运作,而涉及公司欺骗的诉讼成本也不断上升。厂商现在意识到,他们的品牌是何等宝贵。”
不过袁教授则没有这么乐观,他警告说:“问题是结构性的和制度性的。如果这类问题不解决,我们将看到还会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发生,它真的会伤害到中国的经济,特别是伤害其出口部门。”
河北副省长揭发:奶中加毒三鹿隐瞒三年
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9月17日披露,被捕的两奶农供供认,他们2005年4月就开始在奶中加三聚氰胺了,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加水,同时保证其蛋白质指标仍然能蒙混过关。专家称,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奶粉15毫克,而三鹿慧幼Ⅱ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奶粉,高达每公斤2563毫克。
9月17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就婴幼儿奶粉抽检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卫生部部长、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组长陈竺表示,经专家风险评估,三聚氰胺在婴儿体内最大耐受量为每公斤奶粉15毫克。
财经报报导说,陈竺介绍,三聚氰胺是一种低毒的化工原料。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在动物体内代谢很快且不会存留,主要影响泌尿系统。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现其对人类有诱发肿瘤的证据。专家对受污染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的风险评估显示,以7公斤的婴儿为例,假设他每日摄入奶粉150克,其安全预值即最大耐受量为15毫克每公斤。
根据美国食物及药物管理局的标准,三聚氰胺每日可容忍摄入量为每日0.63毫克/公斤体重。相较之下,陈竺给出的标准比美国标准更为严格。陈竺认为,三聚氰胺量剂和临床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此前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三聚氰胺。其中,其中含量最高的是三鹿慧幼Ⅱ较大婴儿及幼儿配方奶粉,高达2563毫克每公斤,而其他产品三聚氰胺含量在0.09-619毫克每公斤之间。
在这份名单中,《财经》记者看到,绝大多数奶粉三聚氰胺超过婴儿最大耐受量15毫克每公斤。结合质检总局公布的数据,陈竺认为,这些资料强烈提示摄取剂量和临床疾病之间的关联。他表示,卫生部掌握的数据表明,受到危害的人群绝大多数是婴幼儿。而其中大多数的婴儿都是长时间摄入了含有大量三聚氰胺的三鹿牌奶粉。
据陈竺介绍,对甘肃省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大多数的患儿都是在摄入三鹿牌奶粉3—6个月以后发生泌尿系统疾患。另外,截止到9月17日8点,卫生部门还没有收到食用其他品牌婴幼儿奶粉引起泌尿系统结石患儿的报告。
陈竺表示,如果摄入的三聚氰胺含量较低,会很快经肾脏排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明显危害。只要及时诊断及时处理,问题奶粉引起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疾患预后总体较好,即使是重症患儿,经过医护人员抢救绝多数可以康复。
大公报报导说,在9月17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记者会后,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在现场被记者围访。他说,据被捕的两奶农供供认,他们2005年4月就开始在奶中加三聚氰胺了,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加水,同时保证其蛋白质指标仍然能蒙混过关。
杨祟勇指出,他们调查发现,问题牛奶供应商早在2005年已在奶中加入三聚氰胺,奶粉制造商三鹿集团一早知道事件,但一直隐瞒。在9月17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记者会后,河北省副省长杨崇勇在现场被记者围访。杨崇勇表示,当地公安巡查了372个供奶给三鹿集团的奶站,发现其中41个有问题。公安正式拘捕4人,刑事拘留27人。
他指出,嫌犯主要是奶站经营者。据他们供称,2005年4月已开始在牛奶中混入三聚氰胺,加三聚氰胺的目的就是加水,同时保证其蛋白质指标仍然能蒙混过关。而奶农是受害者。
河北终于承认三鹿奶粉事件存在瞒报现象
财经网/石家庄市政府对“三鹿问题牛奶”事件负有重大责任;犯罪嫌疑人交待,从2005年就开始添加三聚氰胺,并在牛奶中添加了其他化工原料。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崇勇9月17日承认,河北省政府和石家庄市政府对“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皆负有责任。其中,石家庄市政府对此事件负有重大责任。他同时还披露,一些不法分子早在2005年就开始向牛奶中掺入三聚氰胺。
9月17日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公布了婴幼儿奶粉抽检结果,卫生部部长陈竺介绍了患儿的医疗救治情况。杨崇勇也参加了这次发布会。他在会后接受了《财经》记者采访,并透露上述消息。
省、市政府皆有责任
“(这起事件中)石家庄政府是有重大责任的。”据杨崇勇透露,石家庄市政府在今年8月2日已经得到三鹿集团有关“问题奶粉”的报告,但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有将有关情况上报。而按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石家庄市政府是应该在两小时内向河北省政府报告的。同时,石家庄市药监部门和质检部门也未按照国家规定,在两小时内向河北省药监局和质检局报告。而相关农业部门未对奶站的进行有效监管,也同样负有责任。
鉴于此,9月16日晚,石家庄人大常委会按照法律程序,免去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的职务。此外,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孙任虎、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毅,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志国也被免职。
对于石家庄市政府在此事件中是否存在“官商勾结”的情况,杨崇勇称目前仍在调查中。
杨崇勇承认,河北省政府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中也负有一定责任。
杨崇勇表示,河北省政府在9月9日接到石家庄市政府的书面报告以后,即派人对此事进行查证,这花去了一天时间。虽然事后认定这是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并启动二级响应措施。
“但是我们也没有在两小时之内上报,而是拖了一天,到了11日下午的时候,国家的联合调查组就已经赶到了河北。”杨崇勇表示:“对于问题的危害和认识,对于国家的规定和应急预案,我们掌握得不够全面。”
三年前就有人添加三聚氰胺
杨崇勇介绍称,三鹿集团于8月2日下午才向石家庄市政府报告了问题奶粉的有关情况,而在此前的五个月中,该公司一直对此事瞒而不报。“这五个月一拖,问题就拖得非常严重,”杨崇勇说。
据他介绍,在向石家庄政府报告之前,三鹿集团曾采取种种办法,试图掩盖事件真相,比如给受害者补偿,退还产品,在媒体上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质量等。9月16日,三鹿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已被撤职。
根据河北省初步调查,在三鹿集团的372个供奶站中,有41个在牛奶中加入了三聚氰胺。目前,警方已经抓获了2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四人已经被逮捕,他们多为供奶站的经营者。
“他们都不是奶农,奶农也是受害者,”杨崇勇说。而三鹿集团此前称,是奶农向牛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
据杨崇勇还透露,由于三聚氰胺有微溶于水的特性,这些不法分子采取通过加热,加入其他化工原料,促进三聚氰胺的溶解。根据嫌疑人的交待,他们从2005年4月就开始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了。
杨崇勇介绍说,除了三鹿集团,被查的372个供奶站并不向其他乳品企业提供牛奶。而国家质检总局此前宣布,另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由此可知,这22家企业与三鹿集团的牛奶来源并不相同。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9月17日表示,正在对这22家企业产品中的三聚氰胺来源进行追查。
铁拳整顿 中国乳品行业如何救赎
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有一个朋友,她周围的人都给孩子喝洋奶粉,她却坚持给她的孩子喝国产的伊利。昨天质检总局的名单公布后,我朋友很伤心,因为她周围的人说她不在意孩子的健康,坚持得可笑。”伊利一位员工告诉记者。
让此前倾力支持国产品牌的人更受伤的是,像伊利这样的乳制品企业还有20多家,其中不乏国家免检名牌产品。
乳业面临的危局令国务院高层极为关注。9月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整顿奶制品行业,使奶制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性改变;监管部门派出驻厂人员,对每一批次出厂产品进行严格检验。
而对责任人的追究也已经开始。据新华网报道,经过公安机关连续多日对三鹿集团婴幼儿奶粉污染事件的深入调查,根据刑法第144、150条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刑事拘留。
此外,根据对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重大安全事故调查的进展情况,河北省委研究决定,免去冀纯堂石家庄市委副书记职务,并由石家庄市委提请市人大按照法定程序免去冀纯堂市长职务。
国内乳业危急时刻,卷入其中的乳企都明确表示,坚决回收违规产品;保证赔偿受害的消费者。外资品牌也乘虚而入,意图提价。如果国内乳企倒下,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奶农,国务院会议强调指出:出台扶持奶农的政策,支持产品质量好的企业增加生产,确保市场供应,尽快恢复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不愿具名的资深乳业专家指出,此次风波纯粹是国内乳企咎由自取。近年来,由于乳制品市场迅猛扩张,消费者需求井喷,乳企跑马圈地速度过快,结果在奶源建设、奶制品质量监管等诸多环节多有失控,而一个本来可以避免的过失导致以前的努力化为乌有,乳业市场不得不面对一切归零的痛苦考验。
17日沪深股市开盘后,伊利股份一度跌停,光明乳业跌幅也高达5%,香港上市的蒙牛开盘跌幅也达到7.5%。
5000人驻厂监管
三聚氰胺,已然成为动摇中国乳制品行业根基的罪魁。
据质检总局通报,已对全国109家企业的491批次婴幼儿奶粉进行检验,其中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占这些企业的20.18%。目前,全国共有175家生产企业备案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中66家已经停止生产。
在 17日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长江表示,对检测出存在三聚氰胺的产品,没有出厂的就地封存,不得出厂;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配合有关部门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等措施;上述22家检测出存在三聚氰胺的乳品企业,凡是获得中国名牌国家免检资格的,一律撤销终止。
另外,为确保这次专项检查之后生产的乳制品质量安全,相关部门还将对所有婴幼儿乳制品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管。从17日开始,派驻1400个驻厂工作组,将近5000人,对所有乳制品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出厂检验,督促企业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
“有三聚氰胺大家都没有预料到,也没有花太多精力去注意或者检测。”圣元集团技术总监黄启泰说。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介绍,FDA根据啮齿类动物试验所得最小无作用水平(NOEL)63毫克/公斤体重作为依据,按100倍推算到人体安全性,设定三聚氰胺的人群每天耐受摄入量(TDI)为0.63毫克/公斤体重。
按照这个标准,考虑不同月龄婴幼儿的体重和推荐配方奶粉的食用量,进行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安全阈值的推算,以最严格的0-6月龄的婴幼儿作为保护对象,每天最大摄入奶粉150克(以6月龄婴儿计),体重以7.0公斤计算,则婴幼儿配方粉中的安全阈值应为15毫克/公斤。
专家指出,虽然不少企业产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在这个临界点以下,但其含量再低、毒性再小,也是不应掺入乳制品中的。况且这个标准是否完全适用于人类仍有争议。
紧急召回
在这场突然爆发的危机面前,中国乳品企业不得不面对同一个选择:召回。
“从昨天7点多看到新闻联播开始,我们就迅速召开紧急会议。”伊利公关部一位员工回忆。据悉,那场会议一直从7点多开到深夜。
伊利方面表示,在9月16日接到国家质检总局通知后,已在第一时间将市场上该含有三聚氰胺批次奶粉全部回收,目前市场上已经没有该批次奶粉销售。
“本次伊利检出产品中,只有2008年7月16日生产的(批号5133811)3+儿童奶粉普通袋装,每公斤含三聚氰胺12毫克。”伊利集团副总裁张剑秋说。他表示,伊利将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和方法,加强对奶农的管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也在接到消息后第一刻召开紧急会议。“几乎所有的高层都参加了会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蒙牛方面承诺,将不合格的婴幼儿奶粉全部召回,由此产生的所有费用由蒙牛公司承担,相关产品的生产线也停产整顿。另外,对因食用含有三聚氰胺奶粉造成身体疾患的消费者,蒙牛将按照国家标准加倍赔偿,五年内查出由此造成的疾患将负责到底。
“为了维护奶农的利益,凡经检验合格的原奶将继续收购。另外,从即日起,蒙牛将委托国家及地方相关检测机构,对蒙牛所有产品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结果将于几天后予以公告。”蒙牛一位负责人表示。
专注奶粉业务的圣元似乎更为彻底。据圣元副总裁吴为桥介绍,圣元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的主要是在河北、内蒙工厂生产的优聪奶粉。圣元不仅按照国家规定,召回含有三聚氰胺的八个批次产品,还要全部召回涉及到的河北、内蒙这三个工厂生产的所有优聪奶粉。
同时,圣元将无限期停止在河北、内蒙等地区的收奶工作,无限期关闭圣元在内蒙、河北的三家工厂,直至这些工厂所在地的奶源状况得到根本改善。
“到目前,卫生系统尚未告知我们,有任何确认因使用圣元品牌奶粉引起泌尿系统疾患的案例,不过我们承诺,一旦发现,将承担全部损失并进行赔偿。”吴为桥说。
据圣元集团技术总监黄启泰向记者透露,圣元已经根据FDA的三聚氰胺检测方法掌握了一套专门的三聚氰胺检测技术,并开始用于圣元的原料奶收购环节。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在此轮三聚氰胺危机中,除了质检总局公告名单中的22家企业迅速召回相关产品外,部分外资品牌也有类似举动。
恒天然(中国)公司16日就宣布,主动召回其在中国销售的一个批次的安满智孕宝孕妇奶粉。据悉,这一批次的产品由恒天然委托三鹿集团生产和销售。恒天然方面认为,这些奶粉存在使用受污染的本地奶源的可能。
外资趁机反攻
不过,召回恐怕仅是中国乳业救赎之路的开端。
“最近几年伊利、圣元等国内奶粉品牌发展迅速,正进入跟外资品牌竞争的大好时机,现在看来很困难了。”知名乳业专家汤志庆感叹说。他估计,此次上榜的22家乳品企业,在我国奶粉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60%。
据行业专家预测,2007年的整个配方奶粉市场容量约为150亿元人民币左右。自2008年起,我国将迎来新一波的婴儿潮,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仍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依照目前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整个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规模可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然而,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本土奶粉企业尽管数量众多,却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高端奶粉领域则一直是外资品牌的天下。根据CTR2007年的统计显示,在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美赞臣以25%的市场占有率,高居第一;惠氏、多美滋等分别以20%和12%紧随其后。
“算上雀巢这些公司,他们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超过80%。”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乳业协会负责人透露。
外资品牌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垄断地位一直难以撼动。直到3年前爆发雀巢奶粉碘含量超标事件之后,国外诸多品牌受到不小冲击,国内乳品企业开始乘机攻城略地。
当时,伊利旗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占其所有产品销售额的比例从2003年的不足30%,迅速提升到超过45%,同比增长率超过40%;后期进入奶粉业务领域的蒙牛,也于2005年,联手国际乳业巨头丹麦阿拉·福兹公司,共同投资5.4亿元人民币,扩张奶粉业务;圣元更是已经控制了6家乳制品企业,营销网络遍布中国24个省区,覆盖227个地级市及其下辖的1230多个县级市。
“最近几年,国内乳品企业的奶粉业务发展是非常快的,尤其是伊利、雅士利这样的企业。”陈渝说。
“今年初,在婴幼儿奶粉市场,美赞臣第一,市场占有率为12%,我们第二,市场占有率为10.8%。”圣元一位负责人说。据他透露,在质检总局的名单发布之前,圣元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美赞臣。
而今年4月发生的外资奶粉集体涨价事件更被业内人士看成本土奶粉企业杀出重围的大好机会。
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超,外资品牌奶粉开始酝酿涨价。这种趋势在今年4月份尤其明显。有资料显示,4月份,多个进口品牌奶粉宣布提高零售价格。其中,惠氏部分产品涨幅达7%;多美滋部分产品涨幅也达到5%;美赞臣、雀巢等品牌也有类似动作。
“本土奶粉企业通过这几年的营销,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很大信心,他们已经具备了挤压外资品牌市场的实力。”汤志庆说。
不过,现在,汤志庆认为国产品牌累积起来的消费者信心已经不再存在了。按照他的估计,这轮检验后,国产品牌市场将面临巨大冲击。其中,在外资品牌甚少涉猎的低端市场领域,半年后,国产品牌有望恢复市场状态;而在中高端市场领域,尤其是在高端市场领域,至少在2-3年内,国产品牌很难重新恢复。
“这将给外资品牌一个新的反攻机会。”汤志庆说。
有消息称,目前部分外资品牌开始酝酿提价,甚至部分外资品牌已经出现断货现象。目前,外资奶粉正在中国市场积极扩张。其中,惠氏就计划投资20亿元,在苏州兴建全球最大的奶粉工厂,建成后主要生产高端婴儿配方奶粉。
汤志庆认为,中国大部分乳品企业不建牧场,只建市场,有50%以上奶源,都靠奶农提供,这部分奶源很难控制质量。因此,国内乳品行业的产业模式存在巨大风险。这次的三聚氰胺危机并不偶然。
看似烈火烹油,整个行业的危机早已隐藏其中。只有真正注重成长的品质,企业才不会陷入“赢家的诅咒”,整个乳制品行业才能走上“救赎”之路。